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頁 (共 19 頁)

Re: 關於 金剛經中 「實」的討論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3, 2022 8:48 am
次草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東正 寫: 週一 5月 02, 2022 5:48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一 5月 02, 2022 4:17 pm
貢巴 寫: 週一 5月 02, 2022 11:57 am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一戒香
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
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
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
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五解脫知見香
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
佛說持戒,即非持戒,假名持戒
佛說戒定慧,即非戒定慧,假名戒定慧,
佛說戒定慧,即非戒定慧,假名戒定慧,是名解脫、解脫知見。

金剛經很深很難的原因,就在於,不只是頓法,還包含了漸法。
而金剛經中的持戒修福者,也不只是漸法,也包含了頓法。
因此,才會有一堆人無法深入金剛經

以六祖壇經的戒定慧為例
1.持戒香,需要持戒,需要行善除惡
但到4.解脫5.解脫知見,則不可再持戒,不可行善了

以世人的眼光來看,則是前後矛盾
先漸後頓,因此,造成許多人隔隔不入,無法一門深入

戒定慧,是漸法
解脫、解脫知見,是頓法

如果你不持戒,那麼,基礎沒打好,你無法深入123.戒定慧
如果你持戒,那麼,你後來無法悟入4.解脫5.解脫知見

不持戒也不對;持戒也不對
(怎麼沒說持戒對,不持戒也對)
因此
是要持戒?還是不要持戒?
不持戒也不對;持戒也不對
因此
是要持戒?還是不要持戒?

不才一直說
為何學子都只學一半
明明都知道(本性空)
但是卻都不知(已經住有,而非空)

因此才變成師兄提出來的問題
上面您自己分析了戒與無戒(漸頓二法)
那麼何時用法何時不用
隨心所欲不就是嗎?

何來對與不對?

用是對
不用亦沒有不對

^^擴大心量涵蓋
這才是佛性

您上面說的只有(一半)
怪師兄一直說的就是涵蓋(正等覺)
但怪師兄少了(妙行無住)
^^
擴大心量涵蓋
說的比唱的好聽
只是從沒見您對自己之見擴大過
擴大妄想倒是有
豈碼只能能說擴大一半

記載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3, 2022 9:21 am
高報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

Re: 記載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3, 2022 9:40 am
次草
高報 寫: 週二 5月 03, 2022 9:21 am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
急照說戒定慧是漸法
那就出一本
急照壇經
好好細說一番

南禪宗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3, 2022 10:47 am
高報
大乘人=小根智人
最上乘人=大根智人

自認南禪宗根器=最上乘人=大根智人

Re: 關於 金剛經中 「實」的討論

發表於 : 週六 5月 07, 2022 9:02 pm
寂照世間
佛說持戒,即非持戒

認為戒定慧只有一種之人,你相信金剛經了嗎?
你相信持戒如夢幻泡影了嗎?

多數人目前都還沒有深信佛說。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多數人還沒有相信佛的智慧與大智慧

佛為何要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多數人你有相信佛所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