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怪道1412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1

未閱讀文章 怪道1412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虛雲和尚長時住定經驗之探索
釋惠敏

p. 147

提要
根據《虛雲和尚年譜》,虛雲和尚一生中有三次長時(半月、九日、九日)「住定」時間記錄,如此長時間住定的能力,從佛教的觀點應如何理解?與禪定學相關的議題為何?佛典中是否有類似的實例?等等問題是本論文想探索的重點,其內容綱要如下:

一、佛典中對於禪定的能力,基本上可從入定、住定、出定等三個階段來分析,也有將此三種自在能力與「轉向自在」、「觀察自在」合稱為禪定進展之「五種自在」說。

二、虛雲和尚回答:1901年底(六十二歲)至1902年初(六十三歲)在終南山入定十八天不是有心入定;因為若是有心則不能入定;也不是無心入定,因為不是如泥木偶像等無情物(非有心亦非無心而入定),而是「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並以唐代僧黃檗希運禪師(?∼849)的「看話頭」禪法,答覆如何入定的問題。
頌曰:塵勞迴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翻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黃檗禪師開示大眾應該日夜無間,看箇無字,日久月深,功夫打成一片,則可開悟,了脫生死之迷惑與塵勞。並以「塵勞迴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翻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的詩句勉勵。此詩句也常被虛雲和尚引用,例如:根據靈源法師上述的記載「這幾句話每次打七,師公都要話的」,也見於1953年2月25日《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岑學呂編輯)中,並載明為黃檗禪師說的。但是,虛雲和尚似乎將詩句的前半段,傳承為「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守一場」(與「緊把繩頭做一場」

p. 154

的發音很接近),並且解說為:「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的非常嚴密的。」。 [8]而「學道猶如守禁城」之句可以在《大明高僧傳》與《續傳燈錄》釋妙普的詩句「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將能行令,不動干戈治太平」找到用例。

黃檗禪師(?∼849)引用趙州禪師(778∼897)之「狗子無佛性」公案,教導「看箇公案」、「看箇無字」的禪法,到宋代大慧宗杲禪師(1089∼1163)的《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中,則極力主張在妄念動止(生滅)之處,「看箇話頭」:

妄念起時,亦不得將心止遏,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只就動止處,看箇話頭。便是釋迦老子達磨大師出來也,只是這箇。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爾措大家,多愛穿鑿說道,這箇不是有無之無,乃是真無之無,不屬世間虛豁之無。恁麼說時,還敵得他生死也無?既敵他生死不得,則未是在。既然未是,須是行也提撕,坐也提撕,喜怒哀樂時,應用酬酢時,總是提撕時節,提撕來,提撕去,沒滋味。心頭恰如頓一團熱鐵相似,那時便是好處,不得放捨,忽然心華發明。照十方剎,便能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9]

在行住坐臥、喜怒哀樂等任何時候,總是提起「話頭」,提來提去,沒滋味,心頭好像在頓一團熱鐵之時,便是好處。大慧禪師之 「頓一團熱鐵」應該是比喻「無分別心」的境界,如說:

既為無常迅速生死事大決定有志,直取無上菩提,世間種種虛妄不實底事,一筆句下。卻向不可取不可捨處,謾覷捕看,是有是無?直得無用心處,無開口處,方寸中如一團熱鐵相似時,莫要放卻,只就這裏看箇話頭。[10]

此種感覺若參考《無門關》(宋代無門慧開禪師撰,彌衍宗紹編)「吞熱鐵丸」的譬喻: 「參箇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箇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蕩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
三、《大毘婆沙論》(卷153)認為:欲界眾生的身體成份(諸根大種)須由飲食(段食)養分來維持。若長久住在禪定中,雖人在定中時,身體無損,但是出定後,身體便散壞。所以,住滅盡定者,由於沒有飲食養分之維持,最長不得過七晝夜,並且舉兩個長時(三個月、半月或一月)住滅盡定的實例來說明。(案:第七「遠行地」能於滅盡定中,念念能起定,也念念能入定)

四、《成唯識論了義燈》討論長時安住於「滅盡定」時,是以識、觸、思等三種精神性的食物來維持生命。但是《大毘婆沙論》與《成實論》則認為安住於「滅盡定」者,段、識、觸、思等四種食物皆無。

五、虛雲和尚1951年(一百十二歲)雲門事變,趺坐入定九日,說及「夢至兜率內院,見彌勒菩薩說法」的經驗。此在罽賓或印度地區於西元四、五世紀時,修行者入禪定,上升兜率問彌勒菩薩佛法的記載不少。

六、禪定夢中彌勒菩薩所開示的「識智波水偈」,是討論「妄識與智慧」的關係猶如「波水」之體性不異,其內容可能與《宗鏡錄》、《八識規矩頌》、《圓覺經》

p. 148

等佛典有關。末二句則表達雖在劫業苦難中,悲願渡生不退轉的勉勵。如此,禪定不只是修行者內心世界的安立,所謂「逃禪」之譏,進一步發揮出來,也作為建設人間淨土的精神力量的支柱。

關鍵詞: 1.虛雲  2.禪定  3.四食  4.彌勒  5.識智

////
塵勞迴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看箇公案(宗門入定原理)?!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2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4.又由此故發起殊勝思所成慧。謂不淨觀持息念(安般念)等。以能別總觀諸蘊故。......
3.又由此故發起殊勝聞所成慧。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建立諸法自相共相。害實物愚及所緣愚。.....
2.又由此故發起殊勝生處得慧。以於三藏十二分教能受能持思量觀察不謬轉故。....
1.復由如是資糧攝持無漏慧根轉得明盛。.....
聞思修所成慧
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建立諸法自相共相.害實物愚及所緣愚 屬聞所成慧
尚需圓滿 思修 成慧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3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從涅槃(滅盡定)起的第一念,即是世第一法...非心非佛?!
= = = = =
從通達「世第一法」,進而了達「法住智」,進階學習六度波羅蜜,到俱善巧方便智?!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4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圓滿世第一法位
讓無漏無分別智現前
是修行上至為重要的一刻
是入地的基本條件
怪道1412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5

未閱讀文章 怪道1412 »

p. 156

若根據虛雲和尚〈參禪的先決條件〉(收載於岑學呂編輯《虛雲和尚法彙──開示》)之解釋:

就是心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其實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由此你我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

他以如下所示的見地,將「看話頭」等同「觀心」法門。

心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

話頭=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

看話頭=觀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

////
「看箇公案」、「看箇無字」直接從5➠ABCDEF...犀牛的眼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6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塵勞迴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翻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將能行令,不動干戈治太平。

老子道德經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子孫以祭祀不輟。就是入法性也。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就是修一切種智!!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7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初地般若(法住智),從滅盡定出的第一念。
八地般若(涅槃智),常常時,恆恆時皆處於定中(一真如心),此不動地菩薩已無出入滅盡定的問題。涅槃智,般涅槃,智慧即涅槃,真如與法性,平等平等……

究竟智、涅槃智、般涅槃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中阿含成就戒經
尊者舍梨子復再三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
註解:
就是還未證得涅槃智之前,即是未證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之前,彼菩薩若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繼續修習佛法…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8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一 12月 12, 2022 10:32 am 大開學友,

學友的答案,是正確的、是符合 佛陀教示的 !

厭、離;就是解脫的直接近因。

補充一篇著名的經文 : AN10.01為了甚麼目的經

次第 ~ 善戒不後悔欣悅寧靜如實智見/ 與離貪解脫智見。

隨喜學友的正確答案

善哉 善哉 善哉
次第 ~ 善戒→不後悔 → 欣悅 → 喜 → 寧靜 → 樂 → 定 (禪定)→ 如實智見 (般若波羅蜜多)→ 厭 / 與離貪 (心解脫,究竟涅槃)→ 解脫智見(涅槃智)。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399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哇哈哈哈~~果然如我所料(如樓上註解),於原始佛典,世尊開示的非常清楚,就是教導大乘佛法嘛!!

為了什麼目的經增支部10集1經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阿難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阿難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善戒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善戒的目的是不後悔,效益是不後悔。」
「但,大德!不後悔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不後悔的目的是欣悅,效益是欣悅。」
「但,大德!欣悅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欣悅的目的是喜,效益是喜。」
「但,大德!喜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喜的目的是寧靜,效益是寧靜。」
「但,大德!寧靜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寧靜的目的是樂,效益是樂。」
「但,大德!樂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樂的目的是定,效益是定。」
「但,大德!定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定的目的是如實智見,效益是如實智見。
「但,大德!如實智見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如實智見的目的是厭與離貪,效益是厭與離貪。」
「但,大德!厭與離貪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厭與離貪的目的是解脫智見,效益是解脫智見。
阿難!像這樣,善戒的目的是不後悔,效益是不後悔;不後悔的目的是欣悅,效益是欣悅;欣悅的目的是喜,效益是喜;喜的目的是寧靜,效益是寧靜;寧靜的目的是樂,效益是樂;樂的目的是定,效益是定;定的目的是如實智見,效益是如實智見;如實智見的目的是厭與離貪,效益是厭與離貪;厭與離貪的目的是解脫智見,效益是解脫智見。阿難!像這樣,善戒次第地來到最高。

定的目的是如實智見,效益是如實智見;如實智見的目的是厭與離貪,效益是厭與離貪。厭與離貪的目的是解脫智見,效益是解脫智見。
阿難!像這樣,善戒次第地來到最高。

註解:
如實智見,一切佛法,皆從如實智見(般若波羅蜜多)開始修習!!厭與離貪(離欲,惡不善法),是在如實智見(開悟明心)(開佛知見)(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才開始用功夫的!!
解脫智見,即是八地菩薩摩訶薩完成心解脫後的上品般若,即是依止究竟涅槃(一真如心)所開展的涅槃智!!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00

未閱讀文章 次草 »

究竟涅槃沒涅槃智
哇哇哇哇哇哇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01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次第 ~ 善戒→不後悔 → 欣悅 → 喜 → 寧靜 → 樂 → 定 (禪定)→ 如實智見 (般若波羅蜜多)→ 厭 / 與離貪 (心善解脫,涅槃寂靜)→ 解脫智見(涅槃智)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