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頁 (共 420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6月 10, 2023 2:07 pm
妙吉祥如意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新老怪 寫: 週六 6月 10, 2023 7:35 am.
第二十六則仰山指雪
示眾云。冰霜一色。雪月交光。凍殺法身。清損漁父。還堪賞玩也無?

舉。
仰山指雪师子云。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仰山不觉平地吃交)
云门云。当时便与推倒(不奈舡何打破戽斗)
雪窦云。只解推倒不解扶起(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师云。古人临机遇物。发明空劫以前一段大事。法华经云。纯一无杂 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说者以谓。白是众色之本。一乘是诸乘之源。而不说 白色向上更有事在。
故仰山指雪师子。示众云。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且白是众色之本。雪色至白。如何更有过此色者。
万松道。既称为色。必与眼对。过白之色。唯无色者。不与眼对。云门所以道。当时便与推倒。若便向至白无白处。认着正是堕在无色界中。雪窦所以别指出一条活路。向推倒处。却教扶起。
佛眼云。若向这里扶持起来。甚生次第事。
万松道。若是他宗异派。不道不得。更须知有洞上宗风 正倒时便起。正起时 便倒底时节。然后起倒同时。起倒不立。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不见。
佛觉颂云。一色无过指示人。白银世界里频申。超然推倒还扶起。争似东风煦日新。
万松道。日出后一场懡[怡-台+羅]。一等学人。见云门推倒 雪窦扶起。便作机锋转换。大用无方会。见向一色边 不得色边会。以为宗旨血脉。已有佛觉为证。如或不信。更问天童。

颂云
一倒一起雪庭师子(恰似个活底)
慎于犯而怀仁。(识法者恐)
勇于为而见义(路见不平)
清光照眼似迷家(东西不辨)
明白转身还堕位(更上一层楼)
衲僧家了无寄(且过一生)
同死同生何此何彼(刀斧斫不开)
暖信破梅兮春到寒枝(收得返魂香)
凉飙脱叶兮秋澄潦水(来挝涂毒鼓)

师云。云门一倒。雪窦一起。仰山指师子。要过此色。三个鼎足 阙一不可。三玄三要尽在于兹。仰山恐人 坐在明白里。岂非慎犯怀仁也。指似于人令过此色。岂非勇为见义也。
鲁语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云门又恐坐在一色边也。岂非慎犯怀仁。便与推倒。亦勇为见义也。
雪窦恐人只解推倒。乃慎犯怀仁也。更能扶起。勇为见义也。
不见。赵州道。老僧不在明白里。
良以清光照眼 犹自迷家。明白转身 未免堕位。只解推倒 不解扶起。而堪作什么。本色衲僧 如珠走盘。虽同死同生 而不居生死。虽无彼无此 而权立彼此。末后两句。有时。太阳门下。有时。明月堂前。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朝菌蟪蛄。且道。而今是什么时节。且随老木同寒瘠。将逐春风入烧瘢
若欲扶起,當需放倒。若不放倒。爭得扶起,扶起底是眼,放倒底亦應非瞎~~
趙州道。老僧不在明白里。
良以清光照眼猶自迷家。明白轉身未免墮位。只解推倒不解扶起。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6月 11, 2023 6:58 am
新老怪
第二十七則法眼指簾

示眾雲。師多脈亂。法出姦生。無病醫病。雖以傷慈。有條攀條。何妨舉話

舉。
法眼以手指簾(莫道不知 莫道不見)
時有二僧。同去捲簾(同行不同步)
眼雲。一得一失(劍下分身)

師雲。法眼齋前上參。以手指簾。二僧同去捲簾。眼曰。一得一失。
東禪齊雲。上座作麼生會。
有雲。為伊不明旨。便去捲簾。
道。指者則會。不指而去者則失。恁麼會還可不可。既不許恁麼會。且問。上座阿那個得。阿那個失。
萬松道。泥裡洗土塊。此非但法眼。
南泉一日謂僧曰。夜來好風。僧亦曰。夜來好風。
泉曰。吹折門前一株松。僧亦曰。吹折門前一株松。
泉次謂一僧曰。夜來好風。
僧曰。是什麼風。
泉曰。吹折門前一株松。
僧曰。是什麼松。
泉曰。一得一失。
指簾話極有為人作略。二僧捲簾。在當人分上。自有兩條路子。法眼先與一印。印定更無移改。在法眼分上。明暗相參。殺活機。大人境界普賢知。諸方皆以離得失 忘是非為上。法眼走入是非海裡 得失坑中。作活計。蓋無得失人。可以定天下之得失。萬松恁麼。提唱也有得有失。諸人恁麼。上來也有得有失。唯深明利害之端者。可以較其損益。孫個喚做現成公案。不勞再勘。為伊不能倒斷。不免天童引惹詞訟。

頌雲
松直棘曲鶴長[梟-木+兒]短(不得動著)
羲皇世人俱忘治亂(葫蘆提鏨得肥)
其安也潛龍在淵(佛眼覷不見)
其逸也翔鳥脫絆(斫頭望不及)
無何祖祢西來(上樑不正)
裡許得失相半(下柱參差)
蓬隨風而轉空(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舡截流而到岸(順水張帆難逢快便)
個中靈利衲僧(罵街醉漢誰敢承頭)
看取清涼手段(我這裡也有隻是罕遇其人)

師雲。古人不得已。強名本分事。松直。棘曲。鵠白。烏玄。本出楞嚴經。天童點化鶴長[梟-木+兒]短。
莊子云。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梟-木+兒]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俗諺雲。要不悶依本分。豈直羲皇世人俱忘治亂。
孔子謂。西方有大聖人。不治而不亂。治亂者得失也。
三祖雲。得失是非 一時放卻。
周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九四或躍在淵。
秦台記。王次仲年弱冠。變蒼頡古文為隸書。秦始皇徵之不起。上怒檻車囚之赴國。路化作鳥脫羈絆。飛至西山落二翮。今媯川縣有大翮碢。即其處也。
此頌上古之風。出處行藏。各安其分。佛未出世。有多少經論公案。及至祖師西來。便有得有失。何不向未指簾時會取。
隨風轉空。截流到岸。此二句點出二僧得失。天童大有功夫不易。恁麼道。若無活人手。爭能殺得人。
是故又道。個中靈利衲僧。看取清涼手段。且道。據什麼令。便得如此。待爾吃棒了。向爾道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6月 11, 2023 7:26 am
新老怪
母音老人講述

真心與妄心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真心是不動的,而妄心生滅不已。
第六意識受環境的影響,跟著前五識,即眼耳鼻舌身轉,變化不定。
下面給大家講一個公案:
臨濟祖師的傳法弟子三聖慧然禪師,得道之後,遊訪到仰山,仰山有位大禪師,是溈山靈佑的傳法弟子,叫仰山慧寂禪師。
有一天,朝廷有位官員來訪,仰山問:你是什麼官職?
官員答到:我是推官。
推官是當時朝廷的一個官職,主要職責是觀察世上不平之事。
這時仰山禪師將佛塵一舉問:你推得這個嗎?推官答不上來。
仰山禪師問其他人,沒有人能回答。
於是仰山禪師派侍者 去問三聖禪師,看看三聖禪師怎麼答。
侍者跑到涼棚,三聖禪師正在那裡養病,侍者說明來由,問:還推得這個嗎?
三聖答道:“咳,禍生也!禍生也!”。
“禍生也”就是禍事生出來了。為什麼是禍事生出來了呢?
因為“由心生故 種種法生”,妄心一動,就是禍生!
侍者回去告訴仰山禪師。仰山禪師想看他是否悟得透徹,於是對侍者說:你再去問他,不知生出什麼禍了?
這一次,三聖禪師曆聲答道:“再犯不容!”。
這就是說:心不能再動了,還什麼禍不禍的,本來一法不立,淨裸裸,赤灑灑,毫無所得。
仰山禪師讚歎道:三聖慧然禪師真是了不起。
所以,心不能動,心一動種種法就生出來了,並且彼此互為因果,互相和合。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6月 11, 2023 7:37 am
妙吉祥如意
新老怪 寫: 週日 6月 11, 2023 7:26 am.
法眼指簾
示眾雲。師多脈亂。法出姦生。無病醫病。雖以傷慈。有條攀條。何妨舉話

舉。
法眼以手指簾(莫道不知 莫道不見)
時有二僧。同去捲簾(同行不同步)
眼雲。一得一失(劍下分身)

師雲。法眼齋前上參。以手指簾。二僧同去捲簾。眼曰。一得一失。
東禪齊雲。上座作麼生會。
有雲。為伊不明旨。便去捲簾。
道。指者則會。不指而去者則失。恁麼會還可不可。既不許恁麼會。且問。上座阿那個得。阿那個失。
萬松道。泥裡洗土塊。此非但法眼。
南泉一日謂僧曰。夜來好風。僧亦曰。夜來好風。
泉曰。吹折門前一株松。僧亦曰。吹折門前一株松。
泉次謂一僧曰。夜來好風。
僧曰。是什麼風。
泉曰。吹折門前一株松。
僧曰。是什麼松。
泉曰。一得一失。

無門關。州勘庵主
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
州云。水淺。不是泊舡處。
便行。
又到一庵主處云。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
州云。能縱能奪能殺能活。
便作禮。
~~~~~~~~~
這時仰山禪師將佛塵一舉問:你推得這個嗎?
推官答不上來。
仰山禪師問其他人,沒有人能回答。
於是仰山禪師派侍者 去問三聖禪師,看看三聖禪師怎麼答。
侍者跑到涼棚,三聖禪師正在那裡養病,侍者說明來由,問:還推得這個嗎?
三聖答道:“咳,禍生也!禍生也!”
仰山禪師讚歎道:三聖慧然禪師真是了不起。
所以,心不能動,心一動種種法就生出來了,並且彼此互為因果,互相和合。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6月 11, 2023 1:05 pm
電火
三聖答道:“咳,禍生也!禍生也!”。

經云: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張公
李公


說有差別也是無差別,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而已

拄杖卓地==>放肆!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6月 11, 2023 8:31 pm
新老怪
母音老人講述

˙我們一般人所說的心就是第六識,就是意識。第六識的根子是第七識,而產生這些識的種子就是第八識,有時也稱八識心王。

˙如果可以用一棵大樹來作比喻:
種子就是第八識,種子發芽生出了根就是第七識;根子吸取營養繼續生長,長出了樹幹就是第六識;樹幹上長出的枝枝葉葉就是前五識。
上次有人問:前五識有浮塵根和勝義根,不知其它幾識的浮塵根在哪?
a浮塵根 就是以四大為體,對取境生識僅起輔助作用的生理器官;
b勝義根 是實際起取境生識作用的能力。
所以前五識的浮塵根我們都知道,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
而第六識的浮塵根在大腦;
第七識的浮塵根在大腦到心臟之間的脈管裡面;
第八識的浮塵根是在心臟裡面。
這些在顯教裡面講得不是很清楚,在密教裡講得很詳細。

密宗中講:
在我們人體的中央,從腹部通過心臟到大腦之間有一條脈管。這裡與道教講的不同,
道教講的是任、督二脈,而這兒講的是中脈。
八識在心臟裡面,由五彩光環包裹著,這就是八識心王的王宮。它象太陽一樣放射出光明,所以在我們打坐心淨的時候就會看到光明,這個光就是你自身發出的,而且是五彩光明,不是單一的顏色。
第七識就在心臟至大腦脈管的中間部位,在六識與八識之間起著通信的作用。
第六識就在大腦。中脈通過左右二脈連到兩個眼睛上,所以,我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睛我們就可以看到心光。
密宗裡有一些修法,就可以教我們如何觀脈管,如何看光,因為密宗是要灌頂傳授的,這裡就不公開講了。

唯心派也好,唯物派也好,他們所說的心,都是指的第六意識。而“由心生故種種法生”和“三界唯心”這兩句話中所說的心 與他們所說的心不同,不是哲學家們所說的第六意識這個主觀的心!這兩句話中所說的心是將主觀與客觀統一在一起的心,這就是我們說的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也就是真心。所以說,佛教的哲學思想 實在是比唯物派與唯心派要高深得多!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6月 11, 2023 8:33 pm
輕舟
取杯裝水,也是一得一失。
一切運作都具有一得一失的現象。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6月 11, 2023 9:25 pm
新老怪
母音老人講述


共轉法輪就是大家共同宣揚佛的教義,將佛法傳播出去。這些大阿羅漢主要是指佛的四大弟子:大目犍連,神通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舍利佛,智慧第一;富樓那,解經第一。這些大弟子都非常了不起,都能講經說法,利益眾生。阿難聽這些大阿羅漢講“一切無著名之為心”。一切無著就是任何色相都不要貪戀,這就是真心的顯現。但阿難並不理解這句話,他偏空了。

一切無著,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象《金剛經》所講的一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說只要為了利益眾生,不論什麼事情 我們都應該去做。學佛並不是不做事,但做事的時候,應該隨著因緣,不要粘著在事項上,就好像沒有做一樣。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我說法四十九年 未曾說過一字”。難道釋迦佛沒有說法嗎?
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佛說法說了三藏十二部,但為什麼又說沒有說過一個字呢?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個心 就是指真心的無窮妙用。所以要理解什麼是“一切無著”,就必須理解什麼是真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2, 2023 6:48 am
新老怪
第二十八則護國三懡

示眾雲。不掛寸絲底人。正是裸形外道。不嚼粒米底漢。斷歸焦面鬼王。直饒聖處受生。未免竿頭險墮。還有掩羞處麼

舉。
僧問護國。鶴立枯松時如何(步步登高易)
國雲。地下底一場懡[怡-台+羅](心心放下難)
僧雲。滴水滴凍時如何(法身無被不禁寒)
國雲。日出後一場懡[怡-台+羅](雪消露出死人來)
僧雲。會昌沙汰時。護法善神向甚麼處去也(點即不到)
國雲。三門頭兩個一場懡[怡-台+羅](到即不點)

師雲。隋州隋城山 護國淨果大師。諱守澄。與二世演化大師諱知遠。同在湖南報慈。慈升座。師問 如何是真如佛性。
慈曰。誰無。參退。
首座問。汝適來問和尚話 還會麼。
師曰。不會。
座曰。和尚恁麼慈悲。汝為什麼不會。真如佛性誰無。乃至四生六道 悉皆具足。
師曰。感謝首座為某說破。
淨果在傍咬齒曰。這老漢自家無眼 更瞎他人。
乃召師問。首座適來說個什麼。
師曰。某當時不會 得他說破。具如前舉。
淨果曰。上座佛法不是這個道理。汝若不信 去問取堂頭。
師上堂頭具說前解。慈亦曰。佛法不是這個道理。
師曰。適來問第三座。他亦不肯。故教來問。且望慈悲為某決破。
慈曰。汝去問取第三座去。師下來禮問。
淨果曰。汝但問來。師便問。如何是真如佛性。
淨果曰。誰有。師於言下契悟。再拜謝了。
乃曰。首座或在眾。或出世。某誓願佐助。後遂相繼住持。此話諸方謂之護國三懡[怡-台+羅]。與保福四謾人為對。未透關者。極難奔湊。不見。
僧問雲居簡禪師。孤峰獨宿時如何。
居雲。九間僧堂裡不臥。誰教爾孤峰獨宿。此話雖無玄妙 甚有開發。舉此一隅。三隅可見。
洞山玄中銘。峰巒秀異。鶴不停機。靈木迢然。鳳無依倚。
這僧卻問。鶴立孤松時如何。
這僧痴坐功夫既到。將這些子本地風光。貼在額頭。逢人呈似。殊不知。孤危不立。道方高。天台教中 謂之頂墮。所以護國道。地下底一場懡[怡-台+羅]。
這僧不向孤危處作活計。又將冰枯雪老處呈上。又不知幹嚗嚗時。還生津潤。冷清清處。卻要溫和。所以道。日出後一場懡[怡-台+羅]。
這僧戈中兩翻。上來兩被護國格下。既沒奈何。卻問教門興廢。疑難道。會昌沙汰時。護法善神向什麼處去也。唐武宗好仙。沙汰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會昌五年八月下旬。勒令歸俗。帝服方士丹藥。性加躁急。喜怒不常。至六年三月初。才及半年以丹毒死。宣宗即位。佛寺復增三倍之多。以神道為論。不假武宗小廢。何致宣宗大興。善神權巧之方 斷非凡下可及。若以衲僧見處。法門本無興廢。善神豈有去來。所以道。三門頭兩個一場懡[怡-台+羅]。
萬松恁麼道。錯為人下註腳了也。
又不見。僧問。心法雙忘時如何。
國雲。不洗面。
僧雲。月落寒潭時如何。
國雲。不洗面。
僧雲。光境俱忘時如何。
國雲。不洗面。
不可總從頭註解將去也。不註解時如何。

自有天童頌古
壯士棱棱鬢未秋(恨天不到)
男兒不憤不封侯(貪程太速)
翻思清白傳家客(已太多生)
洗耳溪頭不飲牛(末後太過)

師雲。三祖道。大道體寬 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昔有二僧同行。性急者在前。呼在後者云。光陰迅速 疾走上來。後僧雲。大道廣闊。忙作甚麼。萬松嘗見。圓通善國師 手書二頌雲。
光陰迅速 疾走上來。
路頭踏著。優缽花開。

大道廣闊。忙作什麼。
放開肚皮。一時包裹。
此圓通善國師二頌。如這僧恁麼問 護國恁麼答。各具一隻眼。
天童頌中前兩句。如銳氣貪榮。後兩句 如退身致仕。
後漢班超家貧 常傭寫書。乃投筆曰。大丈夫當效 張驀傅介子 立功異域。以取封侯萬裡之外。焉能久事於 筆硯間乎。後討西國。封定遠侯。此喻這僧三問 探頭太過也。
後漢楊震 任荊州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蔬食步行。故舊長者 欲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史記。許由隱於箕山。依山而食。就河而飲。堯讓帝位。由聞之臨河洗耳。
巢父飲牛問曰。凡人洗面。公獨洗耳。
由曰。聞堯請我為九州長。故洗是非。
父曰。豫章之木 生於高山。工人莫得。子欲避世。何不深藏。今遊人間 苟求名譽。行待下飲。恐污牛口。乃牽上流飲之。
天童以楊震 許由 巢父三人。頌三懡[怡-台+羅]。卻被同安道 濁者自濁。清者清。菩提煩惱等空平。這僧與護國 放下了也。不干諸人事。各請逐便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2, 2023 7:40 am
新老怪
母音老人講述

乾隆皇帝回到北京後,給大臣們一講,大臣們都說:“哎!這真是個有道的和尚,其它的和尚都是拍你的馬屁呢!我們應請他進京做國師。”
於是,乾隆皇帝下了一道聖諭,請眼開和尚做國師。
眼開和尚一接到聖諭就想:哎喲,糟糕!糟糕!我不來迎接聖駕,就是要脫離這個煩惱,沒想到,皇上封了個國師,這麻煩就更大了。算了!我走了,但走之前得找一個法子。
於是他左看右看,看到了一個燒飯的師父,這個和尚又黑又粗,名字叫川海。
他走到川海面前問:“你的飯熟了嗎?
川海說:“飯早就熟了。”
眼開和尚說:“那麼我問你,什麼是萬法歸一?”
川海把燒火鏟 從爐裡抽出來說:“喏!”。
眼開和尚又說:“那一歸何處呢?”
川海把燒火鏟往爐裡一插說:“喏!”。
眼開和尚說“好了,好了,我的法子找到了,我可以走了。”
於是,眼開和尚召集大眾說:“因為皇上封我做國師,我實在是不夠資格(這裡他是謙虛)。我要走了,給你們找了一位方丈”。
他讓小沙彌把川海叫過來,大家哄堂大笑,說:“這個和尚又粗又黑,簡直像個大老粗,怎麼能做方丈呢?”
趁大家開玩笑之際,眼開和尚將計就計 將袈沙披在川海身上,自己就走了。
這就是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大家是否懂得其中的奧妙呢?!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2, 2023 7:59 am
新老怪
母音老人講述


所以,各大菩薩不需從他所在的國土 跑到釋迦佛面前來,住在本國就可以聆聽釋迦佛說法。
其實並非只有大菩薩能這樣,只要我們能迴光返照,心不外馳,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聽《楞嚴經》也是一樣,我們不要只根據文字表面的解釋,要回歸自己本來的心地,迴光返照,就能明白佛陀的真義。
因為佛講法,並不是只有通過語言 表達才是說法,這種說法是化身說法。
佛還有其他的說法形式。
比如,以香飯說法,這種說法,不用說話,給大家弄點飯(這飯是香的)吃吃,人們就懂得佛法了。
還有前面講過的“世尊良久”,這也是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是法身說法。
在這段經文開始,佛從面門發出種種光也是說法,這種說法是報身說法。
佛有法報化三身,都可以說法。
法身 是真假都不說,因為法身無相,無所說,本身即是。
報身 是說真不說假,因為報身就是智慧身,就是光明身,它說法不用嘴巴,而是放光,人們就懂得了
化身 是說假不說真。為什麼呢?因為化身是用嘴巴說法。凡有言談,皆無實義。
所以用嘴巴說法,說來說去都是敲邊鼓,都是烘雲托月。
本來月亮顯現不出來,用雲彩烘托一下,月亮就顯出來了。
化身說法,實際上說不到真實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