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怪道1412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51

未閱讀文章 怪道1412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智慧之光

第七章:四界分別觀

  巴利聖典記載了兩種修習四界分別觀的方法,即:簡略法與詳盡法。在此要為大家解說的是適合利慧者的簡略法,而另一個則是給予修習簡略法有困難者的詳盡法。

  佛陀在《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裡教導簡略法:「同樣地,諸比丘,比丘觀察此身無論是處於任何姿勢,都只是由諸界組成而已: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38]

  《清淨道論》(第11章.節41-43)進一步解釋:「是故欲修習此業處的利慧者,首先應獨居靜處,念慮於自己的全色身:『於此身中,堅(硬)性或固性的是地界,黏結性或流動性的是水界,遍熟性或暖熱性的是火界,支持性或推動性的是風界』。他應當數數地念慮作意及觀察『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意即僅是界而非有情非壽者。如此精進,不久之後即生起由辨識及差別諸界之慧所增強之定。由於以自性法為所緣,其定不能達至安止,而只是近行定。

  再者,或如舍利弗尊者所說的身體四個部分,以顯示四界之中並無任何有情,即:『因骨、因腱、因肉、因皮包圍空間而稱為色』。他應當決意在每個部分裡,以智之手把它們分別,及依上述的方法觀察它們,即:『於此身中,堅(硬)性……不能達至安止定,而只是近行定。』[39]」

四界分別觀入門

  在帕奧禪林裡教導的是遍照全身四界的方法,即辨識地界的硬、粗、重、軟、滑、輕六個性質;水界的流動及黏結兩個性質;火界的熱及冷兩個性質;風界的支持及推動兩個性質。(四大法性?)

  《法聚論》(Dhammasaṅgani)裡記載地界的六種特相,它們的巴利原文是:硬(kakkhalaṁ)、軟(mudukaṁ)、滑(saṇhaṁ)、粗(pharusaṁ)、重(garukaṁ)、輕(lahukaṁ)。流動(paggharaṇa)是水界的特相,黏結(abandhana)或接觸(saṅghaṭṭanā)則是水界的現起。熱(uṇha)及冷(sīta)皆是火界的特相。支持(vitthambhana)是風界的特相,推動(samudīraṇa)則是風界的作用。

  修習四界分別觀時,必須先逐一地辨識這十二種性質。對於初學者,一般先教導較易辨識的性質,而較難的則留待於後。按照易至難的次序排列是:推動、硬、粗、重、支持、軟、滑、輕、熱、冷、流動及黏結。當開始觀照其中任何一個性質時,必須先在身體的某個部位辨識到它,然後再將之擴大至能夠遍照全身。

  一、開始辨識「推動」時,可以注意呼吸時風大推動頭中央的推動力。如果不易察覺,可以在吸氣時注意胸部或腹部的移動。若這些也不清楚,可注意心臟跳動而引起的脈搏跳動,或任何明顯的推動,因為每當有移動時,即有推動。能辨識到它時,你應把注意力轉移到鄰近部位的推動。例如從頭部開始慢慢辨識推動,然後於頸項、身體、手、足乃至腳底。無論在何處開始,都應該持續不斷地、慢慢地去提升自己對它的了解,以便能於全身皆見推動。在有些部位它會呈現得較明顯,而其他部位則較微細,但它是存在於全身的每個部位。應該不斷重複地修習,直到無論注意身體任何部位都很容易辨識到推動。

  二、當你對辨識推動感到滿意之後,可以進而辨識「硬」。首先在牙齒辨識硬:咬一咬牙就可以感到它的堅硬,過後把咬緊的牙齒放鬆,再去感覺牙齒的堅硬。當能感覺到硬後,再有系統地從頭到腳遍照全身的硬,就好像在辨識推動時一樣,但切記不要故意將身體繃緊。

  如能看到全身硬,可以再遍照全身的推動。在推動與硬兩種性質之間交替,從頭到腳遍照全身的推動,然後再遍照全身的硬,不斷重複地修習多次,直到滿意為止。

  三、然後可進而辨識「粗」。用舌頭與牙齒互相磨擦,或用手背磨擦另一隻手臂的皮膚,這樣就會感覺到粗的性質。如果不能感覺到粗,可再重複地辨識推動和硬,如此就會看到粗與推動、硬在一起。能看到粗時,即應持續地從頭到腳逐一地遍照全身的推動、硬及粗,直到滿意為止。

  四、接著可以辨識全身的「重」。首先把雙手重疊放在中間、置於腳上,上面的手就會有重的感覺,或者可把頭往前垂,體會它的重感。繼續有系統地修習,直到能夠遍照全身的重。然後應逐一辨識全身的推動、硬、粗及重四種性質,直到滿意為止。

  五、進而可遍照全身的「支持」。先放鬆背部使身體稍微向前傾彎,然後再挻直身體及保持它豎直,保持身體豎立不動的力量即是支持。繼續有系統地修習,直到能從頭至腳遍照全身的支持。然後逐一辨識全身的推動、硬、粗重及支持。

  六、接著可用舌頭推嘴唇內部,再感覺「軟」的性質。然後,繼續有系統地修習,直到能遍照全身的軟。然後逐一辨識全身的推動、硬、粗、重、支持及軟。

  七、接下來先以唾液弄濕雙唇,然後用舌頭左右地擦它們,感覺「滑」的性質。繼續有系統地修習,直到能遍照全身的滑。然後,應逐一地辨識全身的上述七種性質。

  八、接著上下地移動一隻手指,感覺它「輕」的性質。修習至能夠遍照全身的輕之後,再繼續逐一地辨識全身的上述八種性質。

  九、接著是遍照全身的「熱」(或「暖」),一般上這是非常容易辦到的。

  十、接著在吸氣時感覺息的「冷」,然後再有系統地遍照全身的冷。

  至此已能夠辨識十種都是直接地從觸的察覺得知的性質。但流動和黏結這最後兩種性質只能根據其他十種性質的推理而得知,這是為何要留待最後才教導它們的緣故。

  十一、要辨識「流動」,你可覺察唾液進入口中的流動、血管中血液的流動、空氣進入肺部的流動、或熱氣在全身的流動。萬一流動的性質沒有變得清楚,你應在辨識它的同時也辨識冷、熱或推動,於是你將能辨識到流動。

  十二、要辨識「黏結」,你應覺察身體如何藉著皮膚、肌肉、腱而凝結在一起。血液靠皮膚包圍而維持在身內,猶如氣球中的水一樣。如果沒有黏結的作用,身體將分裂成碎片或顆粒。將人體黏附在地面的地心吸力也是黏結的作用。如果黏結不明顯的話,你應重複逐一地在全身辨識前面的十種性質。熟練之後,你會發現黏結的性質也變得很清楚。萬一黏結還是不清楚,你應一再地只專注於推動與硬這兩種性質。最後,你會感覺全身好像被一捆繩子綁住一樣,這就是黏結的性質。

  能夠在全身從頭到腳很清楚地辨識到所有十二種性質之後,你應繼續以此次序一再地辨識它們。對自己能這麼做感到很滿意之後,你應將次序重新排列成前面最初談到的,即: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推動。以這樣的次序從頭到腳逐一地辨識每一種性質,直到你能辨識得相當快速,一分鐘內大約三轉。

平衡諸界

  如此修行之時,某些禪修者的諸界會失去平衡。有些界會變得過強且令人難以忍受,尤其是硬、熱與推動。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你應將較多的注意力放在與過強者對立的性質上,並繼續那樣培育定力。如此即能再將諸界平衡,這就是最初要教導十二種性質的理由。當諸界平衡時,就比較容易培育定力。

  相對的性質是:硬與軟;粗與滑;重與輕;流動與黏結;熱與冷;支持與推動。

  如果一對裡的其中一個性質過強,可以多注意相對的性質來平衡它。例如:當流動的性質過強時,可以多注意黏結;或者當支持過強時,可以多注意推動。

  現在你已熟練於辨識遍身這十二種性質。當它們變得清晰,而且好像同時呈現時,你應把它們分為地、水、火、風四組來觀。你應同時辨識首六種性質為「地界」,然後同時辨識流動與黏結為「水界」,接著辨識熱與冷為「火界」,以及辨識支持與推動為「風界」。你應繼續辨識它們為地、水、火、風,令心平靜及獲取定力,不斷重複地修習百次、千次乃至百萬次。

  在此階段,有一種實用的好方法是:對於每一界都同時遍照全身。為了保持心靜且穩定,不必像之前那樣,把注意力從身體的一個部位移至另一個部位,現應同時遍照全身。一般上,最佳方法是彷彿從雙肩後面遍照全身,也可以採用有如從頭頂上向下遍照全身,但這可能會令某些禪修者感到繃緊及導致諸界失去平衡。

十種培育定力的方法

  《清淨道論》提及以十種觀察法來培育定力,即:有次第、不太快、不太慢、避開干擾、跨越概念、捨棄不清晰的、辨明諸相及依據《相經》(又稱為《增上心經》Nimitta Sutta/Adhicitta Sutta, Aṅguttara Nikāya)、《無上清涼經》(Anuttarasītibhāva Sutta, Aṅguttara Nikāya)及《覺支經》(Bojjhaṅga Sutta, Saṁyutta Nikāya)的方法修行。

  一、有次第(anupubbato):這裡的次第指的是佛陀教導的順序,即:地、水、火、風。

  二、不太快(nātisīghato):否則四界將不清晰。

  三、不太慢(nātisaṇikato):否則無法成就。

  四、避開干擾(vikkhepapaṭibāhanato):保持心只專注於禪修的對象(四界),不讓它轉移到其他對象。

  五、跨越概念(paññattisamatikkamanato):不應只是心念「地、水、火、風」而已,應同時注意它們所代表的真實內涵,即: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與推動。

  六、捨棄不清晰的(anupaṭṭhānamuñcanato):在你熟練於辨識所有十二種性質之後,進而分成四組以培育專注力時,可以暫時捨棄不清晰的性質。然而,如果這樣會導致諸界失去平衡而產生痛或緊,那麼就不適合如此做。此外,對於每一界你應至少保留一種性質,不能只以三界、二界或一界修行四界分別觀。最好是所有十二種性質都清晰,而不捨棄任何性質。

  七、辨明諸相(lakkhaṇato):當你開始禪修,而每一界的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即特相)還不清晰時,可以也專注於它們的作用或現起;當定力較佳時,你應專注於每一界的自性相,即:地界的硬與粗;水界的流動;火界的熱與冷;風界的支持。此時你將只照見各種界,並且照見它們既不是「人」,也不是「我」。

  八、九、十:疏鈔中還建議依據(八)《相經》[40]、(九)《無上清涼經》、(十)《覺支經》來修行。這三部經教導禪修者平衡信、精進、念、定、慧五根(indriya),以及平衡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七覺支。[41]

朝向近行定

  繼續以四界培育定力朝向近行定時,就會開始見到不同種類的光。對於某些禪修者,開始階段出現的光好像灰煙一般。若繼續辨識灰光裡的四界,它將會變得白若棉花,過後白亮得有如雲朵。此時,全身會呈現為一團白色物體。在繼續辨識白色物體裡的四界之下,它就會變得透明晶瑩,猶如冰塊或玻璃。

  這明淨的色法是五根,又稱為「淨色」(pasāda rūpa),當中的身淨色(kāya pasāda)遍佈全身。在此階段所見的身淨色、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及舌淨色是屬團塊狀的,因為還未破除三種「密集」(ghana)(見第八章)。

  若繼續辨識透明體裡的四界,它就會發亮與放射光芒。當這光至少持續出現半小時之後,若你辨識透明體裡的空界(小空間),該透明體即會粉碎成許多名為「色聚」(rūpa kalāpa)的極微粒子。當達到這名為「心清淨」(citta visuddhi)的階段後,可進而分別色聚以培育「見清淨」(diṭṭhi visuddhi)。然而,若你的定力之光還不夠強盛,且想修習其他止禪,那麼最好在尚未見到色聚之前轉修止禪。此時,你可以轉修三十二身分[42]。然後再採用其中一身分,觀其不淨以培育定力,直到證得初禪,或者可採用其中一身分的顏色修習遍禪(kasiṇa)至第四禪,進而修慈心觀、佛隨念、不淨觀及死隨念四種護衛禪。

  若禪修者是純觀行者(suddha vipassanā yānika),他應該辨識四界各自的性質,至見到透明體,且其近行定之光極其明亮,再進而修習至能夠辨識諸色聚。

////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 足下...近行定(橋)?!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52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近行定(橋)?!
妙哉,妙哉~~

老子道德經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老子曰,修道聖學,不會遵循世俗人的腳步而行,而重韜覆轍……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背塵合覺,法水流中,任運而駛也!!

老子道德經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謂早復。早復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老子曰,我與天下,分一炁而治!!
即是,相當於大乘佛法,菩薩摩訶薩究竟涅槃後,得意成身的現證量!!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53

未閱讀文章 次草 »

菩薩摩訶薩究竟涅槃後,得意成身的現證量!!

究竟涅槃後還有的見其身嗎

滅盡定可出入
段食欲界入滅盡定超七日,出則死
色界可入經劫
經文有說入究竟涅槃還出來活跳跳的嗎
我是沒見過
靠妄想寫武俠小說
樂時短
苦時多
想當大賺人卻成大失人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54

未閱讀文章 次草 »

憨山大師釋心經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良由佛果以無得而得。故菩薩修行依般若而觀。
然一切諸法本皆空寂。
若依情想分別而觀。則心境纏緜。不能解脫。處處貪著。皆是罣礙。
若依般若真智而觀。則心境皆空。觸處洞然。無非解脫。故云依此般若故心無罣礙。
由心無罣礙。則無生死可怖。故云無有恐怖。
既無生死可怖。則亦無佛果可求。
以怖生死求涅槃。皆夢想顛倒之事耳。
圓覺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然非般若圓觀。決不能離此顛倒夢想之相。既不能離顛倒夢想。決不能究竟涅槃。
然涅槃亦梵語。此云寂滅。又云圓寂。謂圓除五住。寂滅永安。乃佛所歸之極果也。
意謂能離聖凡之情者。方能證入涅槃耳。
菩薩修行。捨此決非真修也。

究竟涅槃,乃佛所歸之極果也
這四個字能困擾一個人一生

這四個字真玄奇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34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漫步的犀牛

#455

未閱讀文章 漫步的犀牛 »

高報 寫: 週六 12月 17, 2022 8:49 pm 張大卿已去世多年
資料是出自舊台壇慧廣法師
學友,

在沒有更堅實的證據出現之前,

犀牛依然認為張居士的文章,參考無妨

平安喜樂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34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56

未閱讀文章 漫步的犀牛 »

怪道1412 寫: 週日 12月 18, 2022 6:37 am 智慧之光

第七章:四界分別觀

  巴利聖典記載了兩種修習四界分別觀的方法,即:簡略法與詳盡法。在此要為大家解說的是適合利慧者的簡略法,而另一個則是給予修習簡略法有困難者的詳盡法。

  佛陀在《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裡教導簡略法:「同樣地,諸比丘,比丘觀察此身無論是處於任何姿勢,都只是由諸界組成而已: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38]....
有感、隨筆。

台灣教界接觸帕奧禪法,也應該有十幾二十年了。

許多台灣的漢傳出家二眾,也慕道前往毛淡棉受戒習禪。

因此,上座部的定慧之道,慢慢多元化地傳播到台灣。

這些禪法,解決了許多漢傳佛教禪修中的難題,

甚至..漢傳禪修過程中的迷茫,可以因而接續起來,繼續往下走。

無論是上座部傳統禪修法、還是尚未普為認可、但具革命性的帕奧禪法,

都替台灣教界,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讚頌已過,回到迷茫之中,尋求似乎已斷的前路.....

但是,綜觀整部尼科耶、毘奈耶中,

佛陀所教導的正定,是這樣子的嗎?

正定,是...

專一所緣(心一境),極注專一於單一所緣,動都不動,才是正定之道嗎?!

若是如此,

正定之中,禪修中者將無法行動、說話、甚至無法感知外界的擾動。

這是 佛陀教導的正定之道嗎?!

====

這只是犀牛的感觸囈語,無須迴響。

平安 善哉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57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為何修佛必須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
= = = = =

先知法住智,再來四加行,到體證法住智名為明心,轉前五識稱名無我智,
修養到體證無所得,轉第六識,思惟修到聞見佛性,轉第七識,體證一真如心,
啟發大悲心繼續四加行,直到體證常寂滅相,俱涅槃智?!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58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體證一真如心,領會涅槃啟發大悲心,隨順眾生到體證大圓鏡智性清淨,
隨喜眾生修養至體證四無量心,若行、住、坐、臥於轉處不留情 ,
直體證常寂滅相即涅槃智......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59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體證一真如心
體證心性的真如狀態?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60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體證心性的真如狀態?
= = = = =
體證有情眾生之真如法身平等不二?!
怪道1412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461

未閱讀文章 怪道1412 »

世第一法的由來/宋雲鳳
《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卷:「先凡位中稟性多思惟,多稱量多觀察多簡擇多推求。……得遇如來或佛弟子……以無量門分別開示,苦……集……滅……道……,我於今者應自審知,……作是念已便自審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由自審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故,便於後時後分,修得世第一法。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乃至未起道類智現在前,爾時名隨法行……。」
印順導師指出,說一切有部的迦濕彌羅論師們,以《法蘊》等的六論為六足論。《法蘊足論》在六足論中是最古的論,其次是《集異門足論》,內容為解釋《長阿含經》的《集異門經》。

《舍利弗阿毘曇》和《法蘊足論》,都未引用「世第一法」的名稱。如果修行過程上承契經,以思惟四聖諦、五聖善法等來敘述這一階段的修行方式,原則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雖然《集異門足論》為最早出現「世第一法」名相的論書,但這不是憑空出現的。

在《集異門足論》的第三段引文中說到:「修得世第一法。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未起道類智現在前,爾時名隨法行。」,這「隨法行」顯然是此一修行階段的總稱。

以下便由「隨法行」上溯到《法蘊足論》和《舍利弗阿毘曇》,看看此二部論中有什麼相關的敘述。

(一)《法蘊足論》第二卷:

「云何名為法隨法行?謂彼旋環如理作意,審正觀察深妙義已,便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謂信、精進,及念、定、慧。……脩習堅住,無間脩習,增上加行,如是名為法隨法行。精進修行,法隨法行,便得趣入正性離生。」

「要先親近供養善士,方聞正法,聞正法已,方能如理觀深妙義,如理觀察深妙義已,方能進脩法隨法行,精進脩行法隨法行得圓滿已,方得趣入正性離生。」


這二段文中的「法隨法行」,看來和《集異門足論》一樣,是本階段修行的總稱。以這二部論的選文看來,其內容是一致的,雖然此時尚未出現世第一法的名稱,其修行過程並沒有差別。如此《集異門足論》隨法行的法源,和《法蘊足論》本段的法隨法行是可以劃上等號的。

其中「無間」和「法隨法行」再往前追尋,以此法源的關鍵名相,我們再看看更早期的《舍利弗阿毘曇》有沒相關的論述。

(二)《舍利弗阿毘曇》第三十卷:

「何謂無間定?比丘思惟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得定心住;得定已,得初聖五根;以得初聖五根故,上正決定,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

「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無間定向須陀洹果,若此定無間滅已,得須陀洹果,是名無間定。……若此定無間滅已,得阿羅漢果,是名無間定。」


《舍利弗阿毘曇》全文並沒有發現與「隨法行」相關名相的引用論述,而卻引用了大家更熟悉的「無間」一辭, 但「無間」在此處不是一個形容用的詞彙,是定的階次,稱為「無間定」,就是《大毘婆沙論》所說的「心心所無間」緣五善根而證入世第一法。

以得初聖五根後,向上到「正決定」,離開凡夫地,如果更精進修學,可得「無間定」向須陀洹果位。以這樣的修行過程,和前面《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所論述的過程雖少有差別,仍然可以在此一段文中看出,這和前二部論是在同一階段的修行上。以「隨法行」為名的修行法,在此是以「無間定」的姿態出現。

但「隨法行」的引用到此已經找不到更早的起源了嗎?在《阿含經》中有否相關的經文作為起源的根據呢?

(三)《雜阿含》:

1. 六一經:「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2. 九三六經:「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增上智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


在四部阿含中,僅在《雜阿含》中找到二則與修行世第一法相關的「隨法行」經文。這其中的修行過程,和前述所引三部論的觀點是相對應的,通則是勤修四諦、五善根,是為隨法行,能入正性離生。我們以此認為這是世第一法所可找尋到最早的起源了。

但是僅是如此斷言,說服力仍是不足,因為早在阿育王時代就已經南傳於錫蘭的赤銅鍱部,也有自己所傳誦的經典—《南傳大藏經》,其中的《相應部》即等於《雜阿含》在不同部派的誦本。但因部派各自主張思想不同,所以或多或少添加了自派的思想於其中,雖然如此,畢竟還是同一根源。二者在相互對比之下,或仍可還原佛陀原始教法的形貌。

上述《雜阿含》的二則經文中,只有第一則找到南傳《相應部》中,足堪對應的經文。引用如下:

(四)南傳藏經《相應部》三、五八經:

「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乃令起未起之道,令生未生之道,說未說之道,知道,覺道,悟道。諸比丘!如今諸弟子,隨於道,隨從而成就。」


在《相應部》中,只出現一則與本文所討論的修行法門相對應的經文,雖然簡短但寓意深遠,和《雜阿含》比較之下,「隨於道」和「隨法行」以及「隨從而成就」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互相呼應。

如此看來,從《阿含經》找尋世第一法法源的任務,到此似乎已經有了完整解答。從原始聖典到部派思想,雖然外表經過精嚴的分析,其內涵仍有其一貫性的傳承的。

////
隨法行(無間定),隨於道,隨從而成就,超昇離生,越凡夫地(異生最後心至見道位,正性離生)...世第一法(橋)?!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