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一行佛學 » 週六 7月 30, 2022 9:32 am
相分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心法四分之一。心體變為所緣之境相者。在心理學攝所謂一切之客觀。
[佛光大辭典]
唯識宗所立四種心法(心之作用)之第一。又作所取分。即外界之事物映現於心之影像。可分四種:(一)實相名相,其體為真如,是真實相之故。(二)境相名相,為能作根心的對境之故。(三)相狀名相,此唯「有為法」有相狀之故。於三類境中,通於獨影境及帶質境,乃由識所變現者。(四)義相名相,指能詮及所詮之義者。然一般所謂之相分,於上記四種相中,唯取後三相為相分之相。
相分又分為二:(一)識所頓變,即是第八阿賴耶識之種子所生之實質色法,稱為本質相分。然小乘佛教及印度古代外道諸派大多主張境乃是由物質之最小單位「極微」所成,故有「漸變」之說,凡屬唯物學派皆力主此說。(二)識等緣境,唯變影像,不得本質,稱為影像相分。例如第六意識浮現空花兔角之相,唯有影像而無所依托之本質。(參閱「四分」1663、「本質」1975) p3899
[法相辭典(朱芾煌)]
成唯識論二卷十六頁云:似所緣相,說名相分。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心法四分之一。見四分條。
四分
(一)為法相宗之教義。法相宗認為構成吾人認識作用之心識有四個分位,亦即心、心所法之認識作用共有四種分類。即:(一)相分,又作所取分。相,即相狀;所緣之義。為認識之對象(客體);亦即被主體之心所認識之客體形相。可分為影像相分、本質相分二種。(二)見分,又作能取分。見,即見照;能緣之義。為認識之主體(諸識之能緣作用);亦即認識、照知相分之主體作用。(三)自證分,又作自體分。自,自體之義;證,證知之義。即自體上證知見分之作用;亦即自體能證知自己之認識活動(見分緣相分之作用)。(四)證自證分,即證知自證分之認識作用;亦即自證分之再證知。於八識中皆各具有此四分,為人類行認識作用時所必備者,例如度量一事物,應有「能量」(見分)作為尺度,亦應有「所量」(相分)作為對象,更應該有「量果」(自證分)以得知大小、長短等,而將自證分之「量果」再加以證知,則為證自證分。
上述四分說為護法所提倡,稱為四分家,被視為法相宗之正義。此外,印度尚有安慧之一分說(僅立自證分),稱為一分家;難陀之二分說(立見、相二分),稱為二分家;陳那之三分說(立見、相、自證三分),稱為三分家,合以上四說,即所謂「安難陳護一二三四」。
另就四分薰習種子而論,七轉識於薰習第八識之種子時,見分薰能緣種子,稱為見分薰;相分薰所緣種子,稱為相分薰,二者總稱用能薰。自體分薰其種子,稱為自體薰、體能薰;證自證分則無能薰之勢用。
此外,見、相二分稱為外二分,自證、證自證二分則稱為內二分;實則內二分係根據外二分之推論,外二分係為四分說之基礎,其目的在證成「唯識無境」。〔成唯識論卷二、卷八、卷九、佛地經論卷三、攝大乘論釋卷六、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觀心覺夢鈔卷上、大乘法相宗名目卷四下〕(參閱「賴耶四分」6314)
(二)為印度古代數論學派所用以作為惑、智之分類。據金七十論卷中載,即:(一) 疑倒,又細別為五分。(二)無能,又細別為二十八分。(三)歡喜,又細別為九分。(四)成就,又細別為八分。四者合之,則共有五十分。其中,第四分之成就屬於「智」相,疑倒、無能、歡喜等三分屬於「惑」相,此三分又可分別配以薩埵、刺闍、答摩等三德,或喜、憂、闇等三德。又此三分與「自性諦」(第一諦)之三德相和合,由之而生出二十三之諸諦,「神我」(第二十五諦)復緣之運行,乃有三世界之輪轉,此即數論學派二十五諦之要旨。數論家並據此而謂,神我若遠離諸諦,即遠離上記四分中之前三分,而獲得第四分,則可獲得解脫。 p1663
薰習
梵語 vāsanā 或 pravrti, abhyāsa。又作熏習。略作薰。如人以香氣薰附衣服,染淨迷悟諸法(特指吾人之身、語、意三業;業,即行為)之勢力薰附殘留在吾人心識上之作用,即稱為薰習。以小乘佛教而言,經量部主張色(物質)與心能互相薰習,故有色心互薰說。但薰習說之完成,則屬大乘唯識宗無疑。依其說,薰附之能薰法(其身語意所現者)為「現行」,受薰附之所薰法為「心」,薰附作用能在所薰之心上留下殘氣、習慣、餘習(習氣)等諸種子。
唯識宗以七轉識之現行為能薰之法,而以第八阿賴耶識為貯藏種子之所薰處。此所薰、能薰之關係,即為阿賴耶識因果相續之理。據成唯識論卷二載,所薰、能薰各有四義,即所謂所薰四義與能薰四義。
(一)所薰四義,即:(1)堅住性,即保住同一性,使其堅固、存住、相續之性質。(2)無記性,即非善非惡之中性性質。(3)可薰性,即具有自主能力,但非為堅密不變之自體,故有能受薰習之性質。(4)能所和合,與能薰和合之性質。上記四義,唯阿賴耶識所具有。
(二)能薰四義,即:(1)有生滅,指非靜止不動,而具有動之作用以生長習氣者。(2)有勝用,指有緣慮之作用,且有強盛之「勝用」,能引習氣。(3)有增減,指具有能增能減之「勝用」,以之攝持習氣,而非如圓滿佛果之不增不減。(4)能所和合,指與所薰和合。七轉識及其心所具有以上四義。七轉識既有能薰之作用,則應屬四分中之何者,古來早有異說。關於此,有二薰(見分薰、相分薰)之說,此外又有名言習氣、我執習氣、有支習氣等三種薰習之說,稱作三種薰習。
大乘起信論亦闡說四種薰習,根本之無明煩惱來自染污真如之影響作用(染法薰習),須以佛陀說法之內容(真如)薰習(指淨法薰習),此兩者相互影響下,遂有流轉還滅之展開。四薰習即:(一)無明薰習,眾生無始之無明薰習真如,故生業識乃至分別事識等妄心。可分為兩種:(1)根本薰習,即由「根本不覺」來薰動真如,而生成業等之諸識。(2)所起見愛薰習,即由「枝末不覺」薰習心體而生成分別事識。(二)妄心薰習,以此妄心還薰於無明,轉而出現生死之苦。亦分兩種:(1)業識根本薰習,即由業識之薰習,阿羅漢、辟支佛,及初發意以上之菩薩等,已捨離分段生死之粗苦,而猶受分段生死之細苦及變易生死之苦。(2)增長分別事識薰習,謂凡夫由分別事識之薰習,而受三界業繫的分段生死之粗苦。(三)妄境界薰習,六境(妄境界)還薰於識,而增長我執與法執,再造種種業,受身心之苦。復分為二:(1)增長念薰習,即依境界之緣而增長法執分別之念。(2)增長取薰習,即依境界之緣而增長我執之取著。又上記三種薰習(無明薰習、妄心薰習、妄境界薰習)皆因染法相續而不得清淨,故總稱染法薰習。(四)淨法薰習,此薰習有二,一為真如薰習,一為妄心薰習。(1)真如薰習,即相信己身具有真如法,能冥薰無明;而以冥薰為因緣,使妄心厭離生死之苦,欣求涅槃之樂。又分兩種:1.自體相薰習,謂真如本來具足無漏之法,有不可思議之業用,亦為智境界之性,此性常薰習眾生之心,令眾生厭離生死而欣求涅槃,並深信本具之真如性,從而發心修行。2.用薰習,即藉諸佛菩薩的外緣之薰力,而令眾生之善根增長。(2)妄心薰習,發心修行之凡夫、二乘人及菩薩等,以厭求之妄心還薰習於真如,增其勢力,令起種種方便隨順之行,而滅盡無明;以無明滅,心相皆盡,得涅槃而成自然淨業,以此薰習而淨法不斷。又分為兩種,即分別事識薰習及意薰習。〔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梁譯攝大乘論卷上、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所薰四義」3252、「能薰四義」4299) p6612
相分薰
[佛光大辭典]
與「見分薰」對稱。唯識家謂七轉識薰習第八識種子時,七轉識之四分中,所緣之相分薰自分之種子及本質之種子,稱為相分薰。(參閱「二種薰習」239) p3899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二種薰習
(名數)七轉識各緣其外境時,依其識自體之力,薰習其所緣境之二相分與本質之種子於第八識,謂之相分薰。薰習能緣之見分及自證分證自證分之種子於第八識內,謂之見分薰。
[佛光大辭典]
二種薰習
即相分薰與見分薰。七轉識各緣其外境時,依其識自體之力,薰習所緣境之相分與本質之種子於第八識,稱為相分薰。薰習能緣之見分及自證分、證自證分之種子於第八識內,稱為見分薰。 p239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七轉第八互為因果
唯識學用語。指七轉識與第八識之互為因果。所謂七轉識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識。第八識即阿賴耶識。
七轉識中每一識與第八識,於能生、所生及能薰、所薰之情況下,皆互為因果。在能生、所生是種子生現行之關係時,第八識為能生之因,七轉識為所生之果。另外,在能薰、所薰是現行薰種子的關係時,七轉識為能薰之因,第八識為所薰之果。但此等因果俱屬同時,而非異時。《成唯識論》卷二(大正31‧8c)︰
「如契經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頌意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緣。」
有關「七轉第八互為因果」之說,本來因緣是以親辦自果,自體辦生為名,其實轉識與賴耶有各別之識體。亦即︰轉識之現行由轉識之自種所生,並非由第八之種子轉識而生。因此,轉識對賴耶的關係,並非種子生現行的因緣。此外,轉識可通善、惡、無記三性;賴耶只限於無記,並不可能有「性決定」之義,兩者既為異類之法,為何又有「引自果」之義﹖若是此等義理不成立,又如何成立現行薰種子之因緣﹖此實為唯識中之疑難。此下擬綜合各家之說稍加論列。
先就種子生現行之因果而言。種子者,本是第八自體分,生果之用,故雖是轉識之自種,仍名為種子賴耶,並非藏識賴耶。亦即種子為識之用,攝用歸體,將賴耶作為轉識之因。而種子與現行之因緣總有二門,一為增上緣門,二為親因緣門。增上緣為持種之自體分,親因緣是所持之自種。二門雖有差別,但若自體分不施力,自種不可能獨自生果。是故,若非自種,即無自體辦生之義。畢竟二門不離,種子生現行之因緣成立。
其次,就現行薰種子之因緣而言,必先確認︰第八絕非能薰;轉識亦絕非所薰。是故第八識之新種,並非第八自薰,而是轉識所薰。亦即第八識為前六、七識所緣,因此約此相分薰而有因緣之義,故於性決定、引自果之義全然無缺。因為相分依本質而言,收於第八識,若隨能緣而言,收於轉識。故依本質觀之,相分能薰習賴耶之種子,而具引自果之義。另外,依本質觀之,無覆之相分,薰習無覆之種子,正是性決定之義。是故現行薰種子之因緣亦有二門︰能薰之體是轉識之自體分,即增上緣;親辦自果之用是相分,即親因緣。雖暫分屬二門,但轉識之自體分若不施力,相分不可能獨生自種;若非相分,亦絕無自體辦生之義。畢竟二門不離,現行薰種子之因緣成立。
然而轉識不止薰成自種,亦可薰成第八識之新種。如或不然,以薰習轉識之自種,對望賴耶為因緣,則有兩法由同種而生之過失。是故將轉識對望賴耶,稱為現行薰種子之因緣時,唯有對望薰第八之種子,方得名為因緣。若薰習自種,是轉識對轉識之因緣,而非對賴耶。然此尚有疑難存在,即轉識作用於第八時,所變現之相分,是轉識之相分,而非第八識本身,既屬異類異性,又為何以彼為親因緣﹖若依本質,名第八識,異熟無記之法則非能薰,故不能名為能薰。通盤而言,就所非難之各點而論,相分雖自無力,但可蒙自體分之力,使相分薰習種子。故彼相分依本質,而名無覆無記之阿賴耶識,以論親辦自果之義。
要言之,互為因果中,由第八識對望轉識,來討論種子生現行的因果時,能生之種子雖為轉識與自種,但第八識所持之種子,皆是第八識自體分之生果作用。故攝用歸體,以第八識為因,而轉識為果。若由轉識對望第八識,來討論現行薰種子之因果時,轉識作用於第八識,所緣之相分,依本質看,是以相分所薰而論因果,並非由轉識所薰之自種而論。如此,於互為因果的關係,來討論轉識之自種,於能生時,攝用歸體,是為第八識之自體分。於所薰時,是當作轉識之自種而薰習,並非第八識之自體。
〔參考資料〕 《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唯識論了義燈》卷三;《唯識論同學鈔》卷二之四。
相分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心法四分之一。心體變為所緣之境相者。在心理學攝所謂一切之客觀。
[佛光大辭典]
唯識宗所立四種心法(心之作用)之第一。又作所取分。[color=#0000FF]即外界之事物映現於心之影像。[/color]可分四種:(一)實相名相,其體為真如,是真實相之故。(二)境相名相,為能作根心的對境之故。(三)相狀名相,此唯「有為法」有相狀之故。於三類境中,通於獨影境及帶質境,乃由識所變現者。(四)義相名相,指能詮及所詮之義者。然一般所謂之相分,於上記四種相中,唯取後三相為相分之相。
相分又分為二:(一)識所頓變,即是第八阿賴耶識之種子所生之實質色法,稱為本質相分。然小乘佛教及印度古代外道諸派大多主張境乃是由物質之最小單位「極微」所成,故有「漸變」之說,凡屬唯物學派皆力主此說。(二)識等緣境,唯變影像,不得本質,稱為影像相分。例如第六意識浮現空花兔角之相,唯有影像而無所依托之本質。(參閱「四分」1663、「本質」1975) p3899
[法相辭典(朱芾煌)]
成唯識論二卷十六頁云:似所緣相,說名相分。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心法四分之一。見四分條。
四分
(一)為法相宗之教義。法相宗認為構成吾人認識作用之心識有四個分位,亦即心、心所法之認識作用共有四種分類。即:(一)相分,又作所取分。相,即相狀;所緣之義。為認識之對象(客體);亦即被主體之心所認識之客體形相。可分為影像相分、本質相分二種。(二)見分,又作能取分。見,即見照;能緣之義。為認識之主體(諸識之能緣作用);亦即認識、照知相分之主體作用。(三)自證分,又作自體分。自,自體之義;證,證知之義。即自體上證知見分之作用;亦即自體能證知自己之認識活動(見分緣相分之作用)。(四)證自證分,即證知自證分之認識作用;亦即自證分之再證知。[color=#0000FF]於八識中皆各具有此四分,為人類行認識作用時所必備者,例如度量一事物,應有「能量」(見分)作為尺度,亦應有「所量」(相分)作為對象,更應該有「量果」(自證分)以得知大小、長短等,而將自證分之「量果」再加以證知,則為證自證分。[/color]
上述四分說為護法所提倡,稱為四分家,被視為法相宗之正義。此外,印度尚有安慧之一分說(僅立自證分),稱為一分家;難陀之二分說(立見、相二分),稱為二分家;陳那之三分說(立見、相、自證三分),稱為三分家,合以上四說,即所謂「安難陳護一二三四」。
另就四分薰習種子而論,七轉識於薰習第八識之種子時,見分薰能緣種子,稱為見分薰;相分薰所緣種子,稱為相分薰,二者總稱用能薰。自體分薰其種子,稱為自體薰、體能薰;證自證分則無能薰之勢用。
此外,見、相二分稱為外二分,自證、證自證二分則稱為內二分;實則內二分係根據外二分之推論,外二分係為四分說之基礎,其目的在證成「唯識無境」。〔成唯識論卷二、卷八、卷九、佛地經論卷三、攝大乘論釋卷六、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觀心覺夢鈔卷上、大乘法相宗名目卷四下〕(參閱「賴耶四分」6314)
(二)為印度古代數論學派所用以作為惑、智之分類。據金七十論卷中載,即:(一) 疑倒,又細別為五分。(二)無能,又細別為二十八分。(三)歡喜,又細別為九分。(四)成就,又細別為八分。四者合之,則共有五十分。其中,第四分之成就屬於「智」相,疑倒、無能、歡喜等三分屬於「惑」相,此三分又可分別配以薩埵、刺闍、答摩等三德,或喜、憂、闇等三德。又此三分與「自性諦」(第一諦)之三德相和合,由之而生出二十三之諸諦,「神我」(第二十五諦)復緣之運行,乃有三世界之輪轉,此即數論學派二十五諦之要旨。數論家並據此而謂,神我若遠離諸諦,即遠離上記四分中之前三分,而獲得第四分,則可獲得解脫。 p1663
薰習
梵語 vāsanā 或 pravrti, abhyāsa。又作熏習。略作薰。如人以香氣薰附衣服,染淨迷悟諸法(特指吾人之身、語、意三業;業,即行為)之勢力薰附殘留在吾人心識上之作用,即稱為薰習。以小乘佛教而言,經量部主張色(物質)與心能互相薰習,故有色心互薰說。但薰習說之完成,則屬大乘唯識宗無疑。依其說,薰附之能薰法(其身語意所現者)為「現行」,受薰附之所薰法為「心」,薰附作用能在所薰之心上留下殘氣、習慣、餘習(習氣)等諸種子。
唯識宗以七轉識之現行為能薰之法,而以第八阿賴耶識為貯藏種子之所薰處。此所薰、能薰之關係,即為阿賴耶識因果相續之理。據成唯識論卷二載,所薰、能薰各有四義,即所謂所薰四義與能薰四義。
(一)所薰四義,即:(1)堅住性,即保住同一性,使其堅固、存住、相續之性質。(2)無記性,即非善非惡之中性性質。(3)可薰性,即具有自主能力,但非為堅密不變之自體,故有能受薰習之性質。(4)能所和合,與能薰和合之性質。上記四義,唯阿賴耶識所具有。
(二)能薰四義,即:(1)有生滅,指非靜止不動,而具有動之作用以生長習氣者。(2)有勝用,指有緣慮之作用,且有強盛之「勝用」,能引習氣。(3)有增減,指具有能增能減之「勝用」,以之攝持習氣,而非如圓滿佛果之不增不減。(4)能所和合,指與所薰和合。七轉識及其心所具有以上四義。七轉識既有能薰之作用,則應屬四分中之何者,古來早有異說。關於此,有二薰(見分薰、相分薰)之說,此外又有名言習氣、我執習氣、有支習氣等三種薰習之說,稱作三種薰習。
大乘起信論亦闡說四種薰習,根本之無明煩惱來自染污真如之影響作用(染法薰習),須以佛陀說法之內容(真如)薰習(指淨法薰習),此兩者相互影響下,遂有流轉還滅之展開。四薰習即:(一)無明薰習,眾生無始之無明薰習真如,故生業識乃至分別事識等妄心。可分為兩種:(1)根本薰習,即由「根本不覺」來薰動真如,而生成業等之諸識。(2)所起見愛薰習,即由「枝末不覺」薰習心體而生成分別事識。(二)妄心薰習,以此妄心還薰於無明,轉而出現生死之苦。亦分兩種:(1)業識根本薰習,即由業識之薰習,阿羅漢、辟支佛,及初發意以上之菩薩等,已捨離分段生死之粗苦,而猶受分段生死之細苦及變易生死之苦。(2)增長分別事識薰習,謂凡夫由分別事識之薰習,而受三界業繫的分段生死之粗苦。(三)妄境界薰習,六境(妄境界)還薰於識,而增長我執與法執,再造種種業,受身心之苦。復分為二:(1)增長念薰習,即依境界之緣而增長法執分別之念。(2)增長取薰習,即依境界之緣而增長我執之取著。又上記三種薰習(無明薰習、妄心薰習、妄境界薰習)皆因染法相續而不得清淨,故總稱染法薰習。(四)淨法薰習,此薰習有二,一為真如薰習,一為妄心薰習。(1)真如薰習,即相信己身具有真如法,能冥薰無明;而以冥薰為因緣,使妄心厭離生死之苦,欣求涅槃之樂。又分兩種:1.自體相薰習,謂真如本來具足無漏之法,有不可思議之業用,亦為智境界之性,此性常薰習眾生之心,令眾生厭離生死而欣求涅槃,並深信本具之真如性,從而發心修行。2.用薰習,即藉諸佛菩薩的外緣之薰力,而令眾生之善根增長。(2)妄心薰習,發心修行之凡夫、二乘人及菩薩等,以厭求之妄心還薰習於真如,增其勢力,令起種種方便隨順之行,而滅盡無明;以無明滅,心相皆盡,得涅槃而成自然淨業,以此薰習而淨法不斷。又分為兩種,即分別事識薰習及意薰習。〔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梁譯攝大乘論卷上、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所薰四義」3252、「能薰四義」4299) p6612
相分薰
[佛光大辭典]
與「見分薰」對稱。唯識家謂七轉識薰習第八識種子時,七轉識之四分中,所緣之相分薰自分之種子及本質之種子,稱為相分薰。(參閱「二種薰習」239) p3899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二種薰習
(名數)七轉識各緣其外境時,依其識自體之力,薰習其所緣境之二相分與本質之種子於第八識,謂之相分薰。薰習能緣之見分及自證分證自證分之種子於第八識內,謂之見分薰。
[佛光大辭典]
二種薰習
即相分薰與見分薰。七轉識各緣其外境時,依其識自體之力,薰習所緣境之相分與本質之種子於第八識,稱為相分薰。薰習能緣之見分及自證分、證自證分之種子於第八識內,稱為見分薰。 p239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七轉第八互為因果
唯識學用語。指七轉識與第八識之互為因果。所謂七轉識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識。第八識即阿賴耶識。
七轉識中每一識與第八識,於能生、所生及能薰、所薰之情況下,皆互為因果。在能生、所生是種子生現行之關係時,第八識為能生之因,七轉識為所生之果。另外,在能薰、所薰是現行薰種子的關係時,七轉識為能薰之因,第八識為所薰之果。但此等因果俱屬同時,而非異時。《成唯識論》卷二(大正31‧8c)︰
「如契經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頌意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緣。」
有關「七轉第八互為因果」之說,本來因緣是以親辦自果,自體辦生為名,其實轉識與賴耶有各別之識體。亦即︰轉識之現行由轉識之自種所生,並非由第八之種子轉識而生。因此,轉識對賴耶的關係,並非種子生現行的因緣。此外,轉識可通善、惡、無記三性;賴耶只限於無記,並不可能有「性決定」之義,兩者既為異類之法,為何又有「引自果」之義﹖若是此等義理不成立,又如何成立現行薰種子之因緣﹖此實為唯識中之疑難。此下擬綜合各家之說稍加論列。
先就種子生現行之因果而言。種子者,本是第八自體分,生果之用,故雖是轉識之自種,仍名為種子賴耶,並非藏識賴耶。亦即種子為識之用,攝用歸體,將賴耶作為轉識之因。而種子與現行之因緣總有二門,一為增上緣門,二為親因緣門。增上緣為持種之自體分,親因緣是所持之自種。二門雖有差別,但若自體分不施力,自種不可能獨自生果。是故,若非自種,即無自體辦生之義。畢竟二門不離,種子生現行之因緣成立。
其次,就現行薰種子之因緣而言,必先確認︰第八絕非能薰;轉識亦絕非所薰。是故第八識之新種,並非第八自薰,而是轉識所薰。亦即第八識為前六、七識所緣,因此約此相分薰而有因緣之義,故於性決定、引自果之義全然無缺。因為相分依本質而言,收於第八識,若隨能緣而言,收於轉識。故依本質觀之,相分能薰習賴耶之種子,而具引自果之義。另外,依本質觀之,無覆之相分,薰習無覆之種子,正是性決定之義。是故現行薰種子之因緣亦有二門︰能薰之體是轉識之自體分,即增上緣;親辦自果之用是相分,即親因緣。雖暫分屬二門,但轉識之自體分若不施力,相分不可能獨生自種;若非相分,亦絕無自體辦生之義。畢竟二門不離,現行薰種子之因緣成立。
然而轉識不止薰成自種,亦可薰成第八識之新種。如或不然,以薰習轉識之自種,對望賴耶為因緣,則有兩法由同種而生之過失。是故將轉識對望賴耶,稱為現行薰種子之因緣時,唯有對望薰第八之種子,方得名為因緣。若薰習自種,是轉識對轉識之因緣,而非對賴耶。然此尚有疑難存在,即轉識作用於第八時,所變現之相分,是轉識之相分,而非第八識本身,既屬異類異性,又為何以彼為親因緣﹖若依本質,名第八識,異熟無記之法則非能薰,故不能名為能薰。通盤而言,就所非難之各點而論,相分雖自無力,但可蒙自體分之力,使相分薰習種子。故彼相分依本質,而名無覆無記之阿賴耶識,以論親辦自果之義。
要言之,互為因果中,由第八識對望轉識,來討論種子生現行的因果時,能生之種子雖為轉識與自種,但第八識所持之種子,皆是第八識自體分之生果作用。故攝用歸體,以第八識為因,而轉識為果。若由轉識對望第八識,來討論現行薰種子之因果時,轉識作用於第八識,所緣之相分,依本質看,是以相分所薰而論因果,並非由轉識所薰之自種而論。如此,於互為因果的關係,來討論轉識之自種,於能生時,攝用歸體,是為第八識之自體分。於所薰時,是當作轉識之自種而薰習,並非第八識之自體。
〔參考資料〕 《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唯識論了義燈》卷三;《唯識論同學鈔》卷二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