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精金應無變色。可謂本分草料。(無色界、一切義無分別名 指修道的資材 、正知見?!
朱倍賢 講於2016年7月17日
嚴格來講,「心即法界」的意境,實際上是當時古印度在佛教創立以前,就已經出現的「無色界」講說的方式。具體而言,這是「無色界」的第一個境界,叫做「空無邊處」。其體驗最主要表現的方法,就是去感知內心的遼闊無邊,心體如同太虛。
對於這種「超越一切界線感」、「泯滅內外分別」的意境,若是認同它、將它當作「實相」、「事物的終極」、以此意境而入定,那麼心就會在「空無邊處」「再生」和「輪迴」(中部106經)。也就是說,「心即法界」還是未達至解脫,仍是輪迴境界。
另外一方面,有很多佛教徒認為最高的佛法就是:「諸法由一心之所變現」,或「諸法唯心造」。像《華嚴經》裡一句有名的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種「一切唯識」、「一切唯心」、「一切由一心變現」的見解,正好也是「無色界」裡「識無邊處定」的境界。它的體會就是「心識無邊無際」:「一切由心識所呈現出來的現象」,都是相對的,也都是相對虛假的,只有能覺察的「心」才是真正的依歸之處。
對於這種「覺性為真 境界為假」、「能所雙亡 獨留見淨明性」的意境,若是認同它、將它當作「實相」、「事物的終極」、以此意境而入定,那麼心就會在「識無邊處」「再生」和「輪迴」(中部106經)。也就是說,「法界唯心」還是未達至解脫,仍是輪迴境界。
還有一些佛教徒認為最高的佛法就是「諸法空寂,了不可得」、「一切自性皆空」。這樣的說法,非常類似當時還未成道的佛陀實驗過,但卻放棄掉的其中一種修定的方法,亦即通達到「無所有處定」的方法。
要通達到「無所有處定」的一個具體的作法,就是去認知:一切現象都是快速生滅,沒有一絲一毫具體的東西,心可以落腳在其中。所有現象快速磨滅、瞬間生滅,過去、現在、未來無有停駐,了不可得,一切空無我(中阿含75《淨不動道經》)。
對於這種「一切不可得」、「無有所有」的意境,若是認同它、將它當作「實相」、「事物的終極」、以此意境而入定,那麼心就會在「無所有處」「再生」和「輪迴」(中阿含75、中部106經)。也就是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皆無我」的見解還是未達至解脫,仍是輪迴境界(關於「無我」,詳見《非我》一文)。
另外一種流行的講法:「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諸相非相」(主要是般若系統經典的講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意境,正好是「無色界」裡所講的「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意境。這是佛陀在未解脫前實驗過的另一種外道法門,最終佛陀評定它不是終極解脫而放棄它。
要通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的一個具體的作法,就是:「不取一切相」、「心不住相」(中部106經)。對於這種「一切不可得」、「無有所有」的意境,若是認同它、將它當作「實相」、「事物的終極」、以此意境而入定,那麼心就會在「非想非非想處」「再生」和「輪迴」(中部106經)。也就是說,「無相、不思善不思惡」還是未達至解脫,仍是輪迴境界。
這些「無色界」的意境,「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在原始佛經裡的敘述,是一種高深卻仍是「有為法」的經驗。此經驗獲得的方法,經典裡說:「當我們的心,一心一境地,去排遣所有其它的意念和心向,只專注在眼前選定的某一種意境或自認的真理,而產生出來的。」
佛陀認為像這樣的意境,並不等同於解脫,它們只是一種「心行」。透過內心某種活動的方式,於某種「世界觀」、「實相論」中盤據,暫時產生出來的意境。
如同我們剛剛所講的,那些心理活動包含了高度的專注。如果想要進入「識無邊處」的經驗,必須要排遣掉一切內心會抓取外境、「色想」(尤其是與身體有關的界線想)的活動。把所有的心意都導向心識、意識、覺知、心相的本身。
像這樣的經驗本質都是無常的。不管你體驗到的「無色界」的經驗,是多麼地令自己感到深妙(「見到宇宙本體了!」、「山河大地消亡了!」、「心佛眾生都合一了!」),你總是需要從其中出來,總是有一個時候,它是會中斷的。不管經驗到這些玄深的意境多少次,如果不是以「如理作意」,以佛法通往解脫道的大綱這樣的角度,善巧地去認知、運用它們,這些意境本身沒有辦法讓我們達到解脫,都還是輪迴的一部份。
這個意思並不是說佛陀認為「無色界」的定境都是不好的。相反地,佛陀常常認為「無色界」的定境,在很大程度上,大概是人類的「心行」所能架構最精細、最安寧、最少干擾的境界。
基本上,要進入「無色界」的定境,根據原始經典的講述,起碼要做到,心必須拋開「多」的、「複雜」的、「多元」的相;然後,取一個「單一」、「不二」、「無分別」的相/想(長部15經)。
https://sites.google.com/site/linjuchan ... -kong-xing
////
聞(廣學多聞),思(審問,慎思,明辨),修(一門深入,篤行)...念頭通達+心無罣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