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頁 (共 420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3月 15, 2023 10:11 pm
Viirya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其實還有比公案更難懂的
->自己的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7:07 am
新老怪
由 Viirya » 週三 3月 15, 2023 10:11 pm

其實還有比公案更難懂的
->自己的心
您說的對
一秒之中,起一萬個妄想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7:20 am
新老怪
月藏

凡夫眾生不能解脫,根源在於不能如實知見,而於萬法起顛倒見;不能如實知見,是眾生病,如同眼翳;不能如實知見的病根 則在於攀緣。為什麼會起攀緣心?因為有所得。若能如實知無所得,則一切攀緣心一時頓斷。

有一夥賊人,見有大戶人家外出,準備翻牆入室行竊。在賊心中,室內盡是金銀財寶,所以用盡心機,不怕費盡周折,務必要得到 想像中的各種財物。進屋之後,發現這個宅子 裡空空蕩盪,什麼東西都沒有了,盜竊財寶之心一下子全沒了。在不知道屋子裡空無一物時,種種偷心盡起,如實知道後,種種偷心頓絕。
眾生亦如是,以為有法可得,於是起種種貪欲心、諸噁心、不善心,處處尋思苦惱,
若能如實知 實無一法可得,種種心頓盡,則諸行一時清淨。

凡夫眾生有我、我所可得,於是有種種作業,造種種煩惱。老子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若能如實知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則一切煩惱自盡。
譬如《智證傳》此處所說,房管忽見自身為永禪師,溈山住山許久,見自身前世為誦《法華經》僧,
前世為彼人,今生為此身,後世又復不知為誰,那究竟誰是我,我複是誰?如實觀察,我不可得。
無我則無我所,無種種作業,種種煩惱盡,則自然清淨梵行。

a
白雲發表於2012-3-30 12:52
師父,真心還屬於心法嗎?

b
真心只是假名。
你若執著真心實有,則真心也成一法,也是自心所造。自心所造之法,皆是心法。

:mrgreen:真心只是假名。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7:36 am
新老怪
月藏
非定非亂——智證之六十五

1
《法華經》曰: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

2
傳曰:
經蓋嘗言: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豈一部之經,首尾自相違戾?
曰:予論此經,蓋皆像也。聖人非不欲正言,以有不可勝言者,唯象為能盡其意。佛意以智身 不可以三昧處求故也,
以智體無所住、無所依故。若生想念 願樂見之,即如所應現,無有處所依止故。
猶如空谷響,但有應物之音,若呼之即應,無有處所可得故。
《華嚴經》曰:“有欲見普賢身及座者,但生想念是也。”夫於散亂心時,一念佛號,便得覺道;但生想念,即見普賢。而十劫在定,謂佛法不現,遍會推求,謂普賢不見,非鈍根所知之境也。

3
《法華經》裡面曾說,如果有人以散亂心 入於塔廟,只要念一聲南無佛,即能成就佛道。
可此《經》後面又說,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能成佛道。
為什麼同一本經書,所說會前後矛盾呢?覺範禪師說:其實並不矛盾!
《法華經》多用意象 來表達不可言說之理,很多難以言傳之意 唯有借用意象來表現,讓學者揣摩此意 像以體味其中之含義。
這種手法在中國古典詩歌中 經常使用,譬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如果把這首詩歌的意思 變成直白的文字,是無法表現出作者 當時的那份情懷的。
而使用意象,卻能讓讀者自己 變成登臨幽州古台的人,自己去感受和體驗。
中國古代的《易經》,用六十四個卦象 來體現紛紜複雜的世間萬事萬物之理,如果直接說理,則難免掛一漏萬,不能說盡。
大概《法華》的表達手法,很類似於中華民族的習慣,所以一經譯出,就很受許多文人學士的追捧,此不贅述。

有人以散亂心 入於塔廟,一念南無佛,即能成佛道,這是一個意象;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這也是一個意象。
其意味是諸佛法身,不在三昧定處,不一定 非要在定中尋求,即使以散亂心,頂禮虔敬,也可成於佛道。
但諸佛法身就在散亂處嗎?也未必!諸佛法身,無住無依,不可得,不可見,不可以希望心推想尋求,可以在一切處,一切處又非它。

有人問:既然諸佛法身 不在定處,也不在散亂處,亦可在定處,可在散亂處,為什麼《法華經》還特別地要說散亂中成佛道,三昧定中 不可成佛道呢?
如應病與藥,執定者多故,故與破定之藥。若執散亂者多,則與破散亂之藥。
世尊說《法華》時,為得法身究竟,多有二乘及外道人 以三昧禪定 求法身解脫,為破其謬,故說《法華》。

臨濟義玄禪師 是從宗門的角度 來闡釋這個意象的。
有人問:為什麼大通智勝佛 十劫坐道場 而不能成佛道呢?
大師說:“因為佛不見佛。”
大通智勝佛,本已是佛,何必還要去 別處求佛見佛呢?
佛不見佛,自然佛法 不再現前,總是佛法,也就沒有 更新的佛法出現。
可謂別開局面,更出新意!

a
白雲發表於2012-3-31 11:37
師父,了生死的“了”字,當何解?是“了知”呢?還是“了斷”呢?
b
若能如實了知 實相,即知 不生不死;若知 不生不死,即是了斷生死。

:mrgreen: 如實了知 實相,即知 不生不死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8:09 am
新老怪
月藏
見聞覺知,只可一度——智證之六十六

1
《大法炬陀羅尼經》
曰:復次,應觀是色作無相想。云何觀色 作無相想?當知此色 生滅輪轉,念念不停。
毘舍佉,如是色相,不可眼見,當知彼是意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得見。

2
傳曰:
護法菩薩曰:“五識唯緣實五塵境,不緣假法,以任運而緣,不作行解,不帶名言,是現量故。
如眼識青、黃、赤、白等實色之時,其長短方圓之假色,雖不離青、黃、赤、白等實色之上,然眼識但緣實,不緣假也。
既不緣假,則是意識作長、短、方、圓之心而緣也。”蓋五識之初念,與明了意識 緣五塵境之時,唯是現量,
得五塵之實色。
若後念 分別意識起時,即是行解心中,作長、短、方、圓之色而緣,是比量心緣也。
故經曰:“當知彼是意識境界,唯意所知,是故不可以眼得見。”
奉先慧超禪師每曰:“大眾,見聞覺知,只可一度。”其有得於此乎?!

3
凡夫眾生見色,有種種色相,如杯子有杯子相,電腦有電腦相,桌子有桌子相等等,種種色物,各有各的相,互不相同。既然有相,即執著此種種色物 皆為實有。
為破此執,世尊在《大法炬陀羅尼經》中對毘舍佉說,應觀這些色物 皆作無相想。為什麼呢?
因為種種色物 剎那剎那皆在無常變化之中,你能說哪一剎那的相 是此色物的相呢?
只不過我們無法察覺 色物的微妙變化,而錯認色物相續的相似相 為色物之相。
這其實是意識錯誤分別的結果,並非真是 親眼所見色物之相。
譬如電燈,在高速攝影下,再重先慢放,你就能發現燈光 其實是一滅一亮一滅一亮如此相續運作,但我們肉眼只看到光亮,不會看到黑暗。
又譬如火繩,一點火星,不停旋轉,即成一個火圈。我們似乎看到 實有一個火圈,其實這只是個視覺的假象,真相無非一點火星。
靜態的色物,單憑肉眼 是無法察覺它的變化的,而其實變化 無時無刻不在進行。
一些比較粗大的變化 我們可以察知,譬如冰變成水,水變成冰,如果說色物有相,那究竟水是此色物之相呢,還是冰才是此色物之相?
其實此色物 無相無名,非冰相,非水相,剎那剎那都處在變化之中,人類的意識 只是截取它相續的一段相似相而說它是冰或是水,其實無相。

印度護法菩薩說,眼耳鼻舌身五識 只能緣取五塵,是現量境,並不能分別,因為分別 是第六意識的功能。
如眼見青黃赤白等色物時,它只是單純的照見,如燈之照物,不加了別。
而第六意識心 則對所照見之色起分別,這是黑色,這是長方形,這是手機。黑色、長方形、手機等觀念的形成,正是意識分別比較的產物。
意識將眼所見色 與過去印像中其它色 作比較而知是黑色,將所見形狀與過去所見種種形狀 作比較而知是長方形,將所見物整體 與過去所見物進行比較而知是手機。
所以,手機色物的種種相狀及概念,其實是意識比量的結果。
現在分析論述,似乎很複雜,其實在意識的加工過程中,只是一瞬間的事。
因此之故,說我們所見的種種色物之相,其實都是意識境界,是意識比量分別的結果。
故慧超禪師說:見聞覺知,只可一度。剩下的 其實都是意識的工作。

a
-調色板發表於2012-4-9 12:33
見聞覺知,只可一度的一度是什麼意思?
b
一次、一遍、一回的意思。
我們總以為 剛才看見的是這朵花,現在看到的還是這朵花,過一會兒再看,也還是這朵花。
其實非也!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朵花,已經不是剛才的那朵花了,就像冰已不再是水一樣。

a
散淡閒人發表於2012-4-9 16:51
謝師兄!前邊這一章說的現量 是不分青紅赤白,沒有分別,本章則包括了第一次分別,我有些疑惑,故問。{:1_ ...
b
凡是形成語言文字的概念,其實都已經是比量的產物,如說青紅赤白等、色物等,若無意識比較,你又怎知是青紅赤白色呢?又怎知是色物 而非虛空呢?
護法菩薩在使用語言 來表達現量見色物這一情形時,很不好表達,只能隨順方便,說是見青紅赤白等色物時,並非現量見時,真能分別青紅赤白各種顏色。
語言本身 就是意識的產物,要用語言來表達 非意識的現量見,確實有很大的局限,只能隨順而說,關鍵在於學人須知即言離言之意。

a
十年發表於2012-4-10 08:17
是不是可以這麼來理解:現量如鏡子照物,比量如人觀察鏡子中的影像,人觀察事物的時候,一...
b
可以這樣理解!
如鏡照物,鏡 無照物之心;如燈破暗,燈 無破暗之念。
五根清淨,常分別審察者,是意識之功。其實,意識也有一分清淨,直心時是。

a
十年發表於2012-4-10 08:43
這麼說,五根其實無時無刻不是清淨的,而當意識分別審視之時,單就意識本身而言,是不是也...
b
痛時知痛,癢時知癢,不作它念,即是直心,即是意識的一分清淨。


a散淡閒人發表於2012-4-10 09:12
感謝道長耐心解釋。
b末學理解,所謂現量,真實不虛。但是,現量離分別,不要說行諸語言文字,即使沒有語...
波不離水,一切凡夫名相境界,即是諸佛清淨境界,並無二體,只在覺與不覺。


a散淡閒人發表於2012-4-10 09:56
只在覺與不覺!就像迷向人眼中的一切 與他豁然醒悟後眼中的一切 並無二致,但迷與不迷,心境大不一樣。
b如是!
迷人謂東為西,錯在其迷,不在其方。方實不變,只是一方,並無二方。


a金剛大叔發表於2012-4-10 10:38
道長您說的這個意思,就是'正覺'嗎?
b
我說的 只是個有關於正覺比喻,但不是正覺。
所謂正覺,簡單地理解,就是正確地認識。錯誤的認識就是迷,就是不覺。
譬如三人行路,忽然有人不明前方是何方,有人說是東方,有人說是西方,還有一人疑惑不定。
而前方實際是東方。知道是東方者,即是不迷,即是覺者;
疑惑不定者,即是迷人;
說是西方者,即是迷人中之迷人,迷上加迷,稱為迷中倍人。
雖三人有三種不同的認識狀況,有覺的,有迷的,有迷上加迷的,但前方 畢竟只有一方,並無三種方。

:mrgreen:三人有三種不同的認識狀況,有覺的,有迷的,有迷上加迷的,但前方 畢竟只有一方,並無三種方。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3:02 pm
新老怪
臨濟義玄禪師 是從宗門的角度 來闡釋這個意象的。
有人問:為什麼大通智勝佛 十劫坐道場 而不能成佛道呢?
大師說:“因為佛不見佛。”
大通智勝佛,本已是佛,何必還要去 別處求佛見佛呢?
佛不見佛,自然佛法 不再現前,總是佛法,也就沒有 更新的佛法出現。
可謂別開局面,更出新意!
有所求得的心故
法報化只是一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3:26 pm
新老怪
月藏
照見五蘊皆空——智證之六十七

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2
傳曰:
《華嚴》十萬偈,而十地品第六地唯論十二緣生。十二緣生者,三苦已成之軀是也。
《首楞嚴》十卷,披剝根境詳矣,而其終特言五蘊,亦三苦已成之軀是也。
佛意若曰:吾之法妙,不出眾生日用,使學者於凡夫身實證耳。
如與阿難微細推檢陰入界處一一皆空,非因、非緣、非自然性。
夫非因,即是不自生也。
非緣,即是不他生也。
既不自生,又不因他,則安有和合?即是不共生也。
非自然性,即是非無因生也。四句無生,界從何有也?
永嘉曰:“明識一念之中五陰者,謂歷歷分明,即是識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行用此理,即是行陰;穢污真性,即是色陰。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一念者,舉體全是五陰。歷歷見在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是人空慧;見如幻化,即是法空慧。”予觀永嘉之談五蘊,如駭雞犀之枕四面,視之其形常正,蓋無師、自然智所成就也。

3
《心經》應該是在中國影響最大的《經》,婦孺老少,耳熟能詳。
但讀《心經》時不能草草讀過,須注意兩個要點:
一、《心經》的落腳點 在“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雖然《經》中重點說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沒有再展開說受、想、行、識,只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其實五蘊平等,即“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觀自在菩薩在修習時,是一一如此遍觀五蘊,而非只觀照色蘊。
後世學人,若欲如實觀照五蘊,也須如此一一遍觀,才能真正起決定見,而不能因文略而所修也略。
二、由此可以看出,世尊在指導舍利弗修習時,並非先觀照外面的世間萬物,而是從觀照自身的五蘊開始。由己及彼,由近及遠,終至萬法皆空,平等一如。

《楞嚴》法會上,世尊帶領阿難一一批剝根境,一一指陳,其實完全可以看成是對《心經》五蘊皆空的詳細註解。覺範禪師說,觀世尊的意思,好像是在說:吾之法妙,不出眾生日用,使學者於凡夫身實證耳。眾生日用而不知,凡夫身實證而能覺了,可謂真知灼見,洞曉十方諸佛菩薩的博大悲心!

為什麼觀自在菩薩能一一照見五蘊皆空,而凡夫眾生卻不能?
凡夫眾生觀照五蘊時,見一一皆真,一一皆是實在,這是色身,這是覺受,這是想像,這是意欲思慮,這是識別念頭,怎麼一處也不空呢?
若欲真實契入,須知萬法唯心所造,色受想行識,皆是一心所成就。
你所謂的色身觀念、覺受、想像、意欲、識別等種種觀念,皆一心分別而成,其實非身,非受,非想,非行,非識。
永嘉玄覺禪師說,是一念所成,並非實有。
如同種種波浪不同,其實皆一水所成;又譬如種種金器,皆是一金所造。
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是一心之相,瞬瞬變異,不可定執;心之種種相不可得,一心亦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
如此觀照五蘊,即知五蘊 有而非真,如幻如化,其實是空。
五蘊即是空,空即是五蘊
空中無五蘊
所以,五蘊是顛倒見,幻有而實無

a大呆山人發表於2012-4-10 10:58
修行人往往認為 是自己通過修行空了五蘊,實際上,五蘊本空,同我們的修行有何關係呢?不要因為說無關,就不...
b若不觀照修行,你又怎知它本空?
單靠聽聞佛經而知嗎?若單靠聽聞佛經 而知它本空,並不觀修實證,則是聲聞法,不能真實決定知空。
觀修而知其本空,不待空而自空,不是觀修而使其空。若欲觀修而使其空,則屬造作,是有為法。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4:14 pm
新老怪
元音老人

講個公案:有一天潙山禪師對弟子們說:老僧百年之後,在山下施主家投胎做一頭水牯牛,右脅上寫幾個字:“潙山僧某甲”。在那個時候,你若喊我潙山僧,我是一頭水牯牛,你若喊我水牯牛,我寫好了是潙山僧,你喊我什麽呢?

他在考驗學人。有人就說:我知道,我就喊潙山水牯牛好了。
宗下的手段就是這樣,把手銬腳鐐放在你面前,看你怎麽去套。
你說潙山水牯牛,那麽好,手銬腳鐐就統統帶上了,因爲你著了假相。
後來有一位祖師說得好:“師無異名”,
不跟你說什麽名字,你沒其他的名字,你也沒離開這個名字,這樣答就妙了。
但是這種問題是不是只有一個答案呢?當然不是,隨便你怎麽說,橫說豎說都可以。
a他這個是就體來說的,你反過來可以這樣說:“閑名 從來滿五湖。”這些東西都是閑名,都是虛假的,都沒有無實體。
b“從來滿五湖”,非但你潙山僧,非但你水牯牛,這宇宙當中,世界之內,形形色色的一切東西,哪一樣東西 不是我們的真心啊?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4:34 pm
新老怪
元音老人

● 開悟見性後 生死還沒了,因爲悟後無明還在,還要有個地方去。
所以禪宗大德開悟之後,回過頭來 還要再修淨土。
在西方極樂世界 是一生補處,可以上上升進,不像這裏迂曲輪回,一會上去了,一會又跌下來,這個道理不是隨便瞎說的。
說起禪宗還要修淨土,有的人搞錯了,認爲我修禪宗是最高的,再讓我回過頭來修淨土不是又降了一級嗎?
那是你不懂這個道理,要知道禪就是淨土,淨土就是禪,根本就沒有兩樣,哪裡會降級呢?
淨土宗是三根普被,上、中、下三根一體普攝,
而禪宗只能攝取一根――上上根人,中下根他就無法攝受,所以說淨土法門非常好。

:mrgreen: 您是上上根人嗎?
我是個外道,
道內,道外,繞道,正道
道可道,非常道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3月 16, 2023 10:14 pm
新老怪
您是上上根人嗎?
我是個外道,
道內,道外,繞道,正道
道可道,非常道
您是上上根人嗎?
除非大菩薩再來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7, 2023 7:05 am
新老怪
月藏
若離於念,名為得入——智證之六十八

1
《起信論》曰: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 云何隨順而能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2
傳曰:
以方便觀,其說並念皆無能所,謂之隨順。而觀行深久,妄念自離,則契彼無念真理,謂之得入。夫言若離於念,名為得入,而論者曰方便觀法。久自離念者,為鈍根說也。
據佛祖本意,即不如是。予聞雲門偃禪師 初扣陳尊宿之門,尊宿開門,把住曰:“道道,速道速道!”偃擬議,尊宿托開曰:“秦時度轢鑽。”雲門於是大悟於言下。如雲門,可名得入也。


3
《起信論》解說真如,很簡潔,“當知一切法 不可說,不可念,即是真如。”
不可說,即是不可以言語道;不可念,即是不可以心識思慮。總稱之為“不可思議”,即不可思,不可議。凡夫眾生總認為 世間一切法 是可說可念的,大到宇宙星際塵埃,小到原子、粒子,無不可以作為一個客體來觀察、思考和研究討論,其實這是顛倒妄想,並不能獲得 法的根本真實。認為萬法可思可念,可說可論,是因為凡夫眾生皆以為 我在萬法之外,萬法在我之外,有主有客,有能有所,心為能念為主,法為所念為客。世界於是分為二極,有主觀的精神 和客觀的世界;
哲學也分為兩大思潮,有唯心主義 和唯物主義的哲學。
佛法說,這是顛倒見,不是如實見,故不是真如。一切法 本無自性,法本無法,因心而成,故心即是法,法即是心,如水與波,如金與器,只是一體,如何能安立能所?
無能念者,心即是法,不可於法外覓心,心不可得;無所念者,法即是心,無心外之法,豈有法在心外與心為對?若能如此契入 萬法的本來面目,即是真如,其餘皆屬顛倒。
凡夫眾生如何修習,才能隨順 契入真如呢?

《起信論》先解釋隨順,後分說契入。什麼是隨順呢?不是無說無念,如土木石頭一般,才名為隨順,而是雖說而無能說所說,雖念而無能念所念,即是隨順。如何才能雖念 而無能念所念呢?因為能念就是所念,所念就是能念。若能如此隨順,即念離念,即是得入;
若於念上角立能所,有心有法,即是障礙,不能得入。
迦葉祖師傳法偈曰:法法本來法,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如果有人於一法中,立法立心,而不知法即心,心即法,妄樹能所,即成障礙,不能契入真如正智。

覺範禪師說,所謂修習而得入,也只是為鈍根眾生而說。若上根利智之人,當下即能契入。
如雲門見陳尊宿,尊宿在門內問:“誰?”雲門答:“是我!”尊宿開門揪住衣領,喝曰:“速道!速道!”雲門擬議,尊宿一把推開,說:“秦時度轢鑽。”雲門當下大悟。
要是,當下即是,不必等你東扯西拉,就算你東扯西拉 思維擬議得來,也早已過時,是個廢物。

注:秦時度轢鑽,據說,秦始皇時修建阿房宮,使用巨大的石鑽,要用很多頭牛才拉得轉。現在早廢棄了,就像丟在打穀場上的大石碾子一樣,笨重而巨大,但早已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