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國師三喚(蕭平實《宗門血脈》)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一日,師喚侍者,侍者應諾;如是三召,皆應諾。師曰:“將謂吾孤負汝,卻是汝孤負吾。”
有僧聞,舉問玄沙:“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玄沙雲:“卻是侍者會。”
雲居禪師聞玄沙語,卻拈雲:“且道侍者會不會?若道會,國師又道孤負吾;若道不會,玄沙又道卻是侍者會。且作麼生商量?”
玄覺禪師便藉此一公 案征問座下僧:“什麼處是侍者會處?”
僧答雲:“若不會,爭解恁麼應?”
玄覺雲:“汝少會在。”
又雲:“若於這裡商量得去,便見玄沙。”
有僧問法眼:“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法眼雲:“且去!別時來!”
雲居禪師聞法眼語,便又舉似天下:“法眼恁麼道,為復明國師意?不明國師意?”
復有僧問趙州:“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
趙州雲:“如人暗裡書字,字雖不成,文彩已彰。”
金剛法界太陽報 有一則報導雲:《空丘巴準是岩藏大師 丘舉林巴的女兒兼法嗣,被公認是綠度母的化身。她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上師,幾個兒子都是轉世的祖古。空丘巴准由許多偉大的上師接受無數法教,包括兩位文殊怙王---第一世的蔣揚欽哲 與蔣貢康楚。不過,是扎巴楚仁波切的口傳精髓法要 喚醒了她本具的佛心。她後來也將巴楚仁波切的大圓滿精要 傳給了很多行者。有一天,巴楚仁波切以偈文方式告訴她:
不要延長過去(不執過去)
不要招引未來(不盼未來)
不要改變內在的覺醒(保持內在的覺醒)
不要害怕一切的外相(不懼萬法之顯現)
除此無它了!
聽到這些話,空丘巴准當下就頓悟了。巴楚是用遊牧民族粗樸的土話說的,最後一句聽起來像是:“離此,則啥鬼東西也沒有了!”後來這個 便變成有名的“啥鬼東西也沒有法教”,而從那時起,師徒相傳至今不曾間斷。》(括號內之批註是原注。摘自眾生出版杜《覺醒的心》頁九七、九八)
平實雲:空丘巴准傳承於 扎巴楚仁波切的大圓滿法,乃是意識心;如是而可名為頓悟者,一切常見外道亦皆是頓悟者,所悟是同一心故。
不延長過去、不執著過去,乃是意識覺知心 不回憶往昔諸事;不招引未來、不盼望未來,乃是意識不對未來起憧憬心,不因未來事 而起妄想。保持內在的覺醒,只是意識不墮於昏沈之中;不害怕一切外相,不懼萬法顯現,只是意識獨立於五塵諸法,於欲界定中安住;
“除此無他了!”表示扎巴楚仁波切 尚未能知末那識之運作,二乘初果所觀十八界空相 尚未能知,何況能證自心阿賴耶識?以意識為常住不壞之心,具足常見外道我見,如是外道法,密宗行者 雲何奉為聖者?說為頓悟?如是外道常我之見,雲何狂言修證 優越於顯宗?莫道空丘巴准,假饒其師扎巴楚 邀同蓮花生來至寶島台灣,亦不能測知 平實九年前所悟般若,何況能知今時種智?君若不信,且舉國師三喚公案,共諸密宗法王仁波切打葛藤,此是平實九年前 所悟般若---真如總相智:
光宅慧忠國師,一曰喚侍者,侍者應諾,如是三召,皆應諾;
國師雲:“我還以為是我辜負你,原來卻是你辜負我。”
有僧聞此事,舉向玄沙師備禪師,問雲:“國師喚侍者,究竟有什麼用意?”
如今平實即以此問 舉向天下密宗一切法王仁波切,還有道得者麼?究竟國師意在何處?
玄沙禪師不答他所問,卻道:“卻是侍者會得國師意。”
雲居錫禪師聞玄沙恁道,卻拈向天下大師雲:“且說看看:國師之侍者 會不會國師之意?
若說侍者會,國師偏又說道:侍者辜負我。
若說侍者不會,玄沙禪師卻又說侍者會。諸方且要如何商量這件公案?”
諸方大師悉皆噤口。
玄沙無比老婆,欲引彼僧悟入,故意道侍者會得國師意;此個公案眾說紛紜,有說玄沙作弄彼僧者,有說玄沙故說反話者、有說玄沙 只是隨意答他語話者;有什麼交涉!
雲居禪師眼見野狐漫山遍野,遂將玄沙語 舉示天下,設問數語,令諸野狐收斂野干鳴。
玄覺禪師卻藉此一公案征問座下僧人:“玄沙道:卻是侍者會。什麼處是侍者會處?”
彼僧不知玄覺之意,卻將思惟所得答他:“侍者若不會,怎懂得恁麼答應?”
玄覺雲:“你還是沒體會到這公案密意。”
隨後又開示道:“如果在侍者與不會之淆訛處,能說出個道理,便可以看見 玄沙之本來面目。”
不唯見玄沙,亦同時見得平實 與十方諸佛之本來面目。
復有僧問清涼大法眼:“國師喚侍者,意旨如何?”
法眼禪師答雲:“暫且下去!另外找個時辰再來!”
雲居禪師聞法眼此語,復又舉向天下:“清涼法眼恁麼答彼僧,究竟明白國師之意?抑或不明國師之意?”若明國師之意,彼時應當答彼僧問,不合令他別時來;若不明國師意,雲何卻與國師等人同一鼻孔出氣?
復有僧問趙州從稔禪師:“國師喚侍者,意思如何?”趙州答雲:“如人在暗地裡(以毛筆)寫字,字雖寫不好,字的意思卻已顯示出來了。”大小趙州,作這個語話,未免隔鞋搔癢,更增學人迷悶,轉復難會。
此個公案,國師三喚,侍者三應,惹得諸方七嘴八舌,競拈不已,今日不覺便宜了平實,只管復述一遍便了,不須發白筆禿。
只如當代密宗法王仁波切等,個個盡道 金剛乘可令人一生成佛、全然覺醒,可還解得此一公案淆訛麼?若能解得,令平實額首,命座奉上無生茶,許汝破初參,入七住賢位;
如或未然,猶是未見道凡夫,於佛法中 尚無語話分,宜再閉關苦參,通達宗教二門之後,方可出世弘法,方知密宗大圓滿法之不圓滿。
若不欲長期閉關苦參者,且請偕同侍者 來覓平實,平實三喚,汝侍者三應便了;
仁波切及法王等,宜帶眼來,向侍者邊一眼瞥見,立即超凡越聖---不在凡夫亦不入聖,豈不快哉!
(蕭平實《宗門血脈》公案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