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虛妄分別乃五法中的第三法.為相取名.聞名生相
並藉名言表詮名相之義
表詮自相共相種種差別之義
其間描述.推論.比較即是虛妄分別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虛妄分別乃五法中的第三法.???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10:08 pm辯中邊論講的就是唯識,識本就是虛妄分別,說識性也無不可。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55 pm我以為,虛妄分別性,也就是識性。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48 pm目前並無閱及,虛妄分別性是三自性之所依,遍計孰、依他起、圓成實。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22 pmmichael 兄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8:30 pm前段已有談到了: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一切法:包含有為法(虛妄分別)及無為法(能取所取之空性);
能知ㄧ切法非空(有虛妄分於之空性)非不空(無能取所取性)
能知「有無」([有]空性虛妄分別 及[ 無]能取所取性)及「有」(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
這樣子便是不落有無二邊,也不落於斷滅空,可以說是契入中道了。
但是這裏的非全無,是因為有亂識生故。
請問,此處的虛妄分別性,是否有其他名稱,以便與各經論銜接?
唯識只是在說明萬法的生成唯識所現恆不住 寫: ↑週二 4月 19, 2022 10:15 am???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10:08 pm辯中邊論講的就是唯識,識本就是虛妄分別,說識性也無不可。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55 pm我以為,虛妄分別性,也就是識性。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48 pm目前並無閱及,虛妄分別性是三自性之所依,遍計孰、依他起、圓成實。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22 pmmichael 兄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8:30 pm前段已有談到了: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一切法:包含有為法(虛妄分別)及無為法(能取所取之空性);
能知ㄧ切法非空(有虛妄分於之空性)非不空(無能取所取性)
能知「有無」([有]空性虛妄分別 及[ 無]能取所取性)及「有」(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
這樣子便是不落有無二邊,也不落於斷滅空,可以說是契入中道了。
但是這裏的非全無,是因為有亂識生故。
請問,此處的虛妄分別性,是否有其他名稱,以便與各經論銜接?
唯識本就是智
唯識性是真如
如此才能轉依
世俗諦[有義],凡夫妄執世間為實有。二楞子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6:49 am唯識只是在說明萬法的生成唯識所現恆不住 寫: ↑週二 4月 19, 2022 10:15 am???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10:08 pm辯中邊論講的就是唯識,識本就是虛妄分別,說識性也無不可。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55 pm我以為,虛妄分別性,也就是識性。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48 pm目前並無閱及,虛妄分別性是三自性之所依,遍計孰、依他起、圓成實。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22 pmmichael 兄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8:30 pm前段已有談到了: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一切法:包含有為法(虛妄分別)及無為法(能取所取之空性);
能知ㄧ切法非空(有虛妄分於之空性)非不空(無能取所取性)
能知「有無」([有]空性虛妄分別 及[ 無]能取所取性)及「有」(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
這樣子便是不落有無二邊,也不落於斷滅空,可以說是契入中道了。
但是這裏的非全無,是因為有亂識生故。
請問,此處的虛妄分別性,是否有其他名稱,以便與各經論銜接?
唯識本就是智
唯識性是真如
如此才能轉依
眾生的迷與覺過程的ㄧ個探討
認為遍計所執及依他起是實是迷
知此能取所取是空才是覺,才是如實知諸法實相
所以圓成實才是真如實智
但是,緣起性空,觀緣起(遍計所執,依他起)
才能觀得性空(二取空,圓成實)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依轉)
第一義諦:「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
是不是都相同的道理呢?
我們常說:「煩惱即菩提」恆不住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11:27 am世俗諦[有義],凡夫妄執世間為實有。二楞子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6:49 am唯識只是在說明萬法的生成唯識所現恆不住 寫: ↑週二 4月 19, 2022 10:15 am???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10:08 pm辯中邊論講的就是唯識,識本就是虛妄分別,說識性也無不可。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55 pm我以為,虛妄分別性,也就是識性。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48 pm目前並無閱及,虛妄分別性是三自性之所依,遍計孰、依他起、圓成實。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22 pmmichael 兄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8:30 pm前段已有談到了: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一切法:包含有為法(虛妄分別)及無為法(能取所取之空性);
能知ㄧ切法非空(有虛妄分於之空性)非不空(無能取所取性)
能知「有無」([有]空性虛妄分別 及[ 無]能取所取性)及「有」(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
這樣子便是不落有無二邊,也不落於斷滅空,可以說是契入中道了。
但是這裏的非全無,是因為有亂識生故。
請問,此處的虛妄分別性,是否有其他名稱,以便與各經論銜接?
唯識本就是智
唯識性是真如
如此才能轉依
眾生的迷與覺過程的ㄧ個探討
認為遍計所執及依他起是實是迷
知此能取所取是空才是覺,才是如實知諸法實相
所以圓成實才是真如實智
但是,緣起性空,觀緣起(遍計所執,依他起)
才能觀得性空(二取空,圓成實)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依轉)
第一義諦:「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
是不是都相同的道理呢?
第一義諦[空義],聖人名為實。
甚深佛法
空有不二。
世俗諦即是真實諦
所以說
依他起性即是圓成實性。
是的二楞子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2:01 pm我們常說:「煩惱即菩提」恆不住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11:27 am世俗諦[有義],凡夫妄執世間為實有。二楞子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6:49 am唯識只是在說明萬法的生成唯識所現恆不住 寫: ↑週二 4月 19, 2022 10:15 am???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10:08 pm辯中邊論講的就是唯識,識本就是虛妄分別,說識性也無不可。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55 pm我以為,虛妄分別性,也就是識性。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48 pm目前並無閱及,虛妄分別性是三自性之所依,遍計孰、依他起、圓成實。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22 pmmichael 兄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8:30 pm前段已有談到了: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一切法:包含有為法(虛妄分別)及無為法(能取所取之空性);
能知ㄧ切法非空(有虛妄分於之空性)非不空(無能取所取性)
能知「有無」([有]空性虛妄分別 及[ 無]能取所取性)及「有」(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
這樣子便是不落有無二邊,也不落於斷滅空,可以說是契入中道了。
但是這裏的非全無,是因為有亂識生故。
請問,此處的虛妄分別性,是否有其他名稱,以便與各經論銜接?
唯識本就是智
唯識性是真如
如此才能轉依
眾生的迷與覺過程的ㄧ個探討
認為遍計所執及依他起是實是迷
知此能取所取是空才是覺,才是如實知諸法實相
所以圓成實才是真如實智
但是,緣起性空,觀緣起(遍計所執,依他起)
才能觀得性空(二取空,圓成實)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依轉)
第一義諦:「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
是不是都相同的道理呢?
第一義諦[空義],聖人名為實。
甚深佛法
空有不二。
世俗諦即是真實諦
所以說
依他起性即是圓成實性。
但不能把它引申為「菩提也是煩惱」
菩提是從煩惱中突破而得到的智慧
也就是說:「煩惱處就是解脫處」
空是空去原有,而不是空無所有
煩惱空去,轉換成智慧喜樂了
這樣子去看待不二,是比較合理的
印象中有一論說菩提不是煩惱
煩惱不是菩提
是因為根本沒有煩惱。
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因識而現虛妄分別。由此義故成非實有 。如所現起非真有故。亦非全無。於中少有亂識生故。
非全無,是因為有亂識生故,非滅去虛妄分別性。
虛妄分別性 由此義得成恆不住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7:50 pm是的二楞子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2:01 pm我們常說:「煩惱即菩提」恆不住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11:27 am世俗諦[有義],凡夫妄執世間為實有。二楞子 寫: ↑週三 4月 20, 2022 6:49 am唯識只是在說明萬法的生成唯識所現恆不住 寫: ↑週二 4月 19, 2022 10:15 am???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10:08 pm辯中邊論講的就是唯識,識本就是虛妄分別,說識性也無不可。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55 pm我以為,虛妄分別性,也就是識性。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48 pm目前並無閱及,虛妄分別性是三自性之所依,遍計孰、依他起、圓成實。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9:22 pmmichael 兄二楞子 寫: ↑週日 4月 17, 2022 8:30 pm前段已有談到了: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一切法:包含有為法(虛妄分別)及無為法(能取所取之空性);
能知ㄧ切法非空(有虛妄分於之空性)非不空(無能取所取性)
能知「有無」([有]空性虛妄分別 及[ 無]能取所取性)及「有」(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
這樣子便是不落有無二邊,也不落於斷滅空,可以說是契入中道了。
但是這裏的非全無,是因為有亂識生故。
請問,此處的虛妄分別性,是否有其他名稱,以便與各經論銜接?
唯識本就是智
唯識性是真如
如此才能轉依
眾生的迷與覺過程的ㄧ個探討
認為遍計所執及依他起是實是迷
知此能取所取是空才是覺,才是如實知諸法實相
所以圓成實才是真如實智
但是,緣起性空,觀緣起(遍計所執,依他起)
才能觀得性空(二取空,圓成實)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依轉)
第一義諦:「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
是不是都相同的道理呢?
第一義諦[空義],聖人名為實。
甚深佛法
空有不二。
世俗諦即是真實諦
所以說
依他起性即是圓成實性。
但不能把它引申為「菩提也是煩惱」
菩提是從煩惱中突破而得到的智慧
也就是說:「煩惱處就是解脫處」
空是空去原有,而不是空無所有
煩惱空去,轉換成智慧喜樂了
這樣子去看待不二,是比較合理的
菩提不是煩惱
煩惱不是菩提
是因為根本沒有煩惱。
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原有是不空不是空
空也不是空去原有
空是指有的真理(有義):緣起性空。
這真空妙有
空有不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