了生脫死(to transcend life and death)🧐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Markdown is OFF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了生脫死(to transcend life and death)🧐

Re: 了生脫死

訪客 » 週四 2月 17, 2022 3:03 pm

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二一)無作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七十三 “無作波羅蜜”。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38期 2009年7月刊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七十三 “無作波羅蜜”。“無作”是無所作為的意思,講到“無”要特別注意,“無”不是沒有,無所的“所”則是一個定位,但不一定以什麼為定位。好比一個家庭,當父母親情緒不好的時候,往往會發脾氣:「我這麼忙!這麼累!不都是為了你們嗎?」這是一個“有所”,什麼是“無所”呢?事實上,探討他講這些話會發現:又忙又累真的都是為別人嗎?難道沒有為自己?是否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為兒女,自己完全沒有涉及?可見這裡面的“有所”就是個不一定的現象。

佛法中有種“無相布施”,是說不計較、不執著於功德,這就是一種“無所”,雖然做了一些善事,但並不以此為一個定位。好比幫助別人之後就這麼說:「我給了你多少錢,我給了你什麼……」,這就是“有所”,而波羅蜜法則強調不要以“有所”來作行為上的表現,這叫 “無作”;“無作”是無所作為,但並不表示不做,或者沒有做,而是“有作”卻不計較執著。再舉一個例子:譬如講經說法,會不會專門對誰而說?像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都是以眾生為對象,所以常說的“普被眾生、廣度眾生”就是一種無所的現象,因為它不是以某些或某一個定位來說。

至於“無作波羅蜜”的本義是什麼?由於一個學佛修行者常常執著於相上的問題、計較種種的結果,乃至於酬報,所以佛法中有所謂的“回向功德”,即是以“無作波羅蜜”告訴我們,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勿以計較執著的心態而有所作,就叫做“無作”,也就是無所作。

再看 “空波羅蜜”,前面談了很多“空”,為什麼這裡還有一個空波羅蜜呢?其實這個“空”是針對前面的空相以及空境來說的,這裡談的是究竟清淨的空;基於無所作為之後,看起來好像是空相、空境了,事實上不然,它還是有所作為,只是不計較、不執著了。那麼,“空波羅蜜”所要說明的是什麼?是你所發起的心願以及行為的過程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最後完成的結果,對自己、對別人有利益?還是會造成傷害?那才是問題的究竟!你不能說「我做完了就算了,因為我根本不執著它、不計較它」,那不叫做空相!因為佛法強調的就是饒益性,絕對不能有傷害,所以才講“空波羅蜜”。

而且這裡所講的空是“究竟空”,所以不能再以前面的方式來解釋說,就像虛空一樣,或「從有的突破」;那該如何把握究竟空呢?比方以涅槃來說,涅槃有“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有餘涅槃肯定是個“有”,無餘涅槃是從“有”突破之後所完成的涅槃境界。假使我們這麼說,從有餘到無餘只是一個過程,它的最後就是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一種修養的境界,到此境界表示已不再受生死,已到達一個完全寂靜的境界,這種寂靜的情況就是究竟空的一種認知,是究竟涅槃,是圓滿了的結果,“空波羅蜜”就是說這個。所以最前面談的是空的“有相”,其次談怎麼從有,突破其空相顯現“無相”?接著所談是空的究竟,是其順序。

接著談“無相波羅蜜”,前面談了很多有關無相的問題,這裡的無相是談什麼呢?是從寂靜的認知,而後去把握寂滅的相。寂滅的相是什麼?前面談相是從有相突破到無相,這裡談的無相,是無相圓成之後所完成的一種境界,是一種寂滅的境界;就是連生也不再發起了!“生”的現象不再發起,當然“滅”也是多餘的了,所以連滅也寂靜了,這才是“無相的究竟”!只不過,我們還要把握一個重點:前面談“有相”是肯定實相的有,談“無相”則是真如的有,所以說是從實相的有到真如的有;而這裡是已到達圓滿來說,所以同樣是講無相,都是從“有”去認知、去突破,可是此處所說的是一個圓滿之後的現象,就是生也不起,滅也不需要了,這才叫做圓滿,因為還有生,就有滅,如果連生都不起,當然滅也就不需要了,這才是此處所講的無相波羅蜜。

再下一個“背捨波羅蜜”,前面已介紹過八背捨,大家可能還有點印象。我們曉得“背”是相反的意思,“捨”是放捨,可是這不是說違背而放捨,或者說不好的放捨;前面已解釋過,“背捨”的本義是說,依於佛法還是有其選擇,“選擇”是以真如的究竟之道完成的結果來說,而這個結果一定要經過多層次的選擇才能顯現,而凡有選擇一定有比較,有比較才有選擇的機會,如果有許多可以比較,同樣的也就會有很多的選擇,在很多選擇之後還要再作比較,經過這樣不斷的比較、選擇,選擇、比較,最後所到達的,自然就是一種背捨的境界。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背捨的境界是什麼?假使說“念佛”,念佛是告訴我們要一心不亂,那是平常的訓練,真正到臨命終時,是不是還可以做到一心不亂呢?如果平常的修養能做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也還能維持一心不亂,那就達到了捨的境界了,為什麼?因為沒有任何可以再成為障礙,就不會造成一種違背的現象;換句話說:沒有違背就沒有障礙了;因此這裡所說的“捨”,是指真正的放下了。平常的一心不亂只是一種修養,但是否在最後最緊要的關頭還把持得住?尤其人在臨命終時罣礙最多,感情最脆弱,放不下的最多,在這種情形之下,你還能夠清清淨淨、平平和和的去完成自己的修養,進而顯現修養的成果,那才叫做背捨而後完成的成果,所以這個“背捨波羅蜜”跟前面談的有一些差別,前面是說在開頭與過程中間有其背捨,而這裡的“背捨波羅蜜”是說,最後、最要緊的時刻你能夠作得了主,能夠一心不亂。

再看第七十七個“定波羅蜜”;通常談“定”都會加上“禪定”兩個字,其實這裡所談的“定”是包含了四禪定、四無色定以及滅盡定。什麼是“滅盡定”?其實剛剛在解釋空跟無相的時候,於“滅盡”已傳達了一個概念,它是生既不起,滅也成了多餘了;有種現象我們須知道:必然是有所散亂了才需要修定,使自己不亂,如果根本連散亂都不會發生了,自然就不需要定了。這裡所談“定波羅蜜”是這一種境界;套一句禪門中的話說,就是“定而無定”。這裡所談有些名詞跟前面好多都很相像,事實上,那都必須歷經多層次的修養,是經過慢慢提昇、增上而完成的,深妙殊勝的修養境界。

接下來第七十八個“檀那波羅蜜”。“檀那”之意就是布施,這裡所謂的“施”,不只是講布施,或是一般所說的財施、法施、無畏施;因為談施,就涉及到“受”,比方“施”一定要有接受的人;我們且來分別一下施與受究竟哪個是主角?其實都是主角!一個是施的主角,一個是接受的主角;可見施與受的本身是相等的。所以談“施波羅蜜”便須在施與受相等的情況之下來談,為什麼?假設現在有個人他有能力行布施,另外有個人則是需要別人布施才能舒困,那我們有否想過?首先,這個人會有一份布施心,說不定過去他曾經也接受過別人的布施,才會發起這一份心;還有,他今天願意施捨,他必須已經擁有可以施捨的條件,才能感受到一個接受布施的人的心境和需要。所以談施與受,於精神、物質、心理其實都是相等的,只是前面談施都是有所分別,這裡是已經到達一種無分別的一種布施的行為,這“無分別”不是說這個人我熟悉,多給一點,那個人不熟悉,少給一點,不是這一種分別,那是前面講的“施波羅蜜”,這裡的旨趣則是強調施與受是相等的;像千佛山成立的“佛弟子慈善基金會”就特別強調這個宗旨,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許多行布施的人,難免有自詡是施者,便自認為高人一等,受施的人就好像都是可憐人。這種情況,只要是學佛人,未具相當智慧境界的話,難免都會犯此毛病;但若真正能夠達到這種施受相等的修養的話,方可真稱得上是具有般若的修養,而不只是一個自我的知識經驗的修養了。

所以這裡談“檀那波羅蜜”,以施而言,與前面最大的不同點,便是在施與受相等的精神前提或者說是一種旨趣,這是我們要特別把握的。

接著第七十九尸羅波羅蜜,一般講尸羅是戒,其實尸羅有清涼的意思;因為戒是一種清涼的修養,為什麼要有戒呢?因為人會有無明、有煩惱,有很多造業的行為,因而造成一種燥熱,而戒可以幫助我們化解這些問題,可以獲得清涼的效益。所以這裡談尸羅是以清涼來講,其實還是不夠,所謂清涼到什麼程度呢?尸羅波羅蜜,同樣也談清涼,但與前面講的清涼還是有所差別,好比要清涼到什麼程度?如果清涼到已經不會有懊惱或是熱燥的現象,當然,這種清涼就不止限於自己得到好處,也可以使別人得到清涼。可見尸羅波羅蜜,說是戒也好,清涼也好,通常講“戒”一定是有侵犯、有造作的行為,如果以尸羅波羅蜜的境界來講,就是已經沒有造作,沒有侵犯的行為了,讓自己處在一種清涼或者清淨的境界;這裡所談的“尸羅波羅蜜”就是以這種方式表現。

雖然一口氣講了“無作波羅蜜”、“空波羅蜜”、“無相波羅蜜”、“背捨波羅蜜”、“定波羅蜜”、“施波羅蜜”以及“戒波羅蜜”這麼多,其實我們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從前面的“有”,突破到“無”,以至到圓滿,可以說都是以一種圓滿的境界來談最高的層次,所以不要只是在名相上打轉,否則會感覺講來講去不都是一樣嗎?事實上,九十波羅蜜是從一個有的開始,以及突破有到無的境界,這只是一個提昇,還要增上,增上到圓滿的境界,我們現在談的這些就是以圓滿、究竟來說法,這是我們必須把握的。

在九十波羅蜜裡,即使談到後面這一些也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這些內容,也就是我剛剛講的道理,我們必須要能把握:從“有”如何去著手?也就是從“有”的認識了解,而後能夠突破,能突破,才能顯現出另外的境界。所以佛法中特別強調要認識、了解、有所發現,那是為什麼?關鍵就是在於如何達到究竟圓滿!佛法常常有一句這麼的話,不管什麼事,到達什麼程度,不是有功德圓滿的說法嗎?其實功德圓滿就是一種究竟的境界,表示這個事情已經究竟了,再也沒有相對差別或者是不同的現象,可以說就是一種絕對的境界。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在此之前所談的那些波羅蜜的話,就可以發現,原來九十波羅蜜裡,前面六十幾個波羅蜜都是談從“有”到“無”的突破,從第七十七定波羅蜜開始,所展現即是增上的境界了;而在七十六之前可以說,都還是從有的突破到達無而顯現圓滿的一種現象,還不是一種完成。到七十七以後才提出:要究竟圓滿絕對境界的修養,而第七十六個波羅蜜之後的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也就是定、施、戒三個波羅蜜,到後面的十幾個都是談究竟圓滿的修養。

繼續講第八十個波羅蜜,“安忍波羅蜜”。要知道,“忍”是要做到忍而化之,前面也談到忍波羅蜜的問題,忍而能夠化解,表示還有問題才需“忍”來化解。而此處談的”安忍”,是已經沒有問題了,但是沒有問題是否就不必去行波羅蜜?不是的!修行是一輩子的事,必須直到進入到究竟無餘,猶若虛空才不需要修行了,也就是說明忍而化之,要能夠到達連化解的機會都不需要了,也就無所謂忍與不忍了!那是一個灑脫自在的境界,可以說安忍就是灑脫自在,但不是任性,隨著自己的個性而認為是自在。所以安忍的“安”是安穩,安於叛逆的、違反的這種事與理的問題之上去行忍,就叫安忍,這裡所談就是已經不再受任何事情的影響了,以白話來講是一個什麼境界?是感性、理性都不會產生了,那是一個清淨之性。從中可以發現此處所說“安忍波羅蜜”,可以說是已從修養提昇到增上,一直增上到連忍都不需要了,如果還需要忍就表示還有問題。這種境界就是剛剛講的一種清淨的境界,但是這所謂的清淨,不是一般講的乾乾淨淨,是不起變化、不生分別了,這時候不會受是非、善惡、對錯的影響,等於沒有感性也沒有理性的顯現,是一個清淨之性,猶若湛然的太虛。

可以這麼說,“安忍波羅蜜”肯定是到達了圓滿的境界,是一種灑脫自在的修養。當然,講起來很容易,事實上從有問題而去修學“忍波羅蜜”,而後突破問題進而到達無的境界,還是在那裡修養“忍波羅蜜”,對不對?即使到達安忍,能夠安住於忍法,這也只不過是一個增上境,還不是究竟的境界。必須要到達完全無所謂忍無忍了,即使別人認為好像有忍的現象,於修養者本身來講,他灑脫自在,沒有任何事情會引起他產生感性、理性,但也並非如同木頭、石頭,他還是清清楚楚,只是不會被牽引,不會受影響,不會再發生無明煩惱或者是作業的行為,完全是清淨的,寂靜的境界。

Re: 了生脫死

訪客 » 週三 5月 19, 2021 5:24 pm

淫欲根源和化解慾望的妙法

1、異性相吸的奧秘

在人、動物、植物等各種生命中,有一個最普遍而又最神秘的現象,既是男女、雌雄的相互吸引和交配。

植物雖不能動,花草也要自射芳香,引誘蜂蝶代為傳粉。 為什麼異性之間會相互吸引? 也是陰陽兩種物質能量互根互存的驅使。

其實,每一個人或動植物都是由陰陽兩種能量組合而成的,這符合陰陽互根的原理。 如果你是男人,在你身上有51%是陽性能量,有49%是陰性能量。 如果你是女人,在你身上會有51%的陰性能量,有49%的陽性能量。

在每一個人身上,幾乎都有一半的能量在沉睡。 因此,每個人都會在不停地尋找另外那49%的能量,來填補這49%的空虛。 因此,就產生了異性相吸,由此而產生了愛情和做愛。

天與地也是陰陽組合相對的生命,地水蒸發升於天上,天空下雨落於地下,是天地陰陽勾通和陰陽協調的一種方式。 長期不下雨,地面乾裂、空氣乾燥,萬物都會生病,這就是天地陰陽不協調。 男女異性之間如果缺少交往和做愛,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難受感。

眾生凡夫皆是如此,世上只有一種人不會向外追求這種能量的協調,那就是開悟的聖人。 開悟者並非不需要那一半能量,但是,開悟者知道自我本身就是陰陽合和而成,並不需要向外尋找那另一半異性能量。 只要回歸到本性上,自身就是最完美的陰陽合體。

但是,還在迷惑的眾生,卻不知道自己本身既是陰陽合和之體,只從表像上看到了男女、雌雄之別。 其實,眾生看到的表像都是陽性的一面,因為精、卵都是基本粒子組合的陽性物質,無論男女,都屬於以陽為主的生命。 只是陽中之陽(男、雄)和陽中之陰(女、雌)而已。

通過結婚配偶,男女、雌雄整天生活在一起,表像上找到了另一半異性能量,但是,為什麼他(她)們還是永不滿足呢?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他(她)們並沒有找到真正的另一半"陰中之陰"和"陰中之陽"的能量。 所以,那種交合的滿足只是生理上暫時的。

眾生在沒有真正找到另一半能量之前,心理上總是偏在陰陽兩邊,就必然去尋找另一半,也必然被另一半能量所吸引。 就在這種異性能量的吸引下,由於人們不明白生命的真相,總以淫欲來填補那無底的空虛和寂寞,才使人們淫慾心理越來越盛。

人們的淫欲心理養成的淫欲習氣越來越重。 但是,人們卻不知道,淫欲乃生死之門。 有淫必有"生",有生就必有"死",因此,淫欲乃生死之門。 只要還未斷掉淫欲,就在生死門內,難出六道,不能了脫生死。

開悟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因為他們已經悟透了生命的真相,本性中本來就俱全生命的全部能量,那一半能量就是"陰中之陰"和"陰中之陽"。

他們通過修煉向內找,使內在的另一半能量在修鍊中甦醒,並合二為一。 他們既是男人,又是女人。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當修鍊到一定層次時都會結聖胎(體內的那個金娃娃,佛家稱聖胎,道家稱道嬰),這才是陰陽和合的產物。

首先在他們的心理上斷掉了男女之別,把眾生平等地視為,皆是完美的陰陽合和之身。 然後再通過修鍊,啟動那另一半能量。

当另一半能量激活之后,那种真正的阴阳合和的感受,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能量通过中脉上升时产生的磨擦力,能使身心感到无比的喜乐,男女性交时那种舒适的感受却不及它的万分之一。

但是,真正的开悟者却不能沉浸在这种享受之中,必须放下并突破这一关,否则仍难成道。我讲这些只能帮你从道理上突破,至于心理和生理的突破,那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

2、邪淫起于无智

修行人常说:“万恶淫为首”,“邪淫破坏人伦”等等。其实,邪淫主要并不是破坏人伦的问题。人道讲人伦,看到的只是今生今世的表面现象。

从天道来讲,并不存在什么人伦问题。如果把三世连续起来看,今生的夫妻可能是过去的母与子,也可能是孙子与祖母,也可能是人与蛇。所以,从天道角度来看,不存在人伦问题,万事万物皆是一个“缘”字。 

修行人所谓的“万恶淫为首”。主要有阴阳两大原因。

一是,现在社会上,家庭的不合,妻离子散,情杀,大事的失败,人的堕落,社会的腐败等等,多与乱淫有关。给个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和烦恼,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和动乱。这是从阳性角度来看。

二是,从阴性及长远的角度来看,修行人是逆炼归元。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使生命层次上旋。

但是,淫属于一种“精生形”的生命下旋行为。因此,邪淫属于无智,无真智慧的人、畜才会如此。

即使夫妻之淫,虽非邪淫,也为“有漏”,其生命层次必然趋于下旋。

 原理在于,由于平时常思淫事,即使是夫妻之淫,程序已输入你的第八识中。人死灵魂出壳后,第八识自动显像,把你平时执着的各种念头、行为都一一暴光成像。

由于你平时执着淫事,看到这些暴光的像,就提醒你动念思淫。此时你的灵魂到处游荡,见到人或畜牲正在行淫交配,就不由自主因动念而投入胎中,转世为人或畜牲。

如果淫习不断,即使你修大善而入天道,见到“天花”(天界女子称天花)时,稍一动念,以成邪淫。由于维层的不同,在人和畜牲道有淫的行为才为行淫。在天道并无行为,彼此念头一动,就已完成,就为邪淫。

成语中有个“五花八门”,说的正是这类事。在天界犯一次天花就被贬下天界,能量最高的也只能犯五次天花,然后被天龙八部(八门)扣押能量后,贬下天界。这种下界之人,被古人称谓:“从五花八门而来”。这就是成语“五花八门”的原意。

由此可见,只要还有淫心尚存,就难出六道,何况邪淫还属贪欲之列,造得还是三恶道之因,更谈不上出离六道。

断淫并非易事,因为人、畜到一定时期,都自然萌生一种性的生理需求。要想控制这股能量的外泄,需要有很强的定力。

首先,要從心理上斷掉淫念,然後在定力的持續中修"忍",修到一定程度後,心能轉境,生理也能隨心所轉。

正是由於多生多劫淫的心理才養成了生理上淫的習氣。 心若能轉,境必能轉。

除了心理上修定、修忍以外,在修鍊的方法上,也有煉精化氣的具體方法。 (見下面內容)在"男丹"和"女丹"功中都有具體的修鍊方法,也可依師指導進行修鍊。

Re: 了生脫死

Sherlock » 週一 5月 17, 2021 1:27 pm

生死關全集(祖師開示篇)

陳由斌居士編著

自序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儒經亦云,君子之道,造端夫婦,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少時戒色,非禮勿視。故知淫為萬惡之首,乃佛儒二宗共重也。

《圓覺經》又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故知輪迴三界,以愛為本,往返六道,以淫為基。億劫淪溺,依色而住,兆載修行,除欲為先。人身難得,豈可為臭皮囊所役?佛法難聞,豈甘為粉紅骷髏之奴?當念宿世曾為女子,懵懂愚癡,便好男人體;今生轉為男身,顛倒迷昧,又愛女人體。天眼視之,何等可恥?宿命知之,尤覺可笑!隨在覺其汙,愛欲則無從生,堂堂大丈夫,豈可殉色而忘己?

然法門無量,皆應眾機,頓漸權實,應病予藥。故佛戒釋子,全斷淫欲,居士菩薩,嚴制邪淫。從急全斷,從緩漸斷,急則究竟,緩為方便。不以方便縱逸而貪欲,不以究竟難達而退卻。須思人居萬物之靈,六道眾生之首。勿於此成佛菩薩清淨之身,生此不淨齷齪之想;勿於此輾轉互為六親眷屬,萌發藏汙納垢之念。念頭方動,善神遠離,天怒地瞋;淫心一起,眾仙唾棄,菩提道失。故儒經訓以,男室女家,慎獨無邪,十目指視;佛經教以,男父女母,色如毒鴆,九想不淨。無不使人去染成淨,捨妄為真!

夫淫欲之禍,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邪淫之害,諸祖語錄,句句皆真。念佛求生,乃彌陀之本願;斷除愛欲,乃釋迦之本懷。蓋此二法,涵盡經藏,末法捨此二門,不出三界。夢東云:「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淨心之要,無如念佛。」然與人行淫,淨法何在?淨心不成,如何得生?蕅益言:「尚不成魔,安能成佛?尚失人道,安能往生?」是以中峰云:「念佛須當戒淫欲,淫欲斷時生死斷。」誠斯良言,豈能輕忽?

情海難了,難了能了真豪傑;色欲難斷,難斷能斷真丈夫。貪須臾之歡娛,多生之罪孽無窮;享頃刻之愛戀,多劫之冤債無盡。色相本空,紅顏如幻。普願天下諸眾生,當發覺悟之心,力破色魔之障,力挽邪風之行。釋迦金口所言不信,何言可信?祖師法語所誡不聽,何言可聽?願諸上善人,聞後輾轉相傳,永斷愛河,共出輪迴。

一九九七年三月八日果斌寫於華梵大侖山

報佛恩網:https://book.bfnn.org/books/0379.htm

Re: 了生脫死

cyc320 » 週五 5月 07, 2021 8:11 pm

Re: 了生脫死

cyc320 » 週一 5月 03, 2021 12:00 pm

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無煩惱)
這單元要介紹九十波羅蜜的第三十五個──“無煩惱波羅蜜”。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26期 2008年 6月刊
這單元要介紹九十波羅蜜的第三十五個──“無煩惱波羅蜜”。

無煩惱的“無”不是沒有,無煩惱不是說沒有煩惱,無煩惱還是須從有煩惱來認識。首先探討一個問題:是不是有菩提就沒有煩惱?其實有菩提並不表示就沒有煩惱,所以這裡的“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突破以後的一種現象,或者是不一定的意思。“煩惱”以人而言是一種業的現象,所謂的“煩身惱心”,“煩”是表面的,“惱”是內在的。於表面的,身體的不自在就是煩;於內在的,內心的不自在就是惱,那要怎麼瞭解它的法義呢?人通常會為了一些事情懊惱,其實懊惱的本身不一定表現在外面,可見“惱”是內在惱怒的表現,心裡如果惱怒就會煩躁不安,簡單的說,身心不自在就是煩惱。那煩惱又是怎麼形成的呢?是緣於無明──“無明”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沒有能力明了,如果用另外一個字來解釋“不明了”就叫惑;所以無明成惑,是因為不理解而迷惑,這種迷惑的現象就是無明。

我們經常直接解釋一些名詞,好比把“無明惑”解釋成煩惱,看起來好像正確,事實上其中包含三個不同的內容:所謂的無明,是根本不明了,為什麼不明了?是因為迷惑,所以迷惑才會產生煩惱,絕不可以直接把無明惑當成煩惱,一句話就完成了從“不明了”到“迷惑”以致到煩惱的過程,於法只是一個不清楚的概念。所以,談煩惱是講身心都不自在的現象,“無明”、“惑”以煩惱的整體而言,都是一種業的習氣與現象。再談“習氣”跟“現象”要怎麼分別?以習氣而言,通常習慣所表現出來的叫習氣,現象呢?是表現出來的一個樣子,可見,有所表現才會有現象,等於有造作才會有結果。所以,煩惱與無明都是因為業的關係,這在概念上比較容易把握,但有一個問題:如果煩惱是業,那究竟這個煩惱是善的煩惱還是惡的煩惱?很多人可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問法,煩惱哪裡還有好的?但剛才明明說煩惱是因為業而顯現的,業有善、有惡、有無記,怎麼可以把煩惱都歸類成不好的呢?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有人跟我提到他很煩惱的時候,我總會說:「不要只是問煩惱怎麼辦?你必須要告訴我,你為什麼而煩惱?」就是因為煩惱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果不去探討為什麼煩惱?就沒有機會突破煩惱,完成從“有煩惱”到達“無煩惱”的境界。

經常有很多人煩惱來了就去找法師:「法師!怎麼辦?我有那麼多煩惱!」法師就告訴他一個方法去對治,但這麼做是不能消除煩惱的。以現在的心理學而言,最多只是心理暫時的轉移而已;可見必須從煩惱的“有”去探討、去下工夫,才有機會突破。如果不在乎煩惱的“有”,對你而言這個煩惱只是一個概念。所以,煩惱是因業而顯現的,“業”有善業、惡業與無記業,可見煩惱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煩惱,甚至還有不好不壞的,一時搞不清楚的煩惱。如果不問他“為什麼煩惱”,就直接告訴他一個方法去對治煩惱,那分明是告訴他:不管一切!照著去做就行了,那就變成不講道理了,佛法必須講求道理與方法,告訴我們應從煩惱的“有”著手,知道究竟為什麼煩惱?如果是因為自己學佛、出家很久了,在道業上感覺沒有一點進步,我會說這已經不錯了!因為你還知道自己在道業上沒有進步,表示已有修行了,最怕的是兩種極端的現象,一個是:反正我這輩子完了,這輩子想都別想了!另一種是認為自己非常不得了,好像已經是佛菩薩了。其實,這兩種都是在煩惱中打轉,萬一因為吹噓自己是佛菩薩,哪一天被拆穿了怎麼辦?你看,當時XXX風光一時,但真相被拆穿了,他是不是很煩惱?只是他只能把迷惑、煩惱暫時擺一邊。所以,有時候我會講一些人家不能理解的話,我說:一個喜歡誇大的人,能夠持續的維持他的誇大也很不容易,好比你沒有錢,卻要裝出一副有錢的樣子。舉例來說,有人問:「你在哪裡做事?」、「我在台大」、「在台灣大學?這可不得了咧!」但是台灣大學,上有校長下有校工,究竟你在台大幹什麼卻不說清楚,一般人不就喜歡用這種方式來看事情?所以煩惱本身有二十六種、甚至七十二種之多,有最粗的煩惱也有最細的煩惱,還有所謂“根本煩惱”、“隨煩惱”、“枝末煩惱”,種種煩惱分析起來非常複雜,如果不從煩惱的“有”去著手,可以確定是永遠脫除不了煩惱的!因為在假相中過日子,老是擔心哪一天被人拆穿,必須維護那一份真,想一想能維持多久?

所以,妄想雜念是一種煩惱,能不能提起正念也是煩惱,而真正提起正念又能維持多久?說來說去還是煩惱一堆!一般人講佛法就不會用這方式講,可見於煩惱的“有”不去搞清楚,只在煩惱裡做文章,隨著煩惱打轉,最後還是會被煩惱所轉。所以我剛剛說一個喜歡吹牛皮、誇大的人,他要繼續維護他的牛皮與誇大,最後都會變得很了不起,為什麼?你想想看,如果一個人沒有錢,卻要維持長年累月的闊氣,那是不是不簡單?尤其早期軍人生活非常清苦,譬如一個阿兵哥戴個像樣的手錶,或穿一套比較像樣的衣服出門,看起來滿像一回事,但是一回到營房也許身無半文,因為手錶、上衣、褲子全是向人借的。

在這裡講個小故事給大家聽,以前我當兵時有一個很好的同事,他是我的助手,職稱是助教,那時候我是教官,有一天他結婚了,大家去鬧新房,那天我穿著西裝去,他的新婚太太一看:咦,徐教官你怎麼穿我先生的衣服?其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因為他的先生是我的助教,約會時都是向我借衣服穿的,怎麼那天我就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所以,我才說要維持誇大、牛皮,還得有本事撐下去,因為不知道哪一天真的會穿梆。

其實,維持假相是煩惱,維持不下去更煩惱,所以一旦有煩惱,千萬不要只會說“怎麼辦”?一定要探討煩惱的“有”。佛法中說:依於“根本煩惱”會再產生“隨煩惱”,煩惱往往不斷;所謂煩惱有“粗相”與“細相”,都跟修行辦道有關。剛剛提到“根本煩惱”、“隨煩惱”,“隨煩惱”這名詞很容易讓人誤會,很多人就這麼解釋:“隨煩惱”比如看戲、看電影時,劇中人哭就跟著哭,劇中人笑就跟著笑,也就是“隨著別人的煩惱而煩惱”說是“隨煩惱”。其實那是錯誤的,佛法說“隨煩惱”是隨著原有的“根本煩惱”再發起的另類煩惱,好比因貪而起煩惱,想“將本求利”,賺愈多錢愈好,這種因貪財而起的煩惱就是“根本煩惱”,如果是為了要滿足自己的貪欲,甚至去搶錢,這搶錢的行為是因為原來貪錢的“根本煩惱”再起的煩惱,就叫“隨煩惱”。因此,原本只是將本求利,貪圖賺錢,至少還不致違法、坐牢,但若為了滿足貪欲而去偷、去搶,那麼“違法”、“坐牢”就是一種“隨煩惱”──隨著原來的貪再起的煩惱。可見“隨煩惱”是隨根本煩惱再發起的煩惱,絕不是看戲時人家哭隨著人家哭,其實那種擔心只是憐憫、關懷而已,不一定是煩惱。

知道了煩惱須從“有”去著手,但究竟要怎樣轉煩惱顯現菩提呢?是不是要從煩惱裡面去顯現、去化解與突破,才能達到無煩惱的境界?不是的!如果你這麼去看“無煩惱”,那就會變成沒有煩惱了,以為煩惱來了去突破就能化解,最後顯現菩提,就變成沒有煩惱了,其實這不叫做“無煩惱”。剛剛我一直強調要從煩惱的“有”去著手,也談到如果沒有煩惱,是不是就沒有菩提這個問題,因為就算你有菩提,什麼叫菩提?它是個什麼樣子?其實菩提只是一種現象:原來的不自在,現在變得自在了,原來不歡喜,現在歡喜了,但歡喜也好、自在也好,那是因為原來的不自在與不歡喜已轉變成另外一種現象,是因為無明煩惱成為障礙了,以所謂菩提的“道”去突破,難道就不煩惱了嗎?有可能還是煩惱!源於即使有道理方法,你如果用不上力的話,還是不可能顯現菩提,所以這絕不是把一個煩惱的“有”再轉換成菩提的“有”,或者說煩惱的時候就沒有菩提;菩提存有的時候煩惱就沒有,這是相對法,佛法不是用相對的方式去看。

須瞭解煩惱人人都有,即使佛菩薩乘願再來,還是有煩惱,是因為有“願”,是為眾生煩惱,不是為自己煩惱,所以,我說過:「要大慈大悲,必須受苦受難。」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受苦受難,就不可能成就大慈大悲。可見如果“大慈大悲”是一種法樂,那“受苦受難”就是一種苦了,不還是煩惱嗎?但是卻可以達到“無煩惱”的境界,因為你不是為自己,如果是為了自己會造成無明“煩惱障”、菩提的“所知障”,於“業”於“道”都會形成障礙。

所以,要突破煩惱障與所知障,絕不能說我有煩惱,我也會有菩提,那我有菩提,我就沒有煩惱,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佛法。依於“無煩惱”絕不是“有菩提”,因為只要還有菩提都不是無煩惱,從中我們就能瞭解“無煩惱”的法義,一定是把煩惱所有的“有”都突破了,完全化解了,但卻不能說是“沒有”煩惱了,因為煩惱與菩提的現象是因為原來有業,因為“無明”與“惑”才顯現煩惱,如果無明能明了,不迷惑了,覺悟了,業也清淨了,其中的道理絕不是一個否定,所以“沒有”是否定詞,佛法的“無”卻不是,它是經過修養與調理,慢慢使自己的業變少,顯現更有道德與修養,千萬不要誤解“無煩惱”,以為是從原來煩惱的“有”突破而顯現菩提的“有”,因為那還是一種“有”,必須連菩提的“有”都不需要了才是“無煩惱”。

所以菩提是經過化解障礙之後的一種現象,一般稱菩提為“道”,所以“菩提”並不是一種結果,不是“有”的完成,而修行佛法的結果須是清淨的、究竟的、圓滿的,因此,“無煩惱”是煩惱經過修養,完全清淨了,業不再發生了,當然道也不需要了,這時才說是佛性顯現了。其實如果說“無煩惱”就是佛性的顯現,那也是錯誤的。最多只能說“無煩惱”是一個真如境界,為什麼?因為“煩惱”是假相形成的,你能突破這個假相不就顯現它的真實了嗎?能顯現真實當然就進一步達到所謂的菩提現象,必須這麼認識:煩惱是“假”,菩提是“真”,煩惱是“不如”,菩提是“如”,真如要這麼看。所以“無煩惱”是一種真如的境界,須把握“無煩惱”並不是沒有煩惱,它是從有煩惱去著手,所以佛法中談到“無”,只要不把它解釋為沒有就不會錯!以上是“無煩惱波羅蜜”的義諦。

Re: 了生脫死

Sherlock » 週一 5月 03, 2021 8:26 am

譬如台北101觀景台,華嚴圓教以至高點的(了義)高度會通儒釋道并三乘五教

第10樓眼界看見十樓以下高度如此這般(對)的事物,在往更高的第11樓時就會有一些修正,或者說是要一些修正(升級原知見)之後才能更上層樓;佛知見就是佛在至高點所知所見乃至在向上之路為眾生說一切法

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 279(聖嚴法師)

第五章 會通本末──會前所斥,同歸一源,皆為正義

真性雖為身本,生起蓋有因由,不可無端忽成身相。但緣前宗未了,所以節節斥之。今將本末會通①,乃至儒道亦是。

本源的真性,雖為此身之根本,身命之生起,還是有其因由的,不可能是無端地忽然就有了身相的。但由於前面各宗各教,均未了義,所以給予節節破斥,現在宜將本末會通,乃至儒教與道教,亦可同歸一源。

(初唯第五性教所說,從後段已去,節級方同諸教,各如注說)謂初唯一真靈性②,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變不易,眾生無始迷睡,不自覺知,由隱覆故,名如來藏③,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相。

(以下的首段,唯明第五一乘顯性教之所說,從後一段起,才會通其他四教,一一同歸一乘顯性教。如各段註)所謂本末會通,是說原本唯有一個真靈之性,那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變不易的。由於眾生從無始以來,迷睡而不自覺知,由於這個真靈之性,被覆隱住了,故名為如來藏,依此如來藏而有生滅的心相。

(自此方是第四教,亦同破此已生滅諸相)所謂不生滅真心與生滅妄想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④。此識有覺不覺二義。

(以下這段,是將第四的大乘破相教,會通一乘顯性教,破此之前法相教所說的生滅諸相。(譯者註︰其實是破析《起信論》所說的生滅諸相。))所謂以不生滅的真心與生滅的妄想心和合,非一亦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阿賴耶識,有覺與不覺之二義。
聖嚴法師大法鼓
13.8萬 位訂閱者

無論是小乘佛法所說的意識,或是大乘佛法所說的第八識,師父說它都是變動的,不是永恆的,所以是無常的,是空的,在提到第八識時,也說所謂的第八識,是藏著一切業的種子,隨著我們的生死流轉,是不是靈魂呢?

讓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此下方是第三法相教中,亦同所說)依不覺故⑤,最初動念,名為業相。又不覺此念本無故,轉成能見之識及所見境界相現。又不覺此境從自心妄現,執為定有,名為法執。

(以下這段,是將第三的大乘法相教中會通,亦同所說)依於不覺之故,最初動念,名為業相,又以不覺此念本來無故,轉變而為能見之識及所見之境界相出現了。又不覺此境界相是從自心的妄想所現,而執著以為定有,便名為法執。

(此下方是第二小乘教中,亦同所說)執此等故,遂見自他之殊,便成我執⑥。執我相故,貪愛順情諸境,欲以潤我,瞋嫌違情諸境,恐相損惱,愚癡之情展轉增長。

(以下這段,是將第二小乘教中會通,亦同所說)由於執此等法故,遂見主觀的自己與客觀的其他,是彼此殊異的,因之而生起了我執。執著自我相故,便對於順情諸境生起貪愛,欲求滋潤自我;並對於違情諸境,生起瞋嫌,唯恐給自我造成損害與困惱。由於這樣的緣故,愚癡的迷情,便持續地增長起來了。

(此下方是第一人天教中,亦同所說)故殺盜等,心神⑦乘此惡業,生於地獄鬼畜等中;復有怖此苦者,或性善者,行施戒等,心神乘此善業,運於中陰,入母胎中。

(以下的一段,是將第一人天教中會通,亦同所說)由於愚癡之情輾轉增長,便生起殺生偷盜等的心神而造諸惡業,乘此惡業之因,便須接受果報而生於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又有眾生,恐懼墮落三惡道中受苦,或因根性善良之人,便修布施、持戒的善業,彼等心神,乘此善業,運用死後的中陰生,投入母胎中。

(此下方是儒、道二教,亦同所說)稟氣受質⑧(會彼所說,以氣為本),氣則頓具四大,漸成諸根;心則頓具四蘊,漸成諸識。十月滿足,生來名人,即我等今者,身心是也。故知身心,各有其本,二類和合,方成一人。天、修羅等,大同於此。

(以下一段,是將儒、道二教會通,亦同所說)儒、道二教,謂以氣為根本,稟受天地之氣,而受人間身的體質(本段是以儒、道二教所說的以氣為本來會通)。由於氣而頓具四大,漸成諸根;由於心而頓具四蘊,漸成諸識。在母胎中十月滿足,出生為人,即是我們的這個身心。由此可知,身與心各有其根本,二類和合,方成為一個人,天人、阿修羅等的身心,也大致與人相同。

然雖因引業,受得此身,復由滿業⑨故,貴賤、貧富、壽夭、病健、盛衰、苦樂。謂前生敬慢為因,今感貴賤之果;乃至仁壽、殺夭、施富、慳貧,種種別報,不可具述。是以此身,或有無惡自禍,無善自福,不仁而壽,不殺而夭等者,皆是前生滿業已定。故今世不同所作,自然如然,外學者不知前世⑩,但據目覩,唯執自然(會彼所說自然為本)

然而,雖由於引業而受得此一身心,又由於滿業的原因,出生之後,即有貴賤、貧富、壽夭、病健、盛衰、苦樂等的不同;由於前生時的或敬或慢為因,今世便感得或貴或賤的報應;乃至於前世仁者今生壽、前世殺者今生夭,前世施者今生富、前世慳者今生貧,類此種種別報,無法一一具述。是以在此一身命的過程中,或有人未作惡而自有禍事發生,或有人未修善而自有幸福降臨,或有人不仁而得長壽,或有人未曾殺生而竟夭亡等現象,皆是由於前生所造滿業已定之故。如果今世的所作所為沒有看到立即因果,應該知道是前世今生,自然而然的關係。外教儒、道二家學者們,不知有前世,但據現世的目覩,唯有執著自然之說了(此段是會通道教的自然為本說)

復有前生,少者修善,老而造惡;或少惡老善,故今世少小富貴而樂,老大貧賤而苦;或少貧苦老富貴等。故外學者不知,唯執否泰由於時運(會彼所說皆由天命)

復有人於前生中的年少時期修行善業,老年時期造作惡業,或者有人於前生中的少年時期造作惡業,老年時期修行善業,是故到了今世之中,少小富貴而享樂,老大貧賤而受苦,或者少小貧苦而老來富貴等。因為外教學者不知有前世今生的因果相循,唯執人生之否泰是由於時運(此段是會通彼教所說的皆由天命)

然所稟之氣,展轉推本,即混一之元氣也;所起之心,展轉窮源,即真一之靈心也。究實言之,心外的無別法,元氣亦從心之所變,屬前轉識所現之境,是阿賴耶相分⑪所攝,從初一念業相,分為心境之二。

然而,彼教的所稟之氣,若輾轉推究其根本,即是混一之元氣也。所起之心,若輾轉窮探其根源,即是真一之靈心也。若推究其實際而言,心外的確沒有別法,彼教所謂的元氣,亦是心之所變現,乃是屬於前述的「轉成能見之識」的轉識,所現之境界相,乃是阿賴耶識的相分所攝,是從最初一念的業相,分為主觀之心及客觀之境而成為二了。

心既從細至麁⑫,展轉妄計,乃至造業(如前敘列)。境亦從微至著,展轉變起,乃至天地(即彼始自太易五重運轉,乃至太極,太極生兩儀。彼說自然大道,如此說真性,其實但是一念能變見分。彼云:元氣,如此一念初動,其實但是境界之相)

此主觀之心,既是從細至麁,輾轉妄計,乃至造作了種種之業(如前敘列)。此客觀之境,亦是從微至著,輾轉變起,乃至出現了天地(此天地即是彼教所說的始自太易而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的五重運轉,至太極而生天地兩儀。彼教所說的自然大道,有如佛教所說的真性,究其實際,但是一念能變的見分。彼教所說的元氣,則如佛教所說的一念初動,究其實際,但是轉識所現的境界之相)。

業既成熟,即從父母稟受二氣,與業識和合,成就人身。據此則心識所變之境,乃成二分:一分即與心識和合成人,一分不與心識和合,即成天地、山河、國邑。三才中唯人靈者,由與心神合也。佛說內四大與外四大不同,正是此也。哀哉!寡學異執紛然。

當業力成熟之時,即從父母稟受赤白二氣,以之與業識和合,便成就了人的身命。依據這樣的道理,可知由心識所變現之境界相,乃分成二分,其中一分與心識和合的,即成為人,另一分不與心識和合的,即成為天地、山河、國土。天、地、人的三才之中,唯人是萬物之靈的原因,是由於跟心神相合之故。佛所說的內四大與外四大之不同者,正是這個道理了。可悲可哀的是,寡學之士,異執紛然而不達真性也。

寄語道流:欲成佛者,必須洞明麁細本末,方能棄末歸本,反照心源。麁盡細除,靈性顯現,無法不達,名法報身,應現無窮,名化身佛。


原人論(終)


我希望寄語學道之士:若欲成佛的話,必須洞明心識之麁細,以及五教之本末,方能棄末而歸本,方能反照心之源頭。當在六麁盡而三細除之時,便是靈性顯現,無法不達,即名為法報身佛,又能自然而然地應現無窮,即名為化身佛了。
► 顯示劇情透露
原人論語體譯(終)

https://ddc.shengyen.org/mobile/toc/10/10-09/d3.php

Re: 了生脫死

cyc320 » 週六 5月 01, 2021 10:02 pm

Re: 了生脫死

Sherlock » 週六 5月 01, 2021 9:21 am

河中雨分享了 1 則貼文。
管理員
· 4月29日上午6:31 ·


達賴喇嘛在「尊者開示小短片」發佈了 1 段影片。
4月28日上午8:02 ·
標題:毘婆舍那
摘自:2014年5月31日下午 達賴喇嘛尊者於南印度孟買蘇邁亞大學(Somaiya Vidyavihar)問答

(提問者:)謝謝尊者。我的問題是,根據藏傳佛教,何時應該修練毘婆舍那?
(尊者:)毘婆舍那有不同層次。如,依粗淺無我(Anātman)理論的毘婆舍那。又有毘婆舍那緣更深層的無我,其中包含空性(śūnyatā)。還有結合本尊瑜伽的毘婆舍那,觀想自身為本尊、佛,這又是另一種層次的毘婆舍那修練。

毘婆舍那也可根據密咒乘所詮釋的細微心而修練,尤其是瑪哈、阿努、阿底所呈現的層次又是不同。其中,粗分的心識不離現有的身驅,夢時心識則是更深層,深層睡眠且沒做夢的心識又更細微,昏倒時,心識進入另一種更細微的層次,但是我們通常說昏時失去意識。事實上,那時仍有了知的潛能或能量,否則一旦暈倒就沒有再次覺醒的可能,可見當時仍有持續的細微心識。

最細微的心識是在死亡的時候。在過去的55年間,好幾次不同的西藏修行者雖被認定臨床死亡,腦死且不再運作,但身體仍保持非常鮮活,持續這種現象長達ㄧ、二、三,或四個星期。我聽說,基督教的某位神父也有這種現象且長達好幾個世紀。我們對此現象的解釋是,因為腦死,臨床死亡時沒有粗分心識,但細微意識仍在體內,對身體仍有某種影響。

幾年前,有位偉大的修行者離世。他在臨床死亡後,大體仍保持鮮活狀態長達23或24天,地點是在南印度-蒙果(Mundgod);為此現象,早在達蘭薩拉,我們已經籌備了偵測儀器及其相關的受訓醫護人員。四五天後,當我收到這位大師圓寂且身體仍保持鮮活的訊息時,我讓相關的專業人士前往研究。他們在亡者的頭上插滿管線,就這麼持續幾個星期,共23-24天左右。某些科學家從研究報告看到,亡者腦部中出現正在運行的波動,科學家又說,這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發生的。

三年前,也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件。紐西蘭裡,有位西藏修行者於醫院往生,但往生後的大體處於鮮活狀態。通常醫生不允許將屍體存放在醫院裡,但醫生檢測後發現這具大體仍非常鮮活,於是醫生允許將此屍體存放醫院裡。在第四個晚上時,原本手保持平時的狀態,但第四個晚上至第五天早上間,他的左手卻緊握著右手的無名指。

事後我跟他們說,唉,真的很遺憾,你們應該錄影才對。我們才會知道是如何移動的。真的很可惜,他們沒有準備攝影紀錄,總之,第四個晚上確實有移動的現象,即便是我們也很難解釋為什麼會這樣。當時,所有粗分意識已經停止,身體的移動應該源於粗分心氣,這些都停止了,那是如何移動的?那時亡者處於最深層的心氣,為此,我們的確陷入無法解釋的困境,畢竟這是真實發生的。

這些現象表示,如果意識是依據人腦而被定義,將非常難去合理解釋這種現象。腦死,所以意識的基礎已經不存在,那麼,這些現象是如何發生的?我們的解釋是,因為最細微的意識仍在體內。

智慧可透過訓練而產生,這才是最強大的毘婆舍那,清楚了嗎?應知有不同層次的毘婆舍那。

Re: 了生脫死

Sherlock » 週六 5月 01, 2021 9:15 am

輪迴的本體與人的心或靈魂有什麼關係

台灣佛學會
4月25日上午3:00 ·
輪迴的本體與人的心或靈魂有什麼關係

◎視頻來源:索達吉堪布的博客

#六道輪迴 #輪迴時心是不清淨但是也有光明這一分 #通達心的奧秘後就可明白世俗與真實

Re: 了生脫死

軟體之美 » 週二 4月 27, 2021 10:02 pm

夏洛克 寫: 週二 4月 27, 2021 8:24 am 如果轉世後沒有神通,人會忘記前世,為什麼呢?(佛陀告訴世人)
出自佛說見正經(亦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 ... clnk&gl=tw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