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71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7月 14, 2022 11:29 am
續寫。
原本要續寫金剛經句頌的導向問題,
但是,不經意瞥見學友聊起禪宗的二邊 !
就順手唸叨兩句,以免以訛傳訛而不自知。
實際上,
二邊的教法,確實是源自於
佛陀的原始教法 !
只是,中國禪宗的二邊禪法,已經
不同於的 佛陀教法了。
中國禪宗的二邊,
學理上的操作 :
任取二邊狀態、通透其性質、徹見中道實相、瞭悟心性本際,而甄至無上領悟。
實際上的困境 :
隨意的任取二邊,
不知道用功方向,這只是徒增困擾、有礙於解脫。
舉例 :
一邊是涅槃(真)、一邊是輪迴(俗),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海、一邊是地,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男、一邊是女,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狗、一邊是貓,問何為中間?!
一邊是生、一邊是死,問何處是中間?!
一邊是日、一邊是月,問何處是中間?!
這種學法,真的能有甚麼益處嗎?
通常,不是淪於腦筋急轉彎、不然就是口水禪而已。
=======
那麼,
佛陀的二邊教法,又是長甚麼樣子呢 ?
學理 : 藉由三世、五蘊..等法,遍知緣起而止息慾貪。
舉例: (
節自:SA.1164/ AN.6.61 在中間經)
一邊是
六內處,一邊是
六外處,中間是
受,
愛為縫紩。 (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
過去世,一邊是
未來世,中間稱為
現在世,
愛為縫紩。 (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
樂受,一邊是
苦受,中間是
不苦不樂,
愛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
名,一邊是
色,中間是
識,
愛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
有身,一邊是有
身集,中間是
有身滅,
愛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因此,解決了
愛染,就當下解脫了。
那麼,如何解決
愛染?
那就必須徹知
緣起法、把握
集起、滅去、愛著、過患、出離、三依一向的要領!
以上簡單略說
有空再敘說金剛經的句頌的問題。
平安 喜悅
真諦俗諦是二,中間是無住,於兩邊不住兩邊,是眾因緣生法的性質,名曰:佛性。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72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真諦俗諦是二,中間是無住,於兩邊不住兩邊,是眾因緣生法的性質,名曰:佛性。
真諦俗諦是二嗎?
煩惱菩提是二嗎?
生死涅槃是二嗎?
居然還有中間叫:無住?
於兩邊不住兩邊?就是兩邊啊!
-
二楞子
- 文章: 1315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73
未閱讀文章
由 二楞子 »
藍海千尋 寫: ↑週六 7月 16, 2022 6:17 am
真諦俗諦是二,中間是無住,於兩邊不住兩邊,是眾因緣生法的性質,名曰:佛性。
真諦俗諦是二嗎?
煩惱菩提是二嗎?
生死涅槃是二嗎?
居然還有中間叫:無住?
於兩邊不住兩邊?就是兩邊啊!
以為「西瓜種子」和「西瓜」是二邊
但從「西瓜種子」變成「西瓜」是二邊嗎?
中間都是ㄧ直在「無常變異」
所以,於二邊的中間,但無法住,ㄧ住就變異
這樣的比喻您應該聽得懂吧!
如果把它改為「煩惱」——>「菩提」
中間就是不斷的「覺悟」,也就是「佛性」的表現
所以,輕舟兄說得非常好。
-
cyc320
- 文章: 1910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74
未閱讀文章
由 cyc320 »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識本心.常住修習
雖識本心.不見佛性 (剎那見真如性)
六祖大師說:「若識眾生,即是佛性。」
若識眾生.即同輪迴 (此乘願行菩薩道故彼趣向佛道,此趣向佛道故彼識眾生皆有佛性)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75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7月 07, 2022 11:28 am
那麼,在原始的教義中,
無常、苦、無我,祂的意思是甚麼呢?!...........
.....
4. 因此,
無常、苦、無我,
祂跟實相....沒甚麼關係。
《增壹阿含12品1經》內自觀身,外觀身,內外觀身,解無所有。 亦(中部10經)
《增壹阿含38品9經》觀眼耳鼻舌身意了無所有。
佛陀叫弟子觀五蘊無常 苦空 無我,
【無常 苦空 無我】的意思 就是指:五蘊無所有
「無所有」亦是大乘佛法所說的「空」
無所有=空=實相
實相就是無所有。無所有就是實相
因此【無常 苦空 無我】當然與實相有關
《佛藏經》
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
若能解了五蘊無所有,即見諸法實相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76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7月 08, 2022 10:56 am
在原始時期的佛法時代,佛陀
從不要求弟子從一開始就相信祂、相信祂的教法;
而是希望希望弟子們能夠自己
嘗試、發現、比對,
之後,覺得正確,再歡迎加入進一步深入學習。
若覺得 佛陀教法不
過普普、荒唐、甚至狗屁不通,
那就祝福各自安好、平安喜樂,
絕無勉強,也沒有半句
惡語詛咒相加。
顯然你是引述《卡拉瑪經》的說法
但經文並非像你說的那樣,鼓勵大家憑個人經驗做抉擇。
《增支部3集66經》引述自莊春江網站
你們不要因口傳、不要因傳承、不要因風聞、不要因經藏之教、不要因邏輯推論、不要因推理、不要因理論的深思、不要因沈思後接受之見解、不要因有能力者的形象、不要因『沙門是我們尊敬的而循』,葛拉嘛們!如果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法是不善的,這些法是有罪的,這些法是智者所責備的,完成與受持這些法轉起不利、苦。』時,葛拉嘛們!那時,你們應該捨斷......『這些法是善的,這些法是無罪的,這些法是智者所稱讚的,完成、受持這些法轉起利益、安樂。』時,葛拉嘛們!那時,你們應該進入後而住。
個人經驗並不可靠。
經文清楚說,應該依智者的判斷 做為依據。
智者當然是指佛陀
智者所斥責的,你們應該捨斷
智者所讚嘆的,你們應該學習
若不依智者,人只會自己亂搞 而下地獄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77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7月 14, 2022 11:29 am
那麼,
佛陀的二邊教法,又是長甚麼樣子呢 ?
學理 : 藉由三世、五蘊..等法,遍知緣起而止息慾貪。
舉例: (
節自:SA.1164/ AN.6.61 在中間經)
一邊是六內處,一邊是六外處,中間是
受,
愛為縫紩。 (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雜阿含經 2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爲汝等演説二法。諦聽善思。
何等爲二。眼.色爲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爲二。是名二法。
「二邊」其實就是指「二法」(或二相,二見)
1. 眼耳鼻舌身意(六內處)
2. 色聲香味觸法(六外處)
《雜阿含經 230》六入處滅則觸滅。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
因此佛經說,若內外六入處滅(滅二邊),則純大苦聚滅
﹋﹋﹋﹋﹋﹋﹋﹋﹋﹋﹋﹋﹋﹋﹋﹋﹋﹋﹋﹋﹋﹋﹋﹋﹋﹋﹋
如何滅六入處,才是重點修行
《相應部 第35卷 101》
眼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耳非汝等之所有……
鼻非汝等之所有……
舌非汝等之所有……
身非汝等之所有……
意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6n0006_p0106a05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78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北傳:雜阿含262經
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
「善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於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
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闡陀作是念:
「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踊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
「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
於諸境界計著【有無】皆名顛倒。(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如果無所取捨,苦的生來滅去全都於你無關。(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
於日常生活觀察到一切法眾緣生起則不起世間【實無】的見解,是不住無。(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於日常生活觀察到一切法眾緣滅去則不起世間【實有】的見解,是不住有。(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有與無只是觀念上【相對有】的慨念,【本無今有】而謂生,【本有還無】而謂滅,是此有故彼有,一切法皆從相對中建立,無絕對獨存的法,相對有即是空,無自性即是空,眾緣生即是空,空、真如、涅槃、中道、佛性、眾因緣生等皆是八中不中道義的名相。
從經文中領悟世間實相,見中道真如不二,自心一切實有實無等垢(知見)全都瓦解。(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79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西瓜種子」和「西瓜」是二邊....
不倫不類的比喻。
生死與涅槃
1.以何為體?以涅槃為體,是故生死與涅槃不異,應求於入涅槃。
既然生死與涅槃,以涅槃為體,那何來兩邊說?
若有中間,應指涅槃。
2.生死與涅槃相不一,以何相為所應求?當然是涅槃相。
生死相應捨滅之,不然涅槃相如何顯見?
1.2故,所謂“生死即涅槃”,不管是相或體,皆應求於涅槃。
生死與涅槃,不是兩邊 的關係,只有涅槃是所應求,所應證!
若有執着生死者,應先捨滅生死相乃能入涅槃相體。
而不是謬解成:生死與涅槃同時存在。
煩惱與菩提,俗諦與真諦.....同理之。
若執有煩惱者,必先除滅煩惱乃證菩提。
豈能看見桌子的同時又見菩提?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80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諸佛微妙法,遠離真與假】
永嘉證道歌:真不立,妄本空,有無具遣不空空。
方便、真實位兩頭,不趣真實不惡方便是正覺。
餓了吃飯,睏了眠,妄分別方便、真實做什麼?都說是幻了,還分別是幻非幻?
不管你分別的有多了得正確,都是妄想,這妄想就是無明緣行,生死輪迴苦集因。
【妄心從此休歇去,樂得自在無煩惱】
了即業障本來空(就懂得休去),未了應須償債(無明業障繼續轉,直到你真的了脫)
因為你不肯休去,累他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千方百計只為讓你死心。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81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永嘉證道歌:真不立,妄本空,有無具遣不空空。
方便、真實位兩頭,不趣真實不惡方便是正覺。
自己打臉自己猶不自知。
立方便與真實是兩頭....此說即違永嘉“不立真”之言。
是故,所立兩頭中真實非真實。
所言“不趣真實”乃妄立。
甚為愚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