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緣起法之”此緣性”
Re: 緣起法之”此緣性”
六祖法寶壇經 機緣品第七
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摩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現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
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
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摩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現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
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
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Re: 緣起法之”此緣性”
理(緣起法)
事(緣生法)
知理達事
事事無礙
白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你們又要開始扯相對論了,我不跟你們聊。
先不管對境起不起,但問唯識境有嗎!
哈哈
事(緣生法)
知理達事
事事無礙
白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你們又要開始扯相對論了,我不跟你們聊。
先不管對境起不起,但問唯識境有嗎!
哈哈
Re: 緣起法之”此緣性”
我現在能更肯定的說:大乘一實相印,正是緣起法。
只要搞清楚緣起法與緣生法的‘同‘異(不一不異),才能正觀如來真實義。
只要搞清楚緣起法與緣生法的‘同‘異(不一不異),才能正觀如來真實義。
Re: 緣起法之”此緣性”
這篇觀點,有些地方還有待商確,並沒有二諦(緣起法與緣生法)融通的中道義。Viirya 寫: ↑週三 12月 15, 2021 11:19 pm 此一課題相關著作甚多.如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 ... /07_12.htm
唯識依他起是屬於世間因果論,並不是聖義諦緣起法而立的。
Re: 緣起法之”此緣性”
【法性土】看客 寫: ↑週三 12月 15, 2021 1:48 pm 節錄:如來藏決定
(原文收《如來藏二諦見──不敗尊者說如來藏》)
阿陀那識甚深細 我於凡愚不開演
一切種子如瀑流 恐彼分別執為我[16]
此所謂「深細」,不是因為它「一切種子如瀑流」,只因為它即是別別有情各所自具的生命力,亦因如此,才會易被凡愚將之執為自我,而不理解生命力並非個體,只是周遍法界無所不在的生機[17],此生機不單只存在於我們的情器世間,抑且存在於我們不能知見、不可思議的其他世間。於甯瑪派的道名言,即將之稱為「現分」(snang ba)。
此現分,就佛而言可以說為大悲功德,亦即謂法界具足大悲故,情器世間始成生起;就有情而言,則施設名言為大樂,此以生存、存在為根本大樂。此乃自然而起的功能,雖為緣起,卻非由作意。如《入楞伽經》云 ──
日光月光與燈光 四大種及摩尼寶
各起功能無分別 佛性亦然自起用[18]
識境雖然因佛的功德(具足現分)而能隨緣自顯現,但因其實不離法身,是故即可名之為「現空」。此即佛內證智(法身)與後得智(識境自顯現)的雙運。
這篇網上有。
(術語)三土之一。法性身所住之土也。法性土即真如之理,身土如何分別乎?其體本為一真如,但取所證之法體為法性土,取能證之覺相,為法性身耳。非法性身之外有別體之法性土也。唯識論九曰:「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義林章六末曰:「自性身土即真如理,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以義相為身,以體性為土,以覺相為身,以法性為土。」群疑論曰:「雖知身土並一真如,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以覺照性義名身,法真理體名土,是施設安立謗門說。」是金光明經攝論以如如與如如智為法身,即依合理智為法身故,以理為所覺之法性土,以智為能覺之法性身。已上為法相宗之義。又如台家謂「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四教儀)。以理體為常寂光土,覺照理體之智為清淨法身。與法相所異者,為覺照之智本來具理性,故與法體皆為理,而法體之理自照也。
Re: 緣起法之”此緣性”
阿耨多羅三渺三菩提是佛陀照見”緣起法”的最上智慧,然後不入緣起法,任運此智照遍”緣生法”全體十方三世無量法,故佛說一切眾生心行,如來悉知悉見。
阿耨多羅三渺三菩提正是涅槃智。
證悟”緣生法”三法印共相者,是法住智。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禪宗的直指真心或自性,並不一定是法性(緣起法),很多情況只是指出離五取蘊後所顯的真實五蘊狀態(圓成實),例如作夢在夢境中的心,與夢醒後的那棵心是相同的,但境相是截然不同的。
阿耨多羅三渺三菩提正是涅槃智。
證悟”緣生法”三法印共相者,是法住智。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禪宗的直指真心或自性,並不一定是法性(緣起法),很多情況只是指出離五取蘊後所顯的真實五蘊狀態(圓成實),例如作夢在夢境中的心,與夢醒後的那棵心是相同的,但境相是截然不同的。
Re: 緣起法之”此緣性”
《成唯識論》第七卷(護法等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設立“九難”義闡明“唯識無境”的思想。所謂九難者:第一難,唯識所因難。成立唯識的宗旨是因何教理?答曰:教證雖多,今引六經以及四比量而證成立。六經者,一《華嚴經》的“三界唯心”。二《解深密經》的“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三《楞伽經》的“諸法皆不離心”。四《淨名經》的“有情隨心淨垢”。五《阿毗達磨經》的“成就四智,菩薩隨能悟入唯識無境”。六《厚嚴經》的“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餘”。四比量者,(1)、極成眼識,定不親緣離自色境(宗),五識隨一攝故(因),如餘四識(喻)。(2)、極成意識,定不親緣離自諸法(宗),了別性故(因),如眼等識(喻)。(3)、六識親所緣,定不離六識(宗),親所緣能緣,隨一攝故(因),如能緣(喻)。(4)、六識親所緣,定不離六識(宗),所緣法故(因),如相應法(喻)。依此六經及四比量說明“唯識無境”的理由。...
Re: 緣起法之”此緣性”
如同《難經》,【難】,「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
《難經》知多少?
2018-01-22 由 菩提成長 發表于文化
中醫理論著作。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3卷。原題秦越人撰,「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作者把自己認為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一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對人體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論述。但據考證,該書是一部託名之作。約成書於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該書以問難的形式,亦即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予以編纂,故名為《難經》。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1~22難論脈;23~29難論經絡;30~47難論臟腑,48~61難論病;62~68難論俞穴;69~81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沖門(消化道的7個衝要部位)和八會(臟、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合處)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並對五臟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全書內容簡扼,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並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有多種刊本和注釋本。
《難經》知多少?
2018-01-22 由 菩提成長 發表于文化
中醫理論著作。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3卷。原題秦越人撰,「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作者把自己認為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一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對人體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論述。但據考證,該書是一部託名之作。約成書於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該書以問難的形式,亦即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予以編纂,故名為《難經》。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1~22難論脈;23~29難論經絡;30~47難論臟腑,48~61難論病;62~68難論俞穴;69~81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沖門(消化道的7個衝要部位)和八會(臟、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合處)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並對五臟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全書內容簡扼,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並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有多種刊本和注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