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非也東正 寫: ↑週日 4月 10, 2022 11:43 am有些阿羅漢的覺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10, 2022 11:36 am本寂是涅槃就證道啦!東正 寫: ↑週日 4月 10, 2022 11:31 am嗯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10, 2022 11:24 am是的東正 寫: ↑週日 4月 10, 2022 11:20 am是的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4月 10, 2022 11:12 am路過。佛教是性寂還是性覺?
菩提性與佛性
那個性寂?那個性覺?
偶然瞥見關鍵字 :性寂、性覺。
他應該是源自於已故 呂澂大師的判教: 本寂、本覺。
呂先生認為 :
印度的佛學,是以心性本淨為主流思想,所以可統稱為~ 性寂說/本寂。
中國的佛學,則從心性本淨,衍生出心性本覺的義理,所以統稱為~ 性覺說/本覺。
====
個人認為要討論這個議題,
除了要具備廣博而深入的佛學素養之外,
更要有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因為這樣的判教,將會刨挖漢傳佛教的根本,
因為,起信論、如來藏說、圓覺...諸如此類的經教,皆屬於本覺系統,是中國的佛教,迥異於印度佛教。
這也暗示著 ~ 大乘經典的偽造問題、以及推翻禪宗的立宗根本.....等等令人難以直視的尷尬議題。
......
建議,有興趣的學友,
在要探討此一複雜艱深議題之前,
除了得先深入各乘經論之外,
最好還要有實際禪修的學習,而且是要具備禪宗的參禪、聲聞的止觀學習。
如此論法,方有實效;
否則,
還不如去喝杯 焦糖瑪奇朵+起司里肌可頌,至少還能填飽肚子、讓大腦快樂一陣子。
平安喜樂
犀牛師兄
LeeLee師兄原文問題
正是由呂澂大師的判教而來
但是不才以為這問題是在於對,
無我(我執、法執)
深入不同而起的差別
或是
依循個人所追求的而起差別
性寂:是解脫身涅槃:斷盡我執。偏於原始佛教
性覺:是佛法身:斷盡我、法二執。是大乘佛教
在涅槃經裡是這樣說
當學子在發起菩提心之後
便有了菩提道
這在佛性外,另建立的
是依於眾生與我不二之理
但是
阿羅漢等學習,是覺悟根本覺
此清淨無為的本然寂滅
於是不再建立
菩提道
而安住於本覺性中
此性即是佛性
但無菩提道
只能稱為本覺
本覺認為涅槃還要再發大菩提心成就佛道
這兩個有異處
所以阿牛兄才會說有甚麼問題啦!
很可能
有一部分是斷滅相
您可以看金剛經的內容
也有一部分阿羅漢
能見得菩提道
也就是
有情不滅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獨立而起,法體非常)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體不斷)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菩提道不斷)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既使自了漢也絕非[斷滅相]啊!
因為涅槃有四德,
他們只是以為證涅槃為究竟解脫為樂了,
譬如法華會上5000人?退席,佛批說是蕉芽敗種。
佛不是說他們是斷滅相,
而是他們自己認為涅槃是滅盡生死而證涅槃有所得,
所以有恐怖再來世間度眾生。
但法華經上佛說是無所得故無生死,生死即涅槃
所以心無罣礙,無有恐怖,斷生死實無生死可斷是故不斷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