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頁 (共 420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22, 2023 11:17 am
新老怪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高沙彌對答藥山禪師見性者對戒的理解
作者:果煜法師


師一日辭藥山,山問:“甚麼處去?”師曰:“某甲在,眾有妨;且往路邊卓個草庵,接待往來茶湯去。”山曰:“生死事大,何不受戒去?”師曰:“知是般事便休,更喚甚麼作戒?”山曰:“汝既如是,不得離吾左右,時復要與子相見。” 

這位高沙彌,乃是藥山禪師座下的禪眾。有一天卻來向藥山辭行。藥山禪師乃關心地問:“你又準備往那裡去呢?”沙彌答曰:“我如果繼續待在這裡,恐怕對大眾會有些不太方便的!”為什麼不太方便呢?事實上,高沙彌在這之前,就已被印證見性了。而一位見性者的所作所為,往往就會跟凡夫大眾不一樣。而一般人不明究理,反會指謫他不隨眾、不合群。所以他想一想:還是離開這裡,對大家都會比較方便。 

“且往路邊卓個草庵,接待往來茶湯去。”我且在路邊蓋個小廟,並以茶湯來接待往來的行者。這茶湯,並不是飲用的茶湯,而是禪法也。其意思是:可方便接引一些有緣人,以入禪法之門。 

藥山禪師說:“慢著!你還是未受大戒的沙彌。生死事大,我看你還是先去受大戒,再說吧!”高沙彌說:“知是般事便休,還得受什麼戒呢?”藥山禪師說:“雖說得有道理,但還不得離吾左右,且時復要與子相見。” 

“不得離吾左右”,
這意思並不是不許他離開,而要把他牽繫在身邊。在禪法中,所謂的“見我、不見我”,不是指見過某人的形相,而是謂“與其心法相不相應”。故如說:我已見過某某禪師。即表示我既開悟,且被印證了。故“不得離吾左右”,即是提醒他:你雖有見性的體驗,但還要經常提攜、保任,而不要忘失了心法。這也為初學者,即使有一些經驗,卻不一定能經常保任在悟境中。所以還是要經常發起警惕心,以期時時刻刻把心,從世俗的習氣 而迴向於心性的覺悟上。這才是“不得離吾左右”的真義也,事實上藥山禪師 還是默許他離開的。 

“時復要與子相見”,
這也不是時常要見你的意思。既見師,是指心法而言;也見子,是指心法而言。故“時復要與子相見”,乃謂:且要時時勘驗,看你功夫是否進步? 

在以上的對答中,藥山禪師對高沙彌的想法,基本上還是認可的。你不去受戒,也沒關係!因為既見性了,就應當知道怎麼來調理自己的身心和行為。所以徒具形式的戒,對他而言,已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乃是要經常提起見性的體驗,而繼續往內去修持。 

“知是般事便休”,
既見性者,即不著相,更有什麼可守的戒。既不守戒,亦不犯戒。 
何以“知是般事便休”呢?以知是般事,即是見性的意思。而既見性者,即不著相,故“便休”即謂不著相也。以不著相故,還有什麼可守的戒呢? 

但也可以反過來說:還有什麼可犯的戒呢?眾生以放不下執著、放不下貪瞋痴故,才會違法犯戒。於是以會違法犯戒故,才需要守戒。若不會違法犯戒,當然也就不用刻意去授什麼戒、去守什麼戒。所以雖不守戒,事實上他也不會犯戒的。既無戒可守,也無戒可犯;這卻非初學者,所能模擬的境界也。

:mrgreen: 守心戒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22, 2023 2:41 pm
新老怪
德山宣鑑禪師,俗姓周,唐朝四川人。少年出家,用心鑽研佛經,尤其通《金剛經》,研習很深。當他聽說南方禪宗興起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心中很是憤慨,為了南下找禪僧辯論,他離開了故鄉蜀國,趕到澧州。

途中,他向茶店裡的老婆婆買點心吃。老婆婆問他:“和尚背的什麼書啊?”德山答:“是《青龍疏鈔》。”(這是唐代青龍寺和尚奉唐玄宗詔令為《金剛經》作的疏)老婆婆問:“它是講什麼的?”德山禪師說:“是講解《金剛經》的。”老婆婆又說:“那我問你個問題,你要是答得出,我就給你點心;你要是答不出,就請走開。《金剛經》裡面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文字,和尚你要點心,請問你要點哪個心吶?”德山禪師給老婆婆這一問,直落得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出來。
點心,本是口頭詞語,指用來充飢的糕餅等零食。老婆婆卻巧用漢語一字多義的特點,把“點心”的“心”說成是佛教所說真心,也就是清淨心或佛心、佛性。

於是德山禪師想,一個茶店的老婆婆 都能問得如此高妙,肯定附近有高僧。他就向老婆婆打聽,老婆婆告訴他五里之外有龍潭寺,住持就是龍潭崇信禪師。德山禪師便按老婆婆指點去參學龍潭和尚。那天到了龍潭禪院,德山禪師剛到就問:“我早就嚮往龍潭,可是到這裡,潭也不見,龍也不現。”龍潭和尚從屏風後走出來 告訴德山禪師:“你已經到了龍潭了。”
德山禪師與龍潭和尚 進行了一番論戰之後,就決定在龍潭寺住下了。一天夜裡,他侍立在龍潭和尚身邊,龍潭和尚說:“夜已深了,你先退下去休息吧。”德山禪師就向龍潭和尚道別,掀起簾子往外就走,可外面漆黑一團,德山禪師不得不折轉回來,說:“外面黑”。龍潭和尚便點燃一枝燭火遞給德山禪師。德山禪師正想接過來,龍潭和尚卻又把燭火吹熄了。
德山禪師 頓時豁然開悟:明亮或黑暗,只是特定條件下的 暫時現象,一旦條件消失,明和暗也就不復存在,而人的清淨本心 不會被外在的明或暗迷惑困擾。外面黑,正是當時德山禪師的心境,即正坐在百尺竿頭,如果機緣成熟了,就會打破這種三昧,獲得自覺,這時人才會悟道。

德山禪師從此悟出了“明心見性”的南宗妙趣,不再拘泥於佛經。德山禪師在龍潭禪院大悟之後,起腳趕往溈山禪院參學。當他一身風塵僕僕地 出現在法堂上,從東走到西,從西走到東,四下環顧,說一句:“沒人是我的對手,沒人。”便走出法堂。德山禪師來到禪院門口,轉念一想,不可過於無禮,於是重整僧家威儀,與溈山住持相見。德山禪師來到溈山禪師跟前,擺下坐具,認真禮拜,恭敬的叫一聲:“師父。”溈山禪師悠然舉拂以示。德山當即大喝一聲,拂袖而去。德山禪師離開法堂,邁開大步走出了山門。溈山禪師當晚親問首座:“今天來的雲水僧住在哪裡?”首座回答: “那僧當即就離去了。”

溈山禪師仰天道:“那個僧人今後 將在孤峰頂上結草庵,幹出呵佛罵祖的事!”
孤峰頂即指平等如一,真空無相的悟境。
後來事情 果然如同溈山禪師所說,德山禪師經常同弟子們 說達摩是老臊胡,文殊、普賢是挑糞漢等等。一次,德山禪師對弟子們說:“問即有過,不問猶乖。”一個弟子聽了,就出來禮拜。德山禪師舉起棍子 就打了過去。弟子說:“我才開始禮拜,師父為什麼打我?”德山禪師說:“等你開口再打,就遲了。”
並告訴眾弟子說:“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無論說得好、問得妙的人還是說得壞、問得笨的人 都要挨一頓打。為什麼?因為德山禪師說過:“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
禪宗認為語言文字 無法精確地 表達真理和智慧,真理和智慧 總是不斷地突破、完善自身,一旦用言語表述,就會落人語詞的窠臼,受到限制和束縛。

到了晚年後,有一天,寺內的齋飯因事耽擱了一陣,弄晚了。德山禪師手捧著飯缽,走到齋堂裡面。典座雪峰禪師 見狀揶揄道: “這老漢,鼎鐘未鳴,寺鼓未敲,他捧著飯缽 要到哪裡去?”德山老禪師讓弟子搶白了一頓,可他不言不語,象無事似的 回到了方丈寮。

這一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有人敬仰德山禪師 虛懷若谷的境界,著語道:“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另有些人還嫌程度不夠添寫道:“僱他痴聖人,擔雪共填井。”
“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是指去回無定,不執著於一切的心境。
“僱他痴聖人,擔雪共填井”,是指真正的愚者 不求報酬為他人謀利益的“佛之上”的高尚境界。


:mrgreen:
點心
點火
晚餐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5月 22, 2023 2:52 pm
新老怪
退步原來是向前人生旅途的峰迴路轉
作者:覺醒法師


布袋和尚曾作有一首《退步原來是向前》的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詩歌以僧人插秧為例,從插秧的勞動中 悟出禪和人生的哲理。在農禪並重的叢林生活中,插秧本是人們習以為常的勞動,但布袋和尚 卻能從平常的勞動中 看到其中蘊含的哲理。在插秧的時候,插秧者都是低著頭一邊插秧一邊向後退。等退到田地的終點,整個工作就圓滿了。此時,插秧者的倒退 不僅不是倒退,而是一種前進。布袋和尚從插秧者 低頭見天的動作中,不僅悟出了一個修行者的心地 如果像藍天一樣清淨無染,就與道相應,而且還體悟到“退步原來是向前”的道理。

下面這則故事就說明了“退步原來是向前”的道理:在一個寺院中,有兩位沙彌在畫一幅《龍爭虎鬥圖》,他們為這幅畫忙了很久,但總覺得不完美。但又找不出其中的緣由。
正在他們急得焦頭爛額之際,師父正好從外面回來,兩個沙彌趕緊請教師父。
老和尚看了他們的畫後笑著說:“你們所畫的龍和虎,外形上都很真實,但是,你們沒有弄清楚它們的特性:龍在發起進攻前,頭必須向後退縮;虎若向上撲躍時,頭也必須壓得很低才行。龍的頸向後縮的幅度越大,虎的頭越是貼近地面,它們就會沖得越迅猛,跳得越高遠。”弟子聽後恍然大悟。師父接著對他們說:“這與參禪悟道、為人處世的道理是一樣的,懂得適時退一步,才能沖得更遠;懂得謙卑之後,才能躍得更高啊!”

在安徽省桐城縣有個“六尺巷”,巷子有六尺寬,一百米長。這裡原是清代禮部尚書張英家的府第。一次鄰居家因為修建家宅,侵占張英家三尺土地。張英家人也不甘示弱,就修書一封給在朝為官的張英,想讓張英以自己的權勢 阻止鄰居的侵占。張英接到書信後,並沒有以權勢壓人,而是修書一封勸解家人: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的家人接信後 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 讓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爭。鄰居看到張家這樣處理此事,自覺也有不妥之處,遂仿效張家 也讓出了三尺土地。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六尺巷”。
兩家這種“退步原來是向前”的做法,不僅成功化解了 兩家的矛盾,也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美談。至今,每年都有許多國內外遊客 慕名遊賞“六尺巷”,張英也許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當年的退讓之舉 不僅使自己名垂青史,而且還給後人 帶來了不菲的旅遊收入。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與人發生不快之時,如果能夠主動退讓一步,不僅可以避免許多悲劇的發生,而且還能讓對方 感到的你的寬容與大度。使他們從你的退讓中 感覺到自己行為的過錯,從而反省自己,也主動退讓一步。因為你的退讓,就使看似不可避免的矛盾 發生了峰迴路轉的轉機。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23, 2023 6:41 am
新老怪
萬松老人評唱 天童覺和尚頌古 從容庵錄一
第十則台山婆子

示眾雲。有收有放。干木隨身。能殺能活。權沖在手。塵勞魔外 盡付指呼。大地山河 皆成戲具。且道。是甚麼境界

舉。
台山路上有一婆子(傍城莊家夾道兔)
凡有僧問。台山路向什麼處去(一生行腳去處也不知)
婆雲。驀直去(未當好心)
僧才行(著賊也不知)
婆雲。好個阿師又恁麼去也(爾早侯白)
僧舉似趙州(人平不語)
州雲。待。與勘過(水平不流)
州亦如前問(陷虎之機)
至來日上堂雲。我為汝勘破婆子了也(我更侯黑)

師云。台山路上婆子。慣隨無著出寺入寺。飽參文殊前三後三。凡見僧問台山路向什麼處去。便當陽指出長安大道。雲驀直去。其僧不作疑阻便行。婆雲。好個阿師又恁麼去也。這婆子也鉤錐在手。從來觸誤多少賢良。這僧既不奈伊何。拈來舉似趙州。州雲。待與勘過。疑殺天下人。這老漢老不歇心。圖個甚麼。也要定個宗眼。州依前恁麼問。婆依前恁麼答。有底便話作兩橛。前段點這僧扶婆子。後段點婆子扶趙州。
唯玄覺雲。前僧也恁麼問答。後來趙州也恁麼問答。且道。甚處是勘破處。
萬松道。勘破了也。
又云。非唯被趙州勘破。赤被這僧勘破。
萬松道。非但累及玄覺。亦乃累及萬松。
琅琊雲。大小趙州去這婆子手裡。喪身失命。雖然如是。錯會者多。
萬松道。切忌。以已方人。
溈山哲云。天下衲僧只知問路老婆。要且不知腳下泥深。若非趙州老人。爭顯汗馬功高。雖然須假天童歌揚始得。
頌雲
年老成精不謬傳(切忌魔魅人家男女)
趙州古佛嗣南泉(鎮州端的出大蘿蔔)
枯龜喪命因圖像(靈鬼靈神返遭羅網)
良駟追風累纏牽(驟風驟雨不免羈韁)
勘破了老婆禪(幾個男兒是丈夫)
說向人前不直錢(知根不聖)

師云。鬼魅以妖通成精。咒藥以依通成精。天龍以報通成精。賢聖以神通成精。佛祖以道通成精。南泉趙州乃佛祖向上人。那堪年老。所以道。年老成精也。趙州古佛嗣南泉。
馬祖道。經入藏。禪歸海。唯有南泉獨超物外。
趙州以長沙為友。以南泉為師。故勘辨中。非得失勝負之可品格。天下謂之趙州關。也不妨難過。雖然仲尼有言。神龜能現夢於元君。而不能免余且之網。智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而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莊子云。宋元君夢人被發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且得予。覺佔之。神龜也。漁者果有餘且。網得白龜。其圓五尺。君欲活之。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乃其事也。
洛浦曰。欲知上流之士。不將佛祖言教貼在額頭。如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兆。鳳縈金網趨霄漢。以何期。周穆王八駿。有乘雲而趨行越飛鳥者。故曰良駟追風也。
此頌婆子能勘僧。而不免趙州勘破。趙州雖能勘婆。而不免琅琊點檢。
參禪謂之金屎法。不會如金。勘破如屎。所以道。說向人前不直錢。汝但離卻得失勝負情量。自然平欺婆子。下視趙州。若到萬松門下。不得點胸簷板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23, 2023 7:00 am
新老怪
“誰縛汝”
作者:明一法師

善護念,善護自心,使自己不要陷入糾纏。縱它有千般伎倆,我有一法不理!

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糾纏,來自身體內的、身體外的;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生活的、工作的、學習的、家庭的、團體的、信仰的等等。就算是被人看成一帆風順的人 也會被很多的糾纏所包圍,不得解脫。比如愛情、人際關係、宗教信仰等等,豈不見閒來無事的人 還“怨清風”!最沒事最沒事的人 也會有老、病、死的糾纏。所以我們就像是 作繭自縛的蠶一樣,被這些糾纏所困,不得解脫。

四祖道信大醫禪師 在12歲的時候就感受到了 人生的各種糾纏,從而向三祖僧璨求解脫,演出一段驚天動地的“誰縛汝”公案:
四祖道信見到三祖僧璨時候說道:“願和尚慈悲,教授解脫的法門。”三祖僧璨說道:“什麼綁縛了你?”四祖道信回答:“沒有人綁縛我。”三祖僧璨說道:“那麼何必更求解脫呢?”四祖道信於是有省。
四祖道信得到解脫後,一生不斷努力,六十年肋不至席,不但自己演繹 瞭解脫的榜樣,還幫助我們後人找到解脫的方法。為禪宗這一脈的延續,也是佛教的延續,解粘去縛,使我們今天聞到佛法,並因此而解脫。

沒有人綁住我們,為什麼我們還會感受 這麼多的糾纏呢?這是我們的心在作怪,我們的心在作繭自縛。我們知道 要陷入一場糾纏中,必然是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自己,另一個是他方。蠶就是自己,繭就是他方,那麼他方的繭 是怎麼來的呢,就是自己一口一口吐出來的絲 堆積起來的。如果我們放棄掙扎,不再從口裡面吐絲作繭 會怎麼樣呢?一定會死,但是作了繭後 也是會死的啊!有生必然會有死,這是因果規律,不管如來出不出世,法爾如是。那麼我們何必要多此一舉 作完繭再死呢?不如隨順自然規律,不與生死對抗,不參與作繭的糾纏,也就是不與糾纏相應,那麼我們就不會被繭所縛,生活一定會是另一個樣子。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掌握了糾纏的主動權,我們不與一切糾纏的對象相應,一切隨順因果的規律發展。那麼我們就不會陷入糾纏,就會得到解脫。這就是善護念,善護自心,使自己不要陷入糾纏。即使是因為以前的事情,現在糾纏到頭上了,也可以用善法去解決,用自己的定力 不與糾纏相應。那麼這個糾纏完了,也不會發生新的糾纏,從而很快脫出糾纏的圈子。這樣最起碼 會使自己的生活質量 得到提高,深入之後甚至能解脫生死。

脫離糾纏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他,不與他相應。比如有個淘氣的小孩,你以前和他有隔閡,現在他來糾纏你。你一直不理他,他所有的糾纏方式 你一概不理,不與他相應,那麼他糾纏的手段有限,他用盡糾纏的手段後 也會黔驢技窮,無法與你繼續糾纏。再比如醫生 治療一種沒有見過的病,他一定是先用某種藥或者叫治療手段,然後看看治療結果。如果你所顯示的是安然不動,不理它、不與它相應,那麼醫生的治療手段是會有盡的,它也會對你束手無策。這種方法,祖師有句名言:“它有千般伎倆,我有一法不理!”

比如前幾天有一個病人問我,如何脫離病痛的糾纏?我說不要和病痛相應!因為病有業障病 和四大不調病兩種,不管是哪一種 都不要和它相應。不要老想著自己病了,因為總是想著生病 那麼就是和病相應。就算是被蚊蟲咬了,也不要去撓它,我們都知道越撓會越癢,這就是與病相應,不撓它就不與它相應,那麼痛癢還能快點消失,何況錯綜複雜的業障大病。所以不與病痛相應,這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當然這也要包括醫院的治療,因為醫院的治療,是用善法解脫過去的糾纏,不與病相應,是斷絕新的疾病糾纏。這樣雙管齊下就能很快得到解脫。

自己曾經見過這麼一個人,實際上你們注意一下 自己身邊 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總是懷疑自己生病了,不斷地跑醫院檢查,然後醫院也實在是查不出所以然,然後找更好的醫院,找更好的裝置,結果一直也沒有查出所以然。這樣一直查了四年,有一天查出結果了,他得了輕微的尿毒症。當他知道自己得了這樣可怕的病後,卻又不再跑醫院了,練起氣功。認為練氣功 能治好尿毒症,這樣幾個月病情惡化,醫生建議進行透淅,但他還是在練氣功,不去治療。結果從檢查出尿毒症到死亡,只過了半年的時間。這個教訓實在駭人聽聞,但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事情。

其他的愛情糾纏、法律糾纏等等也是一樣。我們要用善法 去面對現實的糾纏問題,然後再不與這個糾纏去相應,這樣就能很快地 擺脫以前的糾纏,而且不再陷入新的糾纏。很多人會說,這樣說說容易,做起來可是難於上青天。這就要求我們平時 要有一定的修為,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要有臨事不亂的心態。那麼這種心態從什麼地方來,怎麼來?佛教裡面 教給我們很多很多的方法。比如唸佛、念觀世音菩薩、打坐、持咒等等。

為什麼唸佛、念觀世音菩薩、打坐、持咒等等手段 能很好地對付糾纏呢?因為佛有實、德、能的作用。佛的加持力量 真實不虛,佛的功德 真實不虛,修行佛法能夠得到解脫 真實不虛等等等等。通俗一點講,我們的心只有一個,當你百分之百的心 在修行(唸佛等)的時候,你就沒有心力 去想別的事情,也一樣沒有心力去和糾纏相應,這樣無形中 你就跳出了這個糾纏的圈子。更何況佛的其他功德,從這方面也能知道佛的功德之高貴。

現在自己身邊 就有好幾位病人,我都是教他們 用這種方法 對付疾病。有的因為這種方法病情減輕;有的因為這種方法 病情減輕出院了,在家裡治療。他們共同的特點 是建立了信佛的實、德、能的信心,沒有了恐懼的心理。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你不再陷入新的糾纏,那麼舊的糾纏 會因為你已經用善法去面對了,而且也接受了以前的果報,而這些糾纏是有盡的,果報受完了,沒有新的糾纏 也就不會繼續受報。

我們修行道路上,也一樣會有各種各樣的糾纏,自己也同樣親身感受到 各種各樣的糾纏。通過自己的實踐,無論是什麼樣的糾纏,用同樣的方法,都能夠得到解脫--不與它相應,不理它,它有千般伎倆,我都用一法--不理!這樣我們就能最快地 脫離糾纏,得到解脫。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23, 2023 5:03 pm
新老怪
這首偈就是頌這個主人公的。
元音上人


“空手把鋤頭”,
是說你沒有拿東西啊,原來拿東西的那個手(即肉體),就等於你的鋤頭,是主人公在指使你運作。

“步行騎水牛”,
是說你能夠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驅使肉體的妙用,就等於人騎在水牛上 趕牛走路一樣。

“人從橋上過”,
肉身就比作橋,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過住一段時期,就要走了,就圓寂了,等於在橋上走過去了。人生無常。古人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是個旅館,暫時住一住就要走的。大家何必在這裡 爭王稱霸,鬥爭不息,殺戮不休呢!?

“橋流水不流”。
人從橋上過,是說我們這肉身殼子 是不長久的,是變遷的。人由少而壯,由壯而老,這“橋”不就是在流轉嗎?在變化嗎?“水不流”,水是代表我們的佛性,它是不流動的。它是亙古常存,不來不去,不動不搖的。

這個頌主人公的偈子寫得好啊!
就是要我們明心見性。佛教之所以異於他教,超越外道者,其原因即在 切中眾生生死與還滅之根源,而此根源又在明心見性與否。故明心見性,實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脫死之重要關鍵也!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23, 2023 5:15 pm
新老怪
用何心修道?
庫 作者:星雲大師

道光禪師有一次問大珠慧海禪師道:
“禪師!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道光:“既然無心可用,無道可修,為什麼每天要聚眾勸人參禪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哪裡有什麼地方可以聚眾?”
道光:“事實上你每天聚眾論道,難道這不是說法度眾?”
大珠:“請你不要冤枉我,我連話都不會說,如何論道?我連一個人也沒有看到,你怎可說我度眾呢?”
道光:“禪師,您這可打妄語了。”
大珠:“老僧連舌頭都沒有,如何妄語?”
道光:“難道器世間,有情世間,你和我的存在,還有參禪說法的事實,都是假的嗎?”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為什麼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終於言下大悟。

說到道理,有時要從肯定上去認識的,但有時也可從否定上去認識的。
如《般若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就是從肯定中 認識人生和世間的;
《般若心經》又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就是從否定中 認識人生和世間的。
大珠慧海禪師否定一切名句文身,不是妄語,因為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5月 23, 2023 5:20 pm
新老怪
有道禪師

古鏡有否磨過,有道禪師說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照地。
此古鏡喻我們自性,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減,本自朗照,何能分別未磨已磨。
自性者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有道禪師未能認識 如古鏡之自性,難怪吃不到茶。
第二次回答古鏡未磨“此去漢陽不遠”;
古鏡已磨,‘黃鶴樓前鸚鵡洲’;
即能認識 自性當下即是,故有好茶吃也。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4, 2023 7:35 am
新老怪
萬松老人評唱 天童覺和尚頌古 從容庵錄一
第十一則雲門兩病

示眾雲。無身人患疾。無手人合藥。無口人服食。無受人安樂。且道。膏肓之疾。如何調理

舉。
雲門大師云。不透脫。有兩般病(還覺口乾舌縮麼)
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白日見鬼 莫是眼花)
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個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早是結胸 那堪喉閉)
又法身亦有兩般病(禍不單行)
得到法身為法執不忘。已見猶存。墮在法身邊是一(不唯邪崇 更有家親)
直饒透得。放過即不可(養病喪軀)
子細點檢將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醫博未離門 又早癇病發)

師云。越州干峰和尚。法嗣洞山悟本。雲門遍參 曾見師與曹山疏山。此則公案先有來源。
干峰示眾雲。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須是一一透得。更須知 有向上一竅。
雲門出眾雲。只如庵內人。為甚不知庵外事。
峰呵呵大笑。
門雲。猶是學人疑處。
峰雲。子是甚麼心行。
門雲。也要和尚相委悉。
峰雲。直須恁麼始得穩坐地。
門雲。喏喏。
干峰道。法身有三種病。
雲門道。法身有兩種病。
萬松行腳時。諸方商量道。未到走作已到住著。透脫無依。是三種病。今言二種。少未到走作。後二種病顯然大同。
佛眼和尚道。騎驢覓驢是一。騎驢了不肯下。亦是病。乃前二病少後一種。師家一期 應病施方。各垂方便。其二種光。與光不透脫 有兩般病。無別。且一切處不明 面前有物是一者。
洞山道。分明覿面別無真。爭奈迷頭還認影。若具把定乾坤眼。綿綿不漏絲毫。方得少分相應。
又道。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個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溈山所謂。無一法可當情。見猶在境。
楞嚴經雲。縱滅一切 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 分別影事。
南院顒道。我當時 如燈影裡行相似。所以道。亦是光不透脫。
洞上宗風。靜沈死水。動落今時。名二種病。爾但出不隨應。入不居空。外不尋枝。內不住定。自然三病。二光一時透脫。然後透脫不透脫。拈放一邊。子細點檢將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如何得安樂去。更請天童診候。
頌雲
森羅萬象許崢嶸(聽他何礙 汝識得不為冤)
透脫無方礙眼睛(閃捧著榾朵)
掃彼門庭誰有力(拂跡成痕 欲隱彌露)
隱人胸次自成情(心疑生暗鬼)
船橫野渡涵秋碧(死水浸卻)
棹入蘆花照雪明(住岸卻迷人)
串錦老漁懷就市(著本圖利)
飄飄一葉浪頭行(隨流得妙)

師舉。法句經雲。森羅及萬像 一法之所印。一即萬 萬即一。即此物。非他物。一任崢嶸磊落。荒田不揀草。淨地卻迷人。直饒透脫無方 正是礙眼睛處。
圓覺經道。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洞山道。靈苗瑞草。野父愁耘。何必掃彼門庭。空一切法。
雲門道。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不是教爾 除幻境滅幻心。別覓透脫處。
三祖道。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與圓覺經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便見作止任滅。如金剛與泥人揩背也。
又道。
隱人胸次自成情。
此頌隱隱地 似有個物相似。正是圓覺 存我覺我。潛續如命。細四相病。
故普覺雲。大悲世尊 快說禪病。
舡橫野渡涵秋碧。
此頌得到法身。
纜舡於澄源湛水。
疏山以法身為枯樁。此真系驢橛也。
直待撥轉舡子。未免棹入 蘆花照雪明處。
到此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轉身還墮位。此頌直饒透得。放過即不可。
到此雲門道盡。天童頌徹也。
然後要見雲門意旨 天童眼目。這裡便是計利害處。
如何是雲門意旨。不見道。子細點檢將來。有什麼氣息。亦是病。雲門但指其病 不說治法。
如何是天童眼目。述雲門治方。雲。串錦老漁懷就市。飄飄一葉浪頭行。
雲門大意。在入廛垂手 不避風波。可謂自病既除。復愍他疾。淨名之心也。
還知麼。病多諳藥性。得效敢傳方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4, 2023 8:04 am
新老怪
心與性——迷悟雖有差,本性則無異
來源:禪門公案


禪者的人格:進退有據,高低有時
有一學僧至南陽慧忠國師處參學,請示道:“禪,是心的別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減的真如實性,禪宗祖師們將此‘心’易名為‘性’,請問禪師,心與性之差別如何?”
慧忠毫不隱藏的回答道:“迷時則有差別,悟時則無差別。”
學僧又再進一步的問道:“經上說:佛性是常,心是無常,為什麼你會說無差別呢?”
慧忠國師耐煩的舉喻說明道:“你只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時結水成冰,暖時融冰成水;迷時結性成心,悟時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別。”
學僧終於契會於心。

在佛教裡,心性的別名很多,如“本來面目”,“如來藏”、“法身”、“實相”、“自性”、“真如”、“本體”、“真心”、“般若”、“禪”等等。
這無非是用種種方法 要吾人認識自己。迷悟雖有差,本性則無異。
如黃金是一,但可制耳環、戒指、手鐲等各種不同之金器,故金器雖異,實一黃金耳。
明乎此,心與性名雖不同,實則皆吾人之本體也。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4, 2023 8:13 am
新老怪
不知經過多久歲月,有天,崇信帶著疑惑的語氣 請問道悟禪師:“弟子來此之後,一直沒受到師父您 佛法心要的教導?”

道悟禪師心平氣和的說:“哪裡沒有教導您。您拿茶來,我就接;您端飯來,我就吃;您作禮時,我點頭。何處不是在教導您 佛法的心要嗎?”崇信低頭久久無語……

道悟禪師這時開口便說:“要見性,直下便見;再去思索,即偏差啊!”崇信當下開悟。

修行不離生活,離開生活就難以悟道。
行住坐臥,動靜語默,何處不是悟道的契機呢?
只要把握當下,用心體悟,則處處都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