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與識住

一個留言板
訪客

Re: 識與識住

#111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Viirya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0 pm 老七是意.意向.意志.動機.或說是慾.需求?...
老七最會自欺欺人
賊窩

Re: 識與識住

#112

未閱讀文章 賊窩 »

訪客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3 pm
Viirya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0 pm 老七是意.意向.意志.動機.或說是慾.需求?...
老七最會自欺欺人
沒有兄弟檔吆喝,輪不到老七做怪
訪客

Re: 識與識住

#113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賊窩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30 pm
訪客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3 pm
Viirya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0 pm 老七是意.意向.意志.動機.或說是慾.需求?...
老七最會自欺欺人
沒有兄弟檔吆喝,輪不到老七做怪
老七最謀生了
除非是不想活
訪客

Re: 識與識住

#114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訪客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44 pm
賊窩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30 pm
訪客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3 pm
Viirya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0 pm 老七是意.意向.意志.動機.或說是慾.需求?...
老七最會自欺欺人
沒有兄弟檔吆喝,輪不到老七做怪
老七最謀生了
除非是不想活
一把無明🔥,全燒了!
訪客

Re: 識與識住

#115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訪客 寫: 週三 12月 29, 2021 12:36 am
訪客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44 pm
賊窩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30 pm
訪客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3 pm
Viirya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1:10 pm 老七是意.意向.意志.動機.或說是慾.需求?...
老七最會自欺欺人
沒有兄弟檔吆喝,輪不到老七做怪
老七最謀生了
除非是不想活
一把無明🔥,全燒了!
這個純粹是老六們的反應
訪客

Re: 識與識住

#117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訪客 寫: 週三 12月 29, 2021 5:03 am viewtopic.php?f=35&t=42532
演若達多找頭
老九到不了十
靜明
文章: 1019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Re: 識與識住

#118

未閱讀文章 靜明 »

Viirya 寫: 週二 12月 28, 2021 10:00 pm 唯識三自性中的依他起就是一種緣起
錯,佛說緣起法是不二,沒有一種,兩種之外道說。
唯識三自性之依他起,就是前面訪客大神所說的”第七末那意”緣取一切種子為”根本依”!故是”依他起”。

但你卻執依他起性為自性,正好落入”勝性轉大種的外道論。

冥諦
 (術語)數論師所立二十五諦之第一。是為萬物之本源,冥漠無諦,故曰冥諦,又云冥性。又為萬物之本源,萬差之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云勝性。金七十論上曰:「自性者,或名勝因,或名為梵,或名眾持。」百論疏上中曰:「所言《冥諦者》。舊云:《外道修禪》得五神通,前後知凡萬劫內事,自八萬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智度論云:《覺諦者》此是陰中識,《外道思惟》:此識為從因緣得,為不從因緣?若從因緣,因緣是何物耶?若不從者得此識,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計此識從前冥漠處生,故稱冥諦。
靜明
文章: 1019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Re: 識與識住

#119

未閱讀文章 靜明 »

依他起自性是講依”分別意識”而生起種種法相,是空是無常是無我的。
你卻執依”他”起之”他”是真如,這個錯誤你目前還無法理解其嚴重的錯誤,還妄上加妄,依文解字而錯當成佛說的”甚深緣起”!
你似乎也沒把唯識性的立三性之前提是”三無自性”,這樣才能符合佛說”甚深緣起法”。
唯識三自性之依他起,根本依是”識住”(無始無明)或(阿陀那識),而外道把他當勝性大種(冥諦),正好就是你的認知。
你把他當永恆的第一因,然後用此邪見來汚化佛說的”甚深緣起”。
靜明
文章: 1019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Re: 識與識住

#120

未閱讀文章 靜明 »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三無性
梵語 trividhā nihsvabhāvatā。係針對遍計所執等三性之有法所說三種無性之空義。又作三種無自性性、三無自性、三種無性。即就遍、依、圓三性而論各無自性之義,分別有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等三種。(一)相無性(梵 laksana-nihsvabhāvatā),又稱相無自性性,乃針對遍計所執性而立。蓋遍計所執性為所謂「情有理無」,迷情之上雖有,唯不過是當情所現之假相,譬如空華,於理而言,體、相俱無,故稱相無性。(二)生無性(梵 utpatti-nihsvabhāvatā),又稱生無自性性,乃針對依他起性而立。蓋依他諸法乃託眾緣而生,無定實之性,譬如幻事,故稱生無性。(三)勝義無性(梵 paramārtha-nihsvabhāvatā),又稱勝義無自性性、無真性、第一義諦無自體相。乃針對圓成實性而立。真如為殊勝之真理,亦為根本無分別智之對境,故稱勝義。謂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此即真如,亦即唯識實性。然此三無性被視為「密意說」,而非「了義」,因三自性中之後二自性,其性非無;今假說其無性者,是為否定世俗所執持之「實性」。〔解深密經卷二無自性相品、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三、卷七十四、顯揚聖教論卷十六、辯中邊論卷上、三無性論〕(參閱「三性」563) p627



佛光大辭典
靜明
文章: 1019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Re: 識與識住

#121

未閱讀文章 靜明 »

三自性是有次第的,
1, 先說遍地執,就是先立一切有情眾生的無始無明(或說第七末那之根本我執)。
2, 依他起,就是依前1的根本無明識而生起一切妄相(法相)
3,圓成實自性,是講於法相上除去”我相”後,證見(諸上1,2自性所起的境相皆無所得),但除人我執,未破法我執。

所以唯識性還要再立三無自性,測底破除萬法有我可得之錯誤,這樣才能順入佛說”五蘊皆空”的法理。
證此五蘊皆空後,還要達到二諦融通(色不異空……,所謂不一不異的中道實義),這樣才算最上乘”緣起法”一佛乘。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