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涅槃之所以稱大是不離大菩提而說於以大菩提心願及智慧大行佛事之際.依然圓融.樂.自在.淨
究竟是圓滿證得及妙用無礙義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涅槃之所以稱大是不離大菩提而說其實,一直纏著犀牛論法,是因為您對於南傳佛教原始佛典有專精,希望在相互激盪中,能為流傳兩千五百年的佛教,再激起一絲絲火花……
大乘佛法,知行合一,境界理論與功夫實踐邏輯嚴謹,絕非您認為的文字口水!!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1月 07, 2023 12:03 pm 學友,
同樣一部論,犀牛的看法是不一樣的。講是講了,聽也聽了,但是,有點不著邊際,肯定讓新手摸不著頭緒!!
還是彌勒菩薩的開示,最直接了當!!
瑜伽師地論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大乘佛法,就是教導學人,直接從一切法(煩惱)的根本處下手觀行,因此,可以杜絕修佛的最大弊病,所謂頭上安頭,煩惱堆中作繭自縛……
犀牛的佛法,是建立在認識現實、可認知的五蘊身心之上,而不在於虛無飄渺的清談。
若以犀牛所舉的案例,
犀牛就按照學友所舉瑜伽師地論,來講,更簡單 :
用根律儀這一篇,就搞定。
論例 : 第21卷。
云何根律儀?.....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眼根,依於眼根修律儀行。如是行者,耳聞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意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
經例 : SA.275、277..等經
用生活實案來說,
就是當你聽到 "孤勇者",...戰嗎? 戰啊 ! ......歌聲傳來之際...
1. 警寤 (知味、知患)
2. 提念 (正念,方式、所緣,依當際情狀任選)
3. 投入身、受、心、法,相應的各種念處之中
4. 投入念處、溫熟之後,可以省察
~ 4.1 是否遠離意根、耳根對歌曲的欲習 (離欲,離於感官的欲樂)
~ 4.2 是否逐漸減弱五蓋的雜亂狀態 (惡不善法)
(hint :這整個流程,就是集滅味患離的縮版,前後不到3秒鐘)
=====
佛法是活的 !
活在自己對五蘊的現實認識之中,
而不在於口水、文字、想像裡。
還要聊嗎 ?
還是就停了吧,跟犀牛聊佛法,是很無趣的。
平安 如意
由不修習意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
修根律儀,要依止正念,若行者於此著意於離欲惡不善法,恰恰是根不律儀的表現。云何有此說!?誠如經論云:(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修佛落於分別心,起好惡善不善法中,根不律儀也。
呵呵呵,這就是境界層次問題,慢慢來,也許犀牛看法將來就會有所改變!!
經文的解釋,犀牛有點懶,懶於逐句解釋,犀牛不是國文老師。
彈指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