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楞伽經白話心得(10)

發表於 : 週五 3月 25, 2022 10:27 pm
訪客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謂自心現性非性,離有非有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馬等角,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妄想故。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覺聖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識攝、所攝相轉,愚夫墮生住滅二見,悕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賢聖也。大慧!於彼應當修學。」

這一整段經文仍然在強調「佛性」的重要,若不能通達佛性義,則當面對境界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升起煩惱與障礙。


原本經文:「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

「復次,大慧!一切法(體性)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一切眾生不管是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其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是所有一切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如來所親證的,是的確存在的。

(一切法(體性)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

注解:

經文中「一切法不生」其中的「一切法」是指其「法性」、「體性」而言。而並非是指:可以直接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何謂「一切法」的「法性」、「體性」呢?

其所指的即是:所有一切眾生(包括一切有情、無情、有形、無形等等)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而一切諸法其體性皆是同一體性,同一法身,同一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

經文中的「一切法不生」即是在描述佛性。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生或是不生的意思。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佛性不生不滅、非法非不法、非生非不生。故方便曰「一切法(性)不生」。

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佛性的存在,對於所有一切的眾生是必須的。

也就是說:所有一切眾生皆是以佛性作為唯一的「依歸」。

經文中的「一切法不生」(非生非不生)即是佛性的「方便說」。

世尊所說的所有一切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

世尊所說的「法印」指的即是「佛性」。世尊為所有一切眾生所宣說的「無常、苦、空、無我」等等諸法,皆是以「佛性」作為基礎所演變而來。故曰「一切法(性)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

我們眾生之所以會有「生死輪迴」的現象,完全是由於「佛性存在的緣故,然而我們眾生的「了脫生死」所依靠的仍然是佛性,所以說佛性對於我們眾生有著絕對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很多人在修習佛法的時候,總是說無入手處,很多人在看世尊所說的經典之時,總是困難重重、障礙處處,根本看不懂世尊到底是在說什麼。

為什麼會如此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根本不明瞭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是什麼?

若是不能明瞭世尊所說「第一義諦」指的是什麼,那保証你一定看不懂世尊所說的經文。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

就如同經文中「一切法(體性)不生」的描述,光是這一句經文,就會有很多的人感到困惑。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根本沒有世尊所說「佛性」的概念。若是沒有世尊所說「佛性」的概念,那在看經文的時候,一定會陷入「體用不分」的矛盾障礙。

什麼是「體」呢?

「體」指的即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體性」。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若是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這個道理大家一定要把它永遠地記在心裏。

什麼是「用」呢?

凡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已知的、未知的、內在的、外在的,通通都是「佛性」在境界中所顯現的「相用」。這個道理大家一定要把它永遠地記在心裏。

然而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相用)是如何來的呢?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然而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是不生不滅、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周遍一切法界。

那麼經文中的「一切法不生」有沒有跟現實的境界有所衝突呢?

當然沒有。因為經文中的「一切法」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而並不是指直接表現在境界中有情、無情、有形、無形等等的「諸法萬物」(相用)。

經過了以上的解釋,希望大家對於經文中的「一切法(性)不生」能夠有正確的認識。


原本經文:「所以者何?謂自心現性非性,離有非有生故。」

「所以者何?謂(迷惑眾生)自心現性非性(,如是落入有無兩邊而不自知),(然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有非有生故。」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為什麼諸佛如來說一切「法性」不生呢?(所以者何?)

大慧!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然而所有一切迷惑的眾生卻執著、迷戀於此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以至於在不知不覺之中,落入有、無兩邊,具足了種種的貪瞋癡,具足了種種的執著、分別與妄想,而不可自拔。

(謂(迷惑眾生)自心現性非性(,如是落入有無兩邊而不自知)。)

大慧!唯有一切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才能夠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彼岸。

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遠離一切的有無兩邊,遠離一切的意識妄想分別之心,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真如實性」非有非無、非有非不有、非無非不無、非生非不生,所有表現在境界中的俗物、俗法,皆不能夠圓滿地、完整地表達佛性。

((然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有非有生故。)

注解:

經文中的「自心現性非性」指的即是:自心所現性非性。

經文中的「自心現性非性」其中的「性非性」意思就是:有、無。

何謂自心所現性非性?其所指的即是:迷惑的眾生總是落入有無兩邊,總是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而不自知。

經文中的「謂自心(所)現性非性」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迷惑的眾生,只有觀察到諸法萬物膚淺且表淺的「表面有無現象」,而並沒有觀察到所有一切諸法萬物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故曰「謂(迷惑眾生)自心現性非性(,如是落入有無兩邊而不自知)」。

經文中的「離有非有生故」即是在描述「佛性」。

其所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心意識思維的妄想,非有非無、非有非不有、非無非不無、非生非不生。故曰「(真如實性)離有非有生故」。


原本經文:「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馬等角,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妄想故。」

「大慧!一切性(本自具足真如實性如是)不生(亦不滅),一切法(本自具足真如實性)如兔馬等角(亦如是不生),(然而迷惑眾生不能了知真如實性如是不生不滅,故)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不實)妄想(有無生滅)故。」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法性、佛性),並無法直接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就好像是「兔馬」的角一般,是無法直接表現在境界中。

(大慧!一切性(本自具足真如實性如是)不生(亦不滅),一切法(本自具足真如實性)如兔馬等角(亦如是不生)。)

大慧!但是一切愚癡凡夫,由於不解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佛性),而對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以生滅無常的世俗之法妄加地分別,以致於產生了種種不實的妄想,產生了種種荒謬的邪知邪見。

((然而迷惑眾生不能了知真如實性如是不生不滅,故)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不實)妄想(有無生滅)故。)

注解:

經文中的「一切性不生」即是在描述佛性。

經文中的「一切性」指的即是「佛性」。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佛性非生非不生。故方便曰「一切性不生」。

經文中的「一切法如兔馬等角」要分為兩種解釋。

第一種:(以第一種解釋較為合適)
經文中的「一切法如兔馬等角」即是在描述佛性。

經文中的「一切法」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

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

經文中的「一切法如兔馬等角」即是在譬喻: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無法直接表現在生滅無常的境界中,就好像是兔、馬的角一般,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是不存在於現實的境界中。

佛性無法用文字體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事實上,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無法圓滿地、完整地表達佛性。故譬喻曰「一切法(本自具足真如實性)如兔馬等角(亦如是不生)」。

第二種:
經文中的「一切法」即是在表達:直接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經文中的「一切法如兔馬等角」即是在表達: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就如同是「兔馬等角」一樣地虛幻不實。故譬喻曰「一切法如兔馬等角」。

世尊常用「虛幻不實」來形容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只是世尊的「方便說」,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要對治我們眾生頑強且堅固的執著、分別與妄想。而並不是說: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不存在或是不曾存在過。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呢?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後面的經文中會提到。

經文中的「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妄想故」即是在表達:愚痴的凡夫眾生,不能夠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迷惑的眾生當面對境界的時候,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故曰「(然而迷惑眾生不能了知真如實性如是不生不滅,故)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不實)妄想(有無生滅)故」。


原本經文:「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覺聖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

「大慧!一切法(本自具足真如實性)不生,(此是)自覺聖智趣境界者(,所證之境界),(如是)一切性自性相(本自具足真如實性)不生,(如是真如實性)非彼愚夫妄想(有無)二境界。」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非生非不生)的「真如實性」,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親證之。

(大慧!一切法(本自具足真如實性)不生,(此是)自覺聖智趣境界者(,所證之境界)。)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非生非不生)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並非是愚癡凡夫落於有無兩邊的心意識思維妄想,所能夠理解體會的。

((如是)一切性自性相(本自具足真如實性)不生,(如是真如實性)非彼愚夫妄想(有無)二境界。)

注解:

經文中的「一切法不生」即是在描述佛性。佛性非生非不生。故方便曰「一切法(性)不生」。

經文中的「自覺聖智趣境界者」指的即是: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

經文中的「一切法不生,自覺聖智趣境界者」即是在表達: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親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故曰「一切法(本自具足真如實性)不生,(此是)自覺聖智趣境界者(,所證之境界)」。

經文中「一切性、自性相不生」即是在描述佛性。

其中的「一切性」、「自性相」是指其體性而言,而其體性即是佛性。

經文中的「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總是落入有無兩邊,總是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根本不能夠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故曰「(如是真如實性)非彼愚夫妄想(有無)二境界。」


原本經文:「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識攝、所攝相轉。愚夫墮生住滅二見,悕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賢聖也。」

「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如是)藏識攝、所攝相轉(,故能現一切境界)。(然)愚夫墮生住滅(有無)二見,(如是妄想)悕望一切性生。(如是愚夫一切)有非有妄想生,(此)非賢聖也。」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所有一切眾生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若是沒有諸識以及諸識相的產生,那麼眾生將無法察覺得知任何諸法萬物的存在。

(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如是)藏識攝、所攝相轉(,故能現一切境界)。)

大慧!但是所有一切迷惑眾生,卻總是迷戀於、執著於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無常生滅的諸法萬物,並且執著於自己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例如財富、名利、貪瞋癡等等諸俗法),彷彿失去了這一些「覺知感受」就無法生存似的,所以迷惑眾生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而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然)愚夫墮生住滅(有無)二見,(如是妄想)悕望一切性生。)

大慧!迷惑的眾生執著於「有、非有」、無常生滅的諸法萬物,並且導致了眾生產生無數的妄想與分別。這一些迷惑眾生執著、分別與妄想的作為,並非是賢聖成就者的作為。

((如是愚夫一切)有非有妄想生,(此)非賢聖也。)

注解:

「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如是)藏識攝、所攝相轉(,故能現一切境界)。」

根據其他兩種不同翻譯的版本,經文中的「自性身財建立」應該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經文中的「藏識」可以分為狹義及廣義兩種解釋。

狹義指的即是:眾生所具備的阿賴耶識。廣義指的即是:眾生所具備的諸識(八種識)。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眾生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如果沒有諸識以及諸識所產生的種種諸識相的存在,那麼眾生將無法察覺得知任何諸法萬物的存在,也無法在境界中修行。

經文中「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其中的「身」指的即是「身資生」。具體來說指的就是我們有情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肉身」或是「形態」。

經文中「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其中的「財」指的即是「器世間」。具體來說指的就是我們有情眾生,周圍所表現的一切滋養、長養我們眾生種種的「諸法萬物」。指的即是我們有情眾生周邊所有的「無情眾生」。

經文中的「自性相」指的即是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

經文中的「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可以解釋為: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皆是以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作為唯一的「依歸」(趨向於真如實性)。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故曰「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


「大慧!(如是)藏識攝、所攝相轉(,故能現一切境界)。(然)愚夫墮生住滅(有無)二見,(如是愚夫妄想)悕望一切性生。」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迷惑的眾生當面對境界的時候,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故煩惱障礙不斷,生死輪迴不斷。

經文中「藏識攝、所攝相轉」其中的「藏識」即是泛指:我們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八種識。其所指的即是: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以及眼耳鼻舌身五根識。

經文中的「藏識攝、所攝相轉」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必須要藉由「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然而我們迷惑的眾生卻太依賴於、迷戀於這一些種種的「覺知感受」(財色名利等等),彷彿失去了這一些「覺知感受」我們就無法生存似的,所以我們一定會想盡辦法來保有這一些「覺知感受」,也就是因為如此,當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隨著外面的境界而隨波逐流,一定會產生無數的煩惱與障礙,故不得解脫、不得自在。故曰「(然)愚夫墮生住滅(有無)二見,(如是愚夫妄想)悕望一切性生。」


原本經文:「大慧!於彼應當修學。」

「大慧!於彼(第一義諦真如實性)應當修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唯有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才能夠真正地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菩提大道。

因此所有一切修行人皆應該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唯有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菩提大道。(於彼應當修學。)

注解:

經文中「於彼應當修學」其中的「彼」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彼」指的即是佛性。佛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

用:
經文中的「彼」指的即是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

在境界中實踐「梵行」,就是我們眾生唯一的選擇、唯一的依靠。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到彼岸。故曰「於彼應當修學」。


「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性。云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種性、各別種性。云何知聲聞乘無間種性?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及樂修相智、不修緣起發悟之相、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聲聞無間,見第八地,起煩惱斷,習氣煩惱不斷。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得般涅槃覺。大慧!各別無間者,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彼諸眾生作如是覺,求般涅槃。復有異外道說:悉由作者,見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作如是覺,法無我見非分,彼無解脫。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出覺。為轉彼惡見故,應當修學。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舉身毛?(豎)悲泣流淚,不相近緣,所有不著。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聞說是時,其心隨入。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已,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大慧!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謂:自性法無間種性、離自相法無間種性、得自覺聖無間種性、外剎殊勝無間種性。大慧!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說彼三種時,隨說而入,隨彼而成。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謂種性建立,為超入無所有地故,作是建立。彼自覺藏者,自煩惱習淨,見法無我,得三昧樂住聲聞,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各位要知道,若要成就如來智慧,若要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只有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必須要行「究竟圓滿成就之因」才能夠得到「究竟圓滿成就之果」。若要真正的了脫生死則必須要滿足「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條件。

雖然在這段經文裏,列舉了五種無間種性,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的無間種性,也都必須要行「究竟之因」才能夠得到「究竟之果」,所有的眾生必須要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才可以真正地了脫生死,才可以真正地得到解脫、大自在。

經文中提到的聲聞、緣覺乘其實並沒有真正地達到「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條件,所以還未真正地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因為其還未度「不思議變易死」、「習氣煩惱不斷」等等。

世尊一向對二乘人都是非常關注的,也都一直想要把二乘人誘進大乘,若他們能夠在境界中貫徹、實踐清淨的梵行,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就可以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不可思議「條件」。

在這段經文裏共有五種無間種性,這五種無間種性若均具「正知正見」,並且能夠如實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最後皆可成就如來智慧。

何謂具備「正知正見」的修行人呢?其所指的即是:凡是能夠身體力行、永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行一切善、斷一切惡,即謂之具備「正知正見」的修行人。

同理可知,何謂不具備「正知正見」的修行人呢?其所指的即是:凡是不能夠在境界中身體力行、永不間斷地實踐清淨梵行的修行人,即謂之不具備「正知正見」。

這一段是楞伽經:
「云何知聲聞乘無間種性?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及樂修相智、不修緣起發悟之相、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聲聞無間,見第八地,起煩惱斷,習氣煩惱不斷。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得般涅槃覺。」

這一段是入楞伽經:
「大慧!何者聲聞乘性證法?謂說陰、界、入法故;說自相同相證智法故;彼身毛孔熙怡欣悅,樂修相智不修因緣,不相離相故。大慧!是名聲聞乘性證法故。彼聲聞人邪見證智,離起?(粗)煩惱,不離無明熏習煩惱,見己身證相,謂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離諸煩惱,同己所離故;熏習無明煩惱故;墮不可思議變易死故;而作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得涅槃故。」

這一段是大乘入楞伽經:
「大慧!云何知是聲聞乘種性?謂若聞說於蘊界,處自相共相,若知若證,舉身毛?(豎)心樂修習,於緣起相不樂觀察,應知此是聲聞乘種性;彼於自乘見所證已,於五六地斷煩惱結,不斷煩惱習,住不思議死。正師子吼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修習人無我,乃至生於得涅槃覺。」

這是三段相同的部分,在不同的譯本中所作的翻譯。大家可以就這個三種不同譯本作參考,其所翻譯的意思幾乎是完全相同。但其中以入楞伽經所翻的意思最為明確,而不容易產生誤解。大家可以就這個部份來參考入楞伽經。

然而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以及諸外道,他們卻不明白什麼是「行如是因、得如是果」的真實義,而在境界中盲修瞎練,不知道走了多少的冤枉路,耽誤了自己,也耽誤了別人,實在是非常地可惜。

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以及諸外道,他們認為只要靠著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意識妄想心),就可以斷除境界上的所有煩惱與障礙,殊不知這是完全辦不到的。

如要真正地「斷除」境界上的所有煩惱與障礙,這並不是靠著「人為」的力量可以辦得到的。

唯有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大成就者,才能夠蒙受「承佛之大威神力」所加持,唯有蒙受「承佛之大威神力」所加持的大成就者,才能夠真正地斷除所有一切的煩惱與障礙,這並不是「人為的力量」可以辦得到的。

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解脫自在、永脫生死輪迴的大成就者,皆是蒙受「承佛之大威神力」所加持而成就的,並沒有「承己力」而成就的。

然而一旦蒙受「承佛之大威神力」所加持的菩薩,即是達到了「一証永証」、「永不退轉」的境界。

但是一切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以及諸外道,根本還沒有達到「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條件,所以他們還未蒙受「承佛之大威神力」所加持。

所以他們所體悟到的「究竟圓滿」境界,一定是屬於執著的妄想,未證言證、未出離而言出離。就如同經文中所描述的:「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出覺」。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所有一切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以及諸外道,雖然經過了極其刻苦、痛苦的修行,但是到最後所得到的還是一場空。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他們並未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性。云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種性、各別種性。」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可以把修行人分成五種種性類別。那五種種性類別呢?
其所指的即是: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種性、各別種性。(在下面的經文中會一一地描述這五種種性類別。)


原本經文:「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及樂修相智,不修緣起發悟之相,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聲聞無間,見第八地,起煩惱斷,習氣煩惱不斷,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得般涅槃覺。」

「(聲聞乘修行人)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種種煩惱障礙)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及樂修(種種表面文字)相智,不修(如實)緣起(令人)發悟之(清淨梵行)相,(如是修行人)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如是修行不如法之)聲聞無間(修行人),(妄想自己已)見第八地,(妄想自己)起煩惱(已)斷,(豈不知其)習氣煩惱不斷,(豈不知其)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妄想自己已經)度分段死。(如是妄想自己高唱)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是妄想自己已經)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妄想自己已經)得般涅槃覺。」(這一段經文要看「入楞伽經」的翻譯才會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屬於「聲聞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這一類的修行人在聽聞了:如果能夠斷除所有一切五蘊、十八界、十二入等等自相、共相的煩惱障礙之時,就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他們在聽聞了此等說法之後,就渾身上下感到了無比地暢快、輕鬆,彷彿這一種說法就是與他們的「心意」最為契合,所以這一種「解脫」的說法,能夠令他們的心裏面感到特別的歡喜。

((聲聞乘修行人)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種種煩惱障礙)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

大慧!行如是因,得如是果。修行人如要成就「如來智慧」,就必須身體力行、永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但是這一類「聲聞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特別喜歡執著於表面文字上的知解,總是不知不覺墮入有無兩邊,而不喜歡腳踏實地在境界中實踐能夠令一切眾生「覺悟」的清淨「梵行」。

(及樂修(種種表面文字)相智,不修(如實)緣起(令人)發悟之(清淨梵行)相。)

大慧!這一種不喜歡在境界中實踐清淨「梵行」,並且喜歡執著於修習世間凡夫俗子的「庸俗智慧」,並且自以為自己所具備的「庸俗智慧」,即是高人一等的究竟圓滿智慧。這一種愚昧的修行人就稱為「聲聞乘無間種性」。

((如是修行人)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

大慧!這一種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自以為自己已經斷除了所有一切五蘊、十八界、十二入等等自相、共相的「起煩惱」(粗煩惱),並且自己認為已經得到了第八地菩薩的果位,自以為分段生死已度,豈不知其仍然有非常微細的習氣煩惱未斷,豈不知其仍然有不思議變易死未斷,並且妄想自己已經斷分段死。

((如是修行不如法之)聲聞無間(修行人),(妄想自己已)見第八地,(妄想自己)起煩惱(已)斷,(豈不知其)習氣煩惱不斷,(豈不知其)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妄想自己已經)度分段死。)

大慧!這一種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自以為自己已經證得了永脫「生死輪迴」的第八地菩薩果位,自以為是地高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並且自以為已經如實地達到了「人無我」、「究竟涅槃」的境界。

殊不知,他們根本還未得到第八地菩薩的果位,未證言證、未得謂得,是為大妄語。

((如是妄想自己高唱)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是妄想自己已經)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妄想自己已經)得般涅槃覺。)

注解:

「(聲聞乘修行人)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種種煩惱障礙)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及樂修(種種表面文字)相智,不修(如實)緣起(令人)發悟之(清淨梵行)相,(如是修行人)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

經文中的「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即是在表達:那一些「聲聞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在聽聞了能夠與他們心意相通、極為契合的「解脫之法」之後,就能夠令他們全身上下所有一切毛孔,皆感到歡悅無比。(意思就是:非常地高興。)

經文中「及樂修相智」其中的「相智」即是在譬喻:凡夫俗子所具備的庸俗智慧。

經文中「不修緣起發悟之相」其中的「緣起發悟之相」指的即是:表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

唯有身體力行、永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令眾生「覺悟」。故曰「緣起發悟之相」。

經文中的「及樂修相智,不修緣起發悟之相」即是在表達: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喜歡執著於世間的「庸俗智慧」,卻不喜歡腳踏實地地在境界中,實踐能令一切眾生「覺悟」的清淨梵行。


「(如是修行不如法之)聲聞無間(修行人),(妄想自己已)見第八地,(妄想自己)起煩惱(已)斷,(豈不知其)習氣煩惱不斷,(豈不知其)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妄想自己已經)度分段死。」

經文中的「聲聞無間」指的即是那一些不喜歡在境界中實踐「緣起發悟之相」(梵行)、修行不如法的修行人。

經文中的「見第八地」即是在表達:那些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乘無間種性」修行人,自以為自己已經成就了第八地菩薩的果位。事實上,他們根本還沒有達到第八地菩薩的果位。故曰「(妄)見第八地。」

經文中的「起煩惱斷,習氣煩惱不斷」即是在表達: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乘無間種性」修行人,自以為自己已經斷除了所有一切的「起煩惱」(粗煩惱),豈不知其微細的「習氣煩惱」未斷。事實上,他們根本還未斷盡「起煩惱」(粗煩惱)。

經文中的「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即是在表達: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乘無間種性」修行人,自以為自己已經「度分段死」,不再有凡夫俗子的生死輪迴現象,豈不知其「不思議變易死」仍然未斷。事實上,他們根本連「分段死」(生死輪迴)都還沒有度過。


「不思議變易死。」

經文中的「不思議變易死」並不是指我們所熟知的「生死輪迴」。

如果那些「不如是」的聲聞,如果還一直停留在「有餘涅槃」的這個階段,而不再前進的話,那麼到最後等時間到了,一定還會再墮入生死輪迴。

所以那一些「不如是」的二乘人並非是真正地達到「已度分段死」的境界,「已度分段死」這是世尊的方便說,其目的是為了要誘進、勸進、鼓勵那一些「不如是」的二乘人進大乘行菩薩道。

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可以真正地「度不思議變易死」,所以初成就的菩薩,距離佛地還是非常地遙遠,仍需要勇猛精進、永不退轉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仍然需要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大慈大悲的本願,待得成就「無量功德」,才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佛地,才可以真正地「度不思議變易死」。


「(如是妄想自己高唱)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是妄想自己已經)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妄想自己已經)得般涅槃覺。」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乘無間種性」修行人,自以為自己已經證得了第八地菩薩的果位,並且自認為自己已經如實地達到「人無我」、「究竟涅槃」的境界,所以高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殊不知,他們根本還沒有達到第八地菩薩的果位,未證言證、未得謂得,是為大妄語。

阿含經所說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是正師子吼。

其所描述的即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

但是那一些「不如是」的聲聞,誤以為自己已經達到了這個「條件」,自己認為已經達到了「人無我」、「究竟涅槃」的境界,未證言證、未出離而妄言出離,是為大妄語。

凡是滿足阿含經裏面所提到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條件的「聲聞」或是「阿羅漢」,其「果位」就是等同大乘經典裏面所提到的「八地菩薩」。

例如:世尊的十大弟子其果位就是等同八地菩薩以上。

但是在這一段經文裏面所提到的「聲聞乘無間種性」修行人,並非是真正滿足「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條件的大成就者。


原本經文:「大慧!各別無間者,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彼諸眾生作如是覺求般涅槃。復有異外道說:悉由作者,見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作如是覺,法無我見非分,彼無解脫。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出覺。為轉彼惡見故,應當修學。」

「大慧!各別無間者,(此是外道妄言若能通達)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等等之義者,即是涅槃境界 ),(如是)彼諸(外道)眾生(妄)作如是覺(欲)求般涅槃。復有異外道說:(一切諸法萬物)悉由作者(而生),(如是妄想作者能)見一切性已。(妄)言:此(作者境界即)是般涅槃。(外道妄)作如是覺,(然外道於)法無我見非分,(故)彼(外道實)無解脫。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而妄生)出覺(,如是未証言証即是大妄語)。(如是)為轉彼(外道)惡見故,應當(如實)修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接下來所說的是屬於「各別無間」種性類型的修行人,這一種「各別無間」的修行人是屬於「外道」。

大慧!由於一切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他們皆沒有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概念,所以他們所有一切的立論,皆會落入有無兩邊的窠臼,皆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根本無法真正地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菩提解脫之路。

(大慧!各別無間者。)

大慧!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自認為已經通達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作者(造物主)、受者(諸法萬物)、丈夫(神我、靈魂)等等之義,就以為自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殊不知,如要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而不是在於: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了一切諸法,就誤以為自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這一種個人主觀的意識妄想,未證言證、未得謂得,實是大錯特錯。

((此是外道妄言若能通達)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等等之義者,即是涅槃境界 ),(如是)彼諸(外道)眾生(妄)作如是覺(欲)求般涅槃。)

大慧!還有另外一種外道,他們妄想著所有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由一個特定的「造物主」隨心所欲而創造的,並且妄想著不生不滅的造物主,其所在的「境界」即是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殊不知,外道所謂無所不能的「造物主」,完全是外道意識妄想心下的產物,根本是不存在的。

(復有異外道說:(一切諸法萬物)悉由作者(而生),(如是妄想作者能)見一切性已。(妄)言:此(作者境界即)是般涅槃。)

大慧!以上種種外道意識妄想心下的邪說邪見,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成就「法無我」境界的「條件」,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法無我」的真實義。

((外道妄)作如是覺,(然外道於)法無我見非分,(故)彼(外道實)無解脫。)

大慧!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修行人,憑藉著他們的「意識妄想心」,自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了一切的法性,自認為自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殊不知,這只是他們主觀意識自我感覺良好的幻想。

事實上,他們根本還未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未出離而言出離、未證言證、未得謂得,是為大妄語。

(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而妄生)出覺(,如是未証言証即是大妄語)。)

大慧!那麼該如何修行才能夠遠離這一些種種外道的邪說邪見呢?那麼該如何才能夠使這一些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走上正確的菩提之路呢?
只有一個辦法,而這個辦法就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如是)為轉彼(外道)惡見故,應當(如實)修學。)

注解:

「大慧!各別無間者,(此是外道妄言若能通達)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等等之義者,即是涅槃境界 ),(如是)彼諸(外道)眾生(妄)作如是覺(欲)求般涅槃。」

經文中的「各別無間者」指的即是: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

經文中的「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彼諸眾生作如是覺求般涅槃」即是在表達: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他們自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了一切「法相」,通達了一切法相之後,他們就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殊不知,這完全是他們意識妄想心下的主觀幻想,完全是大錯特錯。

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而不是在於:主觀地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了一切的「法相」。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梵行已立、所作已作)這是阿含經上所提到的成就「客觀條件」,而並非是修行人主觀的「意識妄想心」所可以比擬的。

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也就是說:唯有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諸佛菩薩,才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而並不是修行人自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了一切的「法相」,就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因為這一種「未證言證、未得謂得」的主觀感覺,只是外道修行人意識妄想心下的幻想,是不可倚靠的。


「復有異外道說:(一切諸法萬物)悉由作者(而生),(如是妄想作者能)見一切性已。(妄)言:此(作者境界即)是般涅槃。(外道妄)作如是覺,(然外道於)法無我見非分,(故)彼(外道實)無解脫。」

這一句經文的解釋同上。

經文中「悉由作者」其中的「作者」指的即是:外道所謂的創造一切諸法萬物的「造物主」。

經文中的「悉由作者」即是在表達: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他們認為所有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由一個特定的「造物主」隨心所欲所創造的。殊不知,外道所謂的「造物主」根本是不存在的。

經文中的「(妄)見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即是在表達: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他們自認為自己已經通達了一切的法相,已經不再受到外界種種的迷惑,就等同是已經到達了「造物主」究竟圓滿的境界。殊不知,這只是他們意識妄想心下的幻想,未證言證、未得謂得,是為大妄語。

經文中的「作如是覺,法無我見非分,彼無解脫」即是在表達: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他們自認為自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事實上,他們根本還未通達什麼是「法無我」的真實義,所以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故曰「彼無解脫」。


「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而妄生)出覺(,如是未証言証即是大妄語)。」

經文中的「不出出覺」即是在表達:外道修行人的「未證言證、未出離而言出離」。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那一些自認為自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涅槃境界的外道修行人,事實上根本還沒有到達真正的涅槃境界,「未證言證、未得謂得」是為大妄語。故曰「不出出覺」。


「(如是)為轉彼(外道)惡見故,應當(如實)修學。」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使那一些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修行人,走上正確的菩提之路呢?只有一個辦法,而這個辦法就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唯有在境界中身體力行、永不間斷地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令我們遠離一切外道的邪說邪見,永遠不受外道邪說邪見的影響。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故曰「為轉彼惡見故,應當修學(梵行)」。


原本經文:「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舉身毛?(豎)悲泣流淚,不相近緣,所有不著。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聞說是時,其心隨入。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已,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

「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時),(則)舉身毛?(豎)悲泣流淚,不相近緣(遠離憒鬧),(亦)所有不著。(此類修行人若聽聞)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時)。(若)聞說是時,(則)其心隨入(樂信奉行)。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已,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另外還有一種修行人稱之為「緣覺乘無間種性者」。

這一類的修行人在聽聞了「各別緣無間法」之後,由於此法能夠深刻地契入他們的心意,能夠令他們感到無比的「心領神會」,故而舉身毛豎、悲泣流淚不已。

(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時),(則)舉身毛?(豎)悲泣流淚。)

大慧!這一類的修行人在觀察到了所有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之後;所以就漸漸地不再執著於世間所有一切生滅無常的事物,並且不喜歡在熱鬧的聚落中修行,而喜歡在偏僻、隱蔽的山林中離群索居修行。

(不相近緣(遠離憒鬧),(亦)所有不著。)

大慧!這一類的修行人特別喜歡聽聞、修習,能夠令他們自身產生種種若離若合的變化神通,所以他們非常執著於種種神通的修習。

((此類修行人若聽聞)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時)。(若)聞說是時,(則)其心隨入(樂信奉行)。)

大慧!修行人如果具備了以上所說的「特徵」,那麼就是屬於「緣覺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已。)

所以如果修行人是屬於「緣覺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那麼就可以隨順他的心意為他演說「緣覺乘之法」。

(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

但是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不可以離開清淨的「梵行」。如果離開了清淨的梵行,那就不是真正的修行。

注解:

「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時),(則)舉身毛?(豎)悲泣流淚。」

經文中的「各別緣無間」指的即是:十二因緣法。

何謂十二因緣法?其所指的即是: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也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乃至純大苦蘊集。

各位可以看到世尊所說的這十二因緣法,從「無明緣行」一直到「生緣老死乃至純大苦蘊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死輪迴」;然而這個生死輪迴的現象,會週而復始、一直循環不已。

緣覺乘的修行人,他們認為若要打斷這一種「生死輪迴」的現象,則必須要滅盡所有的無明煩惱與障礙,只要無明煩惱的障礙清淨了,那麼「生死輪迴」現象自然就能夠停止。

也就是: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乃至純大苦蘊滅。

緣覺乘的修行人,他們認為若執著於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以及執著於種種令人產生迷惑煩惱的「覺知感受」,都是令眾生無明產生的主因。

所以在修行上的努力,他們刻意地藉由遠離這一些無明煩惱,希望能夠達到「無明滅故行滅」的境界;如若達到了「無明滅故行滅」的境界,那麼也就可以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

因此在修行上他們喜歡選擇「離群索居」,過著極為刻苦的修行生活,也因此養成了他們「不問世事」、「只求自了」、以及對於其他的眾生漠不關心的態度。這一種近似「頑空」的修行態度,並非是屬於清淨的梵行。

緣覺乘的修行人,他們卻忽略了,境界中無數的無明、煩惱與障礙,並不能夠單純地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加以滅除。如果執著於單靠「自己的能力」來加以除滅所有一切的煩惱與障礙,那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不能夠執著地單靠「自己的能力」來滅除所有一切的煩惱與障礙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如下。

佛性具足一切「因」(內因),當然也包括了一切「真因」(令眾生覺悟之因)與「妄因」(令眾生迷惑之因)。我們眾生之所以會產生無明,完全是受到了佛性上「妄因」作用的影響(無始無明),所以我們眾生的無明是一定會發生的,是不可避免的。眾生實堪憐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緣覺乘的修行人,為何會產生如此不正確的修行態度呢?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真正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若要成就「如來智慧」、若要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也就是說:必須要藉由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條件」,必須要藉由在境界中身體力行、永不退轉地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真正地斷除所有一切的煩惱與障礙。

如果僅僅只是憑藉著自己「意識妄想心」的努力,那是無法斷除所有一切的煩惱與障礙,最多只會造成煩惱與障礙被壓制的假象,這一種被「壓制」的假象,並非是真正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也就是說:唯有在境界中身體力行、永不退轉地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真正地清淨所有一切的煩惱與障礙。


「不相近緣(遠離憒鬧),(亦)所有不著。」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緣覺乘的修行人,他們把修行的重心放在遠離一切能夠令眾生產生「執著」的無明煩惱與障礙。

例如:離群索居,過著極為刻苦、不便的修行生活等等。故曰「不相近緣,所有不著」。

但是這一種修行的態度,並非是正確的,因為這一種不正確的修行態度,最後只會更加地長養「執著」而已,只是他們自己無法察覺罷了。

那麼什麼樣的修行態度才是正確的呢?唯有在境界中身體力行、永不退轉地實踐清淨梵行,所作所為皆符合真善美的因果關係,才是正確的修行態度。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我們的「成就」必須建立在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之上,若違反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最後將會是一場空夢。

在不影響修行人身體健康的原則之下,末學並不反對極為刻苦、不便的修行方法,但大前提是修行人的修行態度,不可以離開清淨的梵行。

試想,如果為了極為刻苦的修行生活,最後把身體弄壞了,那麼這一種的修行方法還算是合適的嗎?當然是不合適的。

世尊也曾經在樹林裏苦行了六年,最後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極為地虛弱,所以世尊體認到這一種苦行的方法是不正確的,最後接受了河邊少女乳糜的供養。


「(此類修行人若聽聞)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時)。(若)聞說是時,(則)其心隨入(樂信奉行)。」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緣覺乘的修行人,特別喜歡種種自身若離若合的神通變化,在聽聞了這一些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之後,特別能夠契合他們修行的「心意」,而令他們歡喜。

如果有這一些特徵的修行人,那麼就稱為「緣覺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故曰「聞說是時,其心隨入」。


「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已,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如果修行人是屬於「緣覺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那麼就應當隨順他們的心意,為他們演說十二因緣法、以及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

但是不管修行人的修行方法如何,皆不可以離開清淨的梵行。如果修行離開了清淨的梵行,那麼即是墮入邪魔外道。


原本經文:「大慧!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謂:自性法無間種性、離自相法無間種性、得自覺聖無間種性、外剎殊勝無間種性。大慧!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

「大慧!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謂:自性法無間種性、離自相法無間種性、得自覺聖無間種性、外剎殊勝無間種性。大慧!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等等)不思議境界時,(其)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還有一類的修行人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這一類的修行人又可以細分為四種。那四種呢?其所指的即是:自性法無間種性、離自相法無間種性、得自覺聖無間種性、外剎殊勝無間種性。

(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謂:自性法無間種性、離自相法無間種性、得自覺聖無間種性、外剎殊勝無間種性。)

大慧!如果眾生在聽聞了以上的四種修行人的種性之時,並且在聽聞了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以及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生的道理之後,並且唯有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才能夠得到真正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而其內心無有任何的驚怖,並且滿心歡喜、樂信奉行者,那麼這一類的修行人就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相」的修行人。

(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

注解:

「彼如來乘無間種性。」

何謂「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呢?凡是能夠在境界中身體力行、勇猛精進地實踐清淨梵行的修行人,即可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因為這一類的修行人,其在境界中的修行將盡可能地趨向於梵行,既是實踐清淨的梵行,那麼將可不斷地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故曰「如來乘無間種性」。


「自性法無間種性。」

經文中的「自性」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我們眾生之所以會有「生死輪迴」的現象,完全是由於「佛性」存在的緣故,然而我們眾生的「了脫生死」所依靠的仍然是佛性,所以佛性對於我們眾生而言,有著絕對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行如是因,即是在境界中實踐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所以聽經聞法的眾生,在聽聞了世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之後,其內心能夠不感到任何的驚怖者,那麼這一類的修行人就可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離自相法無間種性。」

經文中的「離自相法」其所描述的還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

佛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相、非相非不相。故方便曰「離自相法」。

所以聽經聞法的眾生,在聽聞了世尊所說的「遠離一切相」、「非相非不相」的「真如實性」(佛性)之後,其內心能夠不感到任何的驚怖者,那麼這一類的修行人,就可以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得自覺聖無間種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唯有證得「如來智慧」的大成就者,才能夠真正地到達「自覺聖智」的境界。

所以聽經聞法的眾生,在聽聞了必須要證得「如來智慧」之後,才能夠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其內心能夠不感到任何的驚怖者,那麼這一類的修行人,就可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外剎殊勝無間種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唯有成就不可思議的「如來智慧」之後,才能夠令修行人自由自在、無有任何的拘束,遍遊、安住於一切殊勝不可思議的佛國剎土。

所以聽經聞法的眾生,在聽聞了必須要成就不可思議的「如來智慧」之後,然後才能夠安住於一切殊勝不可思議的佛國剎土,其內心能夠不感到任何的驚怖者,那麼這一類的修行人,就可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經文中的「外剎殊勝無間種性」也可以解釋為:不管任何的佛國剎土,其修行的方向,皆是以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作為唯一的依歸,唯有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才能夠令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修行人在聽聞之後,其內心能夠不感到任何的驚怖者,就可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


「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

經文中的「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即是在描述: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以及所有一切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生的道理。

經文中的「自心(所)現身財建立」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我們眾生的「諸識」(八種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當然也是屬於境界中的「諸法」,所以其體性當然也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

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皆是以佛性作為唯一的「依歸」。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是如何來呢?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後面的經文中會提到。

所以聽經聞法的眾生,在聽聞了世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以及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生的道理之後,其內心能夠不感到任何的驚怖者,那麼這一類的修行人,就可稱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故曰「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

如要成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一些修行人皆是往昔以來累世累劫,就已經累積極大善根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所以能夠成為「如來乘無間種性」的修行人,是非常地難得與殊勝。


「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說彼三種時,隨說而入,隨彼而成。」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不定種性」的修行人呢?

修習佛法的眾生在聽經聞法之後,能夠隨順其「機緣」的不同,而使之成為「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修行人中的其中一種,此種的修行人,就稱為「不定種性」的修行人。

(隨說而入,隨彼而成。)

注解:

經文中的「說彼三種時」是指: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等三種,但並不包括「各別種性」。

上面經文所提到的「各別種性」是屬於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

「不定種性」的修行人,也是在往昔以來,早已經種下了無數的善根,所以才可以隨著不同的因緣,使其成為聲聞、緣覺、如來無間種性的任一種。

不管是那一種種性的修行人,其修行的方向皆不可以離開清淨的梵行。如果修行離開了清淨的「梵行」,那就不是走向菩提之路的清淨修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我們的「成就」必須建立在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之上,若違反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最後將會是一場空夢。各位豈不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嗎?


原本經文:「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謂種性建立。為超入無所有地故,作是建立。彼自覺藏者,自煩惱習淨,見法無我。得三昧樂住聲聞,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大慧!(說三乘者)此是(為)初治地(修行)者(而說),(如是)謂種性建立。(何以故?)為超入無所有地故,(故)作是(種性)建立。彼(修行人若)自覺藏者,(則)自煩惱習淨,(則能如實)見法無我(,解脫而得大自在)。(若)得三昧樂住聲聞(緣覺者,其修行若能回小向大),(則亦)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為什麼會有這三種能夠趨向於究竟圓滿涅槃境界的不同修行種性呢?(其所指的即是: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等三種。)

會有這三種不同的修行種性,此皆是隨順修行眾生根器、善根、機緣等等的不同,自然而然所產生的結果。

(大慧!(說三乘者)此是(為)初治地(修行)者(而說),(如是)謂種性建立。)

大慧!雖然有三種能夠趨向於究竟圓滿涅槃境界的不同修行種性,但是其所走的路卻是完全一致的,皆是向著究竟圓滿的「無所有地」(佛地)前進。

((何以故?)為超入無所有地故,(故)作是(種性)建立。)

大慧!所有一切修行的眾生,若能夠身體力行、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之時,其煩惱習氣自然清淨,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此憐憫一切眾生,並且具足慈悲、智慧以及梵行的成就菩薩,其日後必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彼(修行人若)自覺藏者,(則)自煩惱習淨,(則能如實)見法無我(,解脫而得大自在)。(如是)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大慧!如果那一些沈迷於「三昧樂」的聲聞以及緣覺修行人,若能夠轉向修習慈悲、憐憫一切眾生的菩薩道,並且身體力行、永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此種回小向大的聲聞以及緣覺修行人,其日後必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若)得三昧樂住聲聞(緣覺者,其修行若能回小向大),(則亦)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注解:

「大慧!(說三乘者)此是(為)初治地(修行)者(而說),(如是)謂種性建立。」

經文中的「此是初治地者」指的即是:在因地修行的修行人。在這裏泛指:所有一切欲成就佛果的修行眾生。

然而所有一切的眾生,在無始劫以來、無數次的生死輪迴以來,其所成就的善根以及因緣也都個個不同,所以在因地修行的修行人,大致上可以歸類於三種不同的修行種性。其所指的即是: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故曰「此是初治地者,謂種性建立」。

雖然欲向佛道的修行人,其種性、類別有所不同,但其在境界上的修行,皆不可離開清淨的梵行。

阿含經裏面所提到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核心名言,足可明確地說明所有一切的修行,皆不可離開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行究竟圓滿成就之因,才能夠成就究竟圓滿成就之果。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鐵律,也是其他一切佛世界的鐵律。


「(何以故?)為超入無所有地故,(故)作是(種性)建立。」

經文中的「無所有地」即是譬喻:諸佛如來所成就的究竟圓滿涅槃的境界。

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到達「無所有地」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該如何才能夠慢慢地令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誠如上面所提到的,所有一切的眾生,其所建立的「善根」以及「因緣」各個不同,所以可以把欲向佛道的修行人,分為三種不同的種性。故曰「為超入無所有地故,作是(種性)建立」。


「彼(修行人若)自覺藏者,(則)自煩惱習淨,(則能如實)見法無我(,解脫而得大自在)。(若)得三昧樂住聲聞(緣覺者,其修行若能回小向大),(則亦)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經文中的「彼自覺藏者」指的即是:憑藉著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因而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菩薩摩訶薩。

經文中的「自煩惱習淨,見法無我」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成就的菩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絕無迷惑、絕無障礙、絕無煩惱、絕無痛苦,解脫而得大自在。

初成就的菩薩,距離佛地還是非常地遙遠,仍然需要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實踐大慈大悲的本願,待得成就「無量功德」,才可以到達佛地。故曰「彼自覺藏者,自煩惱習淨,見法無我,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經文中的「得三昧樂住聲聞」即是在表達:那一些沈迷於「三昧樂」的聲聞以及緣覺修行人。

經文中的「得三昧樂住聲聞,當得如來最勝之身」即是在表達:那一些沈迷於「三昧樂」的聲聞以及緣覺修行人,若能夠更加地慈悲、憐憫一切的眾生,並且回小向大,轉而修習大乘菩薩道,日後必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偈言:

「須陀槃那果,  往來及不還,
 逮得阿羅漢,  是等心惑亂。
 三乘與一乘,  非乘我所說,
 愚夫少智慧,  諸聖遠離寂。
 第一義法門,  遠離於二教,
 住於無所有,  何建立三乘?
 諸禪無量等,  無色三摩提,
 受想悉寂滅,  亦無有心量。」


「須陀槃那果,  往來及不還,
 逮得阿羅漢,  是等心惑亂。」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為四果的聖人。但是這四果的聖人,並非是真正已經成就究竟圓滿的聖人。

因為這四果的聖人,並未真正地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其內心仍有許多微細的煩惱障礙尚未清淨,所以這四果的聖人並未真正地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須陀槃那果,往來及不還,逮得阿羅漢,是等心惑亂。)

註:
經文中的「須陀槃那果」指的即是:成就初果須陀洹的聖人。

經文中的「往來」指的即是:成就二果斯陀含的聖人。

經文中的「不還」指的即是:成就三果阿那含的聖人。

經文中的「阿羅漢」指的即是:成就四果阿羅漢的聖人。

經文中的「是等心惑亂」即是在表達:這四果的聖人,並非是已經成就究竟圓滿的聖人。故曰「是等心惑亂」。


「三乘與一乘,  非乘我所說,
 愚夫少智慧,  諸聖遠離寂。」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我(世尊)在上面所說的各種不同修行「種性」的修行人,這是為了要隨順他們不同的「根器」,以及不同的「因緣」所說的方便法。所以並不是這「三乘」的說法,其間有任何的優劣、高下分別。

事實上,如欲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大慧!雖然有種種不同「種性」、「類型」的修行人,但其在境界中的修行皆不可離開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不可以離開清淨的梵行,如果修行離開了清淨的梵行,那麼將無法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然而迷惑的眾生因為缺乏「如實知見」的智慧,所以喜歡以意識妄想心來分別種種不同「種性」的修行人,而對其妄起優劣、高下的分別。

(愚夫少智慧。)

然而已經成就的「諸聖」,對於種種不同根器、種性的方便說法,並不會產生任何優劣高下的分別,因為他們深解這只是諸佛如來為應對、隨順種種不同根器、因緣的眾生,而所作的種種「方便說法」,所以不可以任何的意識妄想心,妄自對其產生優劣高下的分別。

(諸聖遠離寂。)

注解:

「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會根據種種眾生不同的「根器」以及「因緣」,而對其有種種不同的「方便說法」。例如:聲聞乘、緣覺乘、如來乘、不定種性等等。

但並不是說:種種不同的「方便說法」,其間有任何的優劣、高下之分。故曰「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鐵律,也是其他一切佛世界的鐵律。

所以不管你是屬於那一個「種性」的修行人,皆必須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才能夠到達究竟清淨的涅槃境界。

要成就這個因緣具足、功德圓滿,唯有實踐清淨的梵行才可成就。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是適用於所有的種性,也就是無乘可分。故曰「非乘我所說」。


「愚夫少智慧。」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面對境界缺乏「如實知見」智慧的凡夫俗子,對於諸佛如來所說的「諸乘」,以意識妄想心妄加分別其優劣、高下。

殊不知,這只是諸佛如來為了要隨順不同根器、因緣的眾生,而所作的種種不同的「方便說法」。故曰「愚夫少智慧」。

「諸聖遠離寂。」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已經成就的「諸聖」,對於諸佛如來為因應種種不同根器、因緣的眾生,而所作的種種不同的方便說法,並不會產生任何的優劣高下的分別。


「第一義法門,  遠離於二教,
 住於無所有,  何建立三乘?」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遠離於有無兩邊,遠離於一切意識的妄想心。

(第一義法門,遠離於二教。)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非有非無、非乘非不乘,非一切文字語言所可表達。(住於無所有。)

如果修行人能夠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並且如法修行,勇猛精進、無有任何懈怠之心,那麼又何需建立三乘的教法呢?

((若修行人)住於無所有,何建立三乘?)

但是為什麼諸佛如來要因應、隨順一切眾生所具備的不同根器與因緣,而對其有不同的說法呢?(何建立三乘?)

原因無他,諸佛如來所說的種種「諸乘」,皆是為了要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所以不可對諸佛如來所說的種種「教法」,而起任何的優劣高下之分。

注解:

經文中的「遠離於二教」即是在表達:遠離一切有無兩邊。

也就是說: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非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俗事俗物」(諸法萬物)所可比擬、表達。

經文中的「第一義法門,遠離於二教」即是在描述: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

佛性非有非無、非有非不有、非無非不無。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故曰「第一義法門,遠離於二教」。

經文中的「住於無所有」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住於無所有」即是在描述佛性。佛性非有非無、非所有非不所有。故譬喻曰「住於無所有」。

用:
經文中的「住於無所有」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成就的諸佛菩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意識妄想分別之心,而不會再受到外在境界的種種束縛,解脫得大自在。

經文中的「何建立三乘?」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為了要因應、隨順一切眾生所具備的根器以及因緣的不同,而對眾生有種種不同的「方便說法」,故因而為一切眾生建立種種不同「諸乘」的教法。

但是就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而言,是不可以種種不同「諸乘」的教法,對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佛性)妄加分別。


「諸禪無量等,  無色三摩提,
 受想悉寂滅,  亦無有心量。」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種種「諸禪無量、無色三摩提、受想悉寂滅」等等不可思議的境界,皆是建立在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之上,因此修行人如欲到達這一些不可思議的境界,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與真如實性相應的清淨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到達到此等不可思議的清淨境界。

(諸禪無量等,無色三摩提,受想悉寂滅,亦無有心量。)

注解:

經文中的「諸禪無量等,無色三摩提,受想悉寂滅」即是在譬喻: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大成就者,其所到達的不可思議境界。

經文中的「無有心量」即是在譬喻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真如實性非有非無、非無非不無、非有非不有、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非心量非不心量。故方便曰「無有心量」。

經文中的「諸禪無量等,無色三摩提,受想悉寂滅,亦無有心量」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成就者其所達到的不可思議境界,皆是建立在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