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心得(6)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Markdown is OFF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flash]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楞伽經白話心得(6)

楞伽經白話心得(6)

訪客 » 週日 4月 03, 2022 12:12 am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

「青赤諸色像,  眾生發諸識,
 如浪種種法,  云何唯願說。」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那個時候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所有一切眾生皆是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來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就猶如是藉由眼識的功能,可以使眾生察覺青、赤等等不同的顏色一般。

(青赤諸色像,眾生發諸識。)

世尊!您曾用「大海」來比喻「諸識」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及其用大海所產生的「波浪」來比喻「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然而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與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關係,是否就是等同「波浪」與「大海」之間的關係呢?懇請世尊慈悲為我等解說。

(如浪種種法,云何唯願說。)

注解:

經文中的「青赤諸色像」即是在譬喻: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經文中的「青赤諸色像,眾生發諸識」即是在表達:眾生所具備的「諸識」是如何與外在的「境界」產生關聯呢?


「如浪種種法」

世尊曾用「大海」以及大海所產生的「波浪」(識浪),來比喻諸識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佛性)與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其之間的關係。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青赤諸雜色,  波浪悉無有,
 採集業說心,  開悟諸凡夫。
 彼業悉無有,  自心所攝離,
 所攝無所攝,  與彼波浪同。
 受用建立身,  是眾生現識,
 於彼現諸業,  譬如水波浪。」


「青赤諸雜色」

這一句經文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青赤諸雜色,波浪悉無有。」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

真如實性(佛性)不生不滅、非波浪非不波浪、非有非無、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非是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所可比擬的。故曰「青赤諸雜色,波浪悉無有。」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建立在佛性之上。佛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採集業說心,開悟諸凡夫。」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為什麼諸佛如來要為眾生宣說「諸識」(八種識)呢?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引領眾生當下回歸於具足一切、圓滿一切功德的真如實性,因為所有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所以諸佛如來為眾生所宣說的諸法,例如諸識、五法、三自性等等諸法,就是希望能夠將真如實性的概念介紹給眾生,並且期望一切眾生皆能夠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最後皆能夠到達究竟圓滿、解脫自在的彼岸。

(採集業說心,開悟諸凡夫。)

注解:

「採集業說心,開悟諸凡夫。」

經文中的「採集業說心」即是泛指:世尊為眾生所說的「諸識」(八種識)之法。

世尊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之法。例如世尊為眾生所說的諸識、五法、三自性等等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而無有任何的例外。

經文中的「採集業說心」要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

狹義:
經文中的「採集業說心」其所指的即是:迷惑的眾生所具備的阿賴耶識。

廣義:
經文中的「採集業說心」其所指的即是: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八種識。

我們眾生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識」(八種識)其體性皆是佛性,皆是以佛性作為唯一的依歸,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諸識的存在。

然而我們迷惑的眾生那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我們迷惑眾生既然不知道這個道理,那當然也不知道該如何修行,才能夠當下回歸於具足一切清淨自在的佛性。

諸佛如來大慈大悲不忍眾生長夜受苦,善用各種的善巧方便教化眾生,無非是希望能夠引領眾生當下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的正智修行,並進一步永遠脫離生死輪迴的苦海。故曰「採集業說心,開悟諸凡夫。」

那麼何謂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呢?在境界中實踐種種無邊無量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即謂之正智修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彼業悉無有,  自心所攝離,
 所攝無所攝,  與彼波浪同。」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雖然所有一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種種諸業相,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真如實性非有非不有、非無非不無、非有非無。(彼業(性)悉無有。)

大慧!就好像是所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遠離一切攝、所攝等等世俗生滅之法。(自心所攝離。)

大慧!表現在境界中的所有一切能取、所取、能攝、所攝等等諸法,皆是屬於生滅無常的世俗之法,就好像是大海的波浪一般,轉瞬即滅,因此根本不值得留戀。(所攝無所攝,與彼波浪同。)

注解:

「彼業悉無有,自心所攝離,所攝無所攝,與彼波浪同。」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描述佛性。

經文中「彼業悉無有」其中的「彼業」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佛性非有非不有、非無非不無、非有非無。故方便曰「彼業悉無有」。而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有」或是「無」的意思。

經文中「自心所攝離」其中的「自心」即是在描述佛性。佛性非攝非不攝、非所攝非不所攝。故方便曰「自心所攝離」。

經文中的「所攝無所攝」(可取及能取)即是泛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經文中的「所攝無所攝,與彼波浪同」即是在表達: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好像是大海所起的海波浪一般,轉眼之間即消失無蹤。


「受用建立身,  是眾生現識,
 於彼現諸業,  譬如水波浪。」

「受用建立身,是眾生現識。」

經文中的「受用建立身」即是泛指:我們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

經文中的「是眾生現識」其中的「現識」即是泛指: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如果沒有諸識的存在,那麼我們將不可能察覺得知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當然也無法在境界中修行。諸識與境界的關係就如同是「以燈照色」、「以鏡顯像」一般。故曰「受用建立身,是眾生現識。」


「於彼現諸業,譬如水波浪。」

經文中的「於彼現諸業」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藉由「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

經文中的「於彼現諸業,譬如水波浪」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藉由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就猶如是大海的波浪一般,轉瞬即滅,皆是屬於生滅無常之法,根本不值得留戀。


「受用建立身,是眾生現識,於彼(諸識)現諸業,譬如水波浪。」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迷惑的眾生當面對境界的時候,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故曰「於彼(諸識)現諸業,譬如水波浪。」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大海波浪性,  鼓躍可分別;
 藏與業如是,  何故不覺知?」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那個時候,大慧菩薩問世尊說:世尊!平靜的「大海」與大海所產生的「波浪」,這是很容易就可以區別出來的。

(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

世尊!就如同阿賴耶識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佛性),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阿賴耶識」(或是諸識),以及藉由諸識所產生的種種「業相」,是完全不相同的,一個為不生不滅的「體性」,另一個為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相用」,為什麼迷惑的眾生卻總是無法察覺呢?

也就是說:眾生諸識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與諸識的關係就如同是大海與波浪的關係一般,非常容易就可以區別,然而眾生何故而不覺呢?

(藏識如是起,何故不覺知?)

注解:

經文中「大海波浪性」其中的「大海」即是對於「佛性」所作的方便說、方便譬喻。

經文中「大海波浪性」其中的「波浪」(識浪)即是在譬喻: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

經文中「藏與業如是」其中的「藏」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我們眾生所具備的諸識,其體性皆是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

經文中「藏與業如是」其中的「業」指的即是:藉由「諸識」與「境界」的關聯,從而令眾生在境界中表現出來的種種無明業相。

經文中「藏與業如是,何故不覺知?」即是在表達:佛性與諸識、境界的分別不是很困難,為何眾生都不能覺知呢?

事實上,如要覺知「佛性」與「境界」的分別有何不同,這是非常困難的,若不是聽聞世尊所宣說的佛性,我們迷惑的眾生哪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凡夫無智慧,  藏識如巨海,
 業相猶波浪,  依彼譬類通。」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阿賴耶識(或是諸識)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這是諸佛如來所親証的第一義諦,反觀具足一切執著、分別與妄想的迷惑凡夫哪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

(凡夫無智慧。)

大慧!阿賴耶識(或是諸識)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周遍一切法界,就猶如是無邊無際、可以包容一切諸法萬物的平靜大海。

(藏識(本自具足體性)如巨海。)

大慧!我為眾生所宣說的「諸識」即是建立在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之上,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引領一切眾生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從此踏上正確的菩提之路,而不再有任何的疑惑。

一切眾生諸識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就猶如是無邊無際、無有增減的大海一般,然而藉由諸識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就猶如是平靜大海所產生的微小波浪一般,轉眼之間即消失得無影無蹤,根本不值得留戀。因此何不當下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呢?

(業相猶波浪,依彼譬類通。)

注解:

「凡夫無智慧」

世尊慈悲、大慈大悲把佛性存在的事實,如實地告訴我們眾生,否則我們眾生怎麼會知道佛性的存在呢?


「藏識如巨海」

經文中的「藏識」是指「阿賴耶識」(或是諸識)的「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就是「佛性」。而並不是指:我們眾生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識」(八種識)。

各位一定要把「體性」以及「相用」分清楚,如果不把體性、相用分清楚,那麼在看經文的時候就會處處產生障礙。

經文中的「巨海」就是在譬喻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包容一切、周遍一切法界的「佛性」。故曰「藏識(本自具足真如實性)如巨海」。


「業相猶波浪」

經文中的「業相」指的就是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阿賴耶識」(或是諸識),以及藉由諸識所產生的種種無明業相。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然而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以及諸識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就猶如是大海的波浪一般,其生滅是非常地迅捷無常。故曰「業相猶波浪。」

註: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並不會真正的消失,如果阿賴耶識會消失的話,那麼就會落入外道的「斷滅見」,所以阿賴耶識並不會真正的消失,但會轉識成智。

但除了「阿賴耶識」之外的「前七識」,在我們眾生每次生死輪迴的時候,都會生滅一次。也就是說:在我們輪迴入胎的時候,我們舊有的「前七識」會完全地消失,但入胎的時候,又會產生一組全新的「前七識」,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我們眾生無法擁有前世的記憶,其理由就是在於此。


「依彼譬類通」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把諸識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佛性),比喻為無邊無際、無有增減的平靜大海,以及把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業相」比喻為生滅迅捷無常的「海波浪」。故曰「依彼譬類通。」

世尊為眾生所宣說的諸識,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之法。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日出光等照,  下中上眾生。
 如來照世間,  為愚說真實,
 已分部諸法,  何故不說實?」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這個時候,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太陽的光芒普照一切世間的眾生,然而世尊所具足的不可思議的智慧,就猶如是太陽的光芒一般,普照澤被一切世間的眾生。

(日出光等照,下中上眾生。如來照世間。)

世尊!具足一切不可思議智慧的世尊,已經廣為無邊無量的眾生開演了無數的方便法門,也善用了各種善巧的方便,來教化種種不同根器的眾生。

(已分部諸法。)

世尊!那麼為什麼世尊不一開始就直接向眾生宣說「第一義諦」(佛性)的真實相是為何呢?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的方便法門,間接隱覆地宣說「第一義諦」(佛性)呢?

(為愚說真實,何故不說實?)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若說真實者,  彼心無真實。
 譬如海波浪,  鏡中像及夢,
 一切俱時現,  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次第業轉生,
 識者識所識,  意者意謂然,
 五則以顯現,  無有定次第。
 譬如工畫師,  及與畫弟子,
 布彩圖眾形,  我說亦如是。
 彩色本無文,  非筆亦非素,
 為悅眾生故,  綺錯繢眾像。
 言說別施行,  真實離名字,
 分別應初業,  修行示真實。
 真實自悟處,  覺想所覺離,
 此為佛子說,  愚者廣分別。
 種種皆如幻,  雖現無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別施設,
 所說非所應,  於彼為非說。
 彼彼諸病人,  良醫隨處方,
 如來為眾生,  隨心應量說。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哀愍者所說,  自覺之境界。」

世尊所說之法實是甚深難解,而我們眾生,生來愚癡而又頑劣,很難相信或接受世尊所說的甚深之法。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世尊慈悲、大慈大悲,為應諸眾生不同之根器,而有許多不同的方便說法。以下是世尊的回答。


「若說真實者,彼(真如)心無真實。」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是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為什麼呢?因為佛性非真實非不真實、非虛妄非不虛妄,根本無法用世俗的文字、語言向眾生宣說清楚。

如用文字語言、或是其他一切非文字語言的方法,向眾生所宣說的「第一義諦」,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根本無法完全地表達佛性的「真實義」。

(若說真實者,彼(第一義諦真如之)心無真實。)

注解:

經文中「若說真實者」其中的「真實者」指的即是:所有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

經文中「彼心無真實」即是在表達: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佛性,根本無法用世俗的文字語言章句來作完整地描述,事實上,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皆無法圓滿地、完整地表達佛性。

我們最常看到用來表示「佛性」的方便說,即是「不生不滅」、「不淨不垢」、「不增不減」、「不來不去」等等。這一些全部都是屬於佛性的「方便說」。

既然佛性無法用世俗的文字語言章句來作完整地描述,那麼佛性該如何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呢?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清淨「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行「究竟圓滿成就之因」,最後才能夠成就「究竟圓滿成就之果」。

究竟圓滿成就之因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究竟圓滿成就之果指的即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我們的「成就」必須建立在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之上,若違反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最後將會是一場空夢。「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則正是完完全全符合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譬如海波浪,  鏡中像及夢,
 一切俱時現,  心境界亦然。」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眾生諸識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就猶如是無邊無際、無有增減的平靜大海一般,然而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皆是屬於生滅不斷的世間諸法,就好像是大海所產生的海浪一般,隨生隨滅,轉眼間即消失無蹤。

(譬如海波浪。)

大慧!眾生諸識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就猶如是潔淨無瑕的鏡子一般,然而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皆是屬於生滅不斷的世間諸法,就好像是鏡中的影像一般,是如此地虛幻不實。

(鏡中像及夢。)

大慧!眾生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諸識」與「境界」的關係就如同是「以燈照色」、「以鏡顯像」,就猶如一切事物皆俱時而生、同時顯現一般。

(一切俱時現,心境界亦然。)

註:我們眾生所具備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並不會真正的消失,而是會轉識成智。如果阿賴耶識會消失的話,那麼就會落入外道的「斷滅見」。

注解:

「譬如海波浪,鏡中像及夢,一切俱時現,心境界亦然。」

經文中「譬如海波浪」其中的「海」指的即是對於「佛性」所作的方便譬喻。

經文中「譬如海波浪」其中的「波浪」就是在譬喻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諸識浪)。

經文中「鏡中像及夢」其中的「鏡」要分為體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鏡」即是在譬喻:諸識本自具足的「體性」。諸識本自具足的「體性」指的即是「佛性」。

所有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當然也包括了我們眾生的「諸識」),其體性皆是佛性,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諸法萬物的存在。

所以佛性即是所有一切諸法萬物的唯一「依歸」,就猶如是所有鏡中的影像皆是以鏡子為依歸。如果鏡子不存在的話,鏡中的影像還會存在嗎?當然不會。

經文中的「像及夢」即是在譬喻: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相較於佛性的不生不滅。故曰「鏡中像及夢。」

用:
經文中的「鏡」狹義是指「阿賴耶識」,廣義是指「諸識」(八種識)。

經文中的「鏡中像及夢」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如果沒有諸識的存在,那麼我們將無法察覺、得知任何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諸識與境界的關係,就如同是「以燈照色」、「以鏡顯像」一般俱時而現。故曰「鏡中像及夢,一切俱時現,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次第業轉生,
 識者識所識,  意者意謂然,
 五則以顯現,  無有定次第。」


「境界不具故,次第業轉生。」

在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為:「境界不具故,是故次第現。」

經文中的「境界不具故」即是在表達:眾生所具備的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是沒有直接與外面的境界作接觸。故曰「境界不具故。」

經文中的「次第業轉生」即是在表達:必須要有阿賴耶識的存在,其餘的七種識才會存在。

而諸識由內而外的次第順序是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由外而內的次序是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故曰「次第業轉生。」


「識者識所識,意者意謂然。」

在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為:「識者識所識,意者然不然。」

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為:「識以能了知,意復意謂然。」

經文中「識者識所識」其中的「識者」最主要是在強調: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第六識意識。

經文中「意者意謂然」其中的「意者」最主要是在強調: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第七識末那識。

經文中的「意者意謂然」其中的「然」是指什麼意思呢?其中的「然」指的即是「確認」、「認可」的意思。意思就是說:經由意識所收集來的資訊,必須要經過末那識的確認以及認可之後,才能夠轉送到第八識阿賴耶識,反之亦然。

第七識末那識就猶如是意識與阿賴耶識之間的一道必須的關卡,所以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它們之間訊息的傳遞是有著次第順序的關係。

例如:為什麼我們眾生會不記得前世的記憶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第七識末那識作為屏障,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我們不會記得前世的事。

為什麼會有這一種現象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是必須的「保護」作用。
如果眾生可以擁有太多的前世記憶,那以眾生現有的「色身大腦」是無法承受的,一定會崩潰的,既然無法承受,那麼個體將無法生存。


「五則以顯現,無有定次第。」

在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為:「吾(五)則以現見,定中無如是。」

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為:「五識了現境,無有定次第」。

經文中「五則以顯現」其中的「五」,是指我們的五根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識。

這五根識是可以直接與外面的境界作接觸,它們直接與外面的境界起作用,而直接把資訊、訊息傳達給意識。然而五根識之間,彼此之間並沒有特定的次序關係。

例如:觸覺的生起,並不需要經過眼、耳、鼻、舌的過程,所以它們之間並沒有特定的次序關係。故曰「五則以顯現,無有定次第。」


「譬如工畫師,  及與畫弟子,
 布彩圖眾形,  我說亦如是。」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所以一切諸法萬物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就猶如是工畫師一般,藉由工畫師的作用,可以產生出各種不同美麗的圖案,如果沒有工畫師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美麗圖案的產生,然而真如實性與所有一切諸法萬物的關係,也就如同是工畫師與美麗圖案的關係一般,如果沒有真如實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譬如工畫師,及與畫弟子,布彩圖眾形,我說(真如實性與諸法萬物之間的關係)亦如是。)

注解:

經文中的「工畫師」與「畫弟子」就是在譬喻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佛性)。

經文中的「布彩圖眾形」就是在譬喻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必須要有畫師的存在,美麗的圖畫才會存在。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必須要有佛性的存在,那麼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才會存在。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故曰「譬如工畫師,及與畫弟子,布彩圖眾形,我說(真如實性與諸法萬物之間的關係)亦如是。」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是如何來的呢?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來的。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後面的經文中會提到。

我們大家都要知道,所有對佛性的譬喻,都只能當作是「方便說」,而不可以在文字語言上起執著,如果在文字語言上起執著,那麼將無法了解經文到底是在說什麼。


「彩色本無文,  非筆亦非素,
 為悅眾生故,  綺錯繢眾像。」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彩色」本身並不屬於任何的文字或是符號,也不是屬於作畫所必須的畫器,但是為了愉悅眾生,如果缺乏了「彩色」,將無法作出任何美麗的畫作。

相同的道理,所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佛性),本身並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但是如果缺乏了「真如實性」,那麼在境界中將無法出現任何的諸法萬物,包括一切有情的眾生與無情的眾生。

注解:

「彩色本無文,非筆亦非素。」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描述佛性。

經文中的「彩色」即是在譬喻「佛性」。「佛性」非彩色非不彩色、非文非不文、非筆非不筆、非素非不素。故譬喻曰「彩色本無文,非筆亦非素。」


「為悅眾生故,綺錯繢眾像。」

這一句經文最主要是在表達: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眾生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必須要根據眾生的根器,善用各種善巧方便,來對「佛性」作「方便」的描述,希望能夠使各個根器不同的眾生都能夠得到法益。故曰「為悅眾生故,綺錯繢眾像。」

何謂「根器」?「根器」指的就是「因緣、功德」。善因緣以及功德是累世累積的,所以各個眾生的「根器」自然也就不同。「根器」並不是指眾生的聰明才智,而是指其「因緣、功德」。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是因」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如是果」指的即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言說別施行,  真實離名字,
 分別應初業,  修行示真實。」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一切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無法用任何的文字語言章句來作完整地描述,所有對於真如實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言說別施行,真實離名字。)

大慧!為什麼所有一切迷惑的眾生會在境界中產生種種的煩惱與障礙呢?這是因為眾生具足了一切執著分別與妄想,因此才會不斷地在境界中產生種種的煩惱與障礙。

(分別應初業。)

大慧!那麼該如何才能夠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呢?所有一切眾生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才可以了知真如實性所蘊藏的真實意義。

(修行示真實。)

注解:

「言說別施行,真實離名字。」

經文中「真實離名字」其中的「真實」即是在譬喻:第一義諦真如實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第一義諦真如實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真如實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故曰「言說別施行,真實離名字。」


「分別應初業」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當面對境界的時候,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妄想,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


「修行示真實」

這一句經文非常地重要,第一義諦真如實性是無法用心意識思維來體會的。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修行,才能夠與具足一切、圓滿一切功德的真如實性相應呢?其所指的即是在境界中行「如是因」。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

我們眾生在境界中的修行,必須要透過修善、斷惡、實踐清淨梵行,才可以慢慢體會第一義諦真如實性的真實意義。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所以各位對於修習佛法不可以只停留在心意識思維的空想,卻忽略了修行的根本。什麼是修行的根本呢?其所指的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故曰「修行示真實。」


「真實自悟處,  覺想所覺離,
 此為佛子說,  愚者廣分別。
 種種皆如幻,  雖現無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別施設,
 所說非所應,  於彼為非說。
 彼彼諸病人,  良醫隨處方,
 如來為眾生,  隨心應量說。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哀愍者所說,  自覺之境界。」

這一整段經文是在描述:諸佛如來為了各種不同根器的眾生,善用各種善巧方便來教化眾生。


「真實自悟處,  覺想所覺離,
 此為佛子說,  愚者廣分別。」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無法用任何的文字語言來作完整地描述,真如實性非覺非所覺,遠離一切妄想分別,遠離一切有無兩邊。

(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

大慧!由於真如實性是如此地深不可測、不可思議,所以一切諸佛如來會根據眾生根器的不同,為教化眾生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但不管其說法為何,皆是期望所有一切眾生皆能夠當下回歸於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正智修行。

(此(第一義諦真如實性)為佛子說,(為)愚者(如實)廣分別。)

注解:

「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

眾生的根器各個不同,世尊為種種不同根器的眾生演說如來正法,其教化的方法當然也會不一樣。世尊唯有向根器較為圓滿的眾生,演說「真實自悟處」。

經文中的「真實自悟處」即是在描述:深不可測、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佛性)。

佛性非覺非不覺、非所覺非不所覺、非想非不想。故譬喻曰「(第一義諦真如實性)真實自悟處,(如是真如實性)覺想所覺離。」

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達到「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該如何才能夠慢慢地達到「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此為佛子說,愚者廣分別。」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世尊會根據眾生根器的不同,善用各種善巧方便,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故曰「此為佛子說,愚者廣分別。」(此為佛子說,愚夫別開演。)


「種種皆如幻,  雖現無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別施設,」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種種虛幻不實的幻影一般。

(種種皆如幻,雖現無真實。)

大慧!諸佛如來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會因應眾生不同的根器,善用各種善巧方便,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來教化眾生。

(如是種種說,隨事別施設。)

注解:

「種種皆如幻,雖現無真實。」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上的諸法萬物都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相較於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表現在境界上的諸法萬物就顯得虛妄不實。但並不表示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不存在或是不曾存在過。

世尊把境界上的諸法萬物形容為「虛妄不實」,這是為了要對治我們眾生頑固且堅強的執著、分別與妄想。故譬喻曰「種種皆如幻,雖現無真實」。

我們眾生身處在境界上,必須要勇敢地去面對境界,而不可以逃避境界。試問有誰能夠逃得過生、老、病、死呢?該如何勇敢地去面對境界呢?即是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


「如是種種說,隨事別施設。」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善用各種善巧方便來教化眾生,如此才能夠真正地使眾生得到利益。故曰「如是種種說,隨事別施設。」


「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如果不能夠善用各種善巧方便來教化種種不同根器的眾生,那麼自然就達不到利益眾生的目的,所以說法者必須要善用各種的善巧方便來教化種種不同根器的眾生,如此才能夠真正使一切眾生得到利益。故曰「所說(之法)非(眾生)所應,(如是)於彼(眾生)為非說。」


「彼彼諸病人,良醫隨處方,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會根據眾生根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說法,就猶如是不同症狀的病人,其給藥、治療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故曰「彼彼諸病人,良醫隨處方,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哀愍者所說,  自覺之境界。」


「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其所達到的境界並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境界。

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修行人,由於他們根本沒有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概念,所以其所造作的種種立論皆是錯誤的,根據錯誤的立論所作的種種修行,那是無法達到真正究竟圓滿的境界。故曰「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


「哀愍者所說,自覺之境界。」

經文中的「哀愍者」指的即是諸佛如來。

這一句經文指的即是:唯有世尊對眾生如實地演說如來正法,才能夠真正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故曰「哀愍者所說,自覺之境界。」

諸佛如來皆大慈大悲,不忍眾生長夜受苦,善用各種善巧方便教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故曰「哀愍者所說。」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