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物語🧐

一點念想
夏洛克

Re: 神探物語

#71

未閱讀文章 夏洛克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六祖壇經:

明與不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佛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滅,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如如不動),名之曰道(緣起中道)

12因緣法的生起(不明):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12因緣法的還滅(明):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

禪宗頓悟法門 - 林中治先生講述

「不來不去」,我們以水波來作比喻,當風平浪靜時,如果我們拿一塊石頭往水裡丟,在石頭落入水中的那一點,會開始慢慢產生一圈圈的漣漪往外散開,對不對?我試問大家:當水坡往外擴散開來的時候,有沒有帶著水移動?沒有!對不對?水只是上下振動,但是卻有一股橫向的推力產生,導致波的移動,波並沒有離開水,而且只是顯現當下的水。如果各位懂得這個道理,「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不來不去」的道理就應該不難體會了!

從真心本性來看,所有的作用、現象,都是當處發生,又隨處滅盡,那有來去?它更不在中間及其內外,那有生、那有滅?不管是真心本性也好,作用也罷,它們亙古以來就是這樣,持續不斷的在運行、持續不斷的在顯現,常住而沒有遷動,這就名之為「道」。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夏洛克

Re: 神探物語

#72

未閱讀文章 夏洛克 »

當傳統遇上現代—發展中醫 AI 應用

臺大演講網
8.54萬 位訂閱者

拍攝日期:2018/05/04
主講人:藍崑展 (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暨醫學資訊研究所副教授)

AI醫療議題被看好是最有前(錢)景的人工智慧應用領域之一。但目前這些討論多以西醫為主。事實上,中醫在台灣及大陸的利用率甚高,很多民眾都曾接受過中醫診治。當傳統醫學遇上AI,有哪些可能的切入點呢?中醫有很多好用的技術,但一般人不知道怎麼用。像是頭痛,除了吃止痛藥之外,也可以透過刺激穴位來舒緩症狀。而台灣在發展中醫AI應用,具有先天的優勢:中醫的資料文獻以中文為主,加上台灣在ICT(資訊與通訊科技)、醫材技術上的基礎,以及多數中醫的診斷和治療都是非侵入式,用一些感測器結合AI技術就可以做出實用的保健醫療產品。

夏洛克

Re: 神探物語

#73

未閱讀文章 夏洛克 »

惠敏法師:科學家的佛法體悟-導讀

當我知道法鼓文化將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歐陽彥正教授在《人生》雜誌的文章集結出書時,感到歡喜與期待。因為可以讓我們有系統來拜讀歐陽教授對此議題的高見。但是,當我接獲歐陽教授與出版社邀請我寫〈導讀〉時,我卻又苦惱了。因為我知道歐陽教授的大論中用一些機率理論等數學與物理學的觀念,對於數理能力薄弱的我,可是難事,再三躊躇。由於,我與歐陽教授從 1998 年起,共同合作有關佛學資料庫、數位博物館計畫(玄奘西域行)等研究計畫,受益良多,不知如何婉謝歐陽教授的好意。但是,經過歐陽教授不嫌棄與鼓勵,只好將個人粗淺感想略述一二,不敢稱為「導讀」,希望有助讀者瞭解有關佛法與科學的相關議題。

此書名為《科學家的佛法體悟》,歸於「般若方程式」系列,屬於當代科學時空背景之科學家與佛法的對話。在西方世界,基督宗教與科學之衝突關係,一些有心人士想尋求互補性平衡的可能性。例如︰十七世紀,牛頓和其他科學家則利用上帝彌補他們科學理論的缺口,把它作為一種假定來闡明科學無法解釋的事實。而隨著人類知識的缺口逐漸彌合,「彌補缺口的上帝」便日益退縮。當代,伊安‧G 巴伯(Ian G. Barbour,1923-)教授在其大作“Issues in Science and Religion”之中譯本《科學與宗教》(1988)之〈作者中譯本序〉中提到︰「我對產生於技術的倫理問題給予了更多的注意,例如環境的破壞、核武器以及大規模工業技術所產生的社會影響。我認為,《聖經》中有關社會正義和自然管理的啟示,在一個技術可用來剝削人和自然的時代是十分重要的」。

清末民國之初的中國,王季同(1875-1948,字小徐)先生,為尤智表先生所著《佛教的科學觀》(1946)的序文敘述︰「余自五十餘年前始讀歐美數理化工專科譯籍,知此種知識實為今日立國要務,故汲汲於輸入歐美新文化為事。又因受自然科學之暗示,認為一切宗教皆是迷信。直至四十餘年前(約 30 歲),在南京聞楊仁山居士說法,始知佛法實是真理……」,於是出版《佛法與科學之比較研究》(1929),並請蔡元培先生作序。蔡先生提到︰王季同先生以數學家治科學,尤長於電機工程,承認科學之所長,而又看破他能力的限度……既已認科學與佛法不相衝突,則科學家如有不能解答的問題,而可用佛法解答的,何妨利用佛法?此小徐先生所以有佛法與科學一書。佛法與科學,對於一部分科學家「物理外無心理」,「物質絕對」等迷信,均根據科學,疏通證明……唯提倡佛法的理由,則以唯識論為基礎,而以修觀為方法,乃與現代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的哲學相類似。柏氏假定宇宙本體為一種生命原動力,近於佛法上的阿賴耶識;以生命為「綿延」為真的時間,因名之為「生命流」,近於阿賴耶的「相續不絕,喻如水流。」其認識法不恃理智而恃直觀,近於佛法中之重現量;又聞柏氏亦用靜坐觀照法,尤近於佛法的修觀了。

1943 年,王季同先生在《佛法省要》中,在真理的探討方面,對西洋之心物二元論、觀念論、唯物論等三派哲學批判,並將佛法區分「離言法性」(佛法的根本真理)與「法相」(佛法的枝節真理)。對應於前者的智慧是「根本智」,論述天台宗三諦(空假中)與西洋辯證法(正反合)的同異。對於「法相」,他認為佛教唯識學所說,心法色法之種子、現行相生的情形,與物理學中光線、聲音、熱能、無線電、X線等底波動之動能與位能的循環很相類。此外,種子與現行的剎那生滅與物理學的原子(質子、電子)學說相符合。並且,佛教所說上下四方有無邊無際的三千大千世界,也與天文學已發現的許多星雲不謀而合;世界的構造與成壞與天文學地質學也符合。在修證方面,他認為禪宗的「參究話頭」的方法與科學家追究問題的相似。

如今,歐陽教授將近年來於《人生》雜誌所發表的文章,重新整理集結出書時,在〈緒論〉中也提到︰在科學如此發達且科學方法已成為發現新知識之主要工具的現代,如想要將佛陀的學說發揚光大,吾人實有必要以現代科學的方法證實佛陀學說的正確性。這就如同佛經中所說的,為因應不同根器眾生,因此必須有八萬四千法門。並將在本書中所討論到的佛陀學說,以下列三項基本前提為基礎:(1)萬法唯心造;(2)宇宙量體守恆;(3)緣起性空。

其中,根據「宇宙量體守恆」的前提,發展為第一章〈以科學的角度詮釋中觀八不〉,即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此是龍樹菩薩在《中論》開頭的歸敬偈中,表達對佛陀所說緣起觀的禮敬與感佩。因為,一般的宗教或世間,對於宇宙人生,會陷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的戲論兩端,不符合中道實相。其實,佛教的緣起論,可以避免「一元論」或「多元論」的爭議,因為「不一不異」故。

在古代的青目論師,是舉「穀種」的事例以說明八不:如穀,離於最先的穀種,其實沒有今穀新生,故不生;而穀從開始以來,還有現穀可得,故不滅。雖然穀是不滅,以後者非前者,故不常;年年相續有穀,故不斷。由穀生芽、長葉、開花、結實,即不一;然穀的芽、葉、花、實,而不是樹的芽、葉、花、實,也不可說是完全別異的。穀不從別處而來,也不從自體而出,即不來不出。如此古代的實例,現代我們確實可以用較早期的「物質不滅」及「能量守恆」,或是相對論出現後的「質能守恆」的概念,宇宙中某種量度的總值不變的觀念來理解。特別是,穀從開始以來,有現穀可得,縱使穀種絕了,只是轉為其他形式,其實不會消滅。

讀了第二章〈機率論、因果關係與意識狀態〉,作者借由「機率的收斂性」(convergence of probability)來說明因果關係的公平性以及意識活動中的機率成分,對俗話所謂善惡業報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提出數學性的詮釋,增加了理性思惟的冷靜度。


全文:https://www.ddmmy.org/wp-content/upload ... 導讀-釋惠敏.pdf
夏洛克

Re: 神探物語

#74

未閱讀文章 夏洛克 »

釋惠敏法師(英語:Huimin Bhikshu,出生於 1954年1月22日),俗名郭敏芳,生於台灣台南,臺灣佛教出家人,佛教弘法師、教育家。

1975年臺北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於1979年在西蓮淨苑剃度出家。1985年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結業後,1986年留學日本,獲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碩士(1989年)與文學博士(1992年)。現任法鼓文理學院校長、西蓮淨苑住持、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主任委員、法鼓山首座和尚。

惠敏法師與惠空法師是西蓮淨苑同窗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夏洛克

Re: 神探物語

#75

未閱讀文章 夏洛克 »

奧修(Osho)、靜坐-楊定一、生命解碼-林文欣
其中隨便一個臉書粉絲團或社團都有成員好幾萬
或佛梵同流,或打著中國佛教招牌的梵道禪合宗

神棍老阿伯林文欣誇口:這是現在以後世界主流

@楊吉祥
這隻有點可惡啦
換你去修理他啦

生命大數據
15 小時 ·
老子託夢給我說:“道”就是一個“程序”!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神探物語

#76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夏洛克

Re: 神探物語

#77

未閱讀文章 夏洛克 »

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不分別波羅蜜)
“不分別”千萬別說成不起分別,只要是“人” 肯定都有分別心;
其實講不起分別就已經在分別了,...所以“不分別波羅蜜”並不是“不起分別”的方法,也沒有這種方法的,那要怎樣才能達到這種不分別的境界呢?

第一念智,第二念是識
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

念佛數息或種種法門相應心一境性
忽然之間一念定住心滅種種法滅虛空粉碎色不異空

一念再起心生種種法生空不異色

“無量波羅蜜”,“無量波羅蜜”不是講波羅蜜的方法有無量多,
“虛空波羅蜜”,“虛空”是個形容詞,“虛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


此後
見虛空色受想行識相即相入
猶如電視螢幕顯現種種畫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離色無空離空無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波羅蜜(巴利語、梵語:पारमि,Pāramī),或作波羅蜜多(梵語:पारमिता,Pāramitā;標準藏語:ཕ་རོལ་ཏུ་ཕྱིན་པ་,羅馬化:pha rol tu phyin pa),意譯到彼岸、事究竟、度無極,簡稱為度,佛教術語。指以大悲心與行善的方便善巧智作為基礎的聖潔素質[1],是所有菩薩行者必修的善德,成就無上究竟菩提的根本資糧(sambhāra)。

與梵合流的特色:

強調靈魂、合一
強調本我、真我

絕口不提解脫道或菩薩道
絕口不提四聖諦或波羅蜜

非諸佛出世本懷一相一味一法所印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神探物語

#78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傳法偈

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

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夏洛克

Re: 神探物語

#79

未閱讀文章 夏洛克 »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神探物語

#80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神探物語

#81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金剛經 化無所化分第25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譬如幻師,在大眾中,化作四兵車步象馬,作諸瓔珞嚴身之具,城邑聚落,山林樹木,泉池河井。而彼眾中有諸小兒無有智慧,睹見之時,悉以為實。其中智人知其虛誑,以幻力故,惑人眼目。善男子!一切凡夫,乃至聲聞辟支佛等,於一切法見有定相,亦復如是。諸佛菩薩於一切法不見定相。

  善男子!譬如小兒,於盛夏月,見熱時炎,謂之為水。有智之人於此熱炎,終不生於實水之想。但是虛炎誑人眼目,非實是水。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見一切法亦復如是,悉謂是實。諸佛菩薩於一切法不見定相。

  善男子!譬口山澗,因聲大響。小兒聞之,謂是實聲。有智之人解無定實。但有聲相誑於耳識。

  善男子!一切凡夫,聲聞緣覺,於一切法亦復如是,見有定相。諸菩薩等解了諸法悉無定相,見無常相,空寂等相,無生滅相。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是無常相。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