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你都不會覺得你盧小小幾個禮拜了,反而擔心別人會被看笑話?會不會有點不切實際?雨仔,佛學不如人,沒甚麼好忌妒的,只要努力一點不眠不休研究佛經,說不定幾年後就趕上我了!!到時再來促膝夜談真實不思議佛法,才不會一直魯小小,講些毫無營養的廢話,否則,只是被一般網友們看笑話,這樣嚇死下種,實在很不好…
浪費多少版面資源了,還擔心臉皮無光嗎?你可以別回我阿?你不是常常發誓不回應我嗎?
現在是鬼再回我喔?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你都不會覺得你盧小小幾個禮拜了,反而擔心別人會被看笑話?會不會有點不切實際?雨仔,佛學不如人,沒甚麼好忌妒的,只要努力一點不眠不休研究佛經,說不定幾年後就趕上我了!!到時再來促膝夜談真實不思議佛法,才不會一直魯小小,講些毫無營養的廢話,否則,只是被一般網友們看笑話,這樣嚇死下種,實在很不好…
我只擔心我有沒有違背佛經,錯說佛法,至於你雨仔,不以佛法來相互切磋,卻一上來就酸氣沖天莫名奇妙起瞋心,還講我魯小小!?
須深以外道二乘之(學離欲,惡不善法),起手修佛的觀念,為何被世尊當面否定!?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二 12月 06, 2022 6:23 pm 大乘佛法很嚴謹,但也很單純!!
修行者要入佛門真正起修佛法,必須取得資格,就是先開啟佛知見(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行者將來要證得佛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借以依止修習佛法之心((般若))。
首楞嚴經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那麼,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開佛知見)有先決條件,就是一定要先證悟空性!!
何謂證悟空性!?講清楚一點就是修行者證入一法不染一法不生的滅盡定,這裡講滅盡定是方便說,廣義說。修佛者初初體驗到滅盡定(一法不染一法不生)可能只是幾秒鐘,甚或一瞬間……
行者於滅盡定當下,不染一法不生一法,心識完全寂滅,就如禪宗所證驗的開悟明心之前,參禪者必然要經歷的一段心識完全進入空無的狀況……
六祖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心經這一段就是在講修佛者證入空性。澈澈底底一法不染一法不生的寂滅。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洞山缽袋子
洞山良价禪師 有時垂語曰:「直道本來無一物,猶未消得他缽袋子。」
僧便問:「什麼人合得?」
師曰:「不入門者。」
僧曰:「只如不入門者,還得也無?」
師曰:「雖然如此,不得不與他。」
以上都是講,行者在開悟明心之前所證入一法不染一法不生的滅盡定,完全進入空無的徹底寂滅。
也可以利用現代語言邏輯講,就是將心識歸零。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體驗究竟涅槃 名為涅槃智,別名正等覺),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體驗究竟涅槃 名為涅槃智,別名正等覺),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現前世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是名常、樂、我、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