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頁 (共 16 頁)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6, 2021 10:55 am
軟體之美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Viirya 寫: 週一 10月 25, 2021 11:52 pm 以下經文實不易理解.
世尊先說
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再說
是因非果如佛性。
又說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十二因緣亦有類似的狀況.先說有因.再說非因非果.又說是因是果.
佛性及與十二因緣何以這麼難以理解?...

善男子。譬如胡瓜名為熱病。何以故。能為熱病作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這個以前蕭徒就跟我吵過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楞嚴經卷第四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6, 2021 9:50 pm
Viirya
無上菩提(大菩提)與無上涅槃(大涅槃)是佛果
正覺應該是誤解楞嚴.依其斷句而有此說

佛性本具.無明覆蓋.蓋既脫.佛性復彰.故楞嚴經說果位別名.
印象中亦有禪師稱古時人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6, 2021 10:06 pm
藍海千尋
無上菩提(大菩提)與無上涅槃(大涅槃)是佛果
正覺應該是誤解楞嚴.依其斷句而有此說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無上
三藐.........正等(實)
三菩提......正覺(真)

由上可知:菩提者覺.三菩提者正覺.阿耨多羅三菩提者無上菩提(無上正覺)

無上涅槃者究竟涅槃.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菩提與無上涅槃....不可同日而語.境界差太多了!

三菩提(正覺)指八地所證一真如心(己心不動真如)

無上菩提指十地所證真空(法界真如.或稱一真法界)......非佛也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6, 2021 10:13 pm
藍海千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無上
三藐.........正等(實)
三菩提......正覺(真)
正覺者真而無實....所謂眾生本來面目.真心.本心.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此處涅槃指無餘涅槃.非指大涅槃)

正等者等同佛性體

三藐三菩提者等正覺(內涵等同佛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妙覺)...大涅槃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6, 2021 10:45 pm
Viirya
經雖云.佛性常恒無變.然佛性具空覺兩性.以一念無明故. 墮十二因緣法輪中.並顯無明.行….等相.又以不能見(不自知)正陷於十二因緣中故.於中反覆輪轉.如蠶作繭自生自死.而窮究其因.乃在不見佛性自造結業流轉.如經云.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三 10月 27, 2021 7:13 am
藍海千尋
佛性具空覺兩性
佛性實有可見.可得.可證.可說.豈是空無得無物無實.不可見?

換句話說.佛性有.真空無.佛性實體能遮蔽真空.故云無映奪身.真空(無明)遮蔽佛性云如來藏
佛性跟空如世仇般王不見王.有你無我.如硬幣兩面.永不碰頭.互斥性

說佛性具空覺兩性.決定是誤解!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三 10月 27, 2021 7:23 am
藍海千尋
佛性常恒無變.然佛性具空覺兩性.以一念無明故. 墮十二因緣法輪中
改一下:

佛性常恒無變.以一念無明故遮彼佛性成空.稱如來藏.因阿陀那識作用故開始輾轉流浪而墮十一支因緣法輪中....._

你們口中的真空其實就是無明(空性就是無明性).也就是眾生本來面目.如來藏.
無明無始.遍一切處而常住.唯是虛空清淨平等無垢.也就是眾生老祖宗.

十一支因緣法輪中是因阿陀那識最初執取而開始流浪生死.跟無明(第十二支)無關.
換句話說.無明(如來藏)本是清淨無垢的虛空狀態.因阿陀那識最初執取成最初一切種子識故行(第十一支).....

最初一切種子乃阿陀那識執取所致.
當流轉時.最初種子即儲藏於阿賴耶.同時阿陀那識化身成為末那識.繼續執取.
是故阿陀那識的存在與阿賴耶識是同時存在的.與末那識則有先後之別.
因為阿陀那識的存在與阿賴耶識是同時存在的.所以流轉門不立阿陀那識為第九識.

但以還滅門來說.阿陀那識不可算"識".因為行還滅時:
當盡滅阿賴耶時.最初種子也一併滅除
當盡轉阿賴耶識時.阿陀那識隨著盡轉.無有時間差
並不會於盡轉阿賴耶識後.還存在有阿陀那識須轉.
是故盡轉阿賴耶識後不會面對阿陀那識.而是直接面對無明識
無明識也就是還滅門第九識


所以流轉門唯立八識.還滅門應立九識(無明識為第九識)....題外話.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三 10月 27, 2021 10:06 am
cyc320
Viirya 寫: 週二 10月 26, 2021 10:45 pm 經雖云.佛性常恒無變.然佛性具空覺兩性.以一念無明故. 墮十二因緣法輪中.並顯無明.行….等相.又以不能見(不自知)正陷於十二因緣中故.於中反覆輪轉.如蠶作繭自生自死.而窮究其因.乃在不見佛性自造結業流轉.如經云.
所謂見性即見第一義空, 世尊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請參考。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三 10月 27, 2021 10:34 am
藍海千尋
所謂見性即見第一義空
見性即見第一義空....見的是真如性.不是佛性.請善分別!

於第一義不動.能善分別諸法相.....此處於第一義不動指的就是真如

所以應該很容易判定:見性即見第一義空....見的是真如性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三 10月 27, 2021 10:43 am
cyc320
真如與之性、佛種與之性即佛性,是名第一義空。

Re: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研讀

發表於 : 週三 10月 27, 2021 11:00 am
藍海千尋
真如與之性、佛種與之性即佛性,是名第一義空。
看不懂.

什是真如與之性?佛種與之性?

這個"與"字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