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大乘止觀述記》(諦閑法師•江味農居士)
http://www.budaedu.org/publish/C8/
(戊)第三大科•明止觀體狀。分三。
(己)初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今初。
【次明第三止觀體狀。就中複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二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
上來五番建立中。
初明止觀依止•令行人先悟自心。然後依止修行•乃克成就。何以故。自性清淨心•為一切法之根本故。
二明止觀境界。複開一心為三自性•又開三自性為淨染二種•以為所觀之境。何以故。若不定境•無從修心故。然此兩番•皆是理解。
今第三番明止觀體狀•正屬行門。即的示吾人以修止觀之方法也。
體狀即是行相。示以止觀行相•令行人依為模範故。上明境界•正為修行。彼既開染淨二種•故今亦有二番明義。此兩種修法。或隨修一種•或同時兼修•或先後修•皆得。今因文便先說染•後說淨耳。且以明凡夫雖已迷真成妄•而返妄即可證真矣。
(己)二別解。即為二。
(庚)初約染濁三性。二約清淨三性。初中三。
(辛)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今初。
【初就染濁三性中•複作三門分別。一依分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真實性以示。】
此中三門分科•乃循流溯源之一定次第。
蓋修分別性•正為入依他性之方便((方法))。
修依他性•正為入真實性之方便((方法))。
真實性者•即自性清淨心是也。實為止觀依止之地。
但自無明不覺•此性已與染分和合•成為依他。
而依他。正由妄想分別而有。故必先從分別性•斬關而入。步步深進。乃能達到真實性究竟依止之地。所謂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也。
修分別性•如宗下本分功夫。
修依他性•如宗下重關功夫。
修真實性時•即宗下所謂破末後牢關也。
(辛)二各釋。即為三。
(壬)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初中二。
(癸)初從觀入止。二從止複觀。初又二。
(子)初明觀。二明止。今初。
【對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者•先從觀入止。 ((觀:染濁分別性、染濁遍計執))
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作是念。
我今所見此法•謂為實有,形質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法是虛。以不知法是虛故•即起妄想•執以為實。是故今時意裡•確然將作實事。複當念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嗔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
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觀者•即止之觀。止者•即觀之止。言有次第•修無先後。
然若鈍根人不能止觀並運者•即無妨先觀後止。
須知修觀•正為入止之方便。故曰從觀入止。若單修觀不修止。則妄念不息•何能了生死乎。
此中觀法•可分為二。
先觀諸法是虛。次觀執實之過。然言有前後•意則一貫。
蓋以不知是虛•所以執實。以執實故•造業招苦。是故欲出生死之苦•便當知境是虛。昔我世尊•在鹿苑說法•先明苦諦。以凡夫不知畏因•猶知畏果。若知得內身外塵•無常苦果。則既明苦諦•方能修道諦•斷集諦也。今初修觀門•克從五陰六塵入手者•正是此意。
觀•謂體察審究。內而五陰根身•外而六塵器界•即是凡夫依正二報。向依正果報上•體究其無非虛幻•及因從何來。便是修觀。
隨一一法者。謂於五陰六塵等法中•不必普觀。亦不限定何種。隨拈一法•皆當作如是觀念。我今所見•至莫能自出•五行文。即其所作之觀念也。
此法二字•即指五陰六塵。堅謂不融。礙謂不通。因其對於所見之法•謂為實是有形有質。所以為所障礙•不能融通。本來如是者。既不知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緣散即滅•故謂為本來如是。此正凡夫通病。所以執為實有者•即由於此。
果時無明:即迷境無明。由有迷境無明•故妄執為本來如是。而此迷境無明•正由意識妄想分別而有。故曰但是意識有也。初下手時•便擒住罪魁。從此層層推究入去•以窮其根。然知是罪魁•而審究之者•亦意識也。俗語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又云。將功贖過。正堪為喻。
須知迷悟之機至捷•只在當人一轉念間耳。
即起妄想執以為實者:執實二字•即其妄想。謂以有迷境之無明故•不知諸法是虛•便起執實之妄想。由是從迷入迷。所以無始至今•意中確然認彼諸法以為實事。作此觀念時•即複推窮其害•而作念言。
我今流轉生死•莫能自出者無他。由於造種種業故。何以造業•由有貪嗔癡故。
何以起此三毒•由無始以來•對一切境•妄想分別執為實有故。
然則若知五陰六塵等境界•是緣生法•虛幻無常。便不致因順境起貪。因逆境起嗔。即不順不逆之境•亦不致執實而成癡。既三毒不起•便不造業。既不為業力牽繫•豈不超然於生死之外哉。
若能如此觀念解悟•正是慧心所相應品。乃入道之初門也。
故曰作此解者•即名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