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訪客 » 週一 1月 10, 2022 11:47 pm
訪客 寫: ↑週一 1月 10, 2022 11:43 pm
參考: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君臣五位
曹洞宗開祖洞山良价禪師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位,依偏正回互之理,
立五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之說。
曹山本寂禪師復承洞山之本意而發明之,假託君臣之例而說明五位之旨訣,
稱為君臣五位。即:
(一)君位,指本來無物之空界,為正位,即五位中之正中來。
(二)臣位,指萬象有形之色界,為偏位,即五位中之偏中至。
(三)臣向君,為捨事入理之意,即向上還滅之偏中正。
(四)君視臣,為背理就事之意,即向下緣起之正中偏。
(五)君臣道合,為冥應眾緣而不墮諸有之意,即兼中到,指動靜合一、事理不二、
非正非偏之究竟大覺之道位。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本寂章、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洞山五位」
對於心之狀態,禪宗亦分為五位。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為舉示修行者,
而提出五位之主張,稱洞山五位。可分為正偏五位與功勳五位二種。
(一)正偏五位,指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等五位。
正是陰,意即真如之本體;
偏是陽,意即生滅之現象。
正中偏指平等中存有差別;
偏中正指差別即平等。
基於此,作靜中之動之修行工夫,則謂正中來;動中之靜則為偏中至。
兼以上二者,達於自由自在之境界,即謂兼中到。
對此,曹山本寂曾以君臣為例而說明之。
(二)功勳五位,指向、奉、功、共功、功功等五者。
即知眾生本具佛性,求達佛果(向),為證佛性而修行(奉),見佛性(功),
雖已達自由之覺位,尚有其作用(共功),最後更超越前者,而達自由自在之
境界(功功)。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元證禪師語錄、洞上古轍卷上〕
封建時代的產物
[quote=訪客 post_id=61040 time=1641829402]
參考: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quote]君臣五位
曹洞宗開祖洞山良价禪師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位,依偏正回互之理,
立五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之說。
曹山本寂禪師復承洞山之本意而發明之,假託君臣之例而說明五位之旨訣,
稱為君臣五位。即:
(一)君位,指本來無物之空界,為正位,即五位中之正中來。
(二)臣位,指萬象有形之色界,為偏位,即五位中之偏中至。
(三)臣向君,為捨事入理之意,即向上還滅之偏中正。
(四)君視臣,為背理就事之意,即向下緣起之正中偏。
(五)君臣道合,為冥應眾緣而不墮諸有之意,即兼中到,指動靜合一、事理不二、
非正非偏之究竟大覺之道位。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本寂章、曹山元證禪師語錄〕[/quote]
[quote]「洞山五位」
對於心之狀態,禪宗亦分為五位。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為舉示修行者,
而提出五位之主張,稱洞山五位。可分為正偏五位與功勳五位二種。
(一)正偏五位,指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等五位。
正是陰,意即真如之本體;
偏是陽,意即生滅之現象。
正中偏指平等中存有差別;
偏中正指差別即平等。
基於此,作靜中之動之修行工夫,則謂正中來;動中之靜則為偏中至。
兼以上二者,達於自由自在之境界,即謂兼中到。
對此,曹山本寂曾以君臣為例而說明之。
(二)功勳五位,指向、奉、功、共功、功功等五者。
即知眾生本具佛性,求達佛果(向),為證佛性而修行(奉),見佛性(功),
雖已達自由之覺位,尚有其作用(共功),最後更超越前者,而達自由自在之
境界(功功)。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元證禪師語錄、洞上古轍卷上〕[/quote]
[/quote]
封建時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