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覺明之道4靈佑祖師問智閑禪師:「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智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好請教靈佑禪師。祖師說:「我的答案,是我所體悟的道理,不是你自己悟出來的;不是自己悟出來的道理,是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意趣與妙義。所以,我的解答對你來說,毫無用處,必須靠你自己 去悟才行。」智閑禪師心想:「學了幾十年的佛法,連一個問題都答不出來,過去所學都白費了!」故而非常沮喪。從此,再也不看經教,不作筆記了。後來,乾脆出去行腳,作個行腳僧,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免得勞役身心,白白浪費時間,消耗體力。
於是,他離開了溈山老人,行腳到了南陽慧忠國師的遺址,就在哪裡住了下來,自食其力,自己種菜、煮飯,過著清閒的日子。有一天,智閑禪師在菜園裡縟草鋤土的時候,無意中扔掉土裡的一顆小石子,恰巧這顆石子打在竹子上,發出「啪!」的一聲。剎那間,他就開悟了。開悟後, 他說了一首偈:「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踪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意思是說,當石頭打到了竹子,發出「啪!」的一聲,就在那個剎那際,這念心聽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絲毫的雜念;也就是沒有攀緣心,沒有「能」聽 的我,及「所」聽的聲音存在。若有了「能、所」的存在,就是「知見」的分別。那麼,這念心就不清淨了,立即有了分別、執著的妄知妄見,就像釋迦牟尼佛 夜睹明星悟道時一樣。當時,他老人家的一念心 是清淨無染的,心裡面沒有半點的分別:想著這一顆星 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或者有多明亮 等種種的雜念妄想。
佛法所說的「悟」,是悟到了這一念心是「絕對」的,而不是「相對」的;也就是說,這一念心是清淨無染的,沒有分別、執著,而且是現成的,本來具足的,不是修來的。若有修,則必定有一個所修的東西;若有成,則必定有壞。於是,又落到「能所」,「成壞」兩邊的知見上去了。能悟到這念心 是本來具足的,不是修來的,就是此處所說的「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如果真的悟了道,則當下這一念心 是清清淨淨,沒有分別、執著,一律平等,猶如古德所說的「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到了那個境界,則舉手、投足、穿衣、吃飯、喝茶、吃餅,無非是「道」;這一念心 清淨寂然,又能隨緣而作,不墮於空。既沒有動相,也沒有靜相,也就是 所謂的「用而非有,空而非無」,做到了動靜一如的境界;換句話說,能「於相而離相,不著有;於空而離空,不著無」,亦即禪家所說的「不落階級」。這一念心清淨寂然,能隨緣而常不變,不變而常隨緣,就像明鏡一樣,物來即照,物去不留,不生執著,心無掛礙,自在解脫。這就是「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悟了這念心以後,只是在理上 明白了道理而已,在事相上 還須不斷地求證;換句話說,證悟必須在事相上淬煉、磨礪,去蕪存菁才行,否則煩惱習氣 仍然還是無法消除。如果悟了空性之體,而不能從體起用,就成了「斷滅」空,那不是真悟。真的開悟,是了解這一念心有體、有用;體是空寂的,但能隨緣而起「大用」。雖用而不執著用相,知道一切相皆是「緣起空性」,而且善能利用眼前的境界相 為我所用,起一些教化的功能,幫助眾生皆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雖修一切善法,但不執著所修的 善法,這就是「處處無踪跡」;也就是「修而無修」,猶如鳥去長空,不 著一點痕跡。
修行,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讓自己的言行舉止 能符合如來的法教,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沒有開悟之前,在乎這個、計較那個,講形象、注重威儀,這就是「著相」。現在知道著相修行總是空,於是放下了;對外塵的境界相,如如不動,心中作得了主,表現在外的一切行為,如行住坐臥都有威儀。做一切善事,心中無染,又常常修善,這就是「聲色外威儀」。
修行悟到了最高境界,也不能離開「俗諦」;俗諦就是日常生活 點點滴滴的行為,例如穿衣、吃飯、迎賓送客、待人接物等等。若悟到了這一念心,則立身處世,語默動靜都能自在無礙、解脫無惱。最明顯的例子,過去穿衣吃飯 和現在穿衣吃飯,就大不相同了!過去穿衣吃飯,百般地挑剔,吃飯除了講求色香味俱全之外,還講求吃什麼口味,去哪裡吃氣氛比較好;穿衣則要求材質、品牌、款式與價位等等,一點都不能馬虎,稍微不合意,就起煩惱。但現在明白了道理,知道吃飯是為了滋養色身,穿衣是為了保暖而已,所以不像以前那麼刁鑽講究;有得吃、有得穿就知足了,一點也不計較了,這就是「知而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