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電光影裡斬春風《佛光國師語錄拾遺》
夏目漱石曾經跟從 鎌倉圓覺寺名僧釋宗演(1859~1919)習禪。在他的代表作《吾輩是貓》中,那個哲學家八木獨仙 常常掛在嘴邊上的話 就是這句“電光影裡斬春風”。
此話講的是往昔有個和尚 要被人斬殺時 瀟灑地說:電光影裡斬春風……。
鎌倉圓覺寺的開山佛光國師 原名祖元,別號無學,生於南宋末年 蒙古民族元朝 不斷推進征服中國進程的時代。十多歲時師從徑山無准和尚,通過多年鑽研,終於禪定入熟,繼承了無准和尚衣缽。
對禪師的禪定功夫之深 自古以來評價甚高。有段逸事傳說:一次禪師進入禪定三天三夜,靜若木佛,紋絲不動。弟子們見此情形 以為禪師已經圓寂,待走近看才發現禪師 尚在微微呼吸,這才放下心來。禪師後來到了台州真如寺,聞知南下元兵蹂躪國土,殘暴百姓,所到之處一片狼藉,便又避難到了溫州能仁寺。
但元軍急攻直搗長江,很快便攻佔了溫州,並蜂擁而入能仁寺。一山一寧等眾僧紛紛逃離,只有無學祖元禪師端坐禪堂,進入禪定三昧,泰然若定,紋絲不動。群擁而至的元軍中 有一人揮出大刀 架到了禪師的脖子上厲聲大喝:“和尚,給我站起來!”禪師這才出得禪定,從容不迫打一圓相,坦然誦偈:
乾坤無地卓孤筇, 喜得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 電光影裡斬春風!
施暴者深為禪師的舉止 和氣勢所震撼,收回舉起的大刀,灰溜溜地撤去了。
“孤筇”
是生長在中國四川省的一種竹子,竹節比普通竹子長,內部也不是空的,而是像樹木一樣實心。
由於常被用來做杖,所以用來表示“杖”和“錫杖”的意思。
此偈的意思是,天地雖大,沒有我出家人立錐之地,全成了你們元朝的天下了,我已無處可去。
所幸的是我已經悟得 一切皆空的道理,達到了無任何執著、無一物的心境。
你要用刀殺了我,實際上這刀也是空、我也是空,以空斬空,猶如閃電 在電光影裡斬春風,沒有著力的勁道。死也好,生也好,請君隨意砍下 我這老和尚的腦袋好了!
這和那些黑社會的人“要殺要剮,隨你便!”那種逞強的大喊大叫自是不同。
一切皆空,即包括自己在內,目中所及所有物體 皆非實際存在,只不過是處在 各種各樣的相互作用關係當中,這就是所謂的緣。
不過是臨時聚集在一起,緣盡各分散。對這種現象,不是作為理論上去理解,而是親身實地經歷體驗了的一位禪僧所達到極致的生死觀,就是“電光影裡斬春風”這句話。
不管我們喜歡還是討厭,“死”終究會來臨的。
就像常說的那樣,“所謂武士道,就是對死習以為常”,面對“死”的現實能奮力抗爭的生存之道,豈不是最真摯的生存之道嗎?
俳聖松尾芭蕉臥在彌留之際,門人弟子索其辭世絕句。
傳說芭蕉回答:“昨日之句 便為今日辭世之作,今日之句 亦為明日辭世之作。我一生所作之句,無不可為辭世之作也。”
我們也許會在明天,不!也可能會在今天 突然死去。
所以,我們必須珍惜 現在這個時刻。
不過,想到無學祖元禪師 在祖國宋朝滅亡以後 即東渡日本,傾注心血 薰陶了當時的鐮倉執政北條時宗,並指導他先後 兩次擊潰元軍,我總覺得 有些不可思議。

電光影裡斬春風
晨起作運動
揮手晝圓形,手根不動
好一個光影裡晝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