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偶感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Markdown is OFF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心經]偶感

Re: [心經]偶感

蔡葉 » 週日 11月 12, 2023 3:33 pm

重複自刪=====

Re: [心經]偶感

Viirya » 週日 11月 12, 2023 8:22 am

心經教導從破人我執開始.進而破法我執
除二障.斷二生死.而顯佛體性
楞伽經亦有類似經文描述

亦有善知識說
心經在描述從四加行位到究竟位的修行過程
法相.唯識.正等正覺

Re: [心經]偶感

蔡葉 » 週日 11月 12, 2023 5:02 am

由 糟老頭 » 週一 8月 14, 2023 8:39 pm
>>>>那,心經是在講什麼?教導什麼?我們又當如何依教奉行呢?
難道只是提供我們念誦,或法會祈禱就完事了
讀了幾十年,概念真的很模糊,似懂非懂
最近忽然有點心得,似乎可以分享,也請諸位大德不吝賜教

心經在強調[般若]的重要,
從後面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金剛經的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可資證明
善哉!開題老頭師兄真搔到生死癢處了,我在台壇從寂照師兄只學到一句[眾人都學錯佛經法了]。但他的幾樓法也是,在下瞎修盲練亦復如是!今台壇改版又改革開放,沒有導師站長管理版工一律平等,眾人就各佛經論乃至不同宗教教義或各種科學世法實例比對,猜測如來真實義,並下手驗證反應,且審慎檢視成效得失利弊。
1.心經有另篇不同版本,記述法會前後程序觀自在菩薩,經佛陀允許當場報告證得般若成果的身心感覺,再由佛陀印可的過程。可是並未詳述修學法門或方式乃至整治的對象,只看出修學可使眾生達擺脫苦厄,到解脫彼岸的{般若智慧}。
2. Viirya 師兄引用的佛經論名相太多或重複,使人理不出{妄想執著]與{如來智慧德相}的關鍵所在。
3.心經是由一個眾生人類,修學啟用{般若}使覺悟成非眾生,擺脫一眾生苦厄到解脫彼岸的身心[感受]。可是無無明是指眾生[破除無明]後,才有{般若}體相用的像佛陀達到啟用{空大如來佛性}後,才確認乃至向眾生保證{如來智慧德相},確實不生不滅的存在,向枉受苦厄百千萬劫的眾生,揚棄慣用的{妄想執著],值得勞心費力損財乃至賭命去換用{如來智慧德相}....。同理眾生人類必須聽佛陀建議,先破除{妄想執著]的{無明體]後,才確認{無明]的恐怖可怕!!

Re: [心經]偶感

大開眼界 » 週六 10月 21, 2023 2:29 am

糟老頭 寫: 週一 8月 14, 2023 8:39 pm
心經在強調[般若]的重要,
從後面三世諸佛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金剛經的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可資證明
般若波羅蜜多」意思是指:
必須依照 修「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 修習,(才能證得菩提)

如何 修般若波羅蜜多? 其方法為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應住眼處。亦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
不應住色處。亦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


修般若波羅蜜多 的方法,就是:不住眼耳鼻舌身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因為眼耳鼻舌身意 無法窺知佛境界。

《大寶積經》欲知佛境界者。當知非眼耳鼻舌身意境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汝勿以眼處 而取無上正等菩提。亦勿以耳鼻舌身意處 而取無上正等菩提。

此有故彼有 此無故彼無 此生故彼生 此滅故彼滅

信人言不如起而行 » 週二 10月 10, 2023 7:14 am

彼滅故此滅
彼無故此無
彼生故此生
彼有故此有

般若即理智
念念勿閃失
一步一腳印
莫要學登天

20230813 22:48

[心經]偶感

糟老頭 » 週一 8月 14, 2023 8:39 pm

[心經]偶感
心經是大乘佛經中最簡短,最重要的一部經
不論是否為佛教徒,大多數人都接觸過
那,心經是在講什麼?教導什麼?我們又當如何依教奉行呢?
難道只是提供我們念誦,或法會祈禱就完事了

讀了幾十年,概念真的很模糊,似懂非懂
最近忽然有點心得,似乎可以分享,也請諸位大德不吝賜教

心經在強調[般若]的重要,
從後面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金剛經的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可資證明

依於[般若]可照見五蘊皆空,而[空]並非頑空,虛無,是說五蘊皆無永恆不變的自性,一切色受想行識,皆是因緣具足而有,這就是實相。實相非相非不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般若深觀下,五蘊,六根,六塵,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四聖諦,十二因緣,皆是緣起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經典教導這些,其目的何在?
就是要我們深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幻, 一切苦空無常非我,無所得,不可長保,也不可擁有,進而斷除貪愛執取之心(阿含經云:心生厭離, 厭離則喜貪盡),乃至心得解脫

大乘佛法認為只要發起自利利他的菩提心,在因地修行的佛弟子,程度雖有淺深不同,但皆可稱為菩薩;其果地就是佛
所以經上說,透過般若深觀證到無所得,沒有患得患失情緒,自然出現兩種功效
1.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2.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