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頁 (共 50 頁)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1:30 pm
恆不住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周善為 寫: 週二 3月 07, 2023 1:21 pm
恆不住 寫: 週二 3月 07, 2023 10:59 am
次草 寫: 週二 3月 07, 2023 10:55 am 也有人提供差別點是如來十力
在不起與解脫名相鑽研就能通透如來十力嗎
先說修因不同
才有如來十力果不同
這才是符合因緣果報之真理
難道您認為如來與阿羅漢修因:滅盡、不起、解脫相同?
那請問佛說法華經做甚麼呢?
請你謹言慎行!《法華經》係佛所說,《雜阿含經》就不是佛所說的嗎?

那5000人,是法華會上全部的阿羅漢嗎?不僅不是,《法華經》中,甚至沒說他們是阿羅漢。

再者,四《阿含經》中,並不是只有一種阿羅漢。《雜阿含75經》所涉及的,則是特指慧解脫阿羅漢。

你恆不住君,不僅以偏概全,甚且張冠李戴,荒腔走板。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法華經》中,甚至沒說他們是阿羅漢。

要批罵他人,請你謹言慎行!
先自己看看有沒有包括[實得阿羅漢]者。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1:39 pm
妙吉祥如意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二 3月 07, 2023 1:02 pm.
雜阿含684經[正聞本881經/佛光本696經](力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
《雜阿含經》第68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佛與阿羅漢的相同,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①。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②,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
誠如恆法友所言,莊春江翻譯整理之版本,填入[滅盡、]兩字,是因為對於此經文的開示內容不理解而犯下的錯誤之舉。
從經文內容之邏輯來講,世尊是開示(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與(阿羅漢慧解脫)之差別。
所以,世尊問: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既然,兩者有差異…
1.若比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2.若比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漢慧解脫。
莊老師私下填入,(滅盡)兩字,決定有錯。

此部經文到底要傳遞甚麼法義!?
現在,問題很清楚,為何,前後只差(滅盡)兩字,就有(如來應等正覺)與(阿羅漢慧解脫),之差異呢!?

我認為,這部經是在講法住智,與涅槃智的差別…
法住智,是講菩薩所依之般若波羅蜜多。
涅槃智,是講諸佛所依之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雜阿含經》第684經(滅盡)兩字,就是指(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所依止之般若,是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修習慧解脫,乃至完成究竟涅槃(滅盡)之後才能以(一真如心)起修之(涅槃智)!!
故此經曰:
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
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1:42 pm
恆不住
莊某白衣者
借說是巴利文之名
就能把漢譯原始雜阿含經文:[今諸佛是尊]改為:[今之佛世尊]
然後就說,當世唯一釋迦牟尼佛。

若要更改,應該說出更改理由,
僅憑所謂巴利文為白衣者新譯基本,
就更改古代聖賢僧所譯之原始阿含經文
似乎不能說服大乘人。


更正:[今諸佛世尊]改為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1:53 pm
恆不住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二 3月 07, 2023 1:39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二 3月 07, 2023 1:02 pm 雜阿含684經[正聞本881經/佛光本696經](力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
《雜阿含經》第68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佛與阿羅漢的相同,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①。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②,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
誠如恆法友所言,莊春江翻譯整理之版本,填入[滅盡、]兩字,是因為對於此經文的開示內容不理解而犯下的錯誤之舉。
從經文內容之邏輯來講,世尊是開示(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與(阿羅漢慧解脫)之差別。
所以,世尊問: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既然,兩者有差異…
1.若比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2.若比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漢慧解脫。
莊老師私下填入,(滅盡)兩字,決定有錯。

此部經文到底要傳遞甚麼法義!?
現在,問題很清楚,為何,前後只差(滅盡)兩字,就有(如來應等正覺)與(阿羅漢慧解脫),之差異呢!?
我認為,這部經是在講法住智,與涅槃智的差別…
須深盜法經云:不離生滅而老死滅,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因為法住智是第一義,無無明故,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故,一切法本來涅槃故。
所以不離一切法
不起解脫心而解脫、不起涅槃心而涅槃。


大乘人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法住就是十二因緣法性

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佛性,
所以十二因緣為佛性。

經云:[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若如是知,是知涅槃,不名佛性、如來、法、僧實相、虛空。

「云何菩薩知於佛性?佛性有六。何等為六?一、常,二、淨,三、實,四、善,五、當見,六、真。復有七事:一者、可證,餘六如上。是名菩薩知於佛性。]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1:56 pm
妙吉祥如意
法住智,就是大乘行者轉依(異熟種子識)而證悟的智慧。

經云: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5566,看到法寶沒!?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2:00 pm
次草
那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不是阿羅漢
我看老楊都解成是阿羅漢
阿羅漢會增上慢嗎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2:02 pm
次草
老楊最近減產
論壇少了一鳴驚人之語
令人不太習慣喔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2:07 pm
恆不住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二 3月 07, 2023 1:56 pm 法住智,就是大乘行者轉依(異熟識)而證悟的智慧。

經云: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5566,看到法寶沒!?
個人看法
異熟識僅是果報識,
還通凡夫、二乘。
大乘行者是轉依真如
頌曰:金剛道後異熟空。
八識田中的果報種子都空了,達到金剛喻定。

異熟空的意思不是沒有果報,
而是不受
譬如佛頭痛三天
乃前世打大魚頭三下使然
但佛不受而已。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2:08 pm
妙吉祥如意
須深盜法經云:不離生滅而老死滅,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因為法住智是第一義,無無明故,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故,一切法本來涅槃故。
所以不離一切法
不起解脫心而解脫、不起涅槃心而涅槃。
大乘人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法住就是十二因緣法性
佛說稻芉經
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2:11 pm
周善為
「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這句話已經證明那5000人不是阿羅漢!真的是睜眼瞎。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7, 2023 2:14 pm
恆不住
佛說稻芉經
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
經云:十二因緣為佛性。
這是說見到佛性,即是見到佛法身真如。

再講一下
六祖說:佛性是非常非無常。

大家知道真如有生滅門,
所以真如也生滅。
有人不相信
那妙兄相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