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心得(42)
發表於 : 週日 4月 03, 2022 12:11 am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云何為菩薩善語義?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這個時候,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就誠如世尊所說,成就的菩薩摩訶薩應當通達一切語和義。
(如世尊所說,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
世尊!何謂菩薩摩訶薩通達一切語和義呢?
(云何為菩薩善語義?)
世尊!何謂語呢?何謂義呢?
(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注解:
「如世尊所說,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
經文中的「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即是在表達:世尊希望所有一切菩薩摩訶薩皆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以及世尊建立在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之上的如來正法。
「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經文中的「語」要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
狹義:
經文中的「語」即是在表達:用來描述「佛性」(真如實性)的方便說。
既然是「方便說」,那麼當然無法真正完整地、圓滿地表達佛性。
例如:以手指月。手是手,然而月亮還是月亮,手與月亮畢竟是不相同的。
廣義:
經文中的「語」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真如實性顯現在境界中的「相用」。真如實性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然而表現在境界中的「相用」則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
經文中的「義 」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云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大慧!云何為義?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原本經文:「佛告大慧:云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佛告大慧:云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反映出眾生)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何謂「語」呢?(云何為語?)
大慧!從眾生口中所說出的種種語言妄想分別,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生。
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受到種種無明妄想分別習氣的薰習,於是透過種種無明習氣的薰習,再配合咽喉脣舌齒齗頰等等發出聲音的器官輔助,於是乎埋藏在眾生內心深處的種種無明妄想與分別,即可以透過語言、名字、聲音等等表現出來。
(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
大慧!因此我(世尊)在這裏所說的「語」即代表著眾生內心深處的種種執著、分別與妄想等無明與煩惱,透過「因緣和合」而生的過程,最後藉由「語言音聲」表現出來。
(彼我言說,(反映出眾生)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注解:
「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眾生內心深處的種種無明、妄想、分別,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生的過程,最後透過種種的「語言聲音」表現出來。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何謂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呢?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前面的經文中已經有提過了。
我們眾生在境界中所發出的種種「語言聲音」,正是可以反映出我們內心深處的種種貪瞋癡、種種妄想分別、種種煩惱與障礙等等。
然而不管是內在的種種「煩惱障礙」,還是外在的種種「語言聲音」,皆是屬於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因此當然也必須要遵循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例如:藉由咽喉脣舌齒齗頰種種不同器官的輔助,就可以發出適當的「語言聲音」,然而所發出的種種「語言聲音」正是眾生內心深處種種無明煩惱的反映。故曰「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
「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眾生內心深處的種種習氣妄想,是可以透過外在的語言音聲表現出來。故曰「因彼我言說,(反映出眾生)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然而不管是內在的習氣妄想,還是外在的語言音聲,皆是屬於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因此皆必須遵循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原本經文:「大慧!云何為義?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大慧!云何為義?謂:(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若能)緣自覺了,(則能)向涅槃城,(待得)習氣身轉變已,(則能入)自覺(聖智)境界,(如實)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何謂「義」呢?(云何為義?)
大慧!所謂的「義」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說的「第一義諦」。
何謂諸佛如來所說的第一義諦呢?其所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佛性遠離一切虛妄分別之相,非文字語言所能表達。
(謂:(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所有一切修行的菩薩摩訶薩,皆應當透過「聞思修慧」的過程,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藉由清淨的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滋長自己的菩提智慧,待得遠離一切習氣妄想之後,自可轉識成智,自可自覺聖智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若能)緣自覺了,(則能)向涅槃城,(待得)習氣身轉變已,(則能入)自覺(聖智)境界。)
大慧!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實地觀察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能夠如實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則能從地至地漸次增進,直到究竟圓滿的佛地,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此修行,即謂之菩薩摩訶薩善「義」。
((如實)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注解:
「大慧!云何為義?謂:(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
經文中的「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真如實性遠離一切虛妄、言說之相。故曰「(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
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如果真如實性不存在的話,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真如實性對於所有一切眾生而言,皆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事實上,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皆無法圓滿地、完整地表達佛性。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修行才能夠與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相應呢?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自在。
阿含經有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一句經文即是充分地表達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其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經文中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指的即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並且唯有透過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故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若能)緣自覺了,(則能)向涅槃城,(待得)習氣身轉變已,(則能入)自覺(聖智)境界,(如實)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修行的菩薩摩訶薩皆應當如實地觀察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修行的依歸,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唯有如此才能夠遠離一切的習氣妄想,待得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到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此修行,即謂之菩薩摩訶薩善解諸佛如來所說的第一義諦。
「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
經文中的「如是義」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如是義」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佛性)。
用:
經文中的「如是義」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
「習氣身轉變已。」
這一句經文指的即是「轉識成智」。
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轉識成智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我們的「成就」必須建立在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之上,若違反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最後將會是一場空夢,然而「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則正是完完全全符合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復次,大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譬如種種幻,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聖賢也。」
原本經文:「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如實)觀語與義,(其關係)非異非不異;(如實)觀義與語,(其關係)亦復如是(非異非不異)。若語異義者,則不因(方便)語辯義,而以(方便)語入義,如燈照色。」(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善於通達「語」以及「義」真實意義的菩薩摩訶薩,皆能夠如實地了知「語」以及「義」其之間的關係是「非異非不異」。
(善語義菩薩摩訶薩,(如實)觀語與義,(其關係)非異非不異;(如實)觀義與語,(其關係)亦復如是(非異非不異)。)
大慧!如果「語」以及「義」其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那麼又何以能夠憑藉著「言語文字」來了解「義」所要表達的道理呢?因此「言語文字」與所要表達的「義」,其之間是有著一定的關聯性。
(若語異義者,則不因(方便)語辯義。)
大慧!因此以適當的「言語文字」確實可以引導眾生契入深奧難解的「第一義諦」。
這些語言文字的「方便說」,就猶如是尋找物品的燈火一般,如果沒有燈火的引導,那麼又如何能夠在黑暗中找到物品呢?
例如: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但是諸佛如來為了要讓眾生契入真如實性的真實義理,所以諸佛如來運用了許多的「善巧方便說」,希望聽法的眾生,能夠藉由種種「善巧方便說」的引導,而能夠慢慢地了知、通達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
(而以(方便)語入義,如燈照色。)
注解: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如實)觀語與義,(其關係)非異非不異;(如實)觀義與語,(其關係)亦復如是(非異非不異)。」
經文中的「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指的即是:所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經文中的「語」要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
狹義:
經文中的「語」指的即是:用來描述第一義諦的種種「方便說」。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但是如果連這一些描述佛性的「方便譬喻」都沒有的話,那麼世尊要如何來引導眾生了解何謂真如實性呢?
所以運用適當的「方便說」來描述真如實性,是必要的手段,因此生滅無常的「言語文字」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其之間是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故曰「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
廣義:
經文中的「語」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形的、無形的、有情的、無情的通通包括在內。
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
如果真如實性不存在的話,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真如實性對於所有一切諸法萬物而言,皆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故曰「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呢?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必須要有存在於佛性上「內因」的參與,才能夠產生。因此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才會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因此所有一切諸法萬物與真如實性的關係皆是非異非不異。
「若語異義者,則不因(方便)語辯義,而以(方便)語入義,如燈照色。」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如果用來表達「第一義諦」(義)的「語言文字方便說」(語),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一點關聯性也沒有,那麼眾生就無法藉由文字語言的方便說,來了知、通達深不可測的真如實性。
但是修行的眾生的確可以藉由諸佛如來所開示的種種方便說,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而最後悟入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
因此諸佛如來所開示的種種「方便說」(語),是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義),其之間確實存在著關聯性。
此種關聯性就猶如是拿著燈火在黑暗的地方尋找物品一般,如果沒有燈火的照耀,那麼又怎麼能夠在黑暗的地方尋找物品呢?故曰「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
例如:對於此種的關聯性,我們可以常常看到一個非常恰當的譬喻。那就是「以手指月」。
月亮代表著真如實性,而手指則代表著關聯於真如實性的「方便說」。順著手指的方向,我們就可以看到月亮,因此種種的「方便說」與「真如實性」,其之間是有著關聯性。
但畢竟月亮是月亮,手指是手指,月亮與手指畢竟是不相同的,所以我們在看有關於在表達真如實性的種種方便之說,不可以執著於其表面上的文字意思,如果執著於其表面文字上的意思,那麼將無法了解真如實性的真實意義。
我們可以常常看到用來描述真如實性的一些「方便說」,例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淨不垢等等文字語言章句,這一些全部都是佛性的「方便說」。
然而我們無法直接利用佛性的方便說,必須要將佛性的「方便說」加以引申之後,才能夠對我們眾生有實際的幫助。加以引申之後的佛性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最後才能夠引領我們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鐵律,也是其他一切佛世界的鐵律。
原本經文:「大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譬如種種幻,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聖賢也。」
「大慧!(一切諸法其體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自性(本來)涅槃,(諸佛如來所說之)三乘一乘心自性等(一切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執著於)緣言說義計著,(則)墮(外道)建立及誹謗見。(外道)異建立,(外道)異妄想。(一切諸法)如幻種種妄想現,(一切諸法)譬如種種幻,(然)凡愚眾生作異妄想(分別),非聖賢也。」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並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真如實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因此修行人如果執著於諸佛如來種種用來描述「真如實性」所作的方便之說,那麼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造作出種種毀謗如來正法的外道邪說邪見。
(大慧!(一切諸法其體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自性(本來)涅槃,(諸佛如來所說之)三乘一乘心自性等(一切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執著於)緣言說義計著,(則)墮(外道)建立及誹謗見。)
大慧!所有一切眾生若是執著於用來描述真如實性的種種「方便說」,那麼就一定會墮入外道的有無兩邊,接著便會造作出種種毀謗「如來正法」的邪說邪見。
((外道)異建立,(外道)異妄想。)
大慧!例如: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夢幻一般地虛妄不實,但是迷惑的眾生卻執著地去追逐這一些虛妄不實的俗物、俗法,卻不知當下回歸於諸法萬物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佛性),即可獲得究竟圓滿的菩提智慧,因此迷惑的眾生如此虛妄分別的作為,並非是聖賢的作為。
((一切諸法)如幻種種妄想現,(一切諸法)譬如種種幻,(然)凡愚眾生作異妄想(分別),非聖賢也。)
注解:
「大慧!(一切諸法其體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自性(本來)涅槃,(諸佛如來所說之)三乘一乘心自性等(一切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執著於)緣言說義計著,(則)墮(外道)建立及誹謗見。」
經文中的「不生不滅」即是用來描述佛性的「方便說」。
經文中的「自性涅槃」即是在表達:眾生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不生不滅、本自涅槃、無有任何的虛妄分別。
經文中的「不生不滅,自性涅槃」即是在描述: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經文中的「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
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必須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的修行依歸,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有所修行,那麼皆是屬於邪行。故曰「(諸佛如來所說之)三乘一乘心自性等(一切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佛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因此如果修行人執著於表面文字上的佛性方便說,那麼就一定會墮入有、無兩邊,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造作出種種毀謗如來正法的邪說邪見。故曰「如(執著於)緣言說義計著,(則)墮(外道)建立及誹謗見。」
「(外道)異建立,(外道)異妄想。」
經文中的「異建立,異妄想」指的即是:外道的不實建立,不實妄想。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迷惑的眾生執著於用來描述佛性的種種「方便說」,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造作出種種毀謗如來正法的外道邪說邪見。
「(一切諸法)如幻種種妄想現,(一切諸法)譬如種種幻,(然)凡愚眾生作異妄想(分別),非聖賢也。」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總是執著於、迷戀於表現在境界中種種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而愚痴地執以為實,卻不知當下回歸於遠離一切有無、遠離一切虛妄分別、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即是菩提智慧、解脫自在之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彼言既妄想, 建立於諸法,
以彼建立故, 死墮泥犁中。
陰中無有我, 陰非即是我,
不如彼妄想, 亦復非無我。
一切悉有性, 如凡愚妄想,
若如彼所見, 一切應見諦。
一切法無性, 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 亦非無所有。」
「彼言既妄想, 建立於諸法,
以彼建立故, 死墮泥犁中。」
經文中的「泥犁」意思就是:地獄。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如果修行人執著於佛性表面文字上的方便說,那麼將無法真正地了解世尊到底是在表達什麼。
不僅無法了知、通達佛性的真實意義,而且可能還會因為對於佛性的錯誤認知,而造作出種種誤人誤己、壞人法身慧命的邪說邪見。故曰「彼言既妄想,建立於諸法,以彼建立(邪說邪見)故,死墮泥犁中」。
「陰中無有我, 陰非即是我,
不如彼妄想, 亦復非無我。」
經文中的「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即是在描述佛性。
佛性非陰非不陰、非我非不我、非陰非我、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故方便曰「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
所有一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五蘊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是五蘊其本自具足、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佛性)卻是不生不滅。
因此生滅無常的種種妄想分別,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畢竟是不相同的。但是我們眾生那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
「不如彼妄想,亦復非無我。」
根據其他兩種翻譯的版本,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不實彼妄想,亦復非無有。
經文中的「不實彼妄想」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種種虛妄分別,當然也是屬於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就有如是夢幻一般地虛妄不實,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並不是說: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不存在或是不曾存在過。
在前面世尊有提過「無所有增上慢空見」的邪見外道,這一類的邪見外道他們執著於所有一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種種貪瞋癡,皆是屬於虛妄不實的幻相,根本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麼又何須費力地在境界中消除自己內心深處的貪瞋癡呢?
這一類的邪見外道即是秉持著眼不見為淨、鴕鳥心態的修行態度,如此愚昧的修行心態,又如何能夠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呢?故曰「不如(實)彼妄想,亦復非無我(有)」。
「一切悉有性, 如凡愚妄想,
若如彼所見, 一切應見諦。」
經文中的「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執著地認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真實不虛的「實體」,因此迷惑的眾生才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實體」,卻不知如此去追逐一切的貪婪慾望,正是妨礙自己菩提智慧的最大障礙。
經文中的「若如彼(眾生虛妄)所見,一切(眾生)應(早)見諦」即是在表達:
所有一切諸佛如來辛苦地為眾生演說種種甚深法義,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引導一切眾生能夠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進一步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如此一步一步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並進而慢慢遠離一切世俗的虛妄分別。
然而迷惑的眾生卻執著地認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真實不虛的「實體」,若是如此的話,那麼迷惑的眾生就應該早已經親證了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早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才對。
但事實上,迷惑的眾生並沒有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如果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那麼迷惑的眾生如何還會具足一切貪瞋癡,具足一切種種的執著、分別與妄想呢?故曰「若如彼(眾生虛妄)所見,一切(眾生)應(早)見諦。」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親證「真如實性」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一切法無性, 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 亦非無所有。」
「一切法無性,淨穢悉無有。」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描述佛性。
經文中的「一切法」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佛性不生不滅、非性非不性、非淨非穢、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故曰「一切法無性,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亦非無所有。」
經文中的「不實如彼見」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經文中的「亦非無所有」即是在表達: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是的確存在的。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夢幻一般地虛妄不實,但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卻是的確存在的。故曰「不實如彼見,亦非無所有」。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這個時候,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就誠如世尊所說,成就的菩薩摩訶薩應當通達一切語和義。
(如世尊所說,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
世尊!何謂菩薩摩訶薩通達一切語和義呢?
(云何為菩薩善語義?)
世尊!何謂語呢?何謂義呢?
(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注解:
「如世尊所說,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
經文中的「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即是在表達:世尊希望所有一切菩薩摩訶薩皆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以及世尊建立在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之上的如來正法。
「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經文中的「語」要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
狹義:
經文中的「語」即是在表達:用來描述「佛性」(真如實性)的方便說。
既然是「方便說」,那麼當然無法真正完整地、圓滿地表達佛性。
例如:以手指月。手是手,然而月亮還是月亮,手與月亮畢竟是不相同的。
廣義:
經文中的「語」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真如實性顯現在境界中的「相用」。真如實性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然而表現在境界中的「相用」則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
經文中的「義 」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云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大慧!云何為義?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原本經文:「佛告大慧:云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佛告大慧:云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反映出眾生)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何謂「語」呢?(云何為語?)
大慧!從眾生口中所說出的種種語言妄想分別,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生。
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受到種種無明妄想分別習氣的薰習,於是透過種種無明習氣的薰習,再配合咽喉脣舌齒齗頰等等發出聲音的器官輔助,於是乎埋藏在眾生內心深處的種種無明妄想與分別,即可以透過語言、名字、聲音等等表現出來。
(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
大慧!因此我(世尊)在這裏所說的「語」即代表著眾生內心深處的種種執著、分別與妄想等無明與煩惱,透過「因緣和合」而生的過程,最後藉由「語言音聲」表現出來。
(彼我言說,(反映出眾生)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注解:
「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眾生內心深處的種種無明、妄想、分別,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生的過程,最後透過種種的「語言聲音」表現出來。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何謂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呢?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前面的經文中已經有提過了。
我們眾生在境界中所發出的種種「語言聲音」,正是可以反映出我們內心深處的種種貪瞋癡、種種妄想分別、種種煩惱與障礙等等。
然而不管是內在的種種「煩惱障礙」,還是外在的種種「語言聲音」,皆是屬於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因此當然也必須要遵循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例如:藉由咽喉脣舌齒齗頰種種不同器官的輔助,就可以發出適當的「語言聲音」,然而所發出的種種「語言聲音」正是眾生內心深處種種無明煩惱的反映。故曰「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
「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眾生內心深處的種種習氣妄想,是可以透過外在的語言音聲表現出來。故曰「因彼我言說,(反映出眾生)妄想習氣計著生。是名為語。」
然而不管是內在的習氣妄想,還是外在的語言音聲,皆是屬於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因此皆必須遵循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原本經文:「大慧!云何為義?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大慧!云何為義?謂:(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若能)緣自覺了,(則能)向涅槃城,(待得)習氣身轉變已,(則能入)自覺(聖智)境界,(如實)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何謂「義」呢?(云何為義?)
大慧!所謂的「義」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說的「第一義諦」。
何謂諸佛如來所說的第一義諦呢?其所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佛性遠離一切虛妄分別之相,非文字語言所能表達。
(謂:(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所有一切修行的菩薩摩訶薩,皆應當透過「聞思修慧」的過程,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藉由清淨的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滋長自己的菩提智慧,待得遠離一切習氣妄想之後,自可轉識成智,自可自覺聖智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若能)緣自覺了,(則能)向涅槃城,(待得)習氣身轉變已,(則能入)自覺(聖智)境界。)
大慧!修行的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實地觀察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能夠如實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則能從地至地漸次增進,直到究竟圓滿的佛地,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此修行,即謂之菩薩摩訶薩善「義」。
((如實)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注解:
「大慧!云何為義?謂:(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
經文中的「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真如實性遠離一切虛妄、言說之相。故曰「(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
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如果真如實性不存在的話,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真如實性對於所有一切眾生而言,皆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事實上,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皆無法圓滿地、完整地表達佛性。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修行才能夠與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相應呢?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自在。
阿含經有云: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一句經文即是充分地表達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其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經文中的「梵行已立、所作已作」指的即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並且唯有透過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故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若能)緣自覺了,(則能)向涅槃城,(待得)習氣身轉變已,(則能入)自覺(聖智)境界,(如實)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修行的菩薩摩訶薩皆應當如實地觀察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修行的依歸,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唯有如此才能夠遠離一切的習氣妄想,待得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到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
菩薩摩訶薩若能夠如此修行,即謂之菩薩摩訶薩善解諸佛如來所說的第一義諦。
「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
經文中的「如是義」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如是義」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佛性)。
用:
經文中的「如是義」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
「習氣身轉變已。」
這一句經文指的即是「轉識成智」。
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轉識成智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我們的「成就」必須建立在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之上,若違反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最後將會是一場空夢,然而「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則正是完完全全符合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復次,大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譬如種種幻,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聖賢也。」
原本經文:「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如實)觀語與義,(其關係)非異非不異;(如實)觀義與語,(其關係)亦復如是(非異非不異)。若語異義者,則不因(方便)語辯義,而以(方便)語入義,如燈照色。」(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善於通達「語」以及「義」真實意義的菩薩摩訶薩,皆能夠如實地了知「語」以及「義」其之間的關係是「非異非不異」。
(善語義菩薩摩訶薩,(如實)觀語與義,(其關係)非異非不異;(如實)觀義與語,(其關係)亦復如是(非異非不異)。)
大慧!如果「語」以及「義」其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那麼又何以能夠憑藉著「言語文字」來了解「義」所要表達的道理呢?因此「言語文字」與所要表達的「義」,其之間是有著一定的關聯性。
(若語異義者,則不因(方便)語辯義。)
大慧!因此以適當的「言語文字」確實可以引導眾生契入深奧難解的「第一義諦」。
這些語言文字的「方便說」,就猶如是尋找物品的燈火一般,如果沒有燈火的引導,那麼又如何能夠在黑暗中找到物品呢?
例如: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但是諸佛如來為了要讓眾生契入真如實性的真實義理,所以諸佛如來運用了許多的「善巧方便說」,希望聽法的眾生,能夠藉由種種「善巧方便說」的引導,而能夠慢慢地了知、通達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
(而以(方便)語入義,如燈照色。)
注解: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如實)觀語與義,(其關係)非異非不異;(如實)觀義與語,(其關係)亦復如是(非異非不異)。」
經文中的「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指的即是:所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經文中的「語」要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
狹義:
經文中的「語」指的即是:用來描述第一義諦的種種「方便說」。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但是如果連這一些描述佛性的「方便譬喻」都沒有的話,那麼世尊要如何來引導眾生了解何謂真如實性呢?
所以運用適當的「方便說」來描述真如實性,是必要的手段,因此生滅無常的「言語文字」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其之間是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故曰「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
廣義:
經文中的「語」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形的、無形的、有情的、無情的通通包括在內。
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
如果真如實性不存在的話,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真如實性對於所有一切諸法萬物而言,皆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故曰「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呢?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必須要有存在於佛性上「內因」的參與,才能夠產生。因此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才會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因此所有一切諸法萬物與真如實性的關係皆是非異非不異。
「若語異義者,則不因(方便)語辯義,而以(方便)語入義,如燈照色。」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如果用來表達「第一義諦」(義)的「語言文字方便說」(語),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一點關聯性也沒有,那麼眾生就無法藉由文字語言的方便說,來了知、通達深不可測的真如實性。
但是修行的眾生的確可以藉由諸佛如來所開示的種種方便說,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而最後悟入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
因此諸佛如來所開示的種種「方便說」(語),是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義),其之間確實存在著關聯性。
此種關聯性就猶如是拿著燈火在黑暗的地方尋找物品一般,如果沒有燈火的照耀,那麼又怎麼能夠在黑暗的地方尋找物品呢?故曰「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
例如:對於此種的關聯性,我們可以常常看到一個非常恰當的譬喻。那就是「以手指月」。
月亮代表著真如實性,而手指則代表著關聯於真如實性的「方便說」。順著手指的方向,我們就可以看到月亮,因此種種的「方便說」與「真如實性」,其之間是有著關聯性。
但畢竟月亮是月亮,手指是手指,月亮與手指畢竟是不相同的,所以我們在看有關於在表達真如實性的種種方便之說,不可以執著於其表面上的文字意思,如果執著於其表面文字上的意思,那麼將無法了解真如實性的真實意義。
我們可以常常看到用來描述真如實性的一些「方便說」,例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淨不垢等等文字語言章句,這一些全部都是佛性的「方便說」。
然而我們無法直接利用佛性的方便說,必須要將佛性的「方便說」加以引申之後,才能夠對我們眾生有實際的幫助。加以引申之後的佛性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最後才能夠引領我們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清淨自在。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鐵律,也是其他一切佛世界的鐵律。
原本經文:「大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譬如種種幻,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聖賢也。」
「大慧!(一切諸法其體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自性(本來)涅槃,(諸佛如來所說之)三乘一乘心自性等(一切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執著於)緣言說義計著,(則)墮(外道)建立及誹謗見。(外道)異建立,(外道)異妄想。(一切諸法)如幻種種妄想現,(一切諸法)譬如種種幻,(然)凡愚眾生作異妄想(分別),非聖賢也。」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並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真如實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因此修行人如果執著於諸佛如來種種用來描述「真如實性」所作的方便之說,那麼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造作出種種毀謗如來正法的外道邪說邪見。
(大慧!(一切諸法其體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自性(本來)涅槃,(諸佛如來所說之)三乘一乘心自性等(一切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執著於)緣言說義計著,(則)墮(外道)建立及誹謗見。)
大慧!所有一切眾生若是執著於用來描述真如實性的種種「方便說」,那麼就一定會墮入外道的有無兩邊,接著便會造作出種種毀謗「如來正法」的邪說邪見。
((外道)異建立,(外道)異妄想。)
大慧!例如: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夢幻一般地虛妄不實,但是迷惑的眾生卻執著地去追逐這一些虛妄不實的俗物、俗法,卻不知當下回歸於諸法萬物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佛性),即可獲得究竟圓滿的菩提智慧,因此迷惑的眾生如此虛妄分別的作為,並非是聖賢的作為。
((一切諸法)如幻種種妄想現,(一切諸法)譬如種種幻,(然)凡愚眾生作異妄想(分別),非聖賢也。)
注解:
「大慧!(一切諸法其體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自性(本來)涅槃,(諸佛如來所說之)三乘一乘心自性等(一切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執著於)緣言說義計著,(則)墮(外道)建立及誹謗見。」
經文中的「不生不滅」即是用來描述佛性的「方便說」。
經文中的「自性涅槃」即是在表達:眾生本自具足的「真如實性」不生不滅、本自涅槃、無有任何的虛妄分別。
經文中的「不生不滅,自性涅槃」即是在描述: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
經文中的「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
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必須以真如實性作為唯一的修行依歸,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有所修行,那麼皆是屬於邪行。故曰「(諸佛如來所說之)三乘一乘心自性等(一切諸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佛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因此如果修行人執著於表面文字上的佛性方便說,那麼就一定會墮入有、無兩邊,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造作出種種毀謗如來正法的邪說邪見。故曰「如(執著於)緣言說義計著,(則)墮(外道)建立及誹謗見。」
「(外道)異建立,(外道)異妄想。」
經文中的「異建立,異妄想」指的即是:外道的不實建立,不實妄想。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迷惑的眾生執著於用來描述佛性的種種「方便說」,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造作出種種毀謗如來正法的外道邪說邪見。
「(一切諸法)如幻種種妄想現,(一切諸法)譬如種種幻,(然)凡愚眾生作異妄想(分別),非聖賢也。」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總是執著於、迷戀於表現在境界中種種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而愚痴地執以為實,卻不知當下回歸於遠離一切有無、遠離一切虛妄分別、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即是菩提智慧、解脫自在之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彼言既妄想, 建立於諸法,
以彼建立故, 死墮泥犁中。
陰中無有我, 陰非即是我,
不如彼妄想, 亦復非無我。
一切悉有性, 如凡愚妄想,
若如彼所見, 一切應見諦。
一切法無性, 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 亦非無所有。」
「彼言既妄想, 建立於諸法,
以彼建立故, 死墮泥犁中。」
經文中的「泥犁」意思就是:地獄。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如果修行人執著於佛性表面文字上的方便說,那麼將無法真正地了解世尊到底是在表達什麼。
不僅無法了知、通達佛性的真實意義,而且可能還會因為對於佛性的錯誤認知,而造作出種種誤人誤己、壞人法身慧命的邪說邪見。故曰「彼言既妄想,建立於諸法,以彼建立(邪說邪見)故,死墮泥犁中」。
「陰中無有我, 陰非即是我,
不如彼妄想, 亦復非無我。」
經文中的「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即是在描述佛性。
佛性非陰非不陰、非我非不我、非陰非我、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故方便曰「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
所有一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五蘊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是五蘊其本自具足、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佛性)卻是不生不滅。
因此生滅無常的種種妄想分別,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畢竟是不相同的。但是我們眾生那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
「不如彼妄想,亦復非無我。」
根據其他兩種翻譯的版本,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不實彼妄想,亦復非無有。
經文中的「不實彼妄想」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種種虛妄分別,當然也是屬於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就有如是夢幻一般地虛妄不實,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並不是說: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不存在或是不曾存在過。
在前面世尊有提過「無所有增上慢空見」的邪見外道,這一類的邪見外道他們執著於所有一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種種貪瞋癡,皆是屬於虛妄不實的幻相,根本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麼又何須費力地在境界中消除自己內心深處的貪瞋癡呢?
這一類的邪見外道即是秉持著眼不見為淨、鴕鳥心態的修行態度,如此愚昧的修行心態,又如何能夠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呢?故曰「不如(實)彼妄想,亦復非無我(有)」。
「一切悉有性, 如凡愚妄想,
若如彼所見, 一切應見諦。」
經文中的「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執著地認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真實不虛的「實體」,因此迷惑的眾生才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實體」,卻不知如此去追逐一切的貪婪慾望,正是妨礙自己菩提智慧的最大障礙。
經文中的「若如彼(眾生虛妄)所見,一切(眾生)應(早)見諦」即是在表達:
所有一切諸佛如來辛苦地為眾生演說種種甚深法義,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引導一切眾生能夠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進一步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如此一步一步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並進而慢慢遠離一切世俗的虛妄分別。
然而迷惑的眾生卻執著地認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真實不虛的「實體」,若是如此的話,那麼迷惑的眾生就應該早已經親證了不可思議的「真如實性」,早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才對。
但事實上,迷惑的眾生並沒有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如果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那麼迷惑的眾生如何還會具足一切貪瞋癡,具足一切種種的執著、分別與妄想呢?故曰「若如彼(眾生虛妄)所見,一切(眾生)應(早)見諦。」
那麼我們眾生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親證「真如實性」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一切法無性, 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 亦非無所有。」
「一切法無性,淨穢悉無有。」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描述佛性。
經文中的「一切法」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佛性不生不滅、非性非不性、非淨非穢、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故曰「一切法無性,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亦非無所有。」
經文中的「不實如彼見」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經文中的「亦非無所有」即是在表達: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是的確存在的。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夢幻一般地虛妄不實,但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卻是的確存在的。故曰「不實如彼見,亦非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