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 (共 3 頁)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三 2月 02, 2022 9:05 pm
由 訪客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首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由 周善為 » 週三 2月 02, 2022 3:15 pm
更正:據《雜阿含474經》,初禪定即入色界,空入處定則入無色界。四禪定,四空定,加上滅盡定(想受滅定),合稱九次第定。又,欲界定不在佛教九次第定中,滅盡定不在九次第定之外。
這裡顯然楞嚴經
所謂:【九次第定】,
不是說成佛教所說的滅盡定,而是世間的有為「無想定」。
所以滅盡定是在九次第定之外。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8:13 am
由 楞嚴經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論學教
(聖一老法師一九八九年十月於浙江南海普陀山佛學院開示)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同學:
今日有緣,大眾聚會,我非常高興,但無物贈送,惟有略談佛法大義,聊作供養。
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一言以蔽之,說五蘊(陰)而矣,識得五蘊空時,生死便了,你看整部心經,二百餘字,其大意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得見諸法空相,便是菩薩究竟涅槃,也是三世諸佛阿耨菩提,五蘊是什麼呢?就是眾生,離五蘊無眾生,五蘊空時,眾生度盡即証菩提,此是諸佛出世的宗旨,一經如是,部部皆然。又看彌陀經,雖然教我們求生淨土,親睹如來,也要離五濁,五濁者五蘊也,色蘊質礙是劫濁、受蘊感覺是見濁、想蘊虛妄是煩惱濁、行蘊作業是眾生濁、識蘊含藏種子是命濁,五濁空淨土現,睹彌陀見佛性,所以彌陀經教人念佛,念到離五濁生淨土耳。
就是具說諸法,廣談性相的楞嚴經,教人會四科融七大、解六結、越三空,也是破五蘊,四科者:五陰(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五陰者——心色和合是名眾生,六入——開心合色,十二處——開色合心,十八界——心色俱開說五陰眾生,七大者——前五大是色,後二大是心,心色和合名眾生;會四科融七大歸如來藏,即是空五蘊見佛性矣。
楞嚴經教人破五陰,觀音菩薩耳聞圓通章解釋得很清楚:「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從耳根中的聞性下手,即是七大中的見大,「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動與靜皆屬色陰,入法性流時色陰便空,古人說行不知行,坐不知坐,便是這個境界。「如是漸增,聞所聞盡。」所聞塵盡,能聞根亦空,此是破受陰,「盡聞不住,覺所覺空。」所覺根塵盡,能覺六識亦空,此時破想陰,「空覺極圓,空所空滅。」所空十八界是世間法,能空出世智即聖解滅,此時破行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自體生滅是第八識,生滅同時滅,寂滅現前,此破識陰,「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此是五蘊空時佛性起大用,上求下化的境界。
楞嚴經解六結越三空皆是破五蘊的名詞,六結者:動、靜、根、覺、空、滅,二空者:第一是人空,即六結中動、靜、根、覺四結解,五蘊中色受想三蘊空,便証人無我;第二法空,六結中空所空滅即空結解,五蘊中行蘊滅;第三空空,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六結中即滅結解,五蘊中識蘊破,此時証入如來藏獲首楞嚴三昧。
法華經開權顯實,亦不過開破五蘊之權智,顯示佛性之實智,過五百由旬到寶所,開佛知見見佛境界,無量珍寶不求自得。凡夫五蘊未空,蓋覆佛性,故名五百由旬,二乘雖破色受想三蘊,過三百由旬,終止化城,此城非實,再破行識二蘊,過二百由旬,即到寶所。法華經在娑婆世界最後而說,前來諸經未曾開權,今日法華顯實,故云法華經最為第一,經中之王,世尊在華藏世界對菩薩只說了一部華嚴經,更無別經與之比鄰,故不讚第一,法華經是開佛知見,華嚴經是見佛境界,二經伯仲而矣。
至於唯識宗,廣說八識名相,令人認識八識無性,轉八識成四智菩提,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上來八識就是五蘊,前五識是受蘊,五識對五塵是色蘊,第六識是想蘊,第七識是行蘊,第八阿賴耶識是識蘊,離八識無眾生;轉者空也,轉八識成四智菩提,豈不是眾生度盡而成佛道?唯識宗的要旨是五法,所謂名、相、妄想、真智、如如,名相空見如如,妄想空証真智,教人遠離名相妄想見真智如如而矣。
小乘經四阿含處處談五蘊故不論,大乘經乃至最高般若部亦不過廣說五陰之相虛妄,破凡聖情執而矣。總括如來一代時教,教我們空自己的五陰,見自己的佛性,全性起修,登華藏世界,入華嚴的聖境。
各位同學,我最初學經時,是將每部經一段一段的讀,甚至背到爛熟,隨讀隨思惟,思惟其義,第一次讀完時未有多少味道,第二第三次讀時,讀前知後,讀後知前,讀中間時知前後,整部經中大意顯現在目前,至於經中的名相,看看教乘法數便了,此外,要嚴持戒律,更要隨時隨地多用功,或坐禪、或念佛、或持咒,不知不覺一念相應,頓斷疑情,便解經中的奧義。
青年人身心力強,莫如二十至三十歲時,是修行人的黃金時代,切莫辜負空過這十年的大好光陰啊!
祝各位努力精進,前途光明無量,留詩一首,以作紀念,詩曰:
學而時習好用功
溫故見新是真宗
著力十年磨鐵杵
男兒三十便成龍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9:51 am
由 雖未斷分段生死
鈍根阿羅漢雖未斷分段生死
天壽盡時甚至墮大地獄
但 時節因緣一到 鈍根阿羅漢 會 證到 利根大阿羅漢
涅槃講得太早 要看有沒有遇到 佛 說法
如 未來的龍華三會 時間 要到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成佛後說法時
那個時候的有緣眾生一聞法現證羅漢的破90多億人 (包括初果羅漢)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10:54 am
由 周善為
雖未斷分段生死 君
您還是莫謗阿羅漢,謹慎發言的好。「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者,壽盡始入輪轉。「不回心鈍阿羅漢」,是說入無色界四空定者,終究不能出三界,耽誤了自己大量時間,但在八萬劫的壽命中,早晚還是會回頭的,最終仍證阿羅漢,遂名「不回心鈍阿羅漢」。
《首楞嚴經卷九》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于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回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11:33 am
由 訪客
楞嚴經云: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不回心鈍阿羅漢已證涅槃出三界。
只是他住涅槃偏真空,不盡空理,不入空不空義。
有別於回大心阿羅漢、佛菩薩,不盡生死、不住涅槃。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至於世間九次第定:無想天,
雖滅盡生滅,但終還生滅,
以有為滅生滅故,墮入生滅輪迴。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3:51 pm
由 訪客
無想天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界名)無想有情之天處也。有部與經部攝之於第四禪之廣果天,不立別處,上座部於廣果天之上,立無想天之一處,俱舍論五曰:「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
[佛光阿含藏]
無想天(asajjñika-sattava deva)(梵)、(asañña-satta deva)(巴),又作無想有情天、福德天,位於色界之第四禪天,即外道修無想定而感之果報。
[佛光大辭典]
無想,梵名 Asajjñisattvāh。又作無想有情天、無想眾生天、少廣天、福德天。色界天之一。即修無想定所感之異熟果報。生此天者,念想滅盡,僅存色身及不相應行蘊,故稱無想天。此天為外道婆羅門之最高涅槃處,亦為異生凡夫以「出離想」作意,修無想定,所感得的異熟之果報,稱為無想果,或無想異熟、無想事、無想報。此天之位置,有部與經部攝之於第四禪天之廣果天,不另立別處;上座部則於廣果天之上,別立無想天一處。此外,此天眾生之身長有五百由旬,壽命為五百大劫(立世阿毘曇論卷七謂一千大劫),壽終之時,再生念想,而墮欲界。〔起世經卷八、俱舍論卷五、瑜伽師地論卷四〕 p5123
[法相辭典(朱芾煌)]
瑜伽五十六卷一頁云:依何分位,建立無想天?答:依已生無想有情天中,名滅分位;建立無想。此亦三門。自性者,無覆無記。補特伽羅者,唯異生性;彼非諸聖者。起者,謂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異熟果。後想生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沒。
二解 顯揚一卷十四頁云:無想天者:謂先於此間,得無想定;由此後生無想有情天處,不恒現行諸心心法滅性。
三解 成唯識論七卷七頁云: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麤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故六轉識,於彼皆斷。有義,彼天常無六識。聖教說彼無轉識故。說彼唯有有色支故。又說彼為無心地故。有義,彼天將命終位,要起轉識,然後命終。彼必起下潤生愛故。瑜伽論說:後想生已;是諸有情,從彼沒故。然說彼無轉識等者;依長時說。非謂全無。有義,生時亦有轉識。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如餘本有初,必有轉識故。瑜伽論說:若生於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從彼沒故。彼本有初,若無轉識;如何名入。先有後無,乃名入故。決擇分言:所有生得心心所滅,名無想故。此言意顯彼本有初,有異熟生轉識暫起。宿因緣力,後不復生。由斯引起異熟無記分位差別,說名無想。如善引生二定名善。不爾;轉識一切不行,如何可言唯生得滅。故彼初位,轉識暫起。彼天唯在第四靜慮。下想麤動,難可斷故。上無無想異熟處故。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天異熟果故。
四解 廣五蘊論十三頁云:云何無想天?謂無想定所得之果。生彼天已;所有不恒行心心法滅為性。
五解 俱舍論五卷二頁云:已辯同分;無想者何?頌曰:無想無想中,心心所法滅。異熟居廣果。論曰: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為無想。是實有物。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異熟果。誰之異熟?謂無想定。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謂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彼為恒無想?為亦有想耶?生死位中,多時有想。言無想者,由彼有情,中間長時,想不起故。如契經說:彼諸有情,由想起故;從彼處沒。然彼有情,如久睡覺,還起於想。從彼沒已,必生欲界;非餘處所。先修定行,勢力盡故。於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盡便墮。若諸有情,應生彼處;必有欲界順後受業。如應生彼北俱盧洲,必定應有生天之業。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四卷八頁云:問:無想天在何處攝?答:外國師說:第四靜慮,處別有九;此是一處。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即廣果天攝。然以高勝寂靜,故別立名。猶如村邊阿練若處。問:彼天身量云何?答:五百踰繕那。問:彼壽量云何?答:五百劫。問:作何等威儀住?有說:結加趺坐,如沙門釋子。有說:卻踞而坐,如婆羅門。如是說者,如先入此定所住威儀,則以此威儀,於彼五百劫住。如彼廣說。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無想的眾生所居住之天,在色界之第四禪天。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5:12 pm
由 周善為
請勿繼續混淆視聽!外道所入之無心定,又名無想定。佛教之無心定,乃九次第定中最高境界之滅盡定。滅盡定與無想定,雖然皆名無心定,然此二者畢竟不同。佛教滅盡定,屬於非想天,外道之無想定,屬於第四禪。
滅盡定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Nirodhasamāpatti,又名滅受想定。二無心定之一。滅盡六識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禪定也。不還果已上之聖者,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於此定,極長者為七日,屬於非想天。外道所入之無心定,名為無想定,屬於第四禪。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11:21 am
由 訪客
鈍根阿羅漢雖未斷分段生死
天壽盡時甚至墮大地獄
但 時節因緣一到 鈍根阿羅漢 會 證到 利根大阿羅漢
涅槃講得太早 要看有沒有遇到 佛 說法
如 未來的龍華三會 時間 要到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成佛後說法時
那個時候的有緣眾生一聞法現證羅漢的破90多億人 (包括初果羅漢)
中文要看清楚 這邊是繁體中文漢字 已經 放大 要遇到 果地佛 就是 釋迦牟尼佛 還有 當來下生彌勒佛
要遇到佛說法
只用 首楞嚴經 舉證有點不太夠 阿羅漢南傳佛法上座部說有九種有一種是退法 ( 爭議點很大 )
《中阿含經》: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 舉個例 .. . )
滅盡定 等於 涅槃 對與否 個人認為是等於的 .. .
謗法就謗法我自己負責我的言論就這樣要遇到果地佛說法
宗教自由 言論自由 請注意要尊重人權
不要惡意故意蓄意的人身攻擊和惡言相向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4:19 pm
由 訪客
印順《成佛之道》第四章(摘錄)
頌文︰「斷惑究竟者,名曰阿羅漢,畢故不造新,生死更無緣。」
解說︰體見正法而斷了見惑的聖者,知見是絕對的正確了。但在一切境界上,愛染的力量還很強。所以可能進修停頓,或者再生人天,忘失本來。不過修惑是自然萎縮(如拔了根,樹皮會乾枯一樣),聖道的潛力一定會現起,一定會再向前進的。在這再進修中,無論是行住坐臥、衣食語默、毀譽得失、衰老病患、待人接物,在這一切境界上,能提起正念,時時照顧,不斷熏修,這能使愛染為本的修惑,漸漸銷融淨盡。這是二果以來都是如此的。
證得初果或二果、三果,現生不斷進修;或是阿那含(三果)死後,生到上界,聖道現前,到了「斷惑究竟」淨盡的時候,就證第四果,「名」為「阿羅漢」。阿羅漢也是梵語,譯義是「應」。意思說︰這是真正應受人天供養的聖者。或譯為『無生』、『殺賊』,是說︰到此階位,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會再有生死的生起了。總之,這是斷盡煩惱,斷盡生死的極果。所斷的煩惱,論師說是色無色界的修斷煩惱。佛在經中,總是說︰『五順上分結斷,得阿羅漢。』五順上分結是︰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色貪、無色貪,是色界與無色界的貪染。掉舉、慢、無明,也應該是二界不同的。但修惑以染愛為本,所以特約二界而分別為二類。這五結,是使眾生生於上界的,現在也斷了,就斷盡了繫縛三界的一切煩惱。煩惱既斷盡了,那依煩惱潤生而感果的「故」業──從前以我見為中心而造的業力,已經完「畢」而不再有效。又「不」會再「造新」業,所以未來的「生死」苦果,「更無」生起的因「緣」了。所以阿羅漢現有的生死身,到了壽命盡時,就『前蘊滅,後蘊更不生』,而入於不生不滅的無餘涅槃。──聲聞乘的進修,以此為最究竟的果位。
頌文︰「此或慧解脫,或是俱解脫,六通及三明,世間上福田。」
解說︰經中說到阿羅漢,有六種、九種等分別,現在說二大類︰「此」阿羅漢,「或」是「慧解脫」的,「或是俱解脫」的。俱解脫,就是定與慧都解脫的。要知道,定與慧,都有煩惱障蔽他,所以不能現起;如能現起,就從這些障礙而得解脫。經中時常說到︰『離無明故,慧得解脫;離貪愛故,心(定)得解脫。』這是說︰依慧力的證入法性,無明等障得解脫。以定的寂靜力,使貪愛等障解脫。如世間的外道們,也能離欲界煩惱(欲愛等)得初禪,離初禪煩惱得二禪……離四禪煩惱(色界煩惱──色愛等盡),得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離無所有處煩惱,得非想非非想定,但不能離非非想處煩惱,所以不脫生死。在佛弟子的修證上,如約少分說,都可說有這定與慧的解脫。如依未到定或七依定而發無漏慧的,斷見道所斷惑,都可說有此二義。但如約全分來說,就大大不同。如修到阿羅漢的,以慧力斷盡無明為本──我見為本的一切煩惱,那是不消說的,大家都是一樣的。如依定力的修得自在來說,就不同。如依未到定或初禪而得阿羅漢的,就於初禪或二禪以上的定障,不得解脫。就使能得四禪八定,也還不能徹底解脫定障。如能得滅盡定的阿羅漢,無論是慧是定,都得到了究竟解脫。約得到定慧的全分離障說,稱為俱解脫阿羅漢。如慧證究竟而不得滅盡定,就稱為慧解脫阿羅漢。生死苦果,依慧證法性而得解脫,所以定力不得究竟,也沒有關係。阿羅漢的定力,是淺深不等的,所以可分好幾類的。
俱解脫阿羅漢,不消說是能得「六通及三明」功德的。慧解脫的羅漢,凡能得四根本禪的,都能修發三明、六通。六通是︰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境通能變多為一,變一為多,隱顯自在,山河石壁都不能障礙他。入水,入地,還能凌空來去,手摸日月等。天眼通能見粗的又見細的,見近的又見遠的,見明處又見闇處,見表面又見裡面,尤其是能見眾生的業色,知道來生是生天或落惡趣等。天耳通能近處遠處,聽到種種聲音。能聽了人類的不同方言,連天與鳥獸的語聲,也都能明了。他心通能知道他眾生心中所想念的。宿命通能知眾生前生的往因,作什麼業,從那裡來。漏盡通能知煩惱的解脫情形,知煩惱已否徹底斷盡。六通中的漏盡通,是一切阿羅漢所必有的。其餘的五通,要看修定的情形而定。這五通,不但佛弟子可以修發,外道也有能得五通的。雖然說六通無礙,但所知所見的也有廣狹不同,惟佛才能究竟。六通的前五通,是通於外道的,但三明阿羅漢(三乘無學)所專有的。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就是天眼、宿命、漏盡三通,但在阿羅漢身上,徹底究竟,所以又稱為明。天眼明是能知未來的;宿命明是能知過去的。漏盡明以外,特別說這二通為明,就是對於三世業果明了的重視。阿羅漢有這樣的殊勝功德,所以是「世間」的上「上福田」,應受人天的恭敬供養。
頌文︰「明淨恒不動,如日處晴空;一切世間行,不染如蓮華。」
解說︰再舉兩個譬喻,來讚嘆阿羅漢的功德。
(1)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智慧斷盡了煩惱,所以是「明」而又「淨」。在觸對一切境界時,可以「恒不動」來說明。阿羅漢的功德,有『六恒住』。在見色聞聲等六境起用時,恒常是︰『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這就是不動。在觸對六境時,或是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但不會因此而起貪起瞋。一切利譽得失,在聖者的心境上,是不受外境所轉動,『不能妨礙心解脫慧解脫』。俗語所說的『八風吹不動』,就是阿羅漢的境界。這如經上說︰『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經中曾有雲散日現的比喻︰凡夫,如烏雲密布,完全遮蔽了太陽。證初果時,如烏雲的忽然散開,露出了太陽一樣。但烏雲太多,還在忽而遮蔽忽而顯現的變動中。雲漸漸淡了、散了,到末後,浮雲淨盡。阿羅漢的極明極淨,正「如日」光朗照,「處」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中一樣。
(2)證得阿羅漢的聖者,無論定力的淺深怎樣,在沒有捨報以前,總是生活在世間。一樣的吃飯、穿衣、來去;一樣的遊化人間,待人接物。他的身體,他的環境,還是世間的有漏法,還是無常苦不淨的。然而,阿羅漢生活在這世間中,卻不受雜染的環境所熏變。所以他在「一切世間行」中,清淨「不染,如蓮花」一樣。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日 4月 03, 2022 10:23 am
由 訪客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8〈幻聽品 28〉:
須菩提語諸天子:「我說佛道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於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何以故?諸天子!是幻夢、涅槃不二不別。」(CBETA, T08, no. 223, p. 276, b6-9)
Re: 據《首楞嚴經》,滅盡定,並非涅槃。
發表於 : 週二 4月 05, 2022 6:35 pm
由 訪客
佛教「八解脫」之解脫學理的探究
壹、緒論
為求快速勾勒大致的輪廓,以及清晰呈現整篇文章的構成要項,一開張,即以條列的方式,依序鋪陳「研究主題」、「研究背景」、「文獻依據」、「學界研究概況」、「論述架構」。
本文設置的論題,聚焦在佛教解脫道的「八解脫」(aṭṭha vimokkhā/ aṣṭau vimokṣāḥ/ eight liberations; eight levels of liberation),探究其引動解脫的學理。佛教解脫道,顧名思義,以解脫生死輪迴為目標。然而,此一總括的修行道路,其達成解脫的路徑,並非僅止於一條,而是至少有二條。
其一,「八解脫」之路徑,相當於導向「心解脫」;其二,「緣起之還滅」的路徑,相當於導向「慧解脫」。因此,如果關心如何從生死輪迴的世間解脫,則認知這二條達成解脫的路徑,並且比較這二條路徑的學理,將會是很值得探究的論題。限於篇幅,本文僅能聚焦在「八解脫」之路徑,至於「緣起之還滅」的路徑,以及這二條路徑在達成解脫的學理比較,則有待另外專門撰文為之。
本文的研究背景,也就是背後支撐或推動的條件,狹義上稱為研究動機,是多重的,除了做為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的部分成果,
1 主要得力於如下的二條線索。第一,由於關切心態、身體、世人、眾生、住地等課題,從事生命哲學的鑽研,以至於不僅著重學理面的眾生觀,而且致力於探究佛法的教學對於超脫生命世界的困苦,提供怎樣的說明與引導。第二,隨著長期在《阿含經》、《般若經》等經典的研讀,這些經典在禪定學、智慧學、解脫學、救度學的教導,應該都是特別值得接二連三地下功夫的所在。
為了使材料的來源更為聚焦,從而遂行脈絡式的解讀,本文主要依據的文獻,集中在佛教解脫道的經典,包括巴利語的《分部經(尼柯耶經)》(Nikāya)、漢譯之諸部《阿含經》(Āgama-sūtras)、以及有關的英譯本。為了便利於佛典傳譯本之間的考察或對讀,在若干地方,也會援引有關的梵文片段,因而涉及諸如《般若經》(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之菩提道的經典。此外,若干論典有關的解釋,也引用在注腳,以供參考。
俱解脫即心解脫之第八階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