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六 1月 15, 2022 10:58 pm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維摩經佛國品曰:「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阿含經(增. 225):
「如山河、石壁、百草、五穀,皆依於地而得長大,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住不放逸之地,使諸善法而得長大。」
故知三十七道品是諸佛所共同教導的共法,是所有法的總和。
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助道品」、「三十七道諦」、「三十七菩提分法」分則為三十七項修道項目,為佛法基礎名相與助道之精要。 道者能通之義,到涅槃道路之資糧, 故名三十七道品。
如是
三十七道品中的前六科,實乃自八正道開展而來:
正念=四念處=(五根)念根=(五力)念力=(七覺支)念覺支。
正定=(四如意足)定如意足=(五根)定根=(五力)定力。
正精進=四正勤=(五根)精進根=(五力)精進力=(七覺支)精進覺支。
三十七道品不是一個個的拿來修,而是心要常常的繫念於它們。培養它,使它鞏固,使它能成為心所欲的修行工具,以念佛取代安般念(=數息觀)來說,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覺知是身念處,心念隨著佛號是正念;句句清清清楚注意著佛號是正勒;修習時是在培育勤根、念根和定根;以令勤力、念力和定力的增長;七覺支的正念,擇法和精進覺支在培育中;八正道的八支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持到。四如意足的欲如意足的修習是修習前起欲,堅欲成佛,勤如意足是對佛號四正勤,心如意足是以念佛育襌那,觀如意足是對鼻息(色法)和專注的念(名法)常以慧觀和修捨。雖不是專修九心住,也即如九心住般相似的效境來修止的味道。搭以般若觀智修慧。
相同的皆是
降伏五蓋因故!!
須有何伏之因 ?
相聚功德力不能讓祂壞。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關键都在穩固下面二者:
五根者
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者,
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五根:
根有生長及護持兩種意義,如有樹之根,能開花結果;修道者依此五根,能成道果,能護持道念不令喪失。
五力:
謂能破惡成善也。力者,於前五根,有增長發生之力量,能排除一切障礙,不為他法所伏,而能摧折他法。
因五根五力能平衡下,產生環環相扣功德之力
因揀擇力之選取緣,得滅諸煩惱,是攝律儀戒。以本利清淨之五根、五力所集起緣,成攝諸善法戒。因為清淨根、力所集起之緣,成就一切功德故。
故如菩薩道之「十信位」描述
大乘起信論---
所謂依不定聚眾生,因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
因宿值得本累世因緣故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信心成就。
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 –-《十信位》。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入慧住;慧住於理位不退。臻於十住品而直上。
十信位 --
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
五根(力)者
信根(力)、進根(力)、念根(力)、定根(力)、慧根(力)。
二者之間
以解脫道次第來看,再仔細看菩薩道十信位所習,也進於相同,多名一義。不一不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