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心得(15)

回覆文章
訪客

楞伽經白話心得(15)

#1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原本經文:「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諸法緣因之相,以覺緣因相故,我及諸菩薩離一切性有無妄見。無妄想見,漸次俱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諸法緣因之相,以覺緣因相故,我及諸菩薩(如實)離一切性有無妄見。無妄想見(已),(如實知真如實性遠離)漸次俱生。」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這個時候,大慧菩薩請問世尊說:世尊!懇請世尊慈悲為與會的菩薩演說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是如何藉由「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呢?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諸法緣因之相。)

世尊!如果我(大慧菩薩)以及與會的所有菩薩,在聽聞了世尊所演說的「因緣之相」之後,並且能夠通達、了知世尊所說「因緣和合」而生的道理,那麼我以及與會的所有菩薩,將能夠遠離一切落入有無兩邊、生滅無常的妄想之見。

(以覺緣因相故,我及諸菩薩(如實)離一切性有無妄見。)

世尊!如果我以及與會的所有菩薩,能夠遠離一切落入有無兩邊、生滅無常的「妄想之見」之後,並且能夠如實通達了知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麼所有與會的菩薩對於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到底是漸次而生,還是同時間一起產生的問題,將不再產生任何的疑惑。

(無妄想見(已),(如實知真如實性遠離)漸次俱生。)

注解:

「唯願為說一切諸法緣因之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大慧菩薩問世尊說: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生成的原因是什麼呢?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呢?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下面的經文中就會提到。


「以覺緣因相故,我及諸菩薩(如實)離一切性有無妄見。」

經文中的「以覺緣因相故」指的就是通達「佛性義」、通達「因緣和合」。

但請各位注意,這裏的「通達」包含了「成就」的意思。而要「成就」就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所以一定要了解:「知道佛性義」與「通達佛性義」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所以若只是知道佛性義,而不願意在境界中身體力行、勇猛精進地實踐清淨的梵行,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達到「離一切性有無妄見」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該如何才能夠慢慢地達到「離一切性有無妄見」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無妄想見(已),(如實知真如實性遠離)漸次俱生。」

經文中的「無妄想見」即是在表達:成就的菩薩不再對境界中落入有無兩邊、生滅無常的種種「妄想之見」產生任何的迷惑。

經文中的「漸次」指的即是:漸次而生。

經文中的「俱生」指的即是:同一時間一起產生。

經文中的「漸次俱生」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所有一切迷惑的眾生,皆落入有無兩邊,皆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而執著於「漸次而生」、還是「俱生」的問題之上,因而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雖然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有可能是「漸次而生」,也有可能是「同一時間一起產生」,但是諸法萬物其本自具足、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卻是不生不滅。

佛性不生不滅、非生非不生、非滅非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非是所有一切生滅無常之法所可比擬的。

經文中的「無妄想見,漸次俱生」即是在表達:通達佛性義、通達世尊所說因緣和合而生的菩薩,能夠遠離一切落入有無兩邊、生滅無常的妄想之見,並且對於世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非漸次生非俱生的「真如實性」能夠如實地了知,而不再受到境界中種種落入有無兩邊的煩惱與障礙所束縛。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種緣相,謂外及內。外緣者?謂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諸方便緣,有瓶生。如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方便緣生,亦復如是。是名外緣前後轉生。云何內緣?謂無明.愛.業等法,得緣名,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大慧!彼因者有六種,謂: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當有因者,作因已,內外法生。相續因者,作攀緣已,內外法生陰種子等。相因者,作無間相,相續生。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轉輪王。顯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待因者,滅時作相續斷,不妄想性生。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漸次生,不俱生。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所作無分別,不得因相故。若漸次生者,不得我相故。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無父名。大慧!漸次生相續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故。大慧!漸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計著相故。漸次俱不生,自心現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漸次俱不生,除自心現,不覺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緣作事方便相,當離漸次俱見。」

這一整段經文很重要大家要仔細看,因為這一整段經文世尊說明了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是如何產生的問題。


原本經文:「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種緣相,謂外及內。」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種緣相,謂外(因)及內(因)。」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世尊告訴大慧菩薩說:大慧!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皆是由兩種「因緣之相」所構成的,一種稱為「外因」,另外一種則稱為「內因」。

(一切法二種緣相,謂外(因)及內(因)。)

注解:

經文中的「緣相」指的即是:因。

經文中的「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經文中的「內(因)」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

佛性上的「內因」其性質等同佛性。佛性不生不滅、無有任何的差別,這個道理世尊在下面經文中會提到。

由於「外因」是指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所以「外因」是屬於我們可以觀察或是理解得到的事物,但是「內因」是存在於佛性上,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無法圓滿地、完整地表達「佛性」,佛性有著不可表達性以及不可接觸性,所以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是無法被觀察到的。

為什麼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真如實性)呢?

其最主要原因就是:如欲構成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則必須要有佛性上「內因」的存在與參與,才能夠構成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皆是以佛性作為唯一的依歸。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所以佛性對於所有一切的眾生而言,不管是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都有著絕對密切而不可分的關係。


原本經文:「外緣者?謂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諸方便緣,有瓶生。如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方便緣生,亦復如是。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外緣者?謂(藉由)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等)諸方便緣,(則)有瓶生。如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皆是藉由)方便緣生,亦復如是。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何謂「外緣」(外因)呢?(外緣者?)

大慧!例如:製作陶器的工匠是需要種種不同的工具以及材料才能夠製作完成,然而這一些種種不同的工具以及材料,並且包含了工匠本身,都是屬於製作陶器所必需要的「外因」,有了這一些必需的「外因」,才可以產生陶器。

(謂(藉由)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等)諸方便緣,(則)有瓶生。)

大慧!例如由泥成瓶、由縷成疊、由草成席、由種成芽、由酪成酥等等諸物的生產過程,也都是相同的道理,必須要有合適的種種外因,才能夠產生這一些東西。

(如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皆是藉由)方便緣生,亦復如是。)

大慧!所以必須要有合適的種種「外因」,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一個過程接著另外一個過程,如此前後次第因緣相應,才能夠產生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注解:

「外緣者?謂(藉由)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等)諸方便緣,(則)有瓶生。」

經文中的「外緣」指的即是表現在境界中的「外因」。

因為表現在境界中,才可以被察覺或是觀察得到,故而稱為「外」。

在這裏請大家注意,在這裏所說的「外因」並非是只有局限在有形有體可以被觀察得到的事物,這其中也包括了所有一切無形無體種種一切眾生的色受想行識等等五蘊的生滅現象。

世尊之所以用「外因」這個名詞,以及使用「泥團柱輪」等等來譬喻外因,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凸顯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外因」,皆是屬於生滅無常之法,與世尊在下面所說的「內因」是完全不相同的。

世尊在下面經文中所提到的「內因」,是存在於佛性上,其本質與佛性相同,佛性不生不滅,因此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並非是屬於生滅無常之法。

經文中的「謂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諸方便緣」其所指的即是:我們在境界中所可以觀察得到的「表象」或「表面」的「因緣和合」過程。

世尊為什麼要用這麼「表象」或是「表面」的「因緣和合」過程來譬喻「外因」呢?

因為這是要凸顯「外因」也是屬於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是我們容易可以觀察得到的事物,所以世尊使用表淺的泥團、柱輪等等來形容表現在境界中的「外因」。

這一種「表象」或「表面」的「因緣和合」過程,也常常「迷惑」我們眾生,使我們不知不覺之中,就會落入有、無兩邊,落入了心意識思維的妄想,而不可自拔。也就是由於如此,因而造成了我們無數的煩惱與障礙。


「如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皆是藉由)方便緣生,亦復如是。」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也都是需要合適的種種「外因」,並且經由「因緣和合」的過程才能夠產生。

例如:由泥成瓶、由縷成疊、由草成席、由種成芽、由酪成酥等等因緣和合而生的過程。


「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經文中的「外緣」指的即是我們可以在境界中觀察得到的「外因」。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必須要有合適的「外因」參與,並且經過一定的過程,才能夠產生。

例如:由泥變瓶、由縷變疊、由草變席、由種變芽、由酪變酥等等。故曰「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形的、無形的、內在的、外在的,皆統稱為「外因」,而我們眾生所可以觀察得到的因緣和合,就是屬於這一種非常表淺且表面的因緣和合。


原本經文:「云何內緣?謂無明.愛.業等法,得緣名,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

「云何內緣?謂(例如生成)無明.愛.業等法(之內因),(內因之名)得(自所)緣(之)名,從彼(內因)生陰.界.入法,(如是內因)得緣所起名。(如是內因不生不滅)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內緣」(內因)呢?(云何內緣?)

大慧!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例如眾生的「無明、愛、業」等等諸法,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差別。

然生成種種無明愛業等等諸法的內因,其性質與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是完全相同的。

(謂(例如生成)無明.愛.業等法(之內因)。)

大慧!因為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佛性,所以這些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在佛性之上都有一個相對應的「內因」,然而這個相對應內因的「命名」,就是根據表現在境界中相對應的諸法萬物之名而來命名。

((內因之名)得(自所)緣(之)名。)

大慧!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已知的、未知的、內在的、外在的,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無有任何差別的「真如實性」(內因)。

((如是內因不生不滅)彼無差別。)

大慧!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例如五蘊、十八界、十二入等等諸法,其體性皆是「佛性」(內因)。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從彼(內因)生陰.界.入法。)

大慧!因此佛性的存在,對於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而言,是必須的、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在佛性上都存在著一個相對應的「內因」,然而存在於佛性上內因的「命名」,就是根據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之名而來命名。

((如是內因)得緣所起名。)

大慧!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無有任何差別的「真如實性」(佛性)。但是執著於意識妄想心的迷惑眾生,那裏會知道這個不可思議的道理呢?

(而愚夫妄想。)

大慧!以上所說的「內緣」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內因」的性質即是等同「佛性」。佛性不生不滅、無有任何的差別,所以「內因」不生不滅、無有任何的差別。

((如是內因不生不滅)彼無差別,是名內緣法。)

注解:

「云何內緣?」

經文中的「內緣」指的就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內因」的性質即是等同「佛性」。

佛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並非是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所可比擬的。


「謂(例如生成)無明.愛.業等法(之內因),(內因之名)得(自所)緣(之)名。」

經文中的「無明.愛.業等法」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而並非是單指有情眾生的煩惱與障礙。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

所以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在佛性上皆有一個相對應的「內因」,然而存在於佛性上相對應「內因」的命名,就是根據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之名而來命名的。故曰「(內因之名)得(自所)緣(之)名。」

為什麼世尊要用「無明.愛.業等法」來說明佛性上「內因」的命名呢?

因為「無明、愛、業等法」,是屬於無形無體,並且是不容易被觀察到的,因此世尊用「無明、愛、業等法」來說明佛性上「內因」的命名,就是要凸顯佛性的不可表達性、不可被觀察性,與上面經文中的以「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等」來說明「外因」,有著互相呼應的巧妙安排。


「從彼(內因)生陰.界.入法,(如是內因)得緣所起名。(如是內因不生不滅)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

「從彼生陰.界.入法。」

經文中的「彼」指的即是佛性,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內因」的性質即是等同「佛性」。

經文中的「陰.界.入法」泛指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不管是有形的、無形的、已知的、未知的、內在的、外在的通通包括在其中。

經文中的「從彼(內因)生陰.界.入法」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無有任何差別的「真如實性」。

如果沒有真如實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故曰「從彼(內因)生陰.界.入法」。

「(如是內因)得緣所起名。」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存在於佛性上「內因」的命名,是由該「內因」在境界中生成為「何法」來決定的。

例如:表現在境界中的地、水、火、風四大種子,其在佛性上所相對應的「內因名」即稱為地因、水因、火因、風因。故曰「得緣所起名。」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有無限多種,然而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所以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也有無限多種。事實上,佛性具足了所有一切的「內因」。

在下面的經文中世尊會提到六種「內因」(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這六個種類的「內因」即是涵蓋所有一切的「內因」。


「彼(內因)無差別,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

經文中的「彼無差別」是這一段經文的「核心」,非常非常地重要,大家要仔細看。

經文中的「彼無差別」其中的「彼」指的就是「內因」。「內因」有無限多種,那世尊為什麼會說「內因」無有差別呢?

原來經文中的「無差別」即是在描述「佛性」。佛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無有任何的差別。故曰「無差別」。

也就是說:「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其性質即是等同佛性,因此「內因」即是等同「佛性」。故曰「彼(內因)無差別」。

經文中的「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即是在表達: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故曰「彼(內因)無差別。」

然而我們迷惑的眾生凡面對境界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總是被自己的意識妄想心緊緊地束縛住,總是具足了一切的貪、瞋、癡等等妄法,那裏會知道這個不可思議的道理呢?故曰「彼(內因)無差別,而愚夫妄想。」


在這一段經文中一開始,世尊即明白地表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有內、外兩種因緣,而「內因」指的即是存在於「無差別」的佛性之上。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所以各位現在應該很清楚,為什麼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皆是以佛性作為「依歸」的道理。


結論:所以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而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都是經過極其複雜的「內因」與「外因」的「交互作用」而產生的,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真正地了知、通達因緣和合而生的道理。


原本經文:「大慧!彼因者有六種,謂: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

「大慧!彼(內)因者有六種,謂: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以上所說的「內因」可以分為六種。那六種呢?其所指的即是: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等等六種「內因」。

注解:

世尊進一步把「內因」分成六種。這六種「內因」涵蓋一切「因」。在下面的經文中世尊會對這六種「內因」分別作簡單的解釋。


「當有因者,作因已,內外法生。」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第一類的「內因」稱為「當有因」。存在於佛性上的「當有因」,作因已,就能夠生法。

(當有因者,作因已,內外法生。)

注解:

經文中的「當有因」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

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並無法直接表現在境界中,所以也不可直接在境界中被觀察到。

經文中「內外法生」其中的「內外法」即是泛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之法。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無有任何差別的「真如實性」(佛性)。

也就是說:就算境界中沒有任何生滅無常「諸法萬物」的存在,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還是存在。

所以有人可能會問,在渾沌時期,從無始以來,在沒有任何諸法萬物存在的之前,最初產生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是如何來的呢?答案就是從「真如實性」而來。故曰「當有因者,作因已,內外法生。」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那麼到底從無始以來,「真如實性」(佛性)是如何為境界中諸法萬物作「第一因」呢?其背後的真相為何呢?這個答案恐怕只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了知。

世尊所說的這一句經文,也給了我們一項明確的啟示,什麼樣的啟示呢?其所指的即是:光有「內因」可以生法,光有「外因」則不可以生法。

所以這一句經文也充分地說明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對於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是何等的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諸法萬物唯一的「依歸」。


原本經文:「相續因者,作攀緣已,內外法生陰種子等。」

「相續因者,作攀緣已,內外法生(以及)陰種子等(等等諸法生)。」(入楞伽經把這一句經文翻譯得比較明確)

在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為:「相續因者,能攀緣內外法陰種子等」。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第二種「內因」稱為「相續因」。(相續因者。)

大慧!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因緣和合」而產生的,然而聯結諸法萬物彼此之間種種極其複雜生成過程的「內因」,即稱為「相續因」。(作攀緣已。)

大慧!如果沒有「相續因」的存在,那麼種種極其複雜的「因緣和合」過程,將無法產生。所以也就是藉由存在於佛性上的「相續因」,種種極其複雜的因緣和合過程,才得以完成。

例如:表現在境界中一切生滅無常的「內外法」,就是藉由「相續因」才能夠把生成一切內外之法的種種「因子」,聯結在一起。

(作攀緣已,內外法生(以及)陰種子等(等等諸法生)。)

注解:

「相續因者。」

經文中的「相續因」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而並不是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外因」。

何謂「相續」?其所指的即是:因緣相續、連綿不絕、一個過程接著另外一個過程的意思。


「作攀緣已。」

何謂「攀緣」?為欲生成的事物,在極其複雜的生成過程之中,為其產生聯結的關係等等即謂之「攀緣」。

然而聯結種種一切生滅無常諸法萬物的生成過程,即是由存在於佛性上的「相續因」來完成的。故曰「作攀緣已,內外法生(以及)陰種子等(等等諸法生)」。


「作攀緣已,內外法生(以及)陰種子等(等等諸法生)。」(相續因者,能攀緣內外法陰種子等。)

經文中的「內外法陰種子等」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然而對於生成諸法萬物所需要的「種種因子」,就是藉由「佛性」上的「相續因」,才能夠使其彼此之間產生關係與聯繫,然後「因緣和合」而生的過程才得以完成。故曰「相續因」。


原本經文:「相因者,作無間相,相續生。」

「相因者,(為一切諸相)作無間相(因),(則一切諸相不斷)相續(而)生。」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第三種的「內因」即稱為「相因」。(相因者)

大慧!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而「相因」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

所以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諸法萬物(無間相),就是藉由存在於「佛性」上種種無邊無量的「相因」才得以產生的。

(相因者,(為一切諸相)作無間相(因),(則一切諸相不斷)相續(而)生。)

注解:

經文中的「相因」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

經文中的「無間」指的即是:連綿不絕的意思。

經文中的「無間相,相續生」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生滅無常、連綿不絕的「諸法萬物」。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無邊無量的諸法萬物,皆需要有「內因」(相因)的參與,才得以生成。故曰「相因者,(為一切諸相)作無間相(因),(則一切諸相不斷)相續(而)生。」


原本經文:「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轉輪王。」

「作因者,(為)作增上事(助緣),如轉輪王。」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第四種「內因」即稱為「作因」。

大慧!所有一切眾生在走向究竟圓滿涅槃的路途之上,一定會受到很多「助緣」的幫助,這一些「助緣」,就是藉由佛性上的「作因」才得以產生的。

例如:轉輪聖王在還沒有成為轉輪聖王之前,一定會受到很多助其成為轉輪聖王的增上緣的幫助,然後才得以成為轉輪聖王,然而這一些「增上緣」作增上事,就是藉由佛性上的「作因」才得以產生的。

注解:

何謂「作因」?指的即是:「助緣之因」、「成就之因」、「增上緣之因」等等。

例如:我們現在能夠接觸到佛法,能夠聽經聞法即是受到佛性上「作因」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百千萬劫、無數次的生死輪迴以來,我們一定是累積了無數的善因緣以及功德,才有這個因緣、機會來聽經聞法。

然而這一些令眾生成就的增上助緣,就是藉由佛性上「作因」的作用,才得以產生的,如果沒有「作因」的存在,那麼我們將永遠都沒有機會聽經聞法。

就如同是轉輪聖王一般,轉輪聖王在成為轉輪聖王之前,也一定是受到了許多助緣的幫助,才得以成為轉輪聖王,然而就是藉由佛性上「作因」的作用,增上的助緣才得以產生。故曰「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轉輪王。」

我們眾生之所以會產生「生死輪迴」的現象,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於「佛性」存在的緣故,然而我們眾生的「了脫生死」、得大成就,所依靠的仍然是「佛性」,其道理就是在於此。


原本經文:「顯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

「顯示因者,(諸識)妄想事生已,(如是諸)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第五種「內因」即稱為「顯示因」。(顯示因者。)

大慧!何謂「顯示因」呢?例如所有一切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諸識(八種識),也是屬於境界中的諸法,當然也必須要遵循因緣和合而生的原則。

所以眾生在境界中所產生的諸識,就是藉由佛性上的「顯示因」才得以產生的。故曰「顯示」。(顯示因者。)

大慧!所有一切眾生必須要靠著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所以「諸識」與「境界」的關係就如同是「以燈照色」、「以鏡顯像」一般。

((諸識)妄想事生已,(如是諸)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

注解:

「顯示因者。」

經文中的「顯示因」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而並不是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外因」。

經文中的「顯示因」與楞伽經前面經文中所說的「流注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我們眾生「諸識」的產生與兩種非常特別的「內因」有關,這在前面的經文有介紹過,那就是「現識因」以及「分別事識因」。

這兩種「因」(現識因、分別事識因)都是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

其中「現識因」是與我們眾生阿賴耶識的產生有著絕對的關係,也就是「流注生」,而「分別事識因」是與我們「前七識」的產生有著絕對的關係。

因此在前面經文中所提到的「現識因」以及「分別事識因」就是屬於佛性上的「顯示因」。


「(諸識)妄想事生已,(如是諸)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我們眾生必須要靠著「諸識」以及諸識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因此「諸識」與「境界」的關係就如同是以燈照色、以鏡顯像一般。故曰「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

我們眾生的「諸識」與「境界」的關係在前面的經文形容為「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因為我們眾生就是靠著「諸識」才能夠察覺、得知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就有如必須要有「光」的存在,才能夠顯示出種種「色法」的存在,也就如同是本段經文中所描述的「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一般。

但是由於我們眾生太過執著於、迷戀於在境界中所產生的種種「覺知感受」,例如財色名利等等,彷彿失去了這些種種的覺知感受,我們就無法生存似的,所以我們一定會想盡辦法來保有這一些覺知感受,也就是因為如此,始終擺脫不了執著、分別與妄想的束縛。故曰「妄想事生已,相現作所作。」


原本經文:「待因者,滅時作相續斷,不妄想性生。」

「待因者,(妄想)滅時(所)作(妄想)相續斷,(如是)不妄想性生。」
(這一句經文在入楞伽經裏面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第六種「內因」即稱為「待因」。(待因者。)

大慧!何謂「待因」呢?如欲成就如來智慧,並且真正地達到如實知見的境界,就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凡是所有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大成就者,那麼存在於佛性上的「待因」,就會作用於大成就者的身上,就會與大成就者「相應」。

也就是說:唯有與「待因」相應的大成就者,才能夠真正地達到「如實知見」、「妄想不生」的境界,並且不再受到境界中種種煩惱、妄想的束縛。

((妄想)滅時(所)作(妄想)相續斷,(如是)不妄想性生。)

注解:

「待因者。」

經文中的「待因」指的即是存在於佛性上不可思議的「內因」。而並不是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外因」。


「(妄想)滅時(所)作(妄想)相續斷,(如是)不妄想性生。」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成就的菩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絕無迷惑、絕無障礙、絕無煩惱、絕無痛苦,解脫而得大自在。故曰「(妄想)滅時(所)作(妄想)相續(因)斷,(如是)不妄想性生。」

經文中的「(妄想)滅時(所)作(妄想)相續斷,(如是)不妄想性生」不可以解釋為:因為「妄想」消失了,所以才會生出「不妄想性」,然而「不妄想性」如果消失了,則會再度生成妄想,如此週而復始,兩兩互相呼應,而無有斷絕之時。

為什麼不可以作這樣的解釋呢?因為這一種解釋有著非常大的瑕疵,什麼樣的瑕疵呢?

其所指的即是:眾生可以時而清醒時而迷惑,而成就的聖者也有變成凡夫俗子的一天,因為妄想與不妄想性會輪流交替產生,所以聖者能夠隨時變成凡夫,凡夫也能夠隨時變成聖者。

然而成就的聖者會再度變成凡夫嗎?當然不會。如果聖者還會再度變成凡夫的話,那麼我們眾生又何必修行呢?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真正地達到「如實知見」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慢慢地達到「如實知見」的境界呢?只有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唯有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存在於「佛性」上不可思議的「待因」,才會作用於成就者的身上,才會與成就者「相應」。故曰「待因」。

經文中的「待因」是最為神祕與殊勝的不思議「內因」。從經文中「滅時作相續斷,不妄想性生」的描述,就可以知道其所指的就是「成就者」的境界。也就是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之時,存在於佛性上的「待因」才會起作用。

我們眾生成就的唯一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而「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本身即可視為「外因」。

在前面的經文中有提到「內因」的命名,是以其所關聯的「外因」來命名的,因此存在於佛性上的「待因」,也可以稱為「因緣具足功德圓滿因」。

只有在「因緣具足、功德圓滿」成就之時,「待因」才會出現。故曰「待因者,(妄想)滅時(所)作(妄想)相續斷,不妄想性生。」

然而這個「待因」的出現是需要百千萬劫、無數次的生死輪迴來成熟的,絕非一生一世可以成就的。

因此所有一切眾生皆必須養成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梵行的正知正見,而不可心存任何的僥倖。

所有一切眾生唯有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使我們眾生一步一步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原本經文:「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漸次生不俱生。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所作無分別,不得因相故。若漸次生者,不得我相故。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無父名。」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能如實知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不漸次生(亦)不俱生(的真實意義)。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與)所作(則)無分別,(如是)不得(第一義諦)因相故。若漸次生者,(則)不得(第一義諦)我相故。(何以故?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非)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則)無父名。」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無有任何差別的「真如實性」指的即是「佛性」。

佛性不生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非漸次生非不漸次生、非俱生非不俱生。故曰「(真如實性)不漸次生(亦)不俱生。」

((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不漸次生(亦)不俱生。)

大慧!然而迷惑的眾生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總是具足了貪瞋癡,總是具足了執著分別與妄想,那裏會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呢?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能如實知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不漸次生(亦)不俱生(的真實意義)。)


大慧!為什麼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要譬喻為「非漸次生亦非俱生」呢?(所以者何?)


大慧!如果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是同一個時間、同時產生的,那麼就違反了「因緣和合」而生的原則,完全破壞了因緣的法則,就猶如是「作」(因)與「所作」(果)完全沒有任何的分別一般,這是不正確的。

(若復俱生者,作(與)所作(則)無分別。)

大慧!如果「作」(因)與「所作」(果)完全沒有任何的分別,那麼所有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作為唯一依歸的「體性」(因相),又在哪裏呢?

((如是)不得(第一義諦)因相故。)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是不生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所以並非是「漸次而生」。

(若漸次生者,(則)不得(第一義諦)我相故。)

大慧!所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不可以稱為「漸次而生」,因為佛性不生不滅、非漸次而生,就猶如是未曾生下「兒子」的人,不可以稱為「父親」一般。

((何以故?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非)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則)無父名。)

注解: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能如實知第一義諦真如實性)不漸次生(亦)不俱生(的真實意義)。」

經文中的「不漸次生,不俱生」即是在描述佛性。佛性不生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故方便曰「(真如實性)不漸次生不俱生。」

經文中的「彼自妄想相愚夫,(不能如實知真如實性)不漸次生不俱生」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不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所以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故而煩惱障礙不斷、妄想不斷。故曰「彼自妄想相愚夫,(不能如實知真如實性)不漸次生不俱生。」


「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所作無分別,不得因相故。」

經文中的「所以者何?」即是在表達:為什麼要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要譬喻為「非漸次生非俱生」呢?

「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與)所作(則)無分別,(如是)不得(第一義諦)因相故。」

經文中的「作所作無分別」即是在表達:完全破壞因果的法則。

經文中的「作」即是譬喻為「因」(在這裏則是強調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經文中的「所作」即是譬喻為「果」(在這裏則是強調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經文中「不得因相」其中的「因相」指的即是:所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在這裏是強調存在於佛性上的「內因」。故曰「因相」。

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佛性」,皆是以佛性作為唯一的「依歸」。如果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如果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皆是同一時間、同時產生的,完全沒有任何因果的關係,那麼為所有一切諸法作因的「真如實性」(因相)又在哪裏呢?故曰「若復俱生者,作所作無分別,不得因相故。」

所有一切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如果沒有「內因」的參與,那麼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將不復存在。


「若漸次生者,(則)不得(第一義諦)我相故。(何以故?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非)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則)無父名。」

經文中「不得我相」其中的「我相」即是在譬喻:所有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體性」。所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體性」指的即是「佛性」。

如果是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那麼則是屬於「漸次而生」的關係。為什麼呢?

因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連續不斷「因緣和合」而生成的過程所產生的,所以是「漸次而生」。

但是經文中的「我相」則是在譬喻不生不滅的「佛性」,而並不是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在這裏希望大家能夠分得清楚。

經文中的「若漸次生者,不得我相故」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我相)是「不生不滅」,而並非是「漸次而生」。故曰「若漸次生者,不得(第一義諦)我相故。」

經文中的「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無父名」即是在表達:一切眾生本自具足、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我相)是「不生不滅」,而並非是「漸次而生」的世俗生滅無常之法。

就猶如是沒有生過「孩子」的人,不可以稱為「父親」一般。故曰「(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非)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則)無父名。」


原本經文:「大慧!漸次生相續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故。大慧!漸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計著相故。漸次俱不生。」

「大慧!漸次生(種種)相續方便(實則)不然,但(愚夫)妄想耳。(何以故?)因(愚夫執著於)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等等世俗因緣生滅之法)故。大慧!(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非)漸次生不生,(然愚夫)妄想自性計著相故。(不能如實知真如實性)漸次俱(皆)不生(之真實意義)。」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由於迷惑的眾生不能夠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所以迷惑的眾生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一定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而不自知。

迷惑的眾生沒有世尊所說「佛性」的概念,所以皆是以極其膚淺、表淺、表象的意識妄想心來觀察境界中的諸法萬物。也就是由於這一種膚淺的觀察,因而養成了眾生頑強且堅固的執著、分別與妄想。

例如:眾生執著地認為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就是要藉由某種特定的「因緣」才能夠漸次產生,如果沒有這一種特定的「因緣」,將無法漸次產生特定的諸法萬物。表面上看來,這一種的說法是正確的,但事實上,如果眾生不具備諸佛如來所說「真如實性」的正知正見,那麼這一種看似「正確」的說法,則只會增長眾生的執著、分別與妄想而已,並且扼殺了眾生作出正確判斷的智慧。

(大慧!漸次生(種種)相續方便(實則)不然,但(愚夫)妄想耳。(何以故?)因(愚夫執著於)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等等世俗因緣生滅之法)故。)


大慧!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是「不生不滅」,而並非是「漸次而生」,也不是「一時俱生」。

(大慧!(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非)漸次生不生。)


大慧!但是迷惑的眾生不能夠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非漸次生非俱生的「真如實性」,所以凡面對境界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故而煩惱障礙不斷。

((然愚夫)妄想自性計著相故。(不能如實知真如實性)漸次俱(皆)不生(之真實意義)。)

注解:

解釋這一句經文必須要使用世尊所說的佛性,如果不使用世尊所說的佛性來解釋,那麼將無法顯示出這一句經文所要表達的真實意義。這一句經文不容易理解,希望大家能夠思考一下。

「大慧!漸次生(種種)相續方便(實則)不然,但(愚夫)妄想耳。(何以故?)因(愚夫執著於)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等等世俗因緣生滅之法)故。」

經文中的「因(執著)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即是在表達:表現在境界中極其膚淺且表淺的「因果關係」。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的眾生並不具備世尊所說「佛性」的正知正見,所以總是執著於境界中表淺且膚淺的「因果關係」,也就是因為如此,因而助長了我們眾生頑強且堅固的執著、分別與妄想,而不得解脫、不得自在。故曰「漸次生(種種)相續方便(實則)不然,但(愚夫)妄想耳。因(執著)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等等世俗因緣生滅之法)故。」

表現在境界上的諸法萬物在我們眾生看來,就是屬於漸次生的,但是我們眾生所看到的僅是諸法萬物的表象,也就是因為如此,我們眾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執著、分別與妄想,也讓我們生起了無數的煩惱與障礙。

但是世尊親証了諸法萬物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並且把祂的經驗告訴我們,生死輪迴的束縛是可以被打破的。

該如何才能打破生死輪迴的束縛呢?唯有在境界中修善、斷惡、實踐梵行,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累積善因緣、累積功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証、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我們常常聽到「想當然耳」、「自然而然」、「同理可知」等等這一些名詞,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這一些名詞在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我們眾生如果不具備世尊所說「佛性」的概念,並且「執著」於這些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對的觀念,若是如此的話,那麼就一定會滋長我們眾生頑強且堅固、並且很不容易被導正的執著、分別與妄想。

舉例來說:
我們眾生在觀察境界的時候,總是流於其表面上的觀察,也就是說「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沒有看到什麼就不是什麼」等等這一些表面上的邏輯觀念,然而我們眾生就是被這一些表面上的邏輯觀念所束縛住,因而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這一些表面上的邏輯觀念,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如果不具備世尊所說「佛性」的正知正見,那麼這一些表面上的邏輯觀念,就一定會助長我們的執著、分別與妄想,並且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

例如:我們執著於必須要具備某種特殊的「因緣」,才能夠生成某種特殊的事物,如果不具備某種特殊的「因緣」,那麼就無法產生某種特殊的事物。

就好像天下的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成龍成鳳,總是認為如果沒有經過一番努力、刻苦的奮鬥,那麼就無法出人頭地,所以不管小孩的意願如何、能力如何、興趣如何等等,總是逼迫著小孩要認真讀書、要努力奮鬥等等,總是告誡小孩如果不努力奮鬥、不努力讀書,那麼就沒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天下父母親的這一種邏輯,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錯誤,但是就是由於我們眾生並不具備世尊所說「佛性」的正知正見,所以灌輸於小孩的這一種邏輯觀念,也正是助長了眾生頑強、堅固並且揮之不去的執著、分別與妄想,正是所謂愛之而足以害之,指的即是這個意思。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等等傳統的邏輯觀念是正確的,但是切不可將這一些正確的邏輯觀念,演變成我們內心中不可磨滅的執著、分別與妄想,因而造成了許多不可彌補的遺憾與錯誤,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年,如果一味執著於所謂的「正確觀念」,那麼最終一定會帶來諸多的不幸。

人生在世當然是需要努力,當然是需要奮鬥,所以末學並不是說在人生的旅途上不需要努力地讀書,不需要努力地奮鬥,末學是說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要落入表淺且膚淺的因果關係,以及追逐財色名利等等世儈的觀念,因而助長了我們不可磨滅的執著、分別與妄想。這也就是這一句經文所要表達的意思。

末學相信,各位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之上,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些許的遺憾與錯誤,在這裏末學希望大家能夠能回憶一下,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有沒有遇上一些不可彌補的遺憾與錯誤呢?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使我們避開許許多多不可彌補的遺憾與錯誤呢?就只有一個辦法,而這個辦法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

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才能夠增長我們的智慧,也才能夠讓我們不落入自心的意識妄想,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們的心裏清清楚楚,而不再產生任何的疑惑。


「大慧!(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非)漸次生不生,(然愚夫)妄想自性計著相故。(不能如實知真如實性)漸次俱(皆)不生(之真實意義)。」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迷惑的眾生不能夠了知、通達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真如實性的真實意義,所以具足了一切執著分別與妄想,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所以煩惱障礙不斷。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非漸次生非頓生。


原本經文:「漸次俱不生,自心現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漸次俱不生,除自心現,不覺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緣作事方便相,當離漸次俱見。」

「(第一義諦真如實性)漸次俱不生,(然迷惑眾生)自心(妄)現受用故。(不能如實知)自相共相外性非性(之真實意義)。大慧!(真如實性)漸次俱不生,(真如實性)除(一切)自心(妄)現,(然眾生)不覺妄想故(不斷妄)相生。是故(應如實知)因緣作事方便(之)相(其體性本不生滅),(故修行人)當離(一切)漸次俱見(等等落入有無兩邊惡見)。」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

((第一義諦真如實性)漸次俱不生。)

大慧!但是由於迷惑的眾生根本不能夠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故凡面對境界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總是執著於、迷戀於身邊所有一切生滅無常的俗法俗物,而不可自拔,所以才會產生不斷的煩惱與障礙。

((然迷惑眾生)自心(妄)現受用故。)

大慧!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自相共相),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但是迷惑的眾生,那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

((不能如實知)自相共相外性非性(之真實意義)。)

大慧!所有一切迷惑的眾生總是執著於、迷戀於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世俗之法,因此根本擺脫不了執著、妄想與分別的束縛,故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實深不可測、不可思議,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非漸生非頓生、遠離一切意識妄想分別之心,但是迷惑的眾生那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

(大慧!(真如實性)漸次俱不生,(真如實性)除(一切)自心(妄)現,(然眾生)不覺妄想故(不斷妄)相生。)

大慧!由於迷惑的眾生並不具備諸佛如來所說「真如實性」的正知正見,真如實性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漸生俱生,所以迷惑的眾生一定會執著於境界中極其膚淺且表淺的「因果觀念」,故而不斷滋長了執著、分別與妄想,因此所有的修行人,皆應當遠離落入世俗有無兩邊,落入「漸次而生」或是「一時俱生」的膚淺因果觀念,並且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

(是故(應如實知)因緣作事方便(之)相(其體性本不生滅),(故修行人)當離(一切)漸次俱見(等等落入有無兩邊惡見)。)

注解:

「(第一義諦真如實性)漸次俱不生。」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描述一切諸法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

經文中的「漸次俱不生」其所描述的就是「真如實性」。真如實性非漸次非不漸次、非俱生非不俱生、非生非不生。故曰「(真如實性)漸次俱不生。」


「(然迷惑眾生)自心(妄)現受用故。」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迷惑眾生太過迷戀於、執著於這一些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所以當面對境界的時候,總是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但這是我們眾生的無奈,所以說眾生實堪憐。

眾生的「解脫之路」並不是嘴巴上說解脫就可以解脫的,就算該如何解脫的道理,你全部都清楚了,但是你還是不得解脫。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根本做不到。

要知道「成就」的條件就只有一樣,那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希望大家都有這樣的正知正見,而不要再胡思亂想了。出離之路、解脫之路是的確存在的,我們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不能如實知)自相共相外性非性(之真實意義)。」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描述「佛性」。
經文中的「自相共相」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法萬物。

例如:「自相」指的就是境界中的諸法萬物所具備的「形態」各個不同。「共相」指的即是:山川、國土、大地等等一切「共有之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雖然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但其本自具足的體性,卻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而無有任何的差別。真如實性非內非外、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並非是所有一切生滅無常的世俗之法所能夠比擬的,並且唯有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才是菩提智慧解脫自在之處。然而所有一切迷惑的眾生,那裏會知道這個道理呢?故曰「(不能如實知)自相共相外性非性(之真實意義)。」


「大慧!(真如實性)漸次俱不生,(真如實性)除(一切)自心(妄)現,(然眾生)不覺妄想故(不斷妄)相生。」

經文中的「漸次俱不生」即是在描述「佛性」。佛性不生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故曰「(真如實性)漸次俱不生」。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由於迷惑的眾生不能夠了知、通達世尊所親證的真如實性,所以凡面對境界均不能夠如實知見,一定會起執著、起分別、起妄想,故而煩惱障礙不斷。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遠離一切自心所現之妄想分別。


「是故(應如實知)因緣作事方便(之)相(其體性本不生滅),(故修行人)當離(一切)漸次俱見(等等落入有無兩邊惡見)。」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是建立在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故曰「是故因緣作事方便相,當離(世俗)漸次俱見。」

經文中的「因緣作事方便相」即是泛指: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而生。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所有一切的修行人,皆應當具備世尊所說佛性的正知正見,佛性不生不滅、非漸次生非俱生。

若能夠具備世尊所說「佛性」的正知正見,那麼當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將不再執著於境界中諸法萬物極其表淺且膚淺的世俗「因果觀念」,並且可以讓我們在境界中的所作所為,都將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再迷失自我。故曰「是故(應如實知)因緣作事方便(之)相(其體性本不生滅),(故修行人)當離(一切)漸次俱見(等等落入有無兩邊惡見)。」


最後是由 Anonymous 於 週日 2月 13, 2022 12:36 am 推文。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