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訪客 » 週五 3月 25, 2022 10:27 pm
原本經文:「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等等諸法究竟分別相。我及餘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地次第相續分別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來自覺地。」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種無我等等諸法究竟分別(之)相。我及餘菩薩摩訶薩,(若能夠)於一切地次第相續(如實)分別此法,(即可如實)入一切佛法。(如實)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入於)如來自覺地。」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那個時候,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懇請世尊慈悲為與會的菩薩演說五法、三自性、諸識以及二種無我等等諸法,其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
(世尊!惟願為說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種無我等等諸法究竟分別(之)相。)
世尊!我以及其他與會的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實聽聞世尊的演說,即可於一切地、一切修行次第,如實分別諸法,而不再產生迷惑,若能夠如此,即可朝著通達一切佛法的方向邁進,修行的菩薩若能通達一切佛法已,即可證得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的自覺聖智境界。
(我及餘菩薩摩訶薩,(若能夠)於一切地次第相續(如實)分別此法,(即可如實)入一切佛法。(如實)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入於)如來自覺地。)
注解:
「世尊!惟願為說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種無我等等諸法究竟分別(之)相。」
經文中的「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即是泛指:世尊所說的一切諸法。
然而世尊所說的一切諸法,是建立在那裏呢?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
因此世尊所說的一切諸法,即是建立在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佛性)之上。
經文中的「五法」指的即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其中的「如如」指的即是真如。何謂真如?真如即是「佛性」(真如實性)的別名。
在境界中經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諸相」,不管是有形的色法,還是無形的受想行識等等諸蘊,都可以為其立「名」,然而有了種種「名相」的束縛之後,眾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會產生種種的貪瞋癡,種種的執著分別與「妄想」,而不可自拔。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修行才能夠遠離一切的妄想分別呢?
一切修行人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如如)之上的「正智」,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修行人若能夠如此修行,即可慢慢遠離一切由內心虛妄分別所帶來的煩惱與障礙。
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阿含經有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一句經文即是充分說明了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其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經文中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指的即是成就不可思議的「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並且唯有藉由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故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經文中的「自性」指的即是「三自性」。其所指的即是: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緣起自性(依他起性)、成自性(圓成實性)。
然而這三種自性,皆是建立在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之法。
經文中的「識」指的即是眾生所具備的諸識。眾生具備有八種識,其所指的即是: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以及眼耳鼻舌身五根識。
然而種種諸識,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
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諸識」的有無,所有世尊所說之法,其對象最主要就是針對有情眾生而說。
世尊會不會向無情眾生說法呢?例如向一顆石頭說法呢?當然不會。因為一顆石頭,根本不具備諸識,自然無法領受世尊所說之法,所以世尊不會向無情眾生說法。
為什麼「諸識」的存在對於我們眾生而言,是如此地重要呢?
因為有了諸識的存在,我們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也才會產生種種的「諸識相」(色聲香味觸法等等諸識相),進而為諸相立「名」,有了「名相」的種種束縛之後,眾生即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產生種種的「虛妄分別」(妄想),故而煩惱障礙不斷。
那麼眾生該如何修行才能夠慢慢遠離種種的虛妄分別呢?
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如如)之上的「正智」,才能夠引導眾生一步步遠離種種的虛妄分別,因此「諸識」的存在,對於所有一切有情眾生的修行而言,是必須的工具,而不可或缺。
所以我們要善用我們的「諸識」,而不是捨棄我們的諸識不用,如果捨棄了我們的諸識不用,那麼我們就不能被稱為「有情眾生」。
經文中的「二種無我」指的即是人無我以及法無我。
何謂無我?「無我」即是用來描述「真如實性」所作的「方便之說」,而並非是其表面文字上「無我」的意思。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非我非不我。故方便曰「無我。」
「我及餘菩薩摩訶薩,(若能夠)於一切地次第相續(如實)分別此法,(即可如實)入一切佛法。(如實)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入於)如來自覺地。」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實了知世尊所說之法皆是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的依歸,因此菩薩的修行若能夠回歸於真如實性,並且如實地在境界中修行,即可漸漸通達一切諸法,並且從地至地,漸次增進,乃至於證入究竟圓滿的佛地。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大慧白佛:唯然受教。」
原本經文:「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識、二無我分別趣相者?謂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若修行者修行,入如來自覺聖趣,離於斷常有無等見,現法樂正受住現在前。大慧!不覺彼五法、自性、識、二無我,自心現外性,凡夫妄想,非諸賢聖。」
「佛告大慧:(何謂我所說之)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無我(等等諸法之)分別趣相者?(我所說之五法)謂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若修行者,(能如實)修行,(則能)入如來自覺聖趣,(如實)離於斷常有無等見,(如實成就)現法樂正受住現在前。大慧!(然迷惑眾生)不覺彼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無我(等等諸法之真實意義),(執著於)自心(妄)現外性,(如是)凡夫妄想,非諸賢聖。」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世尊告訴大慧菩薩說:大慧!何謂我所說的五法、三自性、諸識、二無我等等諸法呢?
我所說的五法、三自性、諸識、二無我等等諸法,皆是建立在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我所說之法。
(佛告大慧:(何謂我所說之)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無我(等等諸法之)分別趣相者?)
大慧!所謂的「五法」指的即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其中的「如如」指的即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
((我所說之五法)謂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大慧!我所說「五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果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能夠如實觀察我所說的「五法」,並且如實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即可遠離一切斷常有無兩邊,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從地至地,漸漸向上增進,直到究竟圓滿的如來佛地。
(若修行者,(能如實)修行,(則能)入如來自覺聖趣,(如實)離於斷常有無等見,(如實成就)現法樂正受住現在前。)
大慧!由於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修行人,他們根本沒有真如實性的概念,所以當然無法了解我所說的諸法,例如五法、三自性、諸識、二無我等等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
(大慧!(然迷惑眾生)不覺彼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無我(等等諸法之真實意義)。)
大慧!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然而迷惑的眾生卻總是執著於、迷戀於種種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而不可自拔。
殊不知,唯有當下回歸於一切諸法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
((執著於)自心(妄)現外性,(如是)凡夫妄想,非諸賢聖。)
注解:
「佛告大慧:(何謂我所說之)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無我(等等諸法之)分別趣相者?」
經文中的「五法、自性、識、二無我」即是泛指:世尊所說之法。
世尊所說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真如實性),因此所有一切世尊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之法。
「(我所說之五法)謂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經文中的「名、相、妄想、正智、如如」即是世尊所說的五法。
其中的「如如」指的即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
世尊所說的所有一切法,皆是建立在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之法。
所有一切有情眾生皆具備有諸識,然而我們眾生就是藉由諸識在境界中的作用,才能夠產生種種的覺知感受,因此我們眾生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例如我們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色聲香味觸法等等「諸相」,有了諸相之後,自然而然會為其立「名」,受到種種「名相」的擺佈束縛之後,我們眾生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產生種種的執著、分別與「妄想」。
我們眾生有了「妄想」之後,那麼該如何才能夠使眾生遠離一切的妄想分別呢?
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如如)之上的「正智」修行,才能夠引導我們眾生遠離一切的妄想分別。
何謂回歸於「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呢?其所指的即是:在境界中實踐無邊無量的種種清淨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我們的「成就」是建立在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之上,若違反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最後將會是一場空夢。
然而「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則正是完完全全符合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鐵律,也是其他一切佛世界的鐵律。
「若修行者,(能如實)修行,(則能)入如來自覺聖趣,(如實)離於斷常有無等見,(如實成就)現法樂正受住現在前。」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實了知通達世尊所說的「五法」,皆是建立在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之上,並且能夠如實回歸於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可遠離一切斷常有無兩邊,遠離一切執著分別與妄想,從地至地,次第增進,待得成就無量功德,自可到達究竟圓滿的清淨佛地。
「大慧!(然迷惑眾生)不覺彼五法、(三)自性、(八種)識、二無我(等等諸法之真實意義)。」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修行人,他們根本沒有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概念,所以根本不知道世尊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之上,如果修行人的修行並未回歸於真如實性,那麼一定會落入外道所建立的種種邪說邪見,誤人誤己,終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執著於)自心(妄)現外性,(如是)凡夫妄想,非諸賢聖。」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修行人,總是執著於、沈溺於種種外在境界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因而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產生種種的虛妄分別,卻不知道如果當下能夠回歸於一切諸法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如實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梵行,即是菩提智慧、解脫自在之處。
「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愚夫妄想生,非諸賢聖?」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為什麼眾生會在境界中產生種種的妄想與煩惱呢?
注解:
我們眾生為什麼會在境界中產生種種的無明與煩惱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如下。
佛性具足一切「因」(內因),當然也包括了一切「真因」(令眾生覺悟之因)與「妄因」(令眾生迷惑之因)。我們眾生之所以會產生無明,完全是受到了佛性上「妄因」作用的影響(無始無明),所以我們眾生的無明是一定會發生的,是不可避免的。眾生實堪憐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佛告大慧: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流散已,種種相像貌,墮我我所見,悕望計著妙色。計著已,無知覆障,生染著。染著已,貪恚所生業積集。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諸趣曠野,如汲井輪。以愚癡故,不能知如幻野馬水月自性,離我我所;起於一切不實妄想,離相所相及生住滅,從自心妄想生,非自在、時節、微塵、勝妙生。愚癡凡夫隨名相流。大慧!彼相者,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大慧。彼妄想者,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如此不異象馬車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諸識不生不斷不常,不墮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之地。」
原本經文:「佛告大慧: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流散已,種種相像貌,墮我我所見,悕望計著妙色。計著已,無知覆障,生染著。染著已,貪恚所生業積集。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諸趣曠野,如汲井輪。」
「佛告大慧: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流散已,(執著於)種種相像貌,(如是)墮我我所見,(如是)悕望計著妙色。計著已,無知覆障,生染著。染著已,貪恚所生業積集。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流轉)諸趣曠野,如汲井輪。」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世尊告訴大慧菩薩說:大慧!一切眾生皆是透過「諸識」在境界中的作用,因而產生了種種世俗生滅無常的「名相」諸法,但是迷惑的眾生卻總是執著於、迷戀於種種世俗的名相,隨著自己不斷擴大的妄想分別之心,不斷地長養著自己的貪瞋癡,長養著自己的執著分別與妄想。
(佛告大慧: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
大慧!在眾生不斷擴大的意識妄想分別心之下,在不知不覺之中,即會對周遭種種的諸相,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皆會慢慢升起執著之心,尤其對於能令自己感到快樂的種種妙色,更是執著、迷惑不已,所以一定會墮入有無、我我所兩邊的虛妄分別。
(流散已,(執著於)種種相像貌,(如是)墮我我所見,(如是)悕望計著妙色。)
大慧!眾生在墮入種種有無、執著的虛妄分別之後,只會更加迷失自己的本心,只會更加使自己的執著分別與妄想,變本加厲,越來越嚴重,越來越不可收拾。
(計著已,無知覆障,生染著。)
大慧!眾生在與日俱增、越來越嚴重的妄想分別之下,只會更加長養自己的貪瞋癡,藉由不斷長養的貪瞋癡,即會在不知不覺之中,使眾生造下無邊無量的惡業。
(染著已,貪恚所生業積集。)
大慧!眾生藉由不斷增長的惡業驅使之下,又會更加增長自己的妄想分別之心,如此惡因惡果,就好像是蠶作繭自縛一般,終究是死路一條,而無有解脫之時。
(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
大慧!如此眾生惡因惡果不斷循環,使得眾生在無始劫以來即流轉於生死大海,流轉於六道輪迴,就猶如是「汲井輪」一般,周而復始,而無有停歇之時。
(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流轉)諸趣曠野,如汲井輪。)
注解:
這一句經文即時在表達:我們眾生,打從睜開眼睛以來,就是靠著我們的意識與六根,來與這世界作接觸,因而產生了種種的覺知感受。
但我們眾生,實在太過執迷、依賴、迷戀這些覺知感受,彷彿好像失去了這些覺知感受,我們就不能生存似的。
所以我們一定會想盡辦法,拼命地去保有這一些覺知感受。也就是因為如此,當我們面對境界時,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也就是這些執著、分別與妄想,使我們在境界中一定會升起無數的煩惱與障礙。
也就是因為這些煩惱與障礙,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造下無邊無量的惡業,也就是因為這些惡業,使我們生生世世都在生死輪迴,生生世世盡在苦海裏載浮載沉,永不得解脫,永不得自在。
原本經文:「以愚癡故,不能知如幻野馬,水月自性,離我我所,起於一切不實妄想。離相所相及生住滅,從自心妄想生,非自在、時節、微塵、勝妙生,愚癡凡夫隨名相流。大慧!彼相者,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大慧!彼妄想者,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如此不異象馬車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諸識不生不斷不常,不墮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之地。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捨離二見建立及誹謗,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
「以(眾生)愚癡故,不能知(一切諸法)如幻野馬(皆是屬於生滅之法),(不能如實知)水月自性(不出不入之真實意義),(不能如實知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我我所,(如是)起於一切不實妄想。(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相所相及生住滅,(一切煩惱皆)從自心妄想(藉由因緣和合而)生,非(外道所謂之)自在、時節、微塵、勝妙(等等不生不滅能作之因所)生,(如是)愚癡凡夫隨名相流(,是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大慧!彼(一切諸)相者,(若為)眼識所照(則)名為色,(若為)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則)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大慧!彼(眾生)妄想者,(如若)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如此不異象馬車步男女等名(,然而迷惑眾生卻執著於種種名相,而不肯放下),是名妄想。大慧!正智(修行)者,(如實知)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轉瞬即逝,是故不起執著妄想)。(如實知)諸識(本自具足體性)不生不斷不常,(如是)不墮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之地。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若能)以此正智(如實修行),(如實)不立(種種虛妄分別)名相,(然為教化眾生)非不立(真如方便)名相,(如是)捨離二見建立及誹謗,(如實)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實通達)如如(之真實意義)。」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如夢幻一般地虛妄不實,但是迷惑的眾生卻總是執著於、迷戀於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越陷越深而不可自拔。
卻不知,如果當下能夠回歸於真如實性的修行,即是菩提智慧、解脫自在之處。
一切諸法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離我我所,就猶如是水中之月一般不出不入。
(以(眾生)愚癡故,不能知(一切諸法)如幻野馬(皆是屬於生滅之法),(不能如實知)水月自性(不出不入之真實意義),(不能如實知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我我所,(如是)起於一切不實妄想。)
大慧!有些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認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由大自在天天主、時節、微塵、勝妙(神我)等等不生不滅能作之因(造物主)所創造的,但事實上,外道所建立的種種造物主,皆是他們意識妄想心下的產物,根本就不存在。
那麼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呢?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生。
然而我所說的因緣和合,則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若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我所說的因緣和合。
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生住滅、遠離一切相所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
((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相所相及生住滅,(一切煩惱皆)從自心妄想(藉由因緣和合而)生,非(外道所謂之)自在、時節、微塵、勝妙(等等不生不滅能作之因所)生。)
大慧!由於迷惑眾生不知要回歸於一切諸法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才是菩提智慧、解脫自在之處,卻總是執著於種種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因此總是不由自主地受到外在境界的束縛,總是隨著種種的無明煩惱起舞,因此才會在六道輪迴之中,不停地追逐著生死的腳步。
((如是)愚癡凡夫隨名相流(,是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
大慧!何謂藉由諸識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呢?藉由眼識所產生的相,即稱為色相,藉由耳鼻舌身意識所產生的相,即稱為聲香味觸法等等諸相。
因此眾生必須藉由諸識在境界中的作用,才能夠令眾生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因此藉由諸識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即稱為「諸識相」。
(大慧!彼(一切諸)相者,(若為)眼識所照(則)名為色,(若為)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則)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
大慧!何謂眾生所產生的種種妄想分別呢?一切眾生皆是藉由諸識在境界中的作用,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因此眾生在境界中藉由諸識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即稱為「諸識相」。
既然產生了種種「諸相」,那麼自然而然就會為其「立名」,例如象馬車步男女等名。
但是由於迷惑眾生卻太過執著於這一些生滅無常的種種「名相」,因此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增長自己的貪瞋癡,增長自己的執著分別與妄想,而不肯放下,這種現象即稱為眾生的「妄想分別」。
(大慧!彼(眾生)妄想者,(如若)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如此不異象馬車步男女等名(,然而迷惑眾生卻執著於種種名相,而不肯放下),是名妄想。)
大慧!何謂我所說的正智修行呢?我所說的正智修行即是建立在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之上。
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過客一般,來去無影蹤,轉瞬即逝,修行人若是能夠如實通達這個道理,即可不再對生滅諸法產生任何的執著。
(大慧!正智(修行)者,(如實知)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轉瞬即逝,是故不起執著妄想)。)
大慧!所有一切諸識以及諸識相其本自具足的體性,皆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如果修行人能夠如實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如實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即可遠離一切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以及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所建立的種種妄想境界與邪說邪見。
((如實知)諸識(本自具足體性)不生不斷不常,(如是)不墮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之地。)
接下來,大慧!我所說的正智修行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而並非是建立在種種生滅無常、虛妄分別的「名相」之上。
然而為了要教化眾生建立種種有關於真如實性的方便名相則是必須的,因為如此才能夠將真如實性的概念介紹給眾生。
因此所有一切修行人應當遠離一切虛妄分別名相,並且回歸於真如實性的修行,修行人若能夠如此修行,即可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外道虛妄分別建立,遠離一切外道正法誹謗,如實了知一切諸法名相其體性,皆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分別。
修行人若是能夠如此成就,即謂之通達真如實性的真實意義。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若能)以此正智(如實修行),(如實)不立(種種虛妄分別)名相,(然為教化眾生)非不立(真如方便)名相,(如是)捨離二見建立及誹謗,(如實)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實通達)如如(之真實意義)。)
注解:
「以(眾生)愚癡故,不能知(一切諸法)如幻野馬(皆是屬於生滅之法),(不能如實知)水月自性(不出不入之真實意義),(不能如實知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我我所,(如是)起於一切不實妄想。」
經文中的「如幻野馬」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夢幻一般地虛妄不實。
經文中的「水月自性」即是在描述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佛性不生不滅、離我我所,就猶如是水中之月一般,不出不入。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然而迷惑的眾生那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
「(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相所相及生住滅,(一切煩惱皆)從自心妄想(藉由因緣和合而)生,非(外道所謂之)自在、時節、微塵、勝妙(等等不生不滅能作之因所)生,(如是)愚癡凡夫隨名相流(,是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
經文中的「離相所相及生住滅」即是在描述一切諸法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相所相、遠離一切生住滅。
經文中的「自在、時節、微塵、勝妙」指的即是:一切諸外道所建立的種種不生不滅能作之因(造物主)。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形的、無形的、有情的、無情的,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而並非是藉由外道所建立的造物主所創造的。
事實上,外道所建立的種種「造物主」,皆是屬於他們意識妄想心下的產物,根本不存在。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他們根本沒有世尊所親證的「佛性」以及「因緣和合」而生的觀念,因此他們所建立的種種諸論,皆是屬於落入有無兩邊,落入心意識思維妄想的邪說邪見,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故曰「(如是)愚癡凡夫隨名相流(,是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
「大慧!彼(一切諸)相者,(若為)眼識所照(則)名為色,(若為)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則)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
我們眾生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的種種作用,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如果沒有諸識的存在,那麼我們將無法察覺得知任何境界的存在,因此諸識與境界的關係,就如同是「以燈照色」、「以鏡顯像」一般。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藉由諸識所產生的種種諸相,統稱為諸識相。例如色聲香味觸法等等諸識相。
「大慧!彼(眾生)妄想者,(如若)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如此不異象馬車步男女等名(,然而迷惑眾生卻執著於種種名相,而不肯放下),是名妄想。」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何謂眾生的妄想分別呢?藉由眾生諸識在境界中的作用,可以產生種種諸識相,因為有種種諸識相的產生,所以自然而然就會為其立「名」,例如象馬車步男女等名,然而所有一切眾生卻總是執著於種種生滅無常的諸「名相」,並且為了利益總是不斷地去追逐這一些生滅無常的「名相」,所以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墮入種種「妄想分別」的深淵,而不可自拔。
「大慧!正智(修行)者,(如實知)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轉瞬即逝,是故不起執著妄想)。(如實知)諸識(本自具足體性)不生不斷不常,(如是)不墮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之地。」
世尊所說的「正智」,指的即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並且能夠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無上智慧。
經文中的「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過客一般。
經文中的「諸識(相)」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佛性不生不滅、不斷不常。故曰「諸識(本自具足體性)不生不斷不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我所說的「正智」即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果修行人能夠如實了知我所建立的正智,即可通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皆不可得,猶如是過客一般的道理,並且能夠如實回歸於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正智修行,修行人若能夠如此修行,即可遠離一切諸外道、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所到達的妄想境界,以及其所建立的種種邪說邪見。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若能)以此正智(如實修行),(如實)不立(種種虛妄分別)名相,(然為教化眾生)非不立(真如方便)名相,(如是)捨離二見建立及誹謗,(如實)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實通達)如如(之真實意義)。」
經文中的「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即是在表達:不立種種虛妄分別名相,非不立第一義諦真如實性方便名相。
如果不為第一義諦真如實性建立種種方便名相,那麼世尊要如何將真如實性的概念介紹給我們眾生呢?
世尊所說的「正智」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果修行的菩薩摩訶能夠通達了知世尊所說的正智修行,即可通達了知世尊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而並非是建立在虛妄分別的「名相」之上。
因此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實回歸於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即可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外道虛妄分別,遠離一切外道誹謗正法,並且如實了知「名相不生」的真實意義,即是在描述真如實性,而不再有任何的疑惑。
原本經文:「大慧!菩薩摩訶薩,住如如者,得無所有境界故,得菩薩歡喜地。得菩薩歡喜地已,永離一切外道惡趣,正住出世間趣。法相成熟,分別幻等一切法。自覺法趣相,離諸妄見怪異相。次第乃至法雲地。於其中間,三昧力,自在神通開敷。得如來地已,種種變化,圓照示現成熟眾生,如水中月。善究竟滿足十無盡句,為種種意解眾生分別說法,法身離意所作。是名菩薩入如如所得。」
「大慧!菩薩摩訶薩,(若如實)住如如者,(則)得無所有境界故,得菩薩歡喜地。得菩薩歡喜地已,(則)永離一切外道惡趣,(如是菩薩)正住出世間趣。(如是)法相成熟,(如實)分別幻等一切法。(如實)自覺法趣相,(如實)離諸妄見怪異相。(如是)次第乃至法雲地。於其中間,(如是蒙受)三昧力(加持),(如是)自在神通開敷。得如來地已,(為教化眾生示現)種種變化,(如是)圓照示現(種種諸法)成熟眾生,如水中月(普現一切大地)。(如實)善究竟滿足十無盡句,為種種意解眾生分別說法,(如實知)法身離意所作(非任何文字語言所可表達)。是名菩薩(如實)入如如所得(解脫而得大自在)。」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勇猛精進、永不退轉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可安住於「無所有」境界,修行的菩薩若是能夠如此成就,即謂之證得初地歡喜地的菩薩摩訶薩。
(大慧!菩薩摩訶薩,(若如實)住如如者,(則)得無所有境界故,得菩薩歡喜地。)
大慧!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證得歡喜地已,即可遠離一切諸外道所造作的邪說邪見,永遠不會再墮入惡道,並且能夠如實安住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也唯有安住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才能夠引領修行的菩薩,走向最終究竟圓滿的如來佛地。
(得菩薩歡喜地已,(則)永離一切外道惡趣,(如是菩薩)正住出世間趣。)
大慧!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是能夠如實安住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即謂之法相成熟的菩薩,並且能夠如實分別一切諸法,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遠離一切虛妄分別,遠離一切迷亂眾生的怪異之相,如實修行,從地至地,直到法雲地的不可思議境界。
((如是)法相成熟,(如實)分別幻等一切法。(如實)自覺法趣相,(如實)離諸妄見怪異相。(如是)次第乃至法雲地。)
大慧!證得法雲地的菩薩摩訶薩,如是蒙受三昧力所加持,具足神通自在,仍然不離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仍然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成就無量功德,自可到達究竟圓滿的如來佛地。
(於其中間,(如是蒙受)三昧力(加持),(如是)自在神通開敷。)
大慧!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是能夠成就諸佛如來所成就的無量功德,自可到達究竟圓滿的佛地,並且證得無上的正等正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諸佛如來,本著救度一切眾生大慈大悲的本願,神通變化無窮,現種種身,就猶如是水中之月一般,普現一切大地,根據眾生種種不同的根器,善用各種善巧方便,而為其演說如來正法,並且期望一切眾生皆能夠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得如來地已,(為教化眾生示現)種種變化,(如是)圓照示現(種種諸法)成熟眾生,如水中月(普現一切大地)。)
大慧!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善通達「十無盡句」的真實意義,善通達一切法性,本著「眾生無盡、願亦無盡」的大慈大悲本願,為救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依照種種眾生根器的不同,而有種種不同的說法,其目的皆是希望能夠引導眾生走向正確的菩提之路。
((如實)善究竟滿足十無盡句,為種種意解眾生分別說法。)
大慧!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又稱為「法身」,法身遠離一切意識妄想分別、非能作非所作,無法用任何文字語言來作圓滿地表達。
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是能夠如實安住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即謂之菩薩摩訶薩已經能夠通達了知真如實性的真實意義,解脫而得大自在。
((如實知)法身離意所作(非任何文字語言所可表達)。是名菩薩(如實)入如如所得(解脫而得大自在)。)
注解:
「大慧!菩薩摩訶薩,(若如實)住如如者,(則)得無所有境界故,得菩薩歡喜地。」
經文中的「住如如者」指的即是:修行的菩薩如實安住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佛性)之上的正智修行。
何謂如實安住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呢?其所指的即是:勇猛精進、永不退轉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清淨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經文中的「得無所有境界」即是在譬喻:成就歡喜地的菩薩摩訶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而不被外在的境界所束縛。
「得菩薩歡喜地已,(則)永離一切外道惡趣。」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歡喜地的菩薩摩訶薩,即可遠離一切外道所建立的種種邪說邪見,並且不再墮入惡道。
「(如是菩薩)正住出世間趣。(如是)法相成熟,(如實)分別幻等一切法。」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歡喜地的菩薩摩訶薩,如是法相成熟,能夠如實分別一切諸法雖屬生滅,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皆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並且能夠如實回歸於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依歸的修行,不斷地朝著正確的出世間之路,一路邁進,直到究竟圓滿的佛地。
「(如實)自覺法趣相,(如實)離諸妄見怪異相。(如是)次第乃至法雲地。」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歡喜地的菩薩摩訶薩,如實安住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並且遠離一切妄想分別,遠離一切怪異令人迷惑之相,如實修行,從地至地漸漸增進,直到不可思議的十地法雲地境界。
初成就的菩薩距離佛地還是非常地遙遠,仍然必須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大慈大悲的本願,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成就「無量功德」,才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佛地。
「於其中間,(如是蒙受)三昧力(加持),(如是)自在神通開敷。」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的菩薩摩訶薩蒙受三昧力所加持,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並且具足一切神通自在,解脫而得大自在。
「得如來地已,(為教化眾生示現)種種變化,(如是)圓照示現(種種諸法)成熟眾生,如水中月(普現一切大地)。」
經文中的「種種變化」指的即是:成就的諸佛如來,具足一切不可思議神通,為教化一切眾生,可隨順眾生變幻種種形體,為眾生演說如來正法。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的諸佛如來本著大慈大悲本願,為教化眾生離苦得樂,可以隨順眾生種種類型的不同,隨順眾生種種根器的不同,以各種神通變化,眾生在哪裏,佛法就在哪裏,就猶如是水中之月一般,遍布一切大地,而無有任何的遺漏。
「(如實)善究竟滿足十無盡句,為種種意解眾生分別說法。」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本著眾生無盡,願亦無盡的大慈大悲本願,為救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根據種種眾生根器的不同,善用各種不同的善巧方便,如實為一切眾生演說如來正法,期望所有一切眾生,皆能夠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如實知)法身離意所作(非任何文字語言所可表達)。是名菩薩(如實)入如如所得(解脫而得大自在)。」
經文中的「法身」指的即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非作非所作、遠離一切意識妄想分別,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
一切眾生皆是同一體性,同一真如實性,同一法身,而無有任何的差別。
經文中的「菩薩入如如所得」指的即是:成就的菩薩摩訶薩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解脫而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