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阿羅漢之所以心有罣礙有怖畏,這是因為阿羅漢從凡夫開始修佛用功,就採取離欲惡不善法,以斷一切煩惱(法)為主。因此阿羅漢翻譯又有(不生)(殺生)的譬喻。就因為阿羅漢在還沒開悟明心,就以注重斷煩惱為手段而增上定力,如此一路發展,必然只有定功,而無慧力,無法保持定慧等持!!雖然阿羅漢定力極強,但,終歸於少有般若之用,成不了佛道!!
《雜阿含經》第749經
[0198b14] 如是我聞:
[0198b14]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98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生已,隨生邪見;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198b2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呵呵呵~~原始含系列佛典,處處可見世尊開示大乘佛法的證據!!
若起明為前相,這個(起明)就是生起般若,菩薩開悟明心證真如以後的法住智!!