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1

未閱讀文章 周善為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9:06 pm
周善為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2:25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1:48 am 周學友,

再逐一反證學友的論點之前;

個人想請教周學友一個問題,以確認學友的看法 :

請問周學友,你認為印順導師對於這部楞伽經的意見總結為 ~

1.佛陀欽說、阿難尊者口誦、原汁原味

2. 雖是後期編撰、未必是阿難親誦、但依然原汁原味

3. 後期弟子編撰、且是佛梵合一、屬於流變後的佛法

4. 其他,若不同於上述選項,請學友補充

之所以要先問上述問題,是因為學友的意見,似乎與 印導意見,有所出入、並不一致

所以得先確定學友的立場。

如果,學友的立場,是與 印導相同,那這一題就結束了,印導已經把答案講得很明了。

如果,學友的立場不同於印導,那麼,個人會逐一與學友研討。

因此,請學友先確認上述選項為好

平安喜樂
犀牛大德

上面本人的答覆,係針對您對於《楞伽經》的「個人見解 」,所謂「這部經的講演者,族姓迦旃延的離塵佛,與 本師 釋迦牟尼佛,並非同一人」的回覆,這與釋印順無關。對於本人的答覆,您回應與否,概不勉強。
好的,學友,

個人也已經在另一題中,藉著犀牛版 長弓王經 ,點出了學友的盲點了!

犀牛沒有進一步的意見了。

平安 如意
犀牛大徳

是經才有真偽之議,根本不是經,哪來真偽可說?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2

未閱讀文章 周善為 »

“漫步的犀牛”表示,「本師 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法,有沒有是 阿難尊者沒聽過的 ? 如果有阿難尊者沒聽過的教法;那就有可能在後世,透過天人、託夢、擲筊、山海...等等處,隨緣流傳出來。如果不可能,那麼在第一次結集完畢後,佛陀教法已經全部出來了,後期出現的經典,就得打上個驚嘆問號了 ?!」

“漫步的犀牛”又說,「本師釋迦牟尼佛所闡述的一切佛法,阿難尊者都聽過且記下來,沒有遺漏的。證據 : 長老偈 三十偈集 第1029偈 阿難尊者自述:『從佛學習得八萬二千法,共有八萬四我為持法者,另有二千法從諸比丘得。』

因此,阿難尊者在迦葉尊者領導的第一次結集時,就已經將所聽過的八萬四千法蘊(不是法門),背誦出來了,沒有遺漏。既使後世,從天界乃至山海之處,所流傳出來的經偈,只要是真正的正法,也應該不出阿難尊者誦出的範圍才是。

按:犀牛大徳如上所舉南傳《小部長老偈》,只能證明南傳《小部》有此記載。然而這項記載不僅無法證明曾經有過這麼一位佛陀,甚至無從證明曾經有過阿難等人,更何況這位「所謂的佛陀」說過沒說過哪些經!

何以故?因為古印度官方的史料文獻中,並無這些證據,可以支撐犀牛大徳的想像。退一萬步來講,即使真有阿難、大迦葉、優波離等人,也只能證明,所有這些經典都是阿難等人所說,而非「所謂的佛陀」所說。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3

未閱讀文章 周善為 »

爲甚麼必須要有「足夠可信的印度官方史料文獻等做為旁證」,否則犀牛大徳的主張只是自己的想像罷了?虧他還敢自詡南傳上座部擁有『最原始的尼科耶』?!南傳上座部的「十二緣起」都學到哪兒去了?!

諸《阿含經》中,所謂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表明,世間法中,無有任何一法、無有任何一項文書紀錄,或者任何一項事物,足以自證真偽,而都必須依靠另一他法支撐。所以才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且不論其係真經偽經。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34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4

未閱讀文章 漫步的犀牛 »

周學友,

犀牛對學友的立場無所謂。

犀牛能做的,只有祝福學友了。

喔,對了 !

這部孝經表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真經嗎? 還是偽經? 憑甚麼判斷呢?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略)

第一、 懷胎守護恩;第二、 臨產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憂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迴乾就濕恩;第六、 哺乳養育恩;第七、 洗濯不淨恩;第八、 遠行憶念恩;第九、 深加體恤恩;第十、 究竟憐愍恩。

......(略)

按照學友的邏輯,這是一部真經嗎?

學友,會不會自證矛盾呢?

若學友,看的出來這部經是大偽經,之後若要法談,犀牛歡迎之至。

平安 喜樂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5

未閱讀文章 周善為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3月 18, 2022 10:44 am 周學友,

犀牛對學友的立場無所謂。

犀牛能做的,只有祝福學友了。

喔,對了 !

這部孝經表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真經嗎? 還是偽經? 憑甚麼判斷呢?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略)

第一、 懷胎守護恩;第二、 臨產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憂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迴乾就濕恩;第六、 哺乳養育恩;第七、 洗濯不淨恩;第八、 遠行憶念恩;第九、 深加體恤恩;第十、 究竟憐愍恩。

......(略)

按照學友的邏輯,這是一部真經嗎?

學友,會不會自證矛盾呢?

若學友,看的出來這部經是大偽經,之後若要法談,犀牛歡迎之至。

平安 喜樂
犀牛大德

您所問:「這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真經嗎? 還是偽經? 憑甚麼判斷呢?」

等同問:「您的妻子是清白的嗎?還是與人有染?憑甚麼判斷呢?」

大家有目共睹,這就是南傳上座部學人的秉性素質。
高報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文章: 1419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6

未閱讀文章 高報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3月 18, 2022 10:44 am 這部孝經表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真經嗎? 還是偽經? 憑甚麼判斷呢?
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2981687
真經的名字僅有一字之差,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是偽經,這是蓮池大師早已解決的問題,我不想再費筆墨來重述。

真經強調子女一定要讓父母相信三寶,持戒布施,開發智慧。在很短的經文中,仍然有不少文字在讚嘆如來聖眾功德, 非常尊貴,必須要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在許多人看來這些文字似乎是偏離了本經的主題,卻恰恰凸顯了佛法的深刻。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34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7

未閱讀文章 漫步的犀牛 »

周善為 寫: 週五 3月 18, 2022 1:02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3月 18, 2022 10:44 am 周學友,

犀牛對學友的立場無所謂。

犀牛能做的,只有祝福學友了。

喔,對了 !

這部孝經表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真經嗎? 還是偽經? 憑甚麼判斷呢?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略)

第一、 懷胎守護恩;第二、 臨產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憂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迴乾就濕恩;第六、 哺乳養育恩;第七、 洗濯不淨恩;第八、 遠行憶念恩;第九、 深加體恤恩;第十、 究竟憐愍恩。

......(略)

按照學友的邏輯,這是一部真經嗎?

學友,會不會自證矛盾呢?

若學友,看的出來這部經是大偽經,之後若要法談,犀牛歡迎之至。

平安 喜樂
犀牛大德

您所問:「這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真經嗎? 還是偽經? 憑甚麼判斷呢?」

等同問:「您的妻子是清白的嗎?還是與人有染?憑甚麼判斷呢?」

大家有目共睹,這就是南傳上座部學人的秉性素質。
學友,

這部經,蓮池大師也判為偽經 !

見於竹窗三筆 : 節錄如下 !

有偽造二經者,題以父母恩重等言,中不盡同,而假託古譯師名。吾友二人各刻其一。二友者,忠孝純正士也,見其勸孝,而不察其也。

或曰:「取其足以勸孝而已,似不必辨其真偽。」

予曰:「子但知一利,而不知二害。一利者,誠如子言,勸人行孝,非美事乎?故云一利。

二害者何?一者素不信佛人見之,則彌增其謗:『佛言如是鄙俚,他經可知矣!』遂等視大藏甚深無上法寶。重彼愆尤,一害也。

二者素信佛人,徒具信心,未曾博覽內典,見此鄙俚之談,亦復起疑,因謂謗佛者未必皆非。動彼惑障,二害也。

害多而利少故也。況勸孝自有大方便報恩經,及盂蘭盆經,種種真實佛說者流通世間,奚取於偽造者?」

學友,是不是也要把 蓮池大師奚落一番呢 ?

平安喜樂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8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所謂菩薩畏因,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因而擱置,若提出來即造作,可請教解疑無妨,理解及放下,不相應則擱置?!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69

未閱讀文章 周善為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3月 18, 2022 2:41 pm
周善為 寫: 週五 3月 18, 2022 1:02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3月 18, 2022 10:44 am 周學友,

犀牛對學友的立場無所謂。

犀牛能做的,只有祝福學友了。

喔,對了 !

這部孝經表率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真經嗎? 還是偽經? 憑甚麼判斷呢?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略)

第一、 懷胎守護恩;第二、 臨產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憂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迴乾就濕恩;第六、 哺乳養育恩;第七、 洗濯不淨恩;第八、 遠行憶念恩;第九、 深加體恤恩;第十、 究竟憐愍恩。

......(略)

按照學友的邏輯,這是一部真經嗎?

學友,會不會自證矛盾呢?

若學友,看的出來這部經是大偽經,之後若要法談,犀牛歡迎之至。

平安 喜樂
犀牛大德

您所問:「這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真經嗎? 還是偽經? 憑甚麼判斷呢?」

等同問:「您的妻子是清白的嗎?還是與人有染?憑甚麼判斷呢?」

大家有目共睹,這就是南傳上座部學人的秉性素質。
學友,

這部經,蓮池大師也判為偽經 !

見於竹窗三筆 : 節錄如下 !

有偽造二經者,題以父母恩重等言,中不盡同,而假託古譯師名。吾友二人各刻其一。二友者,忠孝純正士也,見其勸孝,而不察其也。

或曰:「取其足以勸孝而已,似不必辨其真偽。」

予曰:「子但知一利,而不知二害。一利者,誠如子言,勸人行孝,非美事乎?故云一利。

二害者何?一者素不信佛人見之,則彌增其謗:『佛言如是鄙俚,他經可知矣!』遂等視大藏甚深無上法寶。重彼愆尤,一害也。

二者素信佛人,徒具信心,未曾博覽內典,見此鄙俚之談,亦復起疑,因謂謗佛者未必皆非。動彼惑障,二害也。

害多而利少故也。況勸孝自有大方便報恩經,及盂蘭盆經,種種真實佛說者流通世間,奚取於偽造者?」

學友,是不是也要把 蓮池大師奚落一番呢 ?

平安喜樂
犀牛大徳

與人論義,開口發問,皆應謹慎戒懼,如理如實。
像您這樣的發問方式,還好意思找理由自圓其說?
黃竹
文章: 784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70

未閱讀文章 黃竹 »

佛,不祇一個。故佛說,也不祇是一個佛說。若然祇奉一個,那麽佛教,就淪為天主教的變相了。

西方人見東方出現大乘氣象。此云東方,並不是以一朝一代而論。或有人會這樣認為,必是那些不論是甚麽朝代的中華人,在自誇自擂自己中華民族的那份優越性。

我在很久以前,對此等說法,都抱著一份懷疑,祇能客觀對待。

但近日我反複思量,自唐朝起及打後的朝代更替。我便發現那所謂大乘氣象,竟橫跨了五個朝代,流轉至今。

唐、宋、元、明、清。吻合得天衣無縫。為何不說唐朝之前的隨朝,或五代十國等...?

因為這是在講,大乘氣象。就如禪門公案般,明者自明!

稱得上真善知識者,當然能善分別經文是否佛說。而真善知識,絕不會執著非該佛說,便非佛說。

我就懶理是佛非佛說,總之對一切合理說法,不論古今,不論有情無情,通通受落。(哈哈!其實是聽自己說法)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誹謗大乘非佛所說,因必有果終須自受

#71

未閱讀文章 周善為 »

為何佛說「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於彼〈劖以三百矛〉」 ?

誹謗大乘非佛說者,每謂佛【有】說過諸《阿含經》,不曾說過諸《大乘經》。但是,諸《大乘經》中,佛說「若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換言之,不論大小乘法,大乘學人並不認為,佛【有】說過法,如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曰:「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又曰:「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般涅槃經卷十五》亦曰:「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摩訶莎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誹謗大乘非佛說者,固然只信諸《阿含經》所說,不信《金剛》、《涅槃》等大乘經「佛不曾說法,執謂佛曾說法者,即為謗佛」之教示。

那麼,就請大家看看,《雜阿含經》又是怎麼說的。為何佛說「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於彼〈劖以三百矛〉」 ?如下。

《雜阿含347經》

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稽首佛足,白佛言: 「世尊!我今悔過!我於正法中盜密出家,是故悔過。」

佛告須深:「云何於正法中盜密出家?」須深白佛言:「世尊!有眾多外道來詣我所,語我言:『須深!當知我等先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餘世人恭敬、供養,而今斷絕,悉共供養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汝今密往沙門瞿曇聲聞眾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還來宣說,我等當以彼聞法教化世間,令彼恭敬供養如初。』是故,世尊!我於正法律中盜密出家,今日悔過,唯願世尊聽我悔過,以哀愍故。」

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癡、不善、無智,於正法律盜密出家,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者,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

佛告須深:「今當說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盜賊,縛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盜,願王處罪。』王言:『將罪人去,反縛兩手,惡聲宣令,周遍國中,然後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縛兩手,惡聲宣唱,周遍城邑,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日中,王問:『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復敕臣:『復劖百矛。』至日晡時,復劖百矛,彼猶不死。」

佛告須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寧有完處如手掌不?」須深白佛:「無也,世尊!」

復問須深:「時,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緣,受苦極苦劇不?」須深白佛:「極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難堪,況三百矛當可堪忍!」

佛告須深:「此尚可耳,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於彼。」

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