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這句話不難懂,當初六祖大師應[韋刺使]請法,適應當時的機緣,大師的原意也很清礎,此可參考後面一句[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就可知道,是在教導修道要管好自己,不要去評斷別人的閒是非,這與孔夫子教育相同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意思是子貢喜歡對別人批評指教,閒言閒語,孔夫子說,子貢啊,你以為你很賢德嗎,我就可沒那個美國時間了
[常自見己過]若從有心修學佛道來講,也可以用比較深入的去理解
我們或許會覺得我安分守法,處世良民,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欺拐矇騙,那有什麼過呢?
常自見己過
Re: 常自見己過
[過],是從身口意三業行為來講,而身口二業又以意業為主導,故意業(貪瞋痴)正是眾惡之源,只要貪瞋痴未能斷盡,都是[有過]之人,若(無過)就不會在世間流浪生死了,而要達到阿羅漢的境界,才能斷盡貪瞋痴,舉世有幾人證到阿羅漢果位的,所以,地藏經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絶大多數人都是六道生死凡夫,斷貪瞋痴不是一蹴可成的,要想讓貪瞋痴習性由厚轉薄,由深到淺,由有到無,這就要有[常自見己過]的功夫,也就是不管你修學那宗那派,都要時時能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有無與菩提道相應,儒家講,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法無定法,法就是這樣,可深可淺,看你怎麼去理解
好比論語一段話:
子貢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日: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絶大多數人都是六道生死凡夫,斷貪瞋痴不是一蹴可成的,要想讓貪瞋痴習性由厚轉薄,由深到淺,由有到無,這就要有[常自見己過]的功夫,也就是不管你修學那宗那派,都要時時能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有無與菩提道相應,儒家講,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法無定法,法就是這樣,可深可淺,看你怎麼去理解
好比論語一段話:
子貢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日: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Re: 常自見己過
不識本心
學法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