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復次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因因)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因)
一切種智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三智之一。言能以一種之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眾生之因種也。
[佛光大辭典]
梵語 sarvathā-jñā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廣義言之,一切種智同於薩婆若(一切智)。然於三智中,相對一切智,則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種智慧覺知一切道法、一切眾生之因種,並了達諸法之寂滅相及其行類差別之智。
////
佛智(菩提,果),一切種智,能以一種智慧覺知一切道法,又能知一切眾生之因種也(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