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無漏慧根。以為自性。一界一處一蘊所攝。一界者謂法界。一處者謂法處。一蘊者謂行蘊。若兼相應及取。隨轉三界二處五蘊所攝。三界者謂意界法界意識界。二處者謂意處法處。五蘊者謂色蘊乃至識蘊。
此(契經)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
謂無漏慧根。
此(契經)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見道?!)
A.謂空無我及如實覺。...以彼外道恒妄計我,空無我性非彼所及
B.謂滅定退及如實覺。...佛告鄔陀夷言,汝是愚夫盲無慧目
C.謂因緣性及如實覺。...緣起甚深
D.謂因緣性及彼寂滅并如實覺。...緣起空寂性,義倍復甚深
E.謂諸見趣及如實覺。...謂有餘法相似甚深我於其中自覺正說
F.謂一切法性及如實覺...法界智(全分無量法界妙智)
雖此等經中隨別意趣作種種異說。然阿毘達磨勝義自性唯無漏慧根。
5.即由此故發起世間修所成慧。謂煖頂忍
世第一法。以能別觀四聖諦(四諦十六行相)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見道前)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中〈世第一法〉之研究 宋雲鳳/黃俊威
P19.迦旃延尼子(Kātyāyanī-putra)承受上座系的思想,在內容上,深入說一切有部,這個從古以來所傳的種種論門,和論究成果的議論,分別抉擇,承繼上座系的論說和師說傳承,造成《阿毘達磨發智論》(Abhidharmjñānaprasthāna Śāstra 舊譯為犍度論) (以下簡稱《發智論》),這是一部根本論;唐 顯慶元年(A.D.657-660),玄奘大師由印度攜回並翻譯完成,這部論在部派時期,被推崇為等同佛說的論書,內容十分廣泛,幾乎網羅了當時阿毘達磨的一切論題。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mahāvibhāsā Śāstra) (以下簡稱《大毘婆沙論》Mahāvibhāşa Śāstra)承繼《發智論》的思想論說,更為廣說撰述達到二百卷之多;在內容上,廣為收羅各大論師的論述,並且對於當時其他部派的諸多不同思想,一一的加以揀擇、論述或駁斥,以期豎立說一切有部的旌旗法幢,屹立於此一百家爭鳴的佛教之國。《大毘婆沙論》,是《發智論》的釋論,此二論合稱「阿毘曇身及義」
P41.迦旃延尼子造《發智論》時,為何會如此大動作的把「世第一法」當成首要議題來談呢?在部派林立的當時,這樣的作法,應該也是會有許多爭議的吧!
因為不論是順著修道法的最初入門到證得聖果出離,或是逆著修道法門而由三果聖德倒溯回到初入佛門,都不會把「世第一法」當成首要議論的切入點來發揮,《發智論》此擧可謂創時代之先了。《大毘婆沙論》繼承這樣的論風,以「世第一法」為開論議題,同時也為這一傳承多作解說:不論說是依論主的意願而作;或以為是阿毘達磨論義繁雜,為免更增繁瑣,所以不應以次第來論法;或說是依據契經而說;或是為了在論及自性,以及在名、界、現前、退、中的議論上,阻止各部派的諸多誹謗;「世第一法」在說一切有部的大力推介之下,確可凸顯其位居由凡夫入於聖流門檻的重要地位。
https://cdp.sinica.edu.tw/zip/cori/thesis_cori.pdf
4.又由此故發起殊勝思所成慧。謂不淨觀持息念(安般念)等。以能別總觀諸蘊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
3.又由此故發起殊勝聞所成慧。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建立諸法自相共相。害實物愚及所緣愚。以於諸法不增減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
2.又由此故發起殊勝生處得慧。以於三藏十二分教能受能持思量觀察不謬轉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
1.復由如是資糧攝持無漏慧根轉得明盛。是故亦名阿毘達磨。
////
迦旃延尼子造《發智論》時,為何會如此大動作的把「世第一法」當成首要議題來談呢?...異生(凡夫)最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