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過窗櫺(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五祖曰:「譬如水牯牛過窗櫺,頭角四蹄都過了,因甚麼,尾巴過不得?」
【語譯】
五祖說:「譬如大水牛過窗櫺,頭角和四隻腳都過去了,為什麼尾巴過不去?」
【評唱】
無門曰:「若向者裡,顛倒著得一隻眼,下得一轉語,可以上報四恩,下資三有。其或未然!更須照顧尾巴始得。」
【語譯】
無門曰:「如果在這個地方,把問題顛倒來看,而另得悟處,下一轉語,就可以上報四恩,下濟三有了。如果做不到,那還是要好好的照顧那根尾巴才好。」
【頌曰】
過去墮坑塹 回來卻被壞 者些尾巴子 直是甚奇怪
【語譯】
五祖曾經跌入坑塹,回來後,似乎頭腦摔壞了。這條尾巴,說起來還真奇怪。
【己見】
一、尾巴是喻有頭無尾。二、只注重大事項(問題),卻忽略小事項(問題)三、修行的層次,已破見思惑,無明塵沙惑還在。
【附參資料】
一、無念禪師悟道因緣
武昌九峰無念勝學禪師,萬峰時蔚禪師之法嗣,俗姓陳,隨州應山(今湖北境內)人。
無念禪師九歲時 從本郡寶林無級緣禪師出家落發,因為一字不識,所以多年來,在寺院裡一直以執苦役事眾。後因自覺大事未明,義學無益,於是往參無聞禪師。
無聞禪師便教他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之話頭。
無念禪師於是謹遵師教,來到嵩山隱居,苦心參究。用功既久,一日,無念禪師忽然有省,遂作偈曰:
「數載東山昏霧蒙,憑欄終日待晴空。
夜來忽起霜天月,萬象全彰一鏡中。」
從此以後,無念禪師 便開始遊方參學,遍禮諸方禪德。後投姑蘇鄧尉山萬峰時蔚禪師座下請益。
初禮時蔚禪師,無念禪師便通報了自己的所證所悟。
話音未落,時蔚禪師忽然震威一喝,無念禪師當下頓悟玄旨。
時蔚禪師於是以偈相贈雲:
「五派傳來臨濟宗,入門一喝露全鋒。
老婆心切能容易,試看泥蛇化作龍。」
為了進一步勘驗無念禪師,一天,時蔚禪師舉牛過窗櫺之公案——牛過窗櫺,頭角四蹄都過了,因甚尾巴過不得?——令無念禪師作頌提唱。無念禪師便應聲頌道:
「頭角崢嶸四足蹄,通身過隙月沉西。
當機若解翻岙去,哮吼一聲更不疑。」
時蔚禪師一聽,知道他已經契旨,遂予印可。
無念禪師後回寶林接眾,道風遐著,後又移住九峰。
圓寂於永樂三年(1405),春秋八十一歲。
臨終曾作辭世偈雲:
「世尊七十九,無念八十年。
踏翻華藏海,依舊水連天。」
二、依空法師講記
依空法師在佛光山 南台別院年度化世益人系列 講座主講「找回『心』自己」中,開場時巧喻「人們到了一個年紀 就一直在找東西,眼鏡掉了要找,帽子掉了要找,資料、外套、包包都要找,『心』掉了要不要找回來?」引發大眾思考 常被忽略的「心」。
依空法師期勉大眾,「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要讓自己做「心」的主人,而非被心驅使,才能轉識成智。
並請大家參一則禪門公案,「一頭牛過窗櫺,牛頭過了,牛身過了,為何小小的尾巴 卻過不了?」依空法師說 牛尾巴象徵每個人微細的塵沙惑,人常為一點小事 執著在心裡過不去,依空法師問在座聽眾:「你心中的牛尾巴 找到了嗎?」
三、延伸說
牛過窗櫺,獨尾不過。佛禪裡的一個故事:一頭水牛 要穿過窗櫺,頭啊、角啊、身體及四蹄都過去了,可惟獨尾巴沒有過去!最終功虧一簣,還是沒有過去,盡管只有尾巴沒有通過!
人亦總是這樣,在選擇了自己的理想、方向之後,總是還有一些割捨不下的東西,患得患失的,就像那隻水牛,大部分都已穿過,卻剩個小小的尾巴過不去啊!
在參悟禪道的時候 不算大徹大悟,在做事情的時候 不能夠算是成功!所以,不論做事情還是做學問,都應抓住主要,當棄則棄,當舍則舍啊!
四、斷崖了義禪師悟道因緣
杭州天目斷崖了義禪師,杭州高峰原妙禪師之法嗣,俗姓湯,德清(今浙江境內)人,生於南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
了義禪師六歲才說話,每天隨母親念誦《法華經》,對世間的事懵然無知。
了義禪師十六歲那一年,有位托缽僧來到他家中,跟他談起高峰原妙禪師上堂舉「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之話頭,他一聽,便興奮地站起來,說道:「此大善知識,必能為人拔釘去楔。」
於是請求托缽僧道:「能引我往見之乎?」
於是他的母親 便為他准備好行裝,讓他隨托缽僧一起前往天目山師子岩,參禮原妙禪師。
當時原妙禪師 住在懸崖峭壁上的死關中。
原妙禪師一見了義禪師,知是法器,便收留了他,並令他以童子的身份,執侍左右,教他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這個話頭。
了義禪師非常虔誠,於是謹遵師教,一心參究,朝夕不怠。從此大眾 便稱他為「從一」。
一日,了義禪師入室請益。
原妙禪師舉牛過窗櫺之話頭,來詰問他。
[牛過窗櫺之話頭是:牛過窗櫺,頭角四蹄都過了,因甚尾巴過不得?]
了義禪師茫然不知所措,心中忽然生起大的疑情,而且這疑情越來越濃。在這疑情的推動下,了義禪師於是朝夕體究。
一天,了義禪師偶然經過缽盂塘,看見松枝上的積雪落地有聲,恍然有省。於是他便入室,見原妙禪師,呈偈雲:
“不問南北與東西,大地山河一片雪。……”
偈子還未唸完,原妙禪師舉起拄杖就打。
了義禪師嚇得跑出門外,一不小心,滑到懸崖下去了!
大眾都驚呆了,心想,了義禪師這下必死無疑。
他的同學明通禪師 於是攀著藤蘿,借助石磴,下到懸崖,准備救他,卻發現了義禪師 正坐在懸崖中間的一塊突出的石頭上,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似的。
了義禪師悲傷地告訴明通禪師道:「我機緣不在此,往江西見欽公(仰山祖欽禪師)去也。」
明通禪師便安慰他道:「汝負老漢棒矣!」
了義禪師一聽,非常驚詫,於是跟著明通禪師 重新回到山上,住在西禪庵裡。
了義禪師發誓道:「我七日不證,決去!」
於是,了義禪師便豎起脊樑,萬緣放下,精勤用功,乃至廢寢忘食。夜間為了防止昏沉瞌睡,了義禪師就坐在樹枝上,通宵達旦。
經過這樣的苦修,不到七天,了義禪師終於豁然大悟。於是他歡喜踴躍,跑進死關,參拜原妙禪師。
在關口,了義禪師大聲喊道:「老和尚,今日謾我不得!」
並呈偈曰:
“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陽一出便無蹤。
自此不疑諸佛祖,更無南北與西東。”
第二天,原妙禪師上堂,示眾雲:「山僧二十餘年,布漫天網子,打鳳羅龍,不曾遇得一蝦一蟹。今日有個蟭螟蟲,撞入網中,固是不堪上眼,三十年後,向孤峰絕頂,揚聲大叫。且道叫個甚麼?」
說到這裡,原妙禪師便舉起拂子道:「大地山河一片雪。」
了義禪師悟道後不久,即回故鄉看望母親。
他把母親接到武康上柏奉養,結庵而居。因為他混跡於世俗,所以一般人 都莫測其深淺。等到母親死後,了義禪師又重新回到原妙禪師身邊。
原妙禪師一見他,便道:「大有人見你拖泥帶水。」
了義禪師道:「兩眼對兩眼。」
原妙禪師於是正式給他落發,並改為現在的名字「了義」。
此前,了義禪師一直以童子身份 侍奉原妙禪師。
原妙禪師圓寂之後,了義禪師終日混跡於眾僧之中,韜光養晦,遲遲不肯出世住山。
後因四眾苦苦哀請,才勉強出來 住持師子岩正宗禪寺。
大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除夕之夜,了義禪師告訴侍者道:「有一件事,天來大,你還委悉(明白)麼?」侍者無語。
良久,了義禪師又道:「明日是年朝。」
正月初六那天,了義禪師帶著侍者,來到法雲塔的西畔,指著一塊空地說:「更好立個無縫塔。」
當天晚上,了義禪師與諸禪者 談笑如平常。到了初夜分,了義禪師突然告訴大眾道:「老僧明日天台去也。」
侍者道:「某甲隨師去。」
了義禪師道:「你走馬也趁我不及。」
第二天早晨,了義禪師果然跏趺而逝。
早在十二年前,中峰明本禪師示寂,大眾送葬完畢,一起用齋的時候,了義禪師曾向大眾預言道:「後十二年,更為老僧一會!」當時誰也不相信,現在終於應驗了。
(心平如願《無門關》)
大地山河一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