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訪客 » 週五 3月 25, 2022 10:28 pm
原本經文:「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若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通達佛法。」
「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若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處),通達佛法。」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懇請世尊慈悲為與會的菩薩演說何謂「自覺聖智相」以及何謂「一乘道」?
(唯願為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
世尊!如果世尊能夠詳細地為與會的菩薩演說「自覺聖智相」以及「一乘道」,那麼我以及其他的菩薩就能夠通達、了知世尊所說的「自覺聖智相」以及「一乘道」的真實意義,而不必辛苦地到處參訪其它的佛土,才能夠通達佛法。
(若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處),通達佛法。)
注解:
「唯願為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
經文中的「自覺聖智」指的即是:成就「如來智慧」。
經文中的「自覺聖智(行)相」即是在表達:修行人該如何修行才能夠真正地到達自覺聖智的境界呢?
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成就「如來智慧」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為什麼會是這個「條件」呢?
阿含經有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一句經文即是充分說明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其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經文中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即是成就的條件,其所指的即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並且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故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經文中的「一乘」指的即是:所有一切的眾生唯有遵循「一乘」的教法,才能夠真正地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何謂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真如實性指的即是佛性。
世尊所親證的「佛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
所以世尊所說的「一乘」其所指的即是:凡是以「佛性」作為唯一依歸、唯一核心的種種一切不同的「教法」,皆謂之「一乘」。
所以世尊所說的「一乘」即是所有一切諸乘、教法、法門的「總和」,然而這個「總和」皆是以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佛性)作為唯一的依歸。
如果背離了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而有所說法,那麼這就不是世尊所說的「一乘」,而是屬於外道所造作的種種「邪說邪見」。
為什麼世尊所說的「一乘」即是所有一切諸乘、教法、法門的「總和」呢?
這是因為所有一切聽法的眾生,其所具備的「根器」(善根)各個不同,為了隨順眾生各個不同的根器,所以世尊會善用各種的善巧方便,以種種不同的教法來教化眾生,並且希望眾生能夠接受。
如果不考慮眾生其所具備的根器,而只用「一種」教法的話,那麼恐怕無法滿足所有一切眾生的需求,在教法上若是不能夠滿足一切眾生的需求,那麼對於「佛法」的傳播與推廣,將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世尊會隨順著種種不同根器的眾生,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然而不管世尊所說的說法、教法為何,皆一定是以「佛性」作為唯一的核心,唯一的依歸。所以離開了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那麼就不是世尊所說之法。
為什麼世尊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對於所有一切的眾生是如此地重要呢?末學僅僅提出下面兩點作為解釋。
第一點:
我們眾生之所以會有「生死輪迴」的現象,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於「佛性」存在的緣故,然而我們眾生的「了脫生死」所依靠的仍然是佛性,所以佛性對於我們眾生而言,有著絕對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第二點: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情的、無情的、已知的、未知的、有形的、無形的、內在的、外在的其「體性」皆是「真如實性」。
也就是說:如果佛性不存在的話,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所有一切的眾生,皆是以「佛性」作為唯一的「依歸」。
末學在這裏作一個譬喻,來說明「真如實性」與一切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之間的關係是如何。
例如:為什麼我們能夠看見種種不同大小、形狀、體積的萬物呢?為什麼我們會有種種不同大小、形狀、體積的概念呢?
這是因為我們所存在的空間是屬於「三個維度」的立體空間,也就是由於這個三個維度的立體空間,因此所有一切不同大小、形狀、體積的物體,才能夠顯現出來。
也就是說:所有一切不同大小、形狀、體積的物體,皆是依存於「三個維度」的立體空間,才得以顯現,如果不存在著三個維度的立體空間,那麼種種不同大小、形狀、體積的物體將無法顯現。
然而「真如實性」與一切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之間的關係也就如同是三個維度的立體空間與種種不同大小、形狀、體積的物體一般。
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內在的、外在的,皆是依存於「真如實性」才能夠「存在」,因此如果不存在著真如實性的話,那麼將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所以真如實性的存在,對於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有著絕對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在這裏請大家注意:末學所舉的這個譬喻,是在說明真如實性與生滅無常諸法萬物之間的關係,而並不是說真如實性就是三個維度的立體空間,這僅僅是一個譬喻,請大家一定要分辨清楚。
誠如上面經文中所說的「一乘」也就充分地表達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就不可以捨棄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佛性)。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我們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是因」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如是果」指的即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修行法門皆不可以離開清淨的梵行,清淨的梵行即是「真如實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具體表現,如果修行離開了清淨梵行,那就不是世尊所說的「一乘佛道」。
「我及餘菩薩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處),通達佛法。」
經文中的「不由於他,通達佛法」即是在表達:與會的菩薩懇請世尊演說什麼是「自覺聖智相」以及「一乘」的真實意義?
如果能夠蒙受世尊的教誨,那麼與會的菩薩就不必辛苦地到處去尋找什麼是「自覺聖智相」以及「一乘」的真實意義。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大慧!云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大慧!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乘。」
原本經文:「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如實知)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處),(如實)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世尊告訴大慧菩薩說:大慧!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親證之,所以尚未到達究竟圓滿佛地的菩薩摩訶薩,皆必須要藉由諸佛如來的傳授,才能夠得知真如實性(佛性)的存在。
佛性不生不滅、非妄想非不妄想、非性非不性、遠離一切諸相、無有任何的分別。
(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如實知)妄想無性。)
大慧!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呢?修行的菩薩摩訶薩應選擇一寂靜之處,如實地思維什麼是諸佛如來所傳授的真如實性,其真實意義到底為何?
(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
大慧!諸佛如來之所以為諸佛如來,皆是成就「無量功德」所致。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如實思維真如實性真實意義的菩薩摩訶薩,接下來就必須如實地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並且如實遠離一切的妄想顛倒,如此一步一步,上上昇進,待得成就「無量功德」,自然可以得到如來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不由於他(處),(如實)離見妄想,(如實修行)上上昇進,(則能)入如來地。)
大慧!以上我(世尊)所說的就稱為「自覺聖智所行之相」。
(是名自覺聖智相。)
注解:
「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如實知)妄想無性。」
經文中的「妄想無性」在其他兩種翻譯版本翻譯為:離一切分別法相、無有任何的分別。
何謂「離一切分別法相」?何謂「無有任何的分別」?
其所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真如實性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無有任何的分別、遠離一切諸相。
所以經文中的「妄想無性」即是在描述佛性。
其中的「妄想」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佛性非妄想非不妄想、非性非不性、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無有任何的分別。
經文中的「前聖」是指已經成就「無量功德」,並且具足一切慈悲、智慧以及梵行的諸佛如來。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無有任何分別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親證之,所以修行中的菩薩摩訶薩必須要藉由諸佛如來的教導與傳授,才能夠得知不可思議「真如實性」的存在。故曰「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真如實性)」。
「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
經文中的「自覺觀察」是指觀察什麼呢?經文中的「自覺觀察」即是在表達:修行的菩薩摩訶薩,如實地觀察諸佛如來所教導的「真如實性」其真實的意義為何?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所傳授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修行的菩薩摩訶薩應選擇一僻靜之處,如實地思維什麼是「真如實性」的真實意義。故曰「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真如實性)」。
在這裏請大家不要誤會,修行人只要選擇一個僻靜之處,思考諸佛如來所傳授的真如實性,就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這一句經文並不是這個意思。
所有一切修行人除了如實地思考「真如實性」的真實義,並且藉此增長自己的正知正見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是回歸真如實性懷抱的最具體作法,若只是光靠意識妄想心去思考真如實性,而不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那麼是無法真正地達到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因為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培養出具足一切慈悲、智慧以及梵行的大成就者,如果只是坐言而不知起而行,如果只是腦筋想想、嘴巴說說,而不願意在境界中身體力行地去實踐梵行,那麼到最後一定是空夢一場。
「不由於他(處),(如實)離見妄想,(如實修行)上上昇進,(則能)入如來地。」
經文中的「不由於他」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修行的菩薩摩訶薩,皆應當以諸佛如來所傳授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作為修行的唯一「依歸」,並且藉由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建立起堅不可摧的「正知正見」,若能夠如此,那麼所有一切欲得無上菩提的修行人,將不會再受到種種一切諸外道所造作的邪說邪見影響,也不會再走錯路。
經文中的「離見妄想」即是在表達:遠離一切煩惱、分別與妄想。
「是名自覺聖智相。」
經文中的「自覺聖智」指的即是:成就如來智慧。
經文中的「自覺聖智相」指的即是:自覺聖智所行之相。
何謂自覺聖智所行之相?其所指的即是:該如何修行才能夠成就如來智慧?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不可以離開清淨的梵行,若離開了清淨的梵行而有所修行,那麼不管你怎麼樣修行,終將無法成就「如來智慧」。
原本經文:「大慧!云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
「大慧!云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不生),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何謂「一乘相」呢?
(云何一乘相?)
大慧!唯有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才能夠得到不可思議的清淨智慧,最後也才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清淨涅槃。故曰「一乘」。
(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
大慧!那麼什麼是「一乘道覺」的境界?那麼該如何才能夠到達「一乘道覺」的境界呢?
(云何得一乘道覺?)
大慧!若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不再落入有無兩邊,不再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解脫而得大自在。即謂之「一乘覺」(成就如來智慧)。
(謂:攝所攝妄想(不生),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
註解:
「云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
經文中的「得一乘道覺」即謂之:成就不可思議的「如來智慧」。
何謂「一乘相」?其所指的即是:凡是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佛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並且最終成就「如來智慧」的菩提之路,即謂之「一乘相」。
諸佛如來為因應各種不同「根器」的眾生,會善用各種的善巧方便,而有種種不同的法門、說法等等。
但是不管諸佛如來所說的法門、教法為何,皆是以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修行的依歸。
也就是說:回歸「真如實性」並且從一而終、證無上般若智慧的修行,即謂之「一乘相」。
世尊所親證的佛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修行才能夠回歸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該如何修行才能夠與不可思議的佛性相應呢?只有一個辦法,而這個辦法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
經文中的「云何得一乘道覺?」即是在表達:該如何修行才能夠成就如來智慧?以及成就如來智慧的境界是什麼?
經文中的「攝所攝妄想(不生),如實處不生妄想」即說明了成就「如來智慧」的境界。
其所指的即是:成就的諸佛菩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絕無迷惑、絕無障礙、絕無煩惱、絕無痛苦,解脫而得大自在。故曰「攝所攝妄想(不生),如實處不生妄想」。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達到「如實處不生妄想」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慢慢地達到「如實處不生妄想」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是因」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如是果」指的即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我們眾生該如何去實踐表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梵行呢?
只要修行人的所作所為,都能夠符合真善美的因果關係,即謂之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修行之路必須自己親力親為,一步一腳印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而無人可以代勞,所以該如何在境界中體驗梵行,唯有我們自己親自去實踐才能夠體會得出來。
經文中的「是名一乘覺」即是在表達:唯有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並且最終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即謂之「一乘覺」。
原本經文:「大慧!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乘。」
「大慧!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佛)乘。」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親證「真如實性」的存在,也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真正地了知、通達唯有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才能夠真正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以是故,說名一(佛)乘。)
大慧!然而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乘覺」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並不是那一些諸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等所能了知的。
(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
注解:
「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親證真如實性,也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真正地了知、通達唯有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才能夠真正地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涅槃。
然而這一種不可思議的智慧,並非是諸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等所能了知的。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文字意思是:
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既然唯有以「一乘相」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那麼世尊為何還要向眾生演說聲聞、緣覺以及菩薩等等三乘呢?
(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
注解:
「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
經文中的「一乘」是指:唯有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故曰「一乘」。
那麼為什麼世尊會向眾生演說「三乘」呢?
這是因為所有一切聽法的眾生,其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世尊會隨順種種不同根器的眾生,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也就是說: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不可以離開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若離開了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而有所「修行」,那麼這一種修行並非是屬於「正行」,而是屬於外道所建立的「邪行」,外道所建立的邪行,是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儘管世尊向眾生演說三乘,然而世尊所說的這三乘,皆是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所以世尊所說的「三乘」皆是屬於「一乘相」。
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是故不說一乘。」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世尊告訴大慧菩薩說:由於聲聞以及緣覺二乘人,他們根本還沒有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修行才能夠到達涅槃境界,所以他們不具備自己的「自般涅槃法」。
(不自般涅槃法故。)
大慧!由於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其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諸佛如來並不會為他們只說「一乘相」,諸佛如來會根據二乘人所具備的根器不同,善用各種善巧方便,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
大慧!諸佛如來會根據二乘人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諸乘),所以修行中的二乘人,若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清淨涅槃,皆是仰仗諸佛如來所傳授的真如實性,並且以「真如實性」作為依歸的修行,一步一腳印、身體力行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脫,而並非是僅憑著自己的意識妄想心到達涅槃境界。
(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
大慧!由於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諸佛如來並不會只為他們演說「一乘相」,而會根據他們所具備的根器不同,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諸乘)。
(是故不說一乘。)
注解:
「不自般涅槃法故。」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二乘人,他們根本還沒有到達究竟的涅槃境界,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修行才能夠到達涅槃境界,也不知道到達涅槃境界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故曰「不自般涅槃法故」。
到達涅槃境界其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該如何修行才能夠到達涅槃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
由於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世尊並不會只為他們演說「一乘相」,世尊會根據他們所具備的根器不同,善用各種的善巧方便,而有種種的不同說法。
例如:世尊會向聲聞演說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為緣覺演說十二因緣。故曰「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
但是不管世尊為聲聞、緣覺所說的教法為何,其最終皆會回歸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如果脫離了以真如實性作為依歸的修行(梵行),那麼將無法到達究竟的涅槃境界。
「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二乘人,皆是藉由世尊所傳授的真如實性,並且能夠在境界中實踐以真如實性作為依歸的清淨梵行,最終才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所以二乘人的成就皆是仰仗諸佛如來的教導才得以成就,而並非是僅憑著自己的意識妄想心而能成就。故曰「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
「是故不說一乘。」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世尊並不會只為他們演說「一乘相」,而會根據他們根器的不同,善用各種的善巧方便,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諸乘)。故曰「是故不說一乘」。
廣義地來說,凡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最終而成就如來智慧的大成就者,皆是屬於「如來調伏」。
我們大家皆應該建立起一個「正知正見」,什麼樣的正知正見呢?
如要成就「如來智慧」並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而要達到這個條件,並非是我們所可以預期、掌握或是控制的。因為這是需要歷經百千萬劫、無數次的生死輪迴,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才可以成就的。
所以如果有人說:我今生今世要靠著自己的能力來成就「如來智慧」,這無疑是癡人說夢話。
因為以「有所得」之心來求「如來智慧」,如來智慧終不與你相應,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鐵律,也是其他一切佛世界的鐵律。
所以成就的聖者不可說是「得」如來智慧。應該說成:如來智慧與你「相應」。你是完全沒有主控權的。一旦相應即永遠相應,也就是一證永證、永不退轉的意思。就算你想要把「如來智慧」丟掉這也是辦不到的,因為這並非是你執著的「所得」,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失去」。
在現實的世界中盡是迷惑的眾生,世尊根本無法一開始就將不可思議的「一乘相」告訴眾生,因為眾生一定無法接受,因此世尊才會利用各種的善巧方便,令眾生遠離恐怖句,所以世尊才會分階段、分程度教化眾生,這也是世尊一開始不說一乘而說三乘的緣故。
原本經文:「復次,大慧!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聲聞緣覺)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由於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還未真正地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所以他們不能夠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所以仍然有很多的煩惱、障礙以及習氣未斷。
因此諸佛如來並不會一開始就為他們演說不可思議的「一乘相」,如果一開始就為他們演說甚深的「一乘相」,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恐怕無法接受諸佛如來的教化。
((聲聞緣覺)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
大慧!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還沒有真正地「了脫生死」(不離分段死),所以他們尚未通達、了知什麼是「法無我」的真實意義,因此他們距離究竟圓滿的佛地還有很大的距離。
((聲聞緣覺)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
大慧!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諸佛如來為了要將他們引進正確的菩提路,會根據他們所具備的根器不同,善用各種的善巧方便,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諸乘)。
(故說三乘。)
注解:
「(聲聞緣覺)煩惱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
經文中的「煩惱障業習氣不斷」即是在表達: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並未真正地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所以煩惱習氣不斷。
經文中的「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即是在表達:由於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還不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他們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諸佛如來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會為他們演說「一乘相」,而是會根據他們所具備的根器不同,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諸法),儘管諸佛如來對他們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但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絕不會離開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有所說法,那就不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故曰「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
「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
經文中的「不覺法無我」即是在表達: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還未到達究竟圓滿的佛地。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真正地到達「法無我」的境界。
經文中的「不離分段死」即是在表達: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尚未真正的「了脫生死」,所以他們仍然擺脫不了「生死輪迴」的束縛。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了脫生死,不再受到生死輪迴的束縛呢?
只要修行人能夠滿足阿含經所說的條件,即可不再受到生死輪迴的束縛。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呢?
阿含經有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只要修行人能夠滿足這個條件,即可永脫輪迴。
經文中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指的即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並且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故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故說三乘。」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所有一切修行的眾生,並不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所以諸佛如來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會為他們演說「一乘相」,而會根據他們所具備的根器不同,善用各種的善巧方便,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諸乘)。
例如適合聲聞乘的修行人,諸佛如來就會為其演說苦集滅道四聖諦;適合緣覺乘的修行人,諸佛如來就會為其演說十二因緣;適合菩薩乘的修行人,諸佛如來就會為其演說六度波羅蜜等等。
原本經文:「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大慧!彼諸(聲聞緣覺)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如果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若能夠斷除所有一切的煩惱與習氣,並且了知、通達「法無我」的真實意義,就可以不再執著於表面的「三昧樂受」,並進而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
(彼諸(聲聞緣覺)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
大慧!如果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凡面對境界若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那麼就可以從地至地、次第增進,慢慢地朝向究竟圓滿的佛地前進,待得成就「無量功德」,即可以得到如來不可思議的自在法身(成就如來智慧)。
(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注解:
「彼諸(聲聞緣覺)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
經文中的「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即是在表達:修行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已經到達了「人無我」的境界,並且已經斷除了較為粗重的煩惱與習氣。
經文中的「及覺法無我」即是在表達:通達、了知「法無我」的真實義。但事實上,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真正地到達「法無我」的境界。
經文中的「三昧樂味著非性」即是在表達:不會沈迷於「三昧樂」。
經文中的「無漏界覺」即是在表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
「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經文中的「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是指:初成就的二乘人或是菩薩摩訶薩,但是還未到達究竟圓滿的佛地。
經文中的「滿足眾具」意思就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大家應該知道修行的過程是有著「次第性」,也就是說修行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夠跳躍到究竟圓滿的佛地,必須要從地至地,上上增進,最後直到究竟圓滿的佛地。
所以初成就的菩薩距離佛地還是非常地遙遠,仍然必須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大慈大悲的本願,待得成就「無量功德」,才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佛地。故曰「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天及梵乘, 聲聞緣覺乘,
諸佛如來乘, 我說此諸乘,
乃至有心轉, 諸乘非究竟。
若彼心滅盡, 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建立, 我說為一乘,
引導眾生故, 分別說諸乘。
解脫有三種, 及與法無我,
煩惱智慧等, 解脫則遠離。
譬如海浮木, 常隨波浪轉,
聲聞愚亦然, 相風所飄蕩。
彼起煩惱滅, 除習煩惱愚,
味著三昧樂, 安住無漏界。
無有究竟趣, 亦復不退還,
得諸三昧身, 乃至劫不覺。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後覺,
彼覺法亦然, 得佛無上身。」
「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
世尊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會隨順眾生所具備的根器不同,善用各種善巧方便,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所以也就有了「諸乘」之說。
但是不管世尊所說的「說法」為何,皆是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的依歸。因為唯有以真如實性作為依歸的修行,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也就是所謂的「一乘」。
何謂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呢?其所指的即是在境界中實踐無邊無量的種種清淨「梵行」。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乃至有心轉, 諸乘非究竟。
若彼心滅盡, 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建立, 我說為一乘,
引導眾生故, 分別說諸乘。」
「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
經文中的「乃至有心轉」即是在表達:未到究竟圓滿清淨佛地的諸乘修行人,仍然會受到意識妄想心的影響。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乘的修行人尚未到達究竟圓滿的佛地,這是因為他們在面對境界的時候仍然不能夠如實知見,仍然會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仍然會受到意識妄想心的影響,故不得解脫、不得自在。故曰「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
「若彼(妄)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
經文中的「彼心滅盡」意思是: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而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滅盡一切識」、無有任何覺知感受的意思。
經文中的「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成就的諸佛菩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絕無迷惑、絕無障礙、絕無煩惱、絕無痛苦,解脫而得大自在。
經文中的「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即是在描述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佛性)。
佛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非乘非不乘、非乘者非不乘者。故曰「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
用:
經文中的「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即是在表達: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不可以離開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若是離開了真如實性,那麼將無法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也就是說:唯有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也才能夠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故曰「我說為一乘」。
「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聽法的眾生,其所具備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世尊不會一開始就向眾生演說不可思議、甚深難解的「一乘相」,如果一開始就向眾生演說甚深難解的「一乘相」,那麼大部份的眾生恐怕無法接受,所以世尊會隨順種種不同根器的眾生,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諸乘)。故曰「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
「解脫有三種, 及與法無我,
煩惱智慧等, 解脫則遠離。」
「解脫有三種。」
這是指「空」、「無想」、「無作」三解脫門。
空、無想、無作皆是在描述佛性。所以三解脫門的修行,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上的修行,皆是以「真如實性」作為依歸的修行。
那麼什麼是以三解脫門作為依歸的修行?在境界中實踐無邊無量種種「梵行」的修行,即謂之以三解脫門作為依歸的修行。
「及與法無我。」
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真正地達到「法無我」的境界。
所以初成就的菩薩距離佛地還是非常地遙遠,仍然需要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大慈大悲的本願,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梵行,直到成就「無量功德」才可以到達佛地。
「煩惱智慧等,解脫則遠離。」
根據入楞伽經的翻譯,經文中的「煩惱智慧等」應該是指:煩惱障以及所知障。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真正遠離煩惱障以及所知障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慢慢地遠離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的束縛。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譬如海浮木, 常隨波浪轉,
聲聞愚亦然, 相風所飄蕩。」
修行不如法的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總是期望著有一個究竟圓滿的清淨境界可得,因此根本無法放下心中那顆充滿執著、分別的意識妄想心。
終日尋尋覓覓,不知當下回歸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即是到達究竟圓滿彼岸的正途。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迷惑的眾生當面對境界的時候,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
「彼起煩惱滅, 除習煩惱愚,
味著三昧樂, 安住無漏界,
無有究竟趣, 亦復不退還。」(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得比較明確。)
「彼起煩惱滅,除習煩惱愚,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雖然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自認為已經斷除了「起煩惱」,所以他們就認為自己已經安住於究竟圓滿的無漏界,並且執著於無漏界裏面的三昧樂受。
但事實上,這一些二乘人根本還未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因為他們還有極其微細的煩惱還未斷除。
「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
經文中的「無有究竟趣」即是在表達: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根本還未達到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並非是所有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皆已達到「永不退轉」的境界,事實上,如果執著於、沈溺於虛妄的三昧樂受,那麼遲早有一天這一些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定當再墮入「生死輪迴」的洪流之中。
如果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已經達到了「永不退轉」的境界,那麼世尊為什麼這麼希望把那些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誘進大乘的菩薩道呢?
那麼那一類型的二乘人,可以達到永不退轉的境界呢?達到永不退轉境界的二乘人,是指回小向大、轉進大乘行菩薩道的二乘人。
「得諸三昧身, 乃至劫不覺。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後覺,
彼覺法亦然, 得佛無上身。」
「(聲聞緣覺)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那些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執著於、沈溺於種種不可思議的三昧樂受境界,而不肯繼續前行直至究竟圓滿的清淨佛地。
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以及緣覺等等二乘人,唯有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梵行,如此才可以遠離沈溺於種種不可思議三昧樂受境界的束縛。
如果修行人沈溺於種種不可思議三昧樂受的境界,那麼其與迷惑的眾生又有什麼不同呢?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
經文中的「昏醉人」即是在譬喻:那些執著於不可思議三昧樂受境界的二乘人。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那些修行不如法二乘人,唯有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到達究竟圓滿的清淨佛地。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擺脫「昏醉人」的宿命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慢慢地擺脫「昏醉人」的宿命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