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君臣之旨訣?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Markdown is OFF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五位君臣之旨訣?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改成賓主盡歡如何

釋迦如來的願望 » 週四 9月 14, 2023 7:43 am

訪客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引言 #10 文章 週二 1月 11, 2022 12:01 am
旨訣君臣

君是體

臣是用

體用皆空

君臣旨訣
----------------
賓是主主是賓
所以平等無二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訪客 » 週五 9月 01, 2023 10:34 am

糟老頭 寫: 週二 1月 11, 2022 7:18 am (君臣)VS(主從)
從來不分只一位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糟老頭 » 週二 1月 11, 2022 7:18 am

(君臣)VS(主從)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訪客 » 週二 1月 11, 2022 12:14 am

訪客 寫: 週二 1月 11, 2022 12:08 am
封建時代的產物
讀古文學難免的啦,何必那麼在意!這些過程也是隨緣生滅.
也許相關內容了解一點,要發揮就不會太離譜!
心中有個盲點
難免隨波逐流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訪客 » 週二 1月 11, 2022 12:08 am

封建時代的產物
讀古文學難免的啦,何必那麼在意!這些過程也是隨緣生滅.
也許相關內容了解一點,要發揮就不會太離譜!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訪客 » 週二 1月 11, 2022 12:05 am

訪客 寫: 週二 1月 11, 2022 12:04 am
訪客 寫: 週二 1月 11, 2022 12:01 am 旨訣君臣

君是體

臣是用

體用皆空

君臣旨訣
此有故彼有
此無故彼無
般若波羅故
體用兩俱泯
不與時進
學法無益!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訪客 » 週二 1月 11, 2022 12:04 am

訪客 寫: 週二 1月 11, 2022 12:01 am 旨訣君臣

君是體

臣是用

體用皆空

君臣旨訣
此有故彼有
此無故彼無
般若波羅故
體用兩俱泯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訪客 » 週二 1月 11, 2022 12:02 am

都蛇麼時代
還君君臣臣
尊重歷史學啦!
在(維基百科)
關於[曹洞宗發展]編輯:
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840年-901年)在洞山學法數年,後到曹山(今江西宜黃境內)
弘揚禪法,使宗風大舉。其說立五位君臣以為宗要。
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是也。君為正位,臣為偏位。
正位即空界,偏位即色界。後世遂稱之為曹洞宗。.....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訪客 » 週二 1月 11, 2022 12:01 am

旨訣君臣

君是體

臣是用

體用皆空

君臣旨訣

Re: 五位君臣之旨訣?

訪客 » 週一 1月 10, 2022 11:47 pm

訪客 寫: 週一 1月 10, 2022 11:43 pm 參考: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君臣五位

曹洞宗開祖洞山良价禪師以真理立為正位,以事物立為偏位,依偏正回互之理,
立五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之說。

曹山本寂禪師復承洞山之本意而發明之,假託君臣之例而說明五位之旨訣,
稱為君臣五位。即:
(一)君位,指本來無物之空界,為正位,即五位中之正中來。
(二)臣位,指萬象有形之色界,為偏位,即五位中之偏中至。
(三)臣向君,為捨事入理之意,即向上還滅之偏中正。
(四)君視臣,為背理就事之意,即向下緣起之正中偏。
(五)君臣道合,為冥應眾緣而不墮諸有之意,即兼中到,指動靜合一、事理不二、
非正非偏之究竟大覺之道位。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本寂章、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洞山五位」

對於心之狀態,禪宗亦分為五位。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為舉示修行者,
而提出五位之主張,稱洞山五位。可分為正偏五位與功勳五位二種。

(一)正偏五位,指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等五位。
正是陰,意即真如之本體;
偏是陽,意即生滅之現象。
正中偏指平等中存有差別;
偏中正指差別即平等。
基於此,作靜中之動之修行工夫,則謂正中來;動中之靜則為偏中至。
兼以上二者,達於自由自在之境界,即謂兼中到。
對此,曹山本寂曾以君臣為例而說明之。

(二)功勳五位,指向、奉、功、共功、功功等五者。
即知眾生本具佛性,求達佛果(向),為證佛性而修行(奉),見佛性(功),
雖已達自由之覺位,尚有其作用(共功),最後更超越前者,而達自由自在之
境界(功功)。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元證禪師語錄、洞上古轍卷上〕
封建時代的產物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