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頁 (共 210 頁)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二 2月 01, 2022 9:09 am
次草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即是於此本性變了可住的本心
===
能見到本心可住
這要用什麽心
我就搞不懂了
金剛經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本心變成呆呆的
人家喊住就住
這個能喊的人厲害
喊本心住,本心就住
一點都不敢亂動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二 2月 01, 2022 11:01 am
黃竹
現代說詞,有時光與時空兩者。

然而,光便是光,空便是空,時光並非時空。光,能合和微塵。而空,則如鏡照像,鏡與像分開有兩種感受,並非溶和。

時空依時光而立,時光先於時空。

和光同塵,真有為法。然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有為法,祗是按有為來說其真而已!真非真,是名真。阿陀羅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真非真恐迷,我於凡夫不開演。此深細之識,祗為菩薩開演。法華,是法與光華和合,而立法華此名。

拈華微笑又如何?

光華若能手拈如掌中珠,則名世界者亦如掌中藏物。

搭上科學用詞,時光與時空兩者,都在如來掌控之中。而輪迴者,亦必是受限於時。時光、時空、時世,以至時人時我。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二 2月 01, 2022 12:26 pm
次草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世就是時間
界就是國土
空比時間還早
經文意思很簡明,不難理解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二 2月 01, 2022 11:19 pm
Viirya
一念方動三界起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三 2月 02, 2022 7:12 am
次草
想澄成國土
知覺乃眾生
對自己心念少自照的人
以有限的所知
不清不楚的思想
就會形成無知
無知就是無明
要想學得佛法
但是直心而已
名相在於理解能力
喜歡下定論
常常會以模糊的知見當成勝解
有那一份喜在
當然無暇再自我檢視
無形中就會對這些勝解形成保護膜
有保護就會有敵意
有敵意時頭腦怎麽會清楚
怎麽可能深入佛法
這就是佛法的密意
一開始的生因不明不白
這顆心只有流轉的分
所以佛法總是自照為主
自己清楚無罣礙才能無我
無我才能利生行事
只朝著障礙越來越少走去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三 2月 02, 2022 9:18 am
次草
黃竹 寫: 週一 1月 31, 2022 7:11 am 六道眾生,祇其中一道名佛道。

而六道眾生之種,歸落何處?

然六道唯成佛道方可永斷無明。

佛道有三階段,一是修道、二是行道、三是成道。

諸佛於自願處修生、進趣處行生,是修道行道的二個階段。最後成道者,便是所謂勝性成大等

那麽,此說佛道即是甚麽?虛空自性便是。亦即是修空、行空、空性成大等。由初修至大成,都不離空性。

需說成佛要歷經上說三階段的功程,但在此之前,更重要還要有一個開始(在凡夫修行的那邊云終極目標),便是見空,悟空,見此空門,方可入室修道。

六道眾生種性,都歸虛空,其上亦可孕育出佛道眾生。
諸佛於自願處修生、進趣處行生,是修道行道的二個階段。最後成道者,便是所謂勝性成大等

將諸佛最後成道講成勝性轉為大等
勝性轉為大等是數論的法義
轉為大等是過程
又將佛道終極佛果解釋為外道的過程
這是甚麽心態
人心對所知串聯想像力的恐怖
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啊
自己都亂解經義
又不對名相釐清
說別人討論是意氣用事
這只指明一件事
只要能自由自在發表
能讓發表的人滿足發表的欲望
確實會相安無事
但是論壇的名稱要先改
把佛法拿掉
免的外人說掛羊頭賣狗肉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4:58 pm
妙吉祥如意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一 1月 31, 2022 12:53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一 1月 31, 2022 8:53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1月 30, 2022 9:33 pm 若是能夠藉由現代電腦科技,之類比,進而掌握(三事)創世紀的大奧秘,那麼在回頭來研讀老子的創世學說,就可正確解答了——
老子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是創生之源,那麼,老子認為(道)是創生之第一因嗎!?這樣想是不對的。
老子曰,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又稱無極。意思就是道是萬物之母源,道的前面是更玄微的道,無窮無盡,找不到第一因。
道生一,創世紀的勢能,由不可思議的虛無精微中發動。趨向於越來越粗化……道生一,一的境界等同於佛教講的一合相,此一合相即是蘊涵(真空妙有),真空即是真如,妙有即是法性。法性空,與真如冥合為一。即是一實相印。諸佛法身,無上正等正覺了。
故古德言:
識得一者,萬事畢矣。



……待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老子曰:一生二,創生的過程,由一合相(真空妙有),緣生出(二)的階段性,到底一實相,佛性法身(勝性)開始發生了甚麼變化呢!?
從無漏界(圓成實)來講,創生之源,真理實相第一義諦,是(不二,無對)。而今創生緣起發展到(二)的狀況,顯然已經無法維持如如自在的自性中。
一生二的二指的是原本渾然一體的真空,妙有,由於創生勢能的驅動,分為二(真如)(法性),亦由於真如“瞬間”失去法性妙有的支援,純粹真如,便無有智慧。若以佛教十二緣起法而言,此一生二,即是第一支(無始無明住地)。
那麼,原本如如不二的自性(真空妙有),為何一分成二(真如)(法性)呢!?隱然驅動創世紀的勢能,其真相為何……

老子曰: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一生二,是真如法性(真空妙有)一分為二,上言“瞬間”只是方便權說,其實,創生在(二)的階段,時間相猶未起動(金剛經,無壽者相),故佛教十二緣起第一支,又稱無始無明。
緣起法第一無明,就是純粹、一法不染之真如,由於一法不染,故智慧不起,此處也就是心經開示的究竟涅槃(滅盡定),首楞嚴經云:一真如心。
那麼,是甚麼讓一合相之真空妙有(真如)(法性)一分為二呢!?真如空智,遍一切處,如如在在,亙古至今無有變異,那麼驅動創生的現象,當然是顯現於法性的粗化……
自性真空妙有,由於法性(妙有)的粗化,即是道德經:一生二的創生真相。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之創生緣起(二),老子稱之為眾妙之門,在佛家對此也有主張,即是(一心開兩門)或如圓覺經講的,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流出一切菩提、涅槃教授菩薩……或維摩詰經講(不二法門)都是與此創生緣起不(二)門之法義息息相關。
老子曰: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即是指真如,所謂寂然不動,如幽谷空靈。感而遂通,遇緣(法性)則真如起用也。
那麼,將此創生的環節,(二生三)套入佛教的十二緣起,就是(無明緣行)了!!
前言,無明即是從渾然一體(圓成實相)的真空妙有,因妙有(法性)之漸趨粗化而失去天真理體,佛家古德,云,真如不守自性。於是無漏實相從此蹦出有漏法界……
所謂勝性轉為大等,即是闡述此創生之真理,百分百符合創生之真相也。
佛教批評外道之論述,並非指責勝性轉為大等(無漏實相轉出有漏法界)的法義有錯,而是外道對於勝性轉為大等的內涵(過程)之詮釋,有所不足。
佛教發現創生從實相轉出有漏法界,是從自性(一合相)直接粗化為(一切種子)境界,再經一切種子(依據因果)緣生造就整個有漏法界之一切心識(心法)與物質(色法),這就是大乘佛法如來藏思想、十二緣起與成唯識論的精髓之所在……
而外道之勝性轉為大等,是認為宇宙一切事事物物直接由自性(冥性)生三德,薩埵、刺闍、答摩(情識、微塵、愚痴無明)所化生,其間漏去(一切種子)這個(有漏法界緣起之第一因)的環節。也因此,佛教唯識學就以軍隊與樹林之相狀若拆解即成一無所有的斷滅空來駁斥外道所執持勝性轉為大等的內涵,有違背有漏宇宙因果關係,解深密經云,依止一切種子阿陀那識(真相識)為最初元素,此有故彼有的創生流轉真相……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8:00 pm
次草
佛教千呼萬喚
生而無生
滅而無滅
有生滅是無明在的覺受
十二因緣指有情而已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指萬物
將有情跟萬物混為一談
青山綠水也感動的準備下輩子要轉生有情了
轉生後要愛取有甚麽
青山問綠水
綠水問青山
答案都一致
生爲老楊的想像力
最有趣
頓時忘卻十二因緣
直達佛地
醒來
青山依舊在
只是人老矣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8:20 pm
妙吉祥如意
佛教講的是絕對真理,凡是吻合宇宙創生實相的理論,都歸攝於佛陀世尊所開示的佛法教義之中。
所以佛教可以包容一切學說(甚至現代頂尖微觀物理科學),絕對沒有門戶之見,唯一要考量的是各家執持之論點符不符合真理的問題,即是能不能夠通過佛法之考驗。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8:26 pm
妙吉祥如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現在來講唯識法相(如來藏之藏識緣起)有漏法界創生第一因(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楞伽經:真相識)的境界,即唯識法相第九阿陀那識之真實內涵法義。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8:44 pm
次草
所謂勝性轉為大等,即是闡述此創生之真理,百分百符合創生之真相也。

===
數論派能講出創生真相
創生真相能成佛嗎
數論派不改變法義
將來還是有人成佛嗎
辛苦一點
趕快修到滅盡定
帶著這個理念入滅
將來成佛再回首講此段因緣
不要醒來又是
青山依舊在
只是人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