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頁 (共 159 頁)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08 pm
電火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Viirya 寫: 週日 5月 15, 2022 9:05 pm
禪宗資料裡有很多禪法流傳下來
恢復本明之法
(跟著自己出娘胎的種子會知道怎麼做)
禪宗有其殊勝處.但並非一般人可學得來並從中獲益
就怕自己不想恢復本明
<<楞嚴經>>云:
二乘於如來藏秘密教驚佈

所謂秘密者:
肢體語言做對了
此生隨身的種子自然就會做
就是每位修行者的"老參"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24 pm
電火
辜負了"老參"
在捨壽時都要算總帳的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30 pm
Viirya
就怕自己不想恢復本明
<<楞嚴經>>云:
二乘於如來藏秘密教驚佈

所謂秘密者:
肢體語言做對了
此生隨身的種子自然就會做
就是每位修行者的"老參"
他們修習解脫道.不是驚怖而是需經教導
二乘中亦有大智慧者
楞嚴經.現身說法者多位是大阿羅漢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32 pm
電火
Viirya 寫: 週日 5月 15, 2022 9:30 pm
就怕自己不想恢復本明
<<楞嚴經>>云:
二乘於如來藏秘密教驚佈

所謂秘密者:
肢體語言做對了
此生隨身的種子自然就會做
就是每位修行者的"老參"
他們修習解脫道.不是驚怖而是需經教導
二乘中亦有大智慧者
後學嘗試過了
對方就是怕
怕有點那個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34 pm
Viirya
後學嘗試過了
對方就是怕
怕有點那個
也有可能是不信任
存疑.所展現出來的威儀.談吐言行
也有可能是過度熱心.對方並無學禪動機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37 pm
電火
Viirya 寫: 週日 5月 15, 2022 9:34 pm
後學嘗試過了
對方就是怕
怕有點那個
也有可能是不信任
存疑
"明觸"
是後學首位在台論提出的的法理
八正道有三種"觸"
了義八正道是"明觸"

現今修行界不論法門
都寧可不"明觸"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45 pm
Viirya
八正道乃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何以八正道有三種"觸".又云
了義八正道是"明觸"?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50 pm
電火
Viirya 寫: 週日 5月 15, 2022 9:45 pm 八正道乃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何以八正道有三種"觸".又云
了義八正道是"明觸"?
雜阿含經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8]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大般涅槃經>>
云何名為八正道耶?
是道觀受有三種相:
一者苦、二者樂、三者不苦不樂,如是三種,俱能增長身之與心。
何因緣故能增長耶?觸因緣也。
是觸三種:一者無明觸、二者明觸、三者非[明無明觸。
言明觸者即八正道,其餘二觸增長身心及三種受,
是故我應斷二種觸因緣,觸斷故不生三受。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9:59 pm
Viirya
唯識有五徧行之說
觸.作意.受.思.想
觸與受之間尚有作意.這就是剎那念起(行)
顛倒.背覺合塵如楞嚴經示
問題出在此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10:01 pm
Viirya
要不隨塵作意.需具正定.正念.正知

Re: 邁出大乘佛教的雙腳……唯識法相與十二緣起法的融會貫通

發表於 : 週日 5月 15, 2022 10:08 pm
電火
Viirya 寫: 週日 5月 15, 2022 9:59 pm 唯識有五徧行之說
觸.作意.受.思.想
觸與受之間尚有作意.這就是剎那念起(行)
顛倒.背覺合塵如楞嚴經示
問題出在此
不是從微細的禪觀解決問題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邊際者 觸斷
寂滅色成為安樂之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雜阿含經云: 滅向苦邊

"湛"的前提是"明觸"
<<楞嚴經>>云:
汝當照明諸器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