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楞伽經白話心得(64)

發表於 : 週四 4月 21, 2022 1:46 am
訪客
原本經文:「復次,大慧!如金、金剛、佛舍利,得奇特性,終不損壞。大慧!若得無間,有剎那者,聖應非聖,而聖未曾不聖。如金金剛,雖經劫數,稱量不減。云何凡愚,不善於我隱覆之說,於內外一切法作剎那想?」

「復次,大慧!(我所親證之第一義諦真如實性)如金、金剛、佛舍利,得奇特性,終不損壞。大慧!若得無間(智慧),(仍是屬於生滅)有剎那者,(則)聖應非聖,(然)而聖未曾不聖。(何以故?大成就者所親證之第一義諦真如實性)如金金剛,雖經劫數,稱量不減。云何凡愚,不善於我(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隱覆之說,(執著)於內外一切法(妄)作剎那想?」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的「真如實性」,就猶如是「金、金剛、佛舍利」等等奇特之物一般,不管經過了多久,都不會損壞,也不會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增減。

(復次,大慧!(我所親證之第一義諦真如實性)如金、金剛、佛舍利,得奇特性,終不損壞。)

大慧!如果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其所成就的無上智慧,是屬於生滅無常、剎那變壞之法,那麼諸佛如來就不可以稱為具足一切智慧的聖者,然而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的確是具足一切智慧的聖者,因此諸佛如來所成就的無上智慧,並非是屬於生滅無常、剎那變壞之法。

(大慧!若得無間(智慧),(仍是屬於生滅)有剎那者,(則)聖應非聖,(然)而聖未曾不聖。)

大慧!為什麼呢?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就猶如是堅不可摧的金金剛一般,不管經過了多長的時間,其重量都不會有任何的減少,然而諸佛如來所成就的無上智慧,就猶如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一般,不管經過了多長的時間,也都不會有任何的減少。

((何以故?大成就者所親證之第一義諦真如實性)如金金剛,雖經劫數,稱量不減。)

大慧!然而所有一切迷惑的眾生根本沒有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概念,所以不能夠了知通達我對於「真如實性」所作的種種「方便之說」(隱覆之說),因此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總是擺脫不了外在境界表面上的生滅無常、剎那變壞的糾纏,故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云何凡愚,不善於我(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隱覆之說,(執著)於內外一切法(妄)作剎那想?)

注解:

「復次,大慧!(我所親證之第一義諦真如實性)如金、金剛、佛舍利,得奇特性,終不損壞。」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譬喻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就猶如是「金、金剛、佛舍利」等等奇特之物,不管經過了多長的時間,也不會有任何絲毫的損壞。


「大慧!若得無間(智慧),(仍是屬於生滅)有剎那者,(則)聖應非聖,(然)而聖未曾不聖。」

經文中的「無間」是指諸佛如來所成就的永不間斷「無上智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如果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其所成就的無上智慧,是屬於生滅無常、剎那變壞的生滅之法,那麼諸佛如來就不可以稱為具足一切無上智慧的聖者,然而諸佛如來的確是具足一切無上智慧的聖者,所以諸佛如來所成就的無上智慧並非是屬於生滅之法。

如果諸佛如來所成就的無上智慧,是屬於生滅無常、剎那變壞的生滅之法,也就是說諸佛如來有一天還會再度變回迷惑的眾生,若是如此的話,那麼有誰還願意在境界中如實地修行佛道呢?


「(何以故?大成就者所親證之第一義諦真如實性)如金金剛,雖經劫數,稱量不減。」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描述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就猶如是「金金剛」一般,不管經過多長的時間,也絲毫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如果真如實性不存在的話,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真如實性對於所有一切眾生而言,皆有著絕對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云何凡愚,不善於我(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隱覆之說,(執著)於內外一切法(妄)作剎那想?」

經文中的「隱覆之說」指的即是:種種世尊用來描述真如實性所作的「方便之說」。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因此所有一切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之說」。事實上,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無法圓滿地完整地表達佛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所有一切迷惑的眾生根本沒有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概念,所以無法了知種種有關於真如實性的「方便之說」,再加上眾生總是執著於一切諸法終將回歸於生滅無常、剎那變壞的邪說邪見,若是如此的話,那麼就一定會墮入外道所建立的斷滅見。

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慢慢通達諸佛如來所說的種種隱覆之說呢?只有一個辦法,而這個辦法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修行人唯有如實地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慢慢體會種種有關於佛性「方便說」的真實意義。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一切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

然而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作完整的描述,所有一切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之說」(例如不生不滅、不淨不垢、不來不去、不增不減、善即是惡、涅槃即是生死等等詞句),因此我們在看世尊所說經典的時候,尤其是種種有關於真如實性的方便之說,不可以執著於其表面文字上的意思,如果執著於其表面文字上的意思,那麼將無法真正了解世尊到底是在表達什麼。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六波羅蜜滿足,得成正覺。何等為六?」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世尊您曾經說過,如欲成就具備無上智慧的正等正覺,必先成就滿足六種波羅蜜。請問世尊是那六種波羅蜜呢?眾生要如何修行才能夠成就六種波羅蜜呢?

(世尊!如世尊說,六波羅蜜滿足,得成正覺。何等為六?)

注解:

「如世尊說,六波羅蜜滿足,得成正覺。」

經文中的「六波羅蜜滿足」指的即是成就不可思議的「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修行人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菩提智慧,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大慈大悲的本願,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然而世尊所說的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般若等等波羅蜜,皆是屬於相應於佛性的清淨梵行,因此「六波羅蜜滿足」指的正是成就不可思議的「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佛告大慧:波羅蜜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大慧!世間波羅蜜者,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樂色聲香味觸故,滿足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聲聞、緣覺墮攝受涅槃故,行六波羅蜜,樂自己涅槃樂。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於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計著。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起上方便;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羅蜜。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初中後夜,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毘梨耶波羅蜜。妄想悉滅,不墮聲聞涅槃攝受,是禪波羅蜜。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先身轉勝而不可壞,得自覺聖趣,是般若波羅蜜。」


原本經文:「佛告大慧:波羅蜜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大慧!世間波羅蜜者,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樂色聲香味觸故,滿足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

「佛告大慧:波羅蜜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等等三種分別)。大慧!世間波羅蜜者,(凡夫執著)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有無)二邊,為(貪圖)種種受生(善)處,(如是此等修行人)樂(於追逐種種)色聲香味觸故,(如是執著於)滿足(世間)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若成就此世間波羅蜜者,其所成就的是)凡夫神通,及(托)生(於)梵天(種種善樂之處)。」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世尊告訴大慧菩薩說:大慧!我所說的波羅蜜可以分為三種類型。那三種類型呢?其所指的即是「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等等三種類型。

(佛告大慧:波羅蜜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等等三種分別)。)

大慧!何謂世間波羅蜜呢?世間的迷惑眾生、凡夫俗子,他們為什麼要在境界中行六度波羅蜜呢?

這是因為他們希望藉由在境界中行六度波羅蜜,能夠在來世當中,可以往生到比較好的「善處」,因此他們皆是以「有所得」之心,渴望求得能夠對自己有種種大利益的殊勝果報,才在境界中行六度波羅蜜。

然而眾生此種為求得種種殊勝果報的修行心態,並非是完完全全符合清淨梵行的原則,因此他們很容易就會墮入我我所、有無兩邊的虛妄分別,在不知不覺之中,即會長養自己的得失之心,長養自己的貪瞋癡,為了追逐自己今生來世的種種因緣果報享受,而不停地忙碌著。

如果果報不如自己的預期,很容易就會產生退失之心,而不願意繼續在境界中行波羅蜜,因此具有此種不正確的修行心態,即謂之世間波羅蜜。

(大慧!世間波羅蜜者,(凡夫執著)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有無)二邊,為(貪圖)種種受生(善)處,(如是此等修行人)樂(於追逐種種)色聲香味觸故,(如是執著於)滿足(世間)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

大慧!迷惑的眾生此種不圓滿的修行功德,將來往生之時,可以投生梵天善處,並且最多成就世俗的凡夫神通。

((若成就此世間波羅蜜者,其所成就的是)凡夫神通,及(托)生(於)梵天(種種善樂之處)。)

注解:

「佛告大慧:波羅蜜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等等三種分別)。」

經文中的「世間與出世間波羅蜜」皆是屬於不夠圓滿的人天善行。

經文中的「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則是屬於相應於佛性的清淨梵行。

唯有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真正帶領我們眾生遠離一切執著、貪婪與妄想,也才能夠如實地增長我們的菩提智慧,而不再迷戀於種種以「樂受」為主的人天果報。

何謂世尊所說的清淨梵行呢?

世尊所說的清淨梵行,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真如實性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虛妄分別,因此修行人的修行方向,必須盡可能地符合遠離一切虛妄分別的原則。若修行人的修行不符合遠離一切虛妄分別的原則,那麼就不可以稱為清淨的梵行,而是屬於不夠圓滿的人天善行。

何謂不夠圓滿的人天善行呢?其所指的即是:修行人的修行目的,是以貪圖追求種種自身往後的利益為主,因此他們的修行態度,是屬於「有所得」的修行,既然是屬於有所得的修行,那麼不免會產生種種「患得患失」的修行態度,然而此種修行態度,是不正確的。

雖然凡夫俗子的世間波羅蜜,修行不夠圓滿,但也能使修行人往生於梵天善處,並且具備凡夫神通。

如果我們眾生連凡夫俗子的世間波羅蜜,都不願意實踐的話,那麼我們往生善處的機率,將會變得很小,甚至有可能會墮入惡處。

因此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不可以離開「行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原則,所謂「因果不虛」指的正是這個道理。

如果眾生的修行心態,能夠如實回歸於遠離一切虛妄分別的真如實性,以無所得之心如實地在境界中行六度波羅蜜,那麼在一念之間,不夠圓滿的人天善行,頃刻之間將會轉變成究竟圓滿的清淨梵行。

我們修行人該如何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這還需要我們的智慧以及經驗來決定,所以我們大家皆應當從小地方開始做起,就先從我們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就先從最基本的待人處世、應對進退、寬容別人、體諒別人、為他人設想,這一些小地方來做起,慢慢地增長我們的心志,而不可好高騖遠。

增長什麼樣的心志呢?增長我們慈悲的心志、智慧的心志、平等的心志、圓滿順利的心志、不驚不怖的心志、解脫自在的心志、實踐梵行的心志,勇猛精進的心志、永不退轉的等等心志。


「大慧!世間波羅蜜者,(凡夫執著)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有無)二邊,為(貪圖)種種受生(善)處,(如是此等修行人)樂(於追逐種種)色聲香味觸故,(如是執著於)滿足(世間)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若成就此世間波羅蜜者,其所成就的是)凡夫神通,及(托)生(於)梵天(種種善樂之處)。」

經文中的「(凡夫執著)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有無)二邊」指的即是:迷惑的眾生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墮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因此根本擺脫不了外在境界的束縛。

經文中的「為種種受生(善)處,樂色聲香味觸故」指的即是:迷惑的眾生是以「有所得之心」在境界中行六度波羅蜜,希望藉由行六度波羅蜜所得的功德,能夠使自己的來世,能夠往生於梵天善處,並且盡情享受一切梵天的殊勝果報。但如此的修行心態,並無法完完全全相應於清淨的梵行。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之所以願意在世間行六度波羅蜜,是希望自己的來世能夠往生梵天善處,這種以「有所得」之心來修行佛道的態度,是屬於不夠圓滿的人天善行,執著於此種不夠圓滿的人天善行,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長養自己的貪瞋癡,長養自己的執著分別與妄想,如果所求得的果報,不符合自己的期待,那麼很容易就會使修行人產生退失之心,因此此種不夠圓滿的世間波羅蜜,並非是完全屬於世尊所說的清淨梵行。

儘管此種不夠圓滿的世間波羅蜜,並非是完全屬於世尊所說的清淨梵行,但是在「行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原則之下,如果我們眾生連這種世間波羅蜜的人天善行,都不願意去做的話,那麼我們眾生連往生梵天善處的機會,都不可得。

我們眾生的修行態度應該追隨諸佛菩薩的腳步來修行,諸佛菩薩的共同特徵即是慈悲智慧以及梵行,因此我們的修行態度應該本著慈悲喜捨,不要過度執著於自己的修行能否得到利益,如果過度執著於自己的修行利益,那麼就一定離不開得失之心,如果離不開得失之心,那麼又如何能夠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呢?

修行之事並非是一蹴可及,唯有不斷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去摸索何謂清淨梵行,才能夠使自己慢慢成長,也才能夠慢慢地使自己走向正確的菩提之路,而不再迷失方向,這一切的修行過程,我們眾生得自己去體會,就猶如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般。


原本經文:「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聲聞、緣覺墮攝受涅槃故,行六波羅蜜,樂自己涅槃樂。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於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計著。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起上方便,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羅蜜。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初中後夜,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毘梨耶波羅蜜。妄想悉滅,不墮聲聞涅槃攝受,是禪波羅蜜。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先身轉勝,而不可壞,得自覺聖趣,是般若波羅蜜。」

「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是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修行的境界),(然而以有所得之心修行的)聲聞、緣覺墮(於執著)攝受涅槃故,(其所)行(的)六波羅蜜,(是屬於貪圖)樂(求)自己涅槃樂(,因此二乘人的修行態度是不正確的)。(何謂)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修行人若能夠如實)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如實覺)自心二(邊)故,(如實)不生妄想,(如實)於諸趣攝受非(妄想)分(別),(如實於)自心(所現種種)色相不計著。(以無所得之心,)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起上方便(如實受持種種戒行),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羅蜜。即彼妄想不生忍,(如實)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初中後夜,(如實)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如實)妄想不生,是毘梨耶波羅蜜。(如實)妄想悉滅,不墮聲聞(貪圖樂求)涅槃攝受,是禪波羅蜜。自心妄想非性(,遠離一切妄想分別),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如是修行人)先身轉勝,(如是轉識成智)而不可壞,(如是)得自覺聖趣(,而趨於究竟圓滿境界),是般若波羅蜜。」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何謂出世間波羅蜜呢?有些修行不如法的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修行佛道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要讓自己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至於其他人是否能夠離苦得樂,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則不是那麼地關心,因此此種只有顧慮到自己涅槃樂受的修行人,即是屬於修行出世間波羅蜜的二乘人。

(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是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修行的境界),(然而以有所得之心修行的)聲聞、緣覺墮(於執著)攝受涅槃故,(其所)行(的)六波羅蜜,(是屬於貪圖)樂(求)自己涅槃樂(,因此二乘人的修行態度是不正確的)。)

大慧!何謂出世間上上波羅蜜呢?修行人若能夠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即可遠離一切自心所現妄想,遠離一切自心所現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自心所現諸相,而不起任何的執著分別之心,若能夠如此修行,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

((何謂)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修行人若能夠如實)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如實覺)自心二(邊)故,(如實)不生妄想,(如實)於諸趣攝受非(妄想)分(別),(如實於)自心(所現種種)色相不計著。)

大慧!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他們所行的布施波羅蜜,皆是屬於清淨的梵行,修行人的目的是並不是為了自己的人天福報,也不是為了求得自己殊勝的因緣果報,他們所行的布施,皆是屬於無所得之心,本著慈愛、安樂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本願,絕對不要求任何的回報,此等無我無私的大修行者,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

((以無所得之心,)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

大慧!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他們所行的持戒波羅蜜,皆是屬於清淨的梵行,唯有真正隨順清淨梵行的持戒,才能夠讓修行人遠離一切妄想分別,隨順因緣、隨順方便,因時制宜,其修行能夠隨心所欲而不離清淨梵行,此等通達受持清淨持戒的大修行者,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

(起上方便(如實受持種種戒行),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羅蜜。)

大慧!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他們所行的忍辱波羅蜜,皆是屬於清淨的梵行,唯有真正隨順清淨梵行的忍辱,才能夠讓修行人遠離一切妄想分別,修行人若能夠如實知一切諸法皆是屬於生滅無常之法,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並且通達了知唯有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忍辱,才是屬於清淨的梵行,此等通達清淨忍辱與一切眾生無諍的大修行者,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

(即彼妄想不生忍,(如實)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

大慧!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他們所行的精進波羅蜜,皆是屬於清淨的梵行,唯有真正隨順清淨梵行的精進,才能夠讓修行人遠離一切妄想分別,修行人如實了知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才能夠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此等勇猛精進、永不退轉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梵行的修行人,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

(初中後夜,(如實)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如實)妄想不生,是毘梨耶波羅蜜。)

大慧!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他們所行的禪定波羅蜜,皆是屬於清淨的梵行,唯有真正隨順清淨梵行的禪定,才能夠讓修行人遠離一切妄想分別,修行人若能夠如實了知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即可遠離一切禪定樂受的妄想分別境界,而不會像二乘人執著於、迷戀於種種的不可思議的禪定樂受境界,而不可自拔。因此修行人本著無所欲求,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的真如之心來修行,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

((如實)妄想悉滅,不墮聲聞(貪圖樂求)涅槃攝受,是禪波羅蜜。)

大慧!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他們所行的般若波羅蜜,皆是屬於清淨的梵行,唯有真正隨順清淨梵行的般若,才能夠讓修行人遠離一切妄想分別,修行人若能夠如實了知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才能夠不斷地增長自己的般若智慧,也才能夠使自己遠離一切有無兩邊,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到達究竟圓滿的清淨境界,若能夠如此修行的大修行者,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人。

(自心妄想非性(,遠離一切妄想分別),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如是修行人)先身轉勝,(如是轉識成智)而不可壞,(如是)得自覺聖趣(,而趨於究竟圓滿境界),是般若波羅蜜。)

注解:

「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是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修行的境界),(然而以有所得之心修行的)聲聞、緣覺墮(於執著)攝受涅槃故,(其所)行(的)六波羅蜜,(是屬於貪圖)樂(求)自己涅槃樂(,因此二乘人的修行態度是不正確的)。」

俗話說的好,「態度」決定一切。因此所有一切修行佛道的修行人,其修行的態度,將可決定其是否走在正確的菩提路上。

我們眾生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要求得究竟的「解脫自在」,但是如果此等解脫自在只有建立在「個人」的利益之上,那麼就不是「究竟」的解脫自在。

慈悲、智慧以及梵行,這是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的共同特徵,諸佛菩薩之所以為聖人,這是因為諸佛菩薩的修行態度,與一般凡夫俗子的修行態度,是完全不相同的。

凡夫的修行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然而諸佛菩薩的修行,卻是完完全全捨棄自己的利益,而把眾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此等大慈大悲、無所欲求、為救度一切眾生而努力不懈的不可思議修行態度,即是成就具足一切慈悲、智慧以及梵行的重要關鍵。

然而有些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以及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他們的修行態度就比不上諸佛菩薩的修行態度,因為他們是為自己自身的利益而修行,而並非是本著慈愛一切眾生而修行的大格局,因此他們的成就是非常有限的,不僅僅有限,到最後一定會退失菩提之心,而再度淪為凡夫。


「(何謂)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修行人若能夠如實)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如實覺)自心二(邊)故,(如實)不生妄想,(如實)於諸趣攝受非(妄想)分(別),(如實於)自心(所現種種)色相不計著。」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者,皆是本著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境界中實踐清淨梵行,若能夠如此修行,即可遠離一切自心所現的妄想分別,遠離一切自心所現的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自心所現的虛妄諸相,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解脫而得大自在。


「(以無所得之心,)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出世間上上波羅蜜的修行者,其所行的布施,其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安樂一切眾生,而不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更不是為了要有所回報。

此等無我無私、慈愛一切眾生的修行態度,即是我們眾生所要遵循的方向,也唯有如此平等憐憫一切眾生的修行態度,才能夠造就出具足一切慈悲、智慧的大成就者。


「起上方便(如實受持種種戒行),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羅蜜。」

經文中的「尸波羅蜜」即是持戒波羅蜜。

何謂「戒」?「戒」除了世尊所制定的戒律之外,「戒」還有著模仿、效法、倣效之意。模仿、仿效、效法什麼呢?模仿、仿效、效法諸佛菩薩的慈悲、智慧以及梵行。

諸佛菩薩的慈悲、智慧以及梵行就如同是「燈塔」一般,我們只要向著燈塔的方向來走,那麼我們就永遠都不會迷路。所以說「戒」代表著燈塔。故曰「以戒為師」。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若能夠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清淨持戒,即可隨順一切方便,隨順一切因緣,因時制宜、隨心所欲,一切所作所為皆是清淨梵行,而無有任何的障礙。修行人若能夠如此修行,即可遠離一切妄想分別,解脫而得大自在。


「即彼妄想不生忍,(如實)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

不能夠忍辱的人,是無法與智慧契合,所以要與智慧契合必須要能忍辱。

凡事都要與人爭個長短,爭個輸贏,計較到底的人,豈有智慧可生?不僅沒有智慧可生,而且還增長了自己的執著、分別與妄想。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若能夠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清淨忍辱,即可遠離一切爭端,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即使受盡了種種的污辱與踐踏,也不會升起任何的瞋恨之心,修行人若能夠如此成就,即是屬於世尊所說的忍辱仙人。


「初中後夜,(如實)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如實)妄想不生,是毘梨耶波羅蜜。」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所有一切眾生唯有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真實自在。因此修行人若是能夠勇猛精進、永不退轉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可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即是屬於世尊所說的精進波羅蜜。


「(如實)妄想悉滅,不墮聲聞(貪圖樂求)涅槃攝受,是禪波羅蜜。」

何謂禪定?「如實知見」即謂之「禪定」。禪定並非是指單純的四禪八定,單純的四禪八定,並無法將眾生帶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我們眾生如欲到達究竟圓滿的清淨境界,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即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因此執著修習諸外道以及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的四禪八定,並非是成就的「條件」。

如果修行人執著於聲聞緣覺等等二乘人的四禪八定,就一定會執著於種種的四禪八定所帶來的種種「樂受」,誤以為感覺到了種種不可思議的「樂受現象」,就自以為自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此種天真的想法,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未證言證是為大妄語。

諸佛如來之所以為諸佛如來皆是成就「無量功德」所致,皆是具足一切不可思議的慈悲、智慧以及梵行所致,絕非是諸外道所認為的種種不可思議的「樂受現象」。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若是能夠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如實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可遠離一切妄想分別,遠離一切不實的種種禪定樂受境界,若是能夠如此修行,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禪定波羅蜜。


「自心妄想非性(,遠離一切妄想分別),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如是修行人)先身轉勝,(如是轉識成智)而不可壞,(如是)得自覺聖趣(,而趨於究竟圓滿境界),是般若波羅蜜。」

經文中的「自心妄想非性」指的即是:遠離一切妄想分別。

經文中的「先身轉勝而不可壞」指的即是:轉識成智,成就不可思議的無上智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若能夠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可遠離一切自心所現的妄想分別,遠離一切有無兩邊,並且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到達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修行人若是能夠如此修行,即是屬於出世間上上般若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