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儀講錄40 會性法師講述
始終理等,故名爲圓。約事仍殊,乃分諸位。譬如濕性,冰水無殊,融冰成水,初後宛然。應明六即,方顯聖理。理同故即,事異故六,故名六即。如諸大教,有即名者,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等。並判六即,方免濫非。問又往往有人誤爲圓教既然一位一切位,何必再論分位?文以問答方式呈現。「問:華嚴經云,初發心住,便成正覺,何須更因餘之位耶?」「答:正覺分成,名成正覺」,華嚴經之「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分證非究竟,所以稱成正覺,並不是初發心便成無上佛果。「譬如闇室,分四十二分,一炷之燈,即名室明。可同於二三乃至四十炷,若了此喻,一成一切成,不失初後,明昧宛然應知」:華嚴經云:初發心住,便成正覺。何須更因餘之位耶?答:正覺分成,名成正覺;非即發心成究竟正覺。譬如闇室,分四十二分,一炷之燈,即名室明,可同於二三乃至四十二炷。若了此喻,一成一切成,不失初後,明昧宛然應知。
何謂圓教?「始終理等,故名爲圓」,圓教之理,從始至終,相等無異,故名圓教。圓者無法不包,大而無外,理雖如是,「約事仍殊」,約事相言,從初發心悟圓理,直至究竟佛果,親證圓理,是有差別的,因此「乃分諸位」,圓教也有六即分位,也就是四十一位。圓教本一位一切位,何以有階位呢?「譬如濕性,冰水無殊」,如冰與水,濕性相同,沒有差別,但「融冰成水,初後宛然」,一大片冰湖欲溶成水,須由上而下,由前而後,由小而大,冰溶爲水有前後淺深,故「應明六即,方顯聖理」,應以六即說明,才能顯示佛、祖師們所說的高深道理。八教大意講六即前,有這麼一段文,我覺得如果懂這段文,下之六即不解釋也懂,從理即至究竟即,就是把冰溶成水的過程,第六階段,冰已成水了。未溶前,冰、水之濕性相同,始終相通,「濕性」喻理,「冰」喻事,由事融成理,須經六階段,這不就明白了嗎?我覺得諦觀法師把八教大意有些好地方略掉,實在可惜!逢此情況,我會提出給各位參考,這段譬喻有助於明了六即,因此,四教儀六即之後,再說說八教大意的六即。
明朝末、清朝初,四尊者之一的蕅益大師著作中,常舉冰水爲喻,很有意義,可能得自於此,但也許蕅祖沒看到八教大意。明朝那些大師很了不起,當時八教大意或許流傳韓國,不在中國,而那些大師卻能體悟。我們現在都是根據大正藏,再往下講,則和四教儀差不多,六即分位一一比對,須花很多時間,不必再說,冰水喻很有意義,故提出作補充,幫助大家更清楚體會六即之理。(明智旭要解,
CBETA 電子佛典《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卷上)
關於怎有六即名相,八教大意說完六即後,也講得很清楚,四教儀前面已部分講過了,例如「理同故即,事異故六,故名六即」,但其六即「如諸大教,有即名者」,根據大乘教典,有這即之名相,表達六即之義,引證「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等,並判六即,方免濫非」,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等這類文字,若不以六即判位,恐以凡濫聖,誤會生死即涅槃,不必了生死了;煩惱即菩提,不必斷煩惱了,明六即,可除這類疑慮。
又往往有人誤爲圓教既然一位一切位,何必再論分位?文以問答方式呈現。「問:華嚴經云,初發心住,便成正覺,何須更因餘之位耶?」「答:正覺分成,名成正覺」,華嚴經之「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分證非究竟,所以稱成正覺,並不是初發心便成無上佛果。「譬如闇室,分四十二分,一炷之燈,即名室明。可同於二三乃至四十炷,若了此喻,一成一切成,不失初後,明昧宛然應知」,譬如「千年暗室一燈能破」,但光的亮度有大小,除暗有前後,假設有四十二支蠟燭,剛點第一支時,因暗室範圍大,雖有光,卻昏昏暗暗;此喻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乃圓教初住位,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闇(暗)」喻無明。點第二支乃至第三、四支,不是更亮了嗎?到四十二支全部點燃,暗室大放光明。舉此喻圓教分位,容易了解,所謂「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暗室四十二支蠟燭,漸漸點燃,第一支燭光也照到暗室,但亮度有限,待四十二根燭光徧滿暗室,不就是很顯明一切位一位的道理嗎?暗室所有光,不出初支燭光,這不是一位一切位嗎?從此簡單比方中,便可體會出圓教所謂一位通一切位,一切位一位的道理。因此,我覺得四教儀講六即,略掉八教大意的譬喻,眞是遺珠之憾,所以,在此加以補充,相信各位對圓教分位、六即能更加明白。
探長隨筆:
心不相應無明住地(無始無明,生,住,異,滅),天台,圓教,立42品無明(對應:10住10行10迴向10地等覺妙覺),破一分(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分證即),等覺猶存一分生相無明,最後,其實是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