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11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禪定的覺知,就是智慧的覺知。
用任何方式,都可以。不限於觀呼吸。
最主要是先息止意識妄想的干涉,才能準確的掌握到真實的“所緣”。
息止意識妄想的干涉,就是“定”,加入觀察呼吸的狀況(入出或冷暖),就是“禪”,兩者合稱“禪定”。
如果能順勢覺察到“知者”,就是“智慧”。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12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我不回答妳的問題,因為避免洗版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13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妳可以到隔壁我開的實修分享。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14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剛有說了,禪定覺知,目的是讓心靜下來,心靜下來,講一些智慧覺知的心法,你才有可能契入。
當然,我覺的我們都需要先修禪定覺知,內心先生起一點輕安是有必要的。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15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覺察到“知者”,在禪宗就叫“明心見性”。
在禪宗是直接“截流”而證悟“知者”,其他的方式都屬於漸進證悟。
那種方式好,並沒有一定,也各有利弊,隨眾生的心性,可以互相調整修習方式。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16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禪定覺知就是依靠所緣,你要用身念處,或心念處都可以,身念處就是觀呼吸、走路等等,心念處就是直接覺知心。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17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覺知就是覺知,不是另外有一個禪定覺知,而是把目前混亂的‘’所緣‘’集中,讓覺知力專注。
受過“專注”訓練過的“覺知”,我們說他是禪定覺知。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18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有的人直接覺知心,他連這種心念處也沒辦法體會,那就從身念處開始修起,但有心修,都能生起禪定。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19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要進入智慧覺知以前,你得先培養柔軟心,也就是慈悲心,這是開發智慧的前方便,沒有這個前方便,想要體悟智慧覺知,可以說很難。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20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四念處是次第觀修,不是你那樣分法。
從觀呼吸上,次第觀修出四念處。
觀出入息是身念處
觀出入息的狀態(冷暖,風出風入)感受,是受念處。
從受念處,內在產生的種種心識覺知,是心念處。
從心念處,照見全體諸法的因果關係,是法念處。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21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法次法向要明確,才好談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