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頁 (共 27 頁)

Re: 禪中 / 空性—宗薩仁波切

發表於 : 週六 10月 29, 2022 6:50 am
阿飄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
依照佛法,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任何事物的真相,只看到假像;
但在這之後,我們就落入自己對它的成見中,不再覺知事物的真正面目。
這樣的造作不僅出現在例如美醜等粗劣的層次上,
而且也在例如主體、客體或天堂、人間等極微細的概念層次上運作著。

  沒有圖像、標籤等成見而能夠見到真相的人,就不會受“小永遠是小”和“大永遠是大”的概念束縛。
超越自我觀點的人,不僅不會僵化地認為他就是他的自我(與充滿實存的東西的世界分離的一個實存主體),
而且因為沒有二元對立,所以他也了解到主體、客體都沒有真實存在的本性,
因此,他不受顏色.大小、形狀、年紀、性別、地點等任何固定性質的拘束。
…續

無想非想非非想 想入非非無想想

發表於 : 週六 10月 29, 2022 11:10 am
無有是處
🙈

前十年後十年 再十年又十年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31, 2022 1:22 pm
沒要沒緊
真是浪費

Re: 禪中 毅立不搖

發表於 : 週三 11月 02, 2022 8:19 am
阿飄
前十年後十年 再十年又十年文章細節
由 沒要沒緊 » 週一 10月 31, 2022 1:22 pm

真是浪費
圖檔

前億年後億年 再億年又億年

發表於 : 週三 11月 02, 2022 9:06 am
空思夢想
滄海桑田

Re: 禪中

發表於 : 週三 11月 02, 2022 11:17 am
想夢思空
🙈

Re: 禪中 / 空性—宗薩仁波切

發表於 : 週五 11月 04, 2022 4:25 pm
阿飄
圖檔
另外一個了解“空性”的方法,就是要明白具足空性見地的意思
:避免“二元對立”的一切極端——避免“二元對立”的極端本身就是“空性”。
一個自我本位的人永遠都會掉到某個極端中,
因為他一看到任何事物,就會自動形成例如美醜、好壞等的判斷;他相信這些性質天生就存在那件事物之中,並自認了知那事物的一些真相。

如果不用例如好壞等概念支解事物,只看事物本來的面目,就非常近似於空性的體驗。

  你可能會認為,只要抑制對事物的判斷,對它們漠不關心,就成就了某種空性——這種冷漠只不過是一種愚癡,同樣沒有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有時,某些事物既不吸引也不讓人排拒,我們完全忽略了它們——這種空白茫然是因為忽視,所以也是愚癡。

Re: 禪中 /

發表於 : 週六 11月 05, 2022 8:56 am
阿飄
圖檔

Re: 禪中 / How To Do Padmasana

發表於 : 週四 11月 24, 2022 2:59 pm
阿飄

觀身無常不作幻想

發表於 : 週四 11月 24, 2022 9:29 pm
腳麻手麻小心腦麻
天馬行空自由自在

Re: 觀身無常不作幻想

發表於 : 週三 11月 30, 2022 9:02 am
阿飄
腳麻手麻小心腦麻 寫: 週四 11月 24, 2022 9:29 pm 天馬行空自由自在
滲話頭:「昨日的餐,今日的屎,干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