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佛告大慧:如實處見一切法者,謂:超自心現量。
又告大慧:欲超禪無量無色界者,當離自心現量相。
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現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
(讀者:有心量故者一句話,是指四禪,八定之禪,蓋未超自心現量。有色界禪定無色界禪定之自心量相故。)
《維摩詰經》:『維摩詰言: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
乾峰曰:『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須是一一透得,始解歸家穩坐。須知更有向上一竅在!』
雲門出問:『庵內人為甚麼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
門曰:『猶是學人疑處!』
峰曰:『子是什麼心行?』
門曰:『也要和尚相委。』
峰曰:『直須與麼,始解穩坐。』門應諾諾。
(解脫長者:學道靜坐。稍經相當時間,即覺一切根身器界 都已不見,只覺渾然光體,這與自己本來,並不相干。而是光影門頭,不可欣著。且與此處所說的光,更離題萬裡,究竟作麼生是此地 所說的法身二種光?而法身怎樣會有病呢?
(一)乾峰和尚問僧:『甚麼來?』曰:『天台。』峰曰:『見說石橋作二段是否?』曰:『和尚甚處得這消息來?』峰曰:『將謂華頂峰前客,原是平田莊裡人。』
(二)法石光因舊住相訪。石問:『頃年有一則公案 與你商量不下,如今作麼生?』曰:『未入門時,早呈似和尚了也。』石曰:『這裡又作麼生?』曰:『不可頭上安頭。』石劃一劃曰:『這裡且置,你為甚麼踏斷天台石橋?』這僧無語。
石曰:『脫空妄語漢出去!』
幻寄曰:『此二尊宿勘僧。一人得法身二種光。一人得法身三種病。若人辨得出,許具隻眼。』)

向上一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