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留言板,一點念想
跳到內容
由 E=mc^2 » 週四 10月 31, 2024 8:47 pm
「阿賴耶識從何生?何時永滅?」
由 無相不相 » 週五 10月 25, 2024 12:57 pm
由 無相不相 » 週四 10月 24, 2024 9:30 pm
由 無相不相 » 週四 10月 24, 2024 9:45 am
由 無相不相 » 週三 3月 06, 2024 12:20 pm
由 非心非佛 » 週日 6月 04, 2023 11:32 am 你叫我自行查閱,不如你查到經證貼出來看看。
由 無相不相 » 週六 10月 28, 2023 11:32 am
由 台壇以前的-觀心 » 週四 10月 05, 2023 6:06 am
逍遙學友, Q:是的,我也覺得如此 那麼,在這彈琴的例子中 要如何能將正念之道中的定、慧勾稽起來? A: 1. 佛陀用彈琴譬喻,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才能把琴彈好。 這就是中道的原理,大家應該都清楚,雖然很重要,但也就不多說了。 以下講的,可能是大家比較不清楚的部分。 2. 以下跳過未到地,直接以初禪為案例。 其實,初禪.....很忙的! 一般人以為入初禪,就像打坐、霎時進入某種境界、身心不動如山......別傻了,那是修真小說。 為什麼 ? 原因在於..... 尋、伺的不斷調整 ! 五根五力的不斷交叉、調整配重! 培養出七覺支,注意釐清各種靜中現象,並回以正確的應對之道 (八聖道) ! 初禪的止觀,是如此, 二禪也是,到四禪都是。 但以四禪作為止觀基礎,最優。 ===== 以下,就回應逍遙學友所問,簡單以彈琴為例,譬喻一下止觀的操作。(犀牛不會彈鋼琴等樂器,只能粗糙地比方) 1.把各琴鍵的琴弦張力調好、聲音調校到符合演奏需求,這是戒的功能。 2.專注在整首曲子的彈奏,並升起遠離得失的快樂、滿足、像沐浴在喜悅中,這是止。 以下是觀,但不是一成不變地的次第而下,而是看情況所需,善巧地交叉運用, 但為了容易讓學友明白,犀牛用次第方式說明! 3. 在彈奏中, 3.1 清楚地發現哪幾個音符(法),自己忽略了(心)、手指按鍵力道不對(受)、肌肉的協調性(身)...等等問題, 3.2 彈奏中,清楚每隻手指按鍵時的感受... 力道大小、用力的方式、按壓的時間長短、彈奏時的換氣timing 如何讓自己以更舒服的身心來圓滿演奏。 3.3 體會出問題的發生原因、自己的手指、肌肉、心情如何對應? (集) 知道問題後,如何消彌 ? (滅) 把握住每一種嘗試、修正,所帶來的影響! (味) 修正之後,在評估看看是否還有進步空間,直到完善! (患) 然後,誠懇地去調整他、超越他,然後放下它 ! (離) 3.4 讓自己在平安喜樂的支撐下,開始打從心裡願意,去面對從各種過去的彈奏瑕疵(遠離) 願意錯誤固執、習慣中抽離、拋棄不耐、頑固等負面問題超脫出來。(離欲) 從各類彈奏中的瑕疵中,超越出來。(滅) 最後,從整體演奏、調整、...所有的動作(心行),安寧地超越出來、放下剛剛所有的動作負擔。(捨) 3.1~3.4,這是毗缽舍那的概說譬喻。 至於無常、苦、無我,已經藏在上述細節中了,說破不值錢。 ====== 小結, 從上例可知, 佛陀教導解脫的止觀之法,一向都是交互運用的。(止觀雙運) 這其中, 不會談及甚麼修真祕學之類的玄幻,也不會語焉不詳地打啞謎,把你扔在那裏一愣一愣,否則這怎麼對自己跟觀眾交代? 也不是發現鋼琴、手指、肌肉(色法)、精神狀態(心)的本質(自性、佛性...)、存在(不空)、不存在(空)...等等形而上的冥思,這無法解決現實的彈奏問題。 而是,實際面對演奏過程中,專注地、客觀地發現各種問題,一一提出善巧之道地解決、 同時在演奏中,讓演奏者享受著超凡地幸福感、平安喜樂, 最後透過堅毅的瑕疵評估(厭離),從三類方向 (三解脫門) 超越出去,而臻於圓滿。 這....就是犀牛所理解的止(定)、觀(慧)之道。 平安喜樂漫步的犀牛
由 訪客 » 週四 10月 05, 2023 5:50 am
由 訪客 » 週四 10月 05, 2023 5:49 am
由 小時候的我是學霸 » 週四 10月 05, 2023 5:46 am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