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頁 (共 18 頁)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4:22 pm
由 拜訪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六祖法寶壇經 機緣品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遊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庵問云。汝在此作甚麼。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為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曰。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仁者何來。隍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
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摩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現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
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
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4:35 pm
由 靜明
請參考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4:48 pm
由 參考看看
涅槃經三世義
解純陀疑問。論曰:多弟子已成熟,純陀未成熟,佛為純陀未成熟故,顯示大般涅
槃,講說大經,受大功德,為成熟故來拘尸那城。云何純陀而有疑心?有二因緣:
一、見同相未見別相生疑心;二見別相不見同相故。起疑心者,如遙見杌,疑為是
人、為是杌?若見烏鳥集上,鹿從其下過,知是杌非人;若見舉手挑衣者,知人非
杌。別相不見同相生疑心者,如空不共相是常住,如見地不共相是無常。聲聞者不共
相,於聲聞不共相生疑,為同空是常住、為同地是無常?凡夫為同相故起疑心,聲聞
緣覺為別相故起疑心。凡夫為有生法故起疑心,聲聞緣覺為無生法故起疑心。純陀不
為此二種故起疑心,為欲利益眾生故生此疑。如此大菩薩,那得於佛生疑?於此大會
大有外道聚集,有外道說佛死而更生,復有說如燈盡火滅,復有說佛滅後有盡有不
盡。為釋此疑故,佛說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5:06 pm
由 靜明
是法說因緣,因緣說諸法。
共相別相,不即不離是中道正見。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5:13 pm
由 參考
六祖法寶壇經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5:17 pm
由 靜明
知緣生法,更知緣起法,即緣生法不一不異緣起法,知緣起法不即不離緣生法,是最上乘。所謂二諦融通大沙門。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5:32 pm
由 參考
六祖法寶壇經 般若品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運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常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5:37 pm
由 靜明
三乘法者,皆以從純大苦集的生死邊,逆向還滅至寂靜涅槃邊。所謂從生死此案渡至涅槃彼岸,不受後有(不再輪迴生死)。
最上佛乘,即生死是涅槃,深解不即不離中道義,故能不斷生死,不取涅槃,而成等正覺。更因深解不即不離中道義故(如來正智),而能大行菩薩道。
【行菩薩道不同於修菩薩乘,不要錯解了】。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5:48 pm
由 靜明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運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
但淨本心->證解唯識境無,滅諸戲論。
使六識出六門->意清淨故,見清淨,見塵清淨,不起四相,則破內外法二別,現見萬法(內外法)本自一味如如,是最上乘(緣生法與緣起法不二)。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5:57 pm
由 靜明
【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無念法者,法之本然,知其根本,則根莖花葉果,如是隨緣而現,不即亦不離。
不即故泯相見性。
不離故即相即性。
如此虛空不礙白雲飛,任他白雲舒卷來去生滅,皆不離虛空。如是法法盡收眼底(自性遍照十方),法法周遍圓滿,是佛境界。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5:59 pm
由 靜明
緣起法與緣生法,雙通無疑者,是真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